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 yizheng )

别名: 歇斯底里 , 分离性障碍 , 躯体形式障碍

西医

简介:
癔症歇斯底里一词提出至今已有2000多年,但一直没有一个满意的定义和概念,因而也缺乏一个满意的名称。本世纪以来它被归属神经症项下,中国目前仍按此归类。
病因:
癔症的症状十分多样,一般认为其病因与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癔症性格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好表现自己及易受暗示影响.与儿童的表现相似:因此认为癔症性格具有不成熟的特征,特别是情感发育不成熟。癔症发作常与心理社会因素(又称为精神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挫折,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类挫折都不引起严重反应。何以这些因素在少数人身上会引起癔症症状。
发病机理:
前人曾对其症状产生的心理病理机制提出过各种假说和推测。例如弗洛依德学说就是在研究癔症的基础上提出的,但这些假说目前仍然是假说,对癔症的发病机制仍未有科学的结论。
诊断标准:
定义:本病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强烈的内心冲突或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导致的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并确切查明,这些症状的产生无器质性基础。患者对躯体障碍,常漠然置之,而在意识范围缩小时,可伴有原始情感反应。客观上分析,症状的出现或持续,往往有利于患者摆脱面临的困境,或获得支持与补偿,即所谓“原发性或继发性获益”。患者可有明显夸张症状的倾向。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型癔症
1.症状学标准:至少具有下列6项症状中的1项,这些症状的发生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在第一次发病的前一星期内可追溯到明显精神因素;(1)阵发性意识范围缩小,包括朦胧状态、迷惘状态、昏睡状态、强直性昏厥状态、附体状态、神游状态、梦行状态;(2)具有情感发泄特征的急剧情感暴发;(3)心因性遗忘;(4)心因性痴呆:包括假性痴呆、儿童样痴呆、近似回答综合征(ganser氏综合征);(5)身分障碍,包括双重人格、多重人格;(6)阵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2.严重程度标准:疾病的严重程度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上述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2)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但症状缓解后,承认有病,愿意接受治疗。
3.病程标准:急性起病,可有复发。上述(1)、(2)、(6)项精神障碍如只发病1次,整个病程不超过1星期,诊断为“癔症性反应”。
4.应排除下列疾病:(1)反应性精神病;(2)精神分裂症;(3)情感性精神病;(4)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5)癫痫:(6)酒精或药物中毒状态;(7)宗教、迷信或低文化所致附体状态或心理生理反应;(8)做作性障碍;(9)诈病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型癔症
1.症状学标准:至少具有下列疑似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并可追溯到与该症状有关的精神因素:(1)不符合神经分布的感觉缺失;(2)感觉过敏或疼痛;(3)失明、管视或单眼复视;(4)耳聋;(5)失音或喉部梗阻感;(6)肢体瘫痪、站立不能或步行不能;(7)肢体抽动、震颤或痉挛样发作;(8)其它功能性躯体障碍。
2.严重程度标准:疾病的严重程度需符合以下情况:躯体障碍常妨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可使患者避免某些不愿参与的活动。
3.病程标准:常急性起病,病程可长可短;精神因素解除后有利于症状的消失。为了排除疾病初期被掩盖的器质性病变,研究用病例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除非其症状通过心理治疗在短期内已经消除。
4.应排除下列疾病:(1)躯体疾病,特别是临床症状含糊、一般检查不易发现的或伴有精神因素起病的躯体疾病;(2)脑器质性疾病;(3)精神药物副作用;(4)疑病症;(5)做作性障碍;(6)诈病
诊断依据:
癔症的症状丰富多姿,有人认为癔症可模拟任何疾病的症状,这种模拟当然都是表面的近似。总的说来,癔症的症状可归纳为精神障碍及躯体障碍两大类。
疗效评定标准:
(一)治愈
1.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自觉良好。
2.能恢复病前的工作能力和生活。
(二)好转
1.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
2.能从事脑力和体力劳动。

“癔症” 相关论述

【病因】
以青年女性多见。此病的发生往往存在有癔症特殊性格基础,由于精神刺激、不良的环境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而发病。
【临床表现】
癔症瘫痪可表现为截瘫、偏瘫和单瘫。体格检查时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肌肉萎缩。在无人注意时或患者注意力转移时,可出现瘫痪肢体的活动。瘫痪肢体可伴有感觉障碍,但不符合神经解剖分布规律。症状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减轻。
【鉴别诊断】
(一)癔症性单瘫 单瘫不恒定,受情绪所影响,一般瘫痪的肢体伴有明显的感觉障碍症状与体征不符合。
(二)癔症性偏瘫 多见于成年人,致病有精神因素,偏瘫以下肢明显,腱反射正常而两侧对称,绝不出现病理反射。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体征变化多端,经精神治疗后偏瘫的肢体可完全恢复正常,可以复发。
(三)癔症性截瘫 弛缓性与痉挛性截瘫均可见到,变化多端,瞬间呈弛缓性,瞬间又呈痉挛性。癔症性截瘫的特点是:①没有括约肌障碍,不出现褥疮及皮肤营养障碍与肌萎缩;②腱反射与浅层反射正常,绝无babinski征;③有精神因素,发病快,易于暗示性。

一、主因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属于神经官能症的范围,多由各种精神创伤所致患者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特点,表现为强烈而明显的情感反应,但极不稳定,暗示性高,有丰富动人的幻想倾向。
二、主症
可出现精神症状,又可出现神经症状或内脏器官机能失调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发病时间长短不一;有抽搐,痉挛,单瘫,偏瘫,奇怪的表演步态,有感觉过敏或减退,以针刺皮肤、肌肉可毫无疼痛反应;恶心呕吐,但在恶心呕吐后可以进食;还可出现各种撒娇和幼稚的动作。
三、判断
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以女性多见。
2.发病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与由此而引起的情感体验。
3.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
4.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却没有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5.发病过程中无自知力,病程短,恢复快,但易复发。
四、急救
1.癔症发作时首选药物疗法。紧急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5~50mg,或口服安定10~20mg;患者安静后,继续口服安定5mg/次,3次/日。用于导引或强制人中(图57)、太冲(图73)等穴。
[imgz]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068.jpg[alt]太冲[/alt][/img]
图73
2.出现瘫痪时,可用较强档的电脉冲治疗仪,置于患肢上,使其发生震颤为度,暗示其肢体活动锻炼。
3.病人失听、失语时,让病人静卧,家人或医护人员用语言鼓励他做发音动作等。
4.发作前后需专人照料,防止外伤等。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大多突然发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
癔症病者症状较多,常见如下几种特征性表现:
精神症状 主要可有情感暴发,常在精神刺激后立即发病,情感反应强烈,具有尽情发泄的特点。也可表现昏睡、木僵或朦胧状态。有些患者答非所问,有的患者言语、表现稚如儿童,也可有短暂的幻觉或妄想,整个病程历时短暂,或出现症状完全缓解的间歇期,但会反复发作。
运动障碍 可表现为痉挛发作、瘫痪、站立不能、抽搐、舞蹈症样动作或失音等。
感觉障碍 可突然失明,呈现弱视、管状视野或单眼复视,也可突然耳聋。另外多见咽喉部有梗阻感。
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神经性呕吐呃逆腹痛、尿频、尿急、假孕等。
根据上述症状特点,精神症状明显发作时,起病急骤,与精神因素密切有关,其精神症状情感色彩浓厚,具有夸张或表演色彩。有躯体症状而常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症状或体征不符合解剖生理规律,且可在暗示影响下改变或消失。
癔症个性特点者较易发生本病。这种个性的主要特点是:情感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趋向极端,对人、处事常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易受暗示,好表现自己。使病人感到委屈、愤怒、羞愧、窘困或惊恐等突然的精神刺激,常为本病初次发作的起因。以后可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到当时情感而发病。躯体症状大多数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而精神症状则常由明显的强烈情感因素所致。
癔症以心理治疗为主,使病人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并应对疾病的治愈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对有躯体症状的病人,可选用药物或物理治疗,配合语言暗示。对精神症状发作可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抗精神药物。此外,针灸、中药、直流电或感应电治疗,均可配合应用。
癔症性格的人应该改变性格,关心集体,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心理健康,可预防癔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