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黄
( Yě Zhū Huánɡ )
野猪黄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解毒;熄风镇惊。主癫痫;惊风;血痢;金疮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0.15-0.3g。外用:适量,研末敷。 |
性味: |
味辛;苦;性凉 |
归经: |
肺;心;肝;大肠经 |
各家论述: |
1.《唐本草》:主金疮,止血,生肉,癫痫。 2.《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 3.《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
原形态: |
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着,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俗称“花猪”。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皮,剖腹,取出胆囊中的结石,晾干。 |
出处: |
出自《唐本草》 |
野猪黄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野猪黄” 相关论述
味辛、甘,气平。无毒。种虽山畜,形类家猪。但毛褐口露撩牙,腹小足奔长步为异尔。凡及三岁,胆内有黄。状与枣核相侔,得之摩水可服。疗小儿客忤天吊,疳胀亦驱;主大人鬼疰癫痫,金疮总愈。膏和酒立通乳汁,服十朝可供三四婴孩;肉作羹(雌者肉美。)
峻补肌肤,食半月令人一身虚胖。齿去蛇虫咬毒立效,烧研服之;胆除烦热邪气殊功,取汁咽下。脂油悦颜色,并敷风肿疥癣,通乳亦能;冬月陈者炒。外肾止带崩,仍治血痢肠风,须烧存性。(研细调米饮下。)毫猪号为刚鬣,其种自孕而生。(故曰厥体兼资,自为牝牡者是也。)颈上如笈大毫,白而端黑;长七、八寸,入肉处仅二、三分,中间白处常隐而不见,但见其黑鬃耳。怒则激去射物,恃此为能。人以出类奇之,故借毫取名也。肉多膏味亦甘美,煮作馔食勿遇餐。能利大便,仍发风气。肚诚要药,医者宜求。烘燥烧灰,和肚屎共研作末;分匀调酒,每空心顿服二钱。能驱酒疸目黄,专消水肿腹胀。热胀易效,冷胀难瘳。盖此猪日食苦参,致屎性大冷故尔。江猪产于江内,味酸性气平温。捕者得来,肉堪作 。(入口略有腥气。)慎勿多啖,体重难当。脂和五味煮脓,取汁顿饮;亦健脾胃进食,仍补虚羸。
味辛、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生肉。疗癫痫。水研如枣核,日二服,效。(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野猪,主补肌肤,令人虚肥,胆中有黄。研如水服之,治疰病。
其其冬月在林中食橡子,肉色赤,补五脏风气,其膏,练令精细,以二匙和一盏酒服,日三服,令妇人多乳。服十日,可供三、四孩子。齿,作灰服,主蛇毒。胆不过十顿。胆中黄,治鬼疰,痫疾及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脂,悦色,并除风肿毒疮疥癣。腊月陈者佳。
外肾和皮,烧作灰,不用绝过为末,饮下,治崩中带下,并肠风泻血及血痢。
食疗三岁胆中有黄,和水服之,主鬼疰痫病。又,其肉,主癫痫,补肌肤,令人虚肥。
雌者肉美。肉色赤者,补人五脏,不发风虚气也。其肉胜家猪也。又胆,治恶热毒邪气,内不发病,减药力,与家猪不同。脂,主妇人无乳者,服之即乳下。本来无乳者,服之亦有。青蹄者,不可食。食医心镜主久痔,野鸡下血不止,肛边痛。猪肉二斤,切,着五味炙,空心食。作羹亦得。
衍义曰∶野猪黄在胆中,治小儿诸痫疾。京西界野猪甚多,形如家猪,但腹小脚长,毛色褐,作群行,猎人唯敢射最后者,射中前奔者,则群猪散走伤人。肉色赤如马肉,其味甘,肉复有,间得之,世亦少用,食之尚胜家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