节节花

( Jié Jié Huā )

别名: 蓬子草 , 虾钳菜 , 蟛蜞菊 , 鲎脚菜 , 耐惊菜 , 虾蠊菜 , 满天星 , 虾钳莱 , 白花仔 , 白花节节草 , 曲节草 , 蛇痫 , 水牛膝 , 一包针 , 猪屎草 , 水金铃 , 地扭子 , 飞疔草 , 耐惊花

节节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除湿通淋。主咳血吐血便血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牙龈肿痛咽喉肿痛肠痈乳痈;痒腮;痈疽肿毒;湿疹;淋症;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炖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性味:
甘;性寒
归经:
心;胃;小肠经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
2.《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
3.《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
5.《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
6.《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化学成分:
全草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5-α-豆甾烷-7-烯醇(5-α-stigmasta-7-enol)[1],二十九烷(nonacosane),16-三十一烷酮(16-hentriacon-tanone),汉地醇(handianol)[2]。叶中分得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熊果酸酯(3β-o-β-d-glucopyranosyluronic acid),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域果酸酯(28-o-β-d-gi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3]。
有报道说分得以齐墩果酸为甙元,葡萄糖和鼠李糖为糖部分的皂甙。[4]从根中提取分得羽扇豆醇(lupeol)[5].
性状:
性状鉴别 与空心苋(参见“空心苋”条)相近似,唯茎有明显的条纹及纵沟,沟内有柔毛,在节处有1行横‘柔毛。叶缘有时具不明显锯齿。头状花序1-4个,腋生,无总花梗;花白色。雄蕊3。
显微鉴别 与空心苋相似,但叶片上短蚕形非腺毛为4-5细胞,顶端细胞显着形狭而略延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平旷野路边、水边、田边请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南和西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45cm。茎上升或匍匐,多分枝,具沟,沟内有柔毛,在节处有一行横生柔毛。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倒卵形,长1-5cm,0.2-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或具不明显锯齿。头状花序1-4个腋生,球形或长圆形,无总梗;花密生,花轴密生白色柔毛;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均白色,宿存;雄蕊3个,花丝基部连合成环状,花药长圆形,退化雄蕊三角状钻形,全缘;子房1室,有胚珠1枚,柱头短裂。胞果倒心形,边缘常具翅,包于宿存花被片内。种子卵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ernanthera sessilis(l.) dc. [illece-bruin。sessile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节节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下血淋病痈疽肿毒,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
②《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
⑤《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
⑥《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性味:
苦,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寒,无毒。"
③《泉州本草》:"味淡,微寒,无毒。"
归经:
泉州本草》:"入心、小肠二经。"
附方:
①治肺热咳血虾钳菜三两。捣汁,加食盐少许,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赤白痢疾:节节花鲜全草五至八钱,水一碗半,煎七分。赤痢白糖白痢红糖服;或调蜂蜜最妙。(《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肠风下血水牛膝落地金钱。炖内服。
④治诸种淋症:节节花鲜全草煎汤服,每次二两,每日二次。
⑤治小便疼痛:节节花全草,每次二两,煎汤泡食盐或糖,代茶频服。
⑥治慢性肠痈节节花鲜全草,捣绞汁泡酒服,每次一两,每日三次。(《泉州本草》)
⑦治疔疮肿毒:鲜曲节草,用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蜂窝节节花鲜全草适量,捣汁和鸡蛋清调敷。(《闽南民间草药》)
⑨治牙痛水牛膝地骨皮蒲草头。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⑩治虚火牙疼水牛膝路边鸡桂花根,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⑾治伤:鲜曲节草二至四两,地瓜烧酒四两,酌加水煎取成半碗,内服。所余药渣,捣匀敷贴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湿疹、皮炎、癣疥:虾钳菜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⒀治疟疾地扭子嫩叶尖一两。煮稀饭吃。(《贵州草药》)
⒁治痞块地扭子适量,捣烂包痞块硬处。(《贵州草药》)
生境分布:
生于水边、田边等潮湿地。分布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
原形态:
莲子草(《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上升或匍匐,有两行纵列的白色柔毛,节上密被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8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叶柄,全缘或中部呈波状。头状花序腋生,长0.5~1厘米;每花有苞片5,披针形,干膜质;花密集,花被5,白色,干膜质;雄蕊通常3枚,不育雄蕊三角状钻形,花丝基部合生成杯状;雌蕊1,心皮1,柱头头状。胞果倒卵形,稍扁平,两侧有狭翅。花期5月。果期7月。
来源:
为苋科植物莲子草全草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