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

( yingu )

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疝气阳痿;性子宫出血;排尿困难;心理障碍;膝盖疼痛;腹部肿块;月经不调;泌尿系统疾病;腹胀腹痛;外阴萎缩。
功效:下焦湿气滋补肾阴;清热。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0.8 - 1寸。
灸法艾炷灸3 - 5 壮或艾条灸5 - 10分钟。
释义:〖名解〗,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
也。阴谷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场。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阴谷
备注: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功用】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阴谷”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 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 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配伍] 配照海中极癃闭;配大赫曲骨、命门治寒疝、阳萎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肾经合穴。
[img]12-8-4.gif[alt]足少阴肾经穴[/alt][/img]


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合(水)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布有股内侧皮神经,膝上内侧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萎崩漏带下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及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部位 在膝内.辅骨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乃得之.
证治膝痛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少腹急引阴痛.妇人漏下.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娠
针灸 针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按∶按阴谷乃足少阴肾所入为合之水穴.穴在内辅骨后下大筋小筋间.互相根据倚.取穴者必先令病者微屈其膝.以指审其间应手之脉.再拨开上下大小筋.乃可进针.此乃足阴经最高而深藏不露之穴.故名阴谷

膝下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乃得之。足少阴肾脉所入为合水。《铜人》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
膝痛如锥,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小便急引阴痛阴痿,股内廉痛,妇人漏下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