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根
( Xuān Cǎo Gēn )
别名: 天鹅孵蛋 , 绿葱兜 , 水大蒜 , 皮蒜 , 地冬 , 玉葱花根 , 竹叶麦冬 , 多儿母 , 红孩儿 , 爬地龙 , 绿葱根 , 镇心丹 , 昆明漏芦 , 漏芦果 , 漏芦根果 , 地人参 , 黄花菜根
萱草根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水肿;淋浊;带下;衄血;便血;崩漏;乳痈;乳痈;乳汁不通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
性味: |
甘;凉;有毒 |
归经: |
脾;肝;膀胱经 |
各家论述: |
《本草求真》: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但气味清淡,服之功未即臻,不似气猛烈药,一入口而即见其有效也。 |
毒性: |
毒性:萱草根对宿主具有强烈的毒性,对小白鼠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脊髓白质部和视神经纤维索普遍软化和髓鞘脱失,灰质部的病变一般均较轻微;此外,肝、肾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肺部有郁血或斑状出血;家兔、犬中毒症状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失明、后肢瘫痪和膀胱潴尿等而致死亡;家兔在萱草根中毒时出现尿蛋白,但无胆红素,血清转氨酶也正常,说明受损害者,主要为肾,而未伤及肝,从出现尿糖及葡萄糖耐量降低,看出糖代谢异常。萱草的毒性主要集中于根中,其毒性因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加热60℃以上可使毒性减弱,甚至完全破坏。萱草根在体内有很大的蓄积作用,感染血吸虫的动物对萱草根的耐受较未感染者低,用米泔水炮制不能减低药物的毒性,黄连、黄柏可部分解除它的毒性。 |
用药禁忌: |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不宜久服、过量,以免中毒。 |
临床应用: |
1.《本草拾遗》:治沙淋,下水气,主酒疸黄色通身者,捣绞汁服。 2.《本草衍义》:研汁一盏,生姜汁半盏相和,时时细呷,治大热衄血。 3.《滇南本草》:治乳结红肿硬痛,乳汁不通,乳痈,乳岩,攻痈疮。滇中产者,其性补阴血,止腰疼,治崩漏,止大肠下血。 4.《本草蒙筌》:咀和酒煎,为破脑伤风要药。 5.《本草正》:治带浊。 6.《本草从新》:小便不通,煎水频饮甚良;遍身水肿亦效。 7.《分类草药性》:滋阴补神气,通女子血气,消肿,治小儿咳嗽。 8.《天宝本草》:治膀胱疝气,气火瘰疬。 9.《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治妇女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月经来时腰酸腹痛,又可健胃补脾。 |
药理作用: |
1.对血吸虫病的治疗:萱草根(麝香萱根)对实验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文献报道不一,有认为减虫率达80%以上,有认为减虫率不高,也有认为虫数不减少;曾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萱草根对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小白鼠无预防作用,与广木香、槟榔、黄连、黄柏、南瓜子浆粉合用均无效,与酒石酸锑钾合用亦不表现增效。萱草根(包括镇江产的黄花萱草)对血吸虫成虫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虫体萎缩和生殖器官退化,但这些变化都是可逆的,停药后迅速恢复,家犬治疗后粪便孵化可以转阴,或毛蚴减少,经一定时间后仍可转阳。由于萱草根对宿主有强烈的毒性,安全度小,在宿主致死情况下,尚不能杀死虫体,故临床价值较低。企图通过化学方法将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分离,但初步看来两者很可能是同一物质。 2.抗结核作用:萱草根在治疗血吸虫病时,其有效部分与毒性部分不易分离,加温后毒性可显着降低,但对血吸虫病的治疗作用亦丧失,而对结核菌的抑制力却不变;不仅试管实验有效,对豚鼠实验性结核亦表现疗效,在临床上也有一定效果。进一步分离萱草根的各种成分,萱草乙醚浸膏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萱Ⅲ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减轻病变作用虽尚不够显着,但也未见到动物视神经萎缩等严重毒性反应。此外,萱草根与川乌合用,可灭螺。 |
化学成分: |
黄花菜根含大黄酚(chrysophanol),黄花蒽醌(hemerocal),美决明子素甲醚(2-methoxyobtusifolin),决明子素(obtusifol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全草含萱草根素(hemerocallin)。 小黄花菜根含色素(pigment),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酸(rhein)及1,8-二羟基-2-乙酰基-3-甲基萘(1,8-dihydroxy-2-acetyl-3-methylnaphthalene),天冬酰胺(asparagine),蒽醌(anthraquione),甾类(sterold),酚类(phenols),氨基酸(amino acids),糖类(sugars),小萱草根素(mihemerocallin),萱草(根)素(hemerocallin),二十七烷(heptacosane),萱草酮(hemerocall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 |
附方: |
①治通身水肿: 鹿葱根叶,晒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服。 (《圣惠方》)②治大便后血: 萱草根和生姜,油炒,酒冲服。(《圣济总录》)3.治大肠下血,诸药不效者: 漏芦果十个,茶花五分,赤地榆三钱,象牙末一钱。 以上四味,水煎服三次。(《滇南本草》)④治黄疸: 鲜萱草根二两(洗净),母鸡一只(去头脚与内服)。水炖三小时服,一至二日服一次。 (《闽东本草》)⑤治乳痈肿痛: 萱草根(鲜者)捣烂,外用作罨包剂。(《现代实用中药》)⑥治男妇腰痛: 漏芦根果十五个,猪腰子一个。以上二味,水煎服三次。 (《滇南本草》) |
炮制: |
除去残茎、杂质,洗净捞出,稍闷润,切段,晒干。 |
性状: |
性状鉴别 (1)萱草根 根茎呈短圆柱形长1-1.5cm,直径约1cm。有的顶端留有叶残基;根簇生,多数已折断。完整的根长5-15cm,上部直径3-4mm,中下部膨大成纺锤形块根,直径0.5-1cm,多干瘪抽皱有多数纵皱及少数横纹,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体轻,质松软,稍有韧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多数放射状裂隙。气微香,味稍甜。 (2)黄花菜根 根茎类圆柱形,长1-4cm,直径1-1.5cm。根多数,长5-20(-30cm),直径3-4mm,有的根中下部稍膨大成棍棒状或略呈纺锤状。 (3)小黄花菜根 根茎较前两种短,根较细而多,长5-15cm,直径2-3mm,末端尖细,表面灰棕色或灰黄棕色,具细密横纹,偶见末端膨大成纺锤状小块根。具韧性,难折断,断切面灰白色。 (4)北黄花菜根 与小黄花菜根不易区分。均以表面灰黄色,根条粗大,质充实,去尽地上部分者为佳。 显微鉴别 (1)萱草根横切面:外皮层细胞3-5列,呈多角形,细胞壁增厚,木栓化及微木质化。皮层宽广,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有多数径向排列的裂隙。内皮层细胞扁小,凯氏点明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为30个左右,相间排列:木质部束的原生导管直径小,后生导管直径大;髓较大。皮层及髓部薄壁组织中散布有稀少的草酸钙针晶束。 (2)黄花菜根横切面:与萱草根类似。 (3)小黄花菜根横切面: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数目较少,各为15-25个。 理化鉴别 (1)取萱草根、黄花菜根、小黄花菜根粗粉(20目筛)各2g,分别加95%乙醇10ml,加热浸取30min。取滤液1ml于小试管中,加5%氢氧化钠试液2-3滴,萱草根显红色;黄花菜根显极淡的红色;小黄花菜根显红微褐色。(蒽醌类反应) (2)取上述滤液1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溶解,然后加入醋杆1ml,滴入硫酸1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萱草根呈黄→红→紫→绿→(变化速度甚快);黄花菜根呈黄→红→紫→污绿→(变化速度较慢);小黄花菜根呈黄→红→紫→污绿(变化速度甚慢)。(甾体化合物反应) (3)薄层色谱 取萱草根、黄花菜根、小黄花菜根3种萱草根粗粉(20目筛)2g,加95%乙醇20ml,回流提取1h,滤液浓缩至5ml,供点样。以大黄酸(0.5%无水乙醇液)、大黄素(0.5%氯仿液)、大黄酚(0.5%氯仿液)为对照品。分别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已烷(30:30:40)为展开剂。展距13.5cm。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唯萱草根和黄花菜根的大黄素斑点稍淡。 |
栽培: |
喜温暖潮湿,对环境要求不严,耐半阴。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于10-11月将3-4年生母株挖起,分成3-6株,每株须带有完整的芽头,按行距1m,株距0.5m栽植。栽植穴深0.3m,先施基肥,略盖细土,然后栽上,栽后覆土4-5cm,灌透水1次。分株也可以3月份进行。 田间管理 春、夏季松土除草1-2次,3-6月,每月施3-5倍水的腐熟人畜粪肥。萱草喜湿润,要适时灌水。冬季叶片枯萎后将地上部割去覆土一层,以便越冬。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1. 2.北黄花菜生于海拔500-2300m的草甸、湿草地、荒坡或灌丛下。 3.小黄花菜生于沼泽地、湿地、林荫旁。 资源分布:1.北黄花菜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等地。 3.小黄花菜分布于东北、河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
原形态: |
1.叶基生,排成两列;叶片条形,长40-80cm,宽1.5-3.5cm,下面呈龙骨状突起。花葶粗壮,高60-80cm;蝎尾状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状,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橘红色至橘黄色,无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长7-12cm,下部2-3cm合生成花被管;外轮花被裂片3,长圆状披针形,宽1.2-1.8cm,具平行脉,内轮裂片3,长圆形,宽达2.5cm,具分枝的脉,中部具褐红色的色带,边缘波状皱褶,盛开的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短;花柱伸出,上弯,比雄蕊长。蒴果长圆形。花、果期为5-7月。 2.北黄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长达25-30cm,有膨大的块状部分,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叶线形,长40-60cm,宽12-18mm。花茎高出叶面,先端少分枝;花4-9朵,疏生成圆锥状;花被淡黄色,下部管状,长1.5-2.5cm,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约8cm,内轮3片,较外轮3片稍宽,宽1.5cm,脉纹不分枝,亦不接合。蒴果长约2cm,直径约1.5cm。花期6-8月。 3.黄花菜 参见“金针菜”条。 4.小黄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35-60cm。根丛生,细长圆柱形,列膨大部分。叶线形,长约45cm,宽5-10mm。花茎与叶面等高或略高;花1-3朵,淡黄色,有香气,下部筒状,上部漏斗状,裂片6,内轮裂片较外轮为宽,脉纹网结状;花序几科不分枝。蒴果长3-4.5cm。花期6-8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黄花菜、黄花菜、小黄花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erocallis fulva (l.)l. 2.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hemerocallisflava (l.) l.] 3.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4.hemerocallis minor m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图经》:萱草,处处田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云利胸膈甚佳。 2.《纲目》:萱,宜下湿地,冬月丛生,叶如蒲蒜辈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其花有红黄紫三色,细实三角,内有子,大如梧子,黑而光泽,其根与麦门冬相似,最易繁衍。《南方草木状》言,广中有一种水葱,状如鹿葱。盖亦此类也。或 |
萱草根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 ①《本草拾遗》:"治沙淋,下水气,主酒疸黄色通身者,捣绞汁服。" ②《本草衍义》:"研汁一盏,生姜汁半盏相和,时时细呷,治大热衄血。" ③《滇南本草》:"治乳结红肿硬痛,乳汁不通,乳痈,乳岩,攻痈疮,汉中产者,其性补阴血,止腰疼,治崩漏,止大肠下血。" ④《本草蒙筌》:"咀和酒煎,为破脑伤风要药。" ⑤《本草正》:"治带浊。" ⑥《本草从新》:"小便不通,煎水频饮甚良;遍身水肿亦效。" ⑦《分类草药性》:"滋阴补神气,通女子血气,消肿,治小儿咳嗽。" ⑧《天宝本草》:"治膀胱疝气,气火瘰疬。"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治妇女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月经来时腰酸腹痛,又可健胃补脾。"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
性味: |
甘,凉。 ①《本草拾遗》:"凉,无毒。" ②《本草图经》:"味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平。" |
归经: |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
各家论述: |
《本草求真》:"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但气味清淡,服之功未即臻,不似气猛烈药,一入口而即见其有效也。" |
毒性: |
萱草根对宿主具有强烈的毒性,对小白鼠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脊髓白质部和视神经纤维索普遍软化和髓鞘脱失,灰质部的病变一般均较轻微;此外,肝、肾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肺部有郁血或斑状出血;家兔、犬中毒症状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失明、后肢瘫痪和膀胱潴尿等而致死亡;家兔在萱草根中毒时出现尿蛋白,但无胆红素,血清转氨酶也正常,说明受损害者,主要为肾,而未伤及肝,从出现尿糖及葡萄糖耐量降低,看出糖代谢异常。萱草的毒性主要集中于根中,其毒性因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加热60℃以上可使毒性减弱,甚至完全破坏。萱草根在体内有很大的蓄积作用,感染血吸虫的动物对萱草根的耐受较未感染者低,用米泔水泡制不能减低药物的毒性,黄连、黄柏可部分解除它的毒性。 |
用药禁忌: |
苏医《中草药手册》:"干萱草根用量一般不宜超过一两,过量有可能损害视力。" |
药理作用: |
①对血吸虫病的治疗 萱草根(麝香萱根)对实验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文献报道不一,有认为减虫率达80%以上,有认为减虫率不高,也有认为虫数不减少;曾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萱草根对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小白鼠无预防作用,与广木香、槟榔、黄连、黄柏、南瓜子浆粉合用均无效,与酒石酸锑钾合用亦不表现增效。萱草根(包括镇江产的黄花萱草)对血吸虫成虫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虫体萎缩和生殖器官退化,但这些变化都是可逆的,停药后迅速恢复,家犬治疗后粪便孵化可以转阴,或毛蚴减少,经一定时间后仍可转阳。由于萱草根对宿主有强烈的毒性,安全度小,在宿主致死情况下,尚不能杀死虫体,故临床价值较低。企图通过化学方法将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分离,但初步看来两者很可能是同一物质。 ②抗结核作用 萱草根在治疗血吸虫病时,其有效部分与毒性部分不易分离,加温后毒性可显著降低,但对血吸虫病的治疗作用亦丧失,而对结核菌的抑制力却不变,不仅试管实验有效,对豚鼠实验性结核亦表现疗效,在临床上也有一定效果。进一步分离董草根的各种成分,萱草乙醚浸膏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萱Ⅲ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减轻病变作用虽尚不够显著,但也未见到动物视神经萎缩等严重毒性反应。 此外,萱草根与川乌合用,可灭螺。 |
化学成分: |
重瓣萱草含γ-羟基谷氨酸、赖氨酸、琥珀酸、β-谷甾醇。黄花萱草花含丰富的维生素a,叶含维生素c_38.5毫克%。小羞草花含维生素a、b、c及蛋白质、脂肪,根含天门冬素、秋水仙碱。花粉含海藻糖酶。大花萱草根含γ-羟基谷氨酸、天门冬素、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琥珀酸、乳酸、无羁萜、β-谷甾醇葡糖甙、苯甲酸乙酯。黄金萱及麝香萱的根和根茎含大黄酚、大黄酸、美决明子素、美决明子素甲醚。麝香萱根又含萱草根素、天门冬素、秋水仙碱。 |
附方: |
①治通身水肿:鹿葱根叶,晒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服。(《圣惠方》) ②治大便后血:萱草根和生姜,油炒,酒冲服。(《圣济总录》) ③治大肠下血,诸药不效者:漏芦果十个,茶花五分,赤地榆三钱,象牙末一钱。以上四味,水煎服三次。(《滇南本草》) ④治黄疸:鲜萱草根二两(洗净),母鸡一只(去头脚与内脏)。水炖三小时服,一至二日服一次。(《闽东本草》) ⑤治乳痈肿痛:萱草根(鲜者)捣烂,外用作罨包剂。(《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男妇腰痛:漏芦根果十五个,猪腰子一个。以上二味,水煎服三次。(《滇南本草》) |
炮制: |
除去残茎、杂质,洗净捞出,稍闷润,切段,晒干。 |
性状: |
①萱草根 为植物萱草或黄花萱草的干燥根。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6厘米,径约4毫米;膨大的块状部分,呈纺锤形,长3~5厘米,径6~8毫米。表面灰黄色或土黄色,有少许横纹及多数纵皱纹。质疏松而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白色,有时呈棕黄色,皮部组织疏松,有大裂隙,木部小,不明显,髓部通常成空洞。气微香,味稍甜,略有粘液性。 ②小萱草根 为植物小萱草的干燥根。全角如马尾状,根茎圆柱形,径1~1.5厘米。根细长,丛生于根茎上,长8~10厘米,径2~3毫米。表面灰黄色,少数微带红棕色,有细密横纹。质轻而微带韧性,其他与上种相似。上述二种药材均以根条粗大,质充实饱满,无残茎及杂质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大花萱草的根与萱草根相似;麝香萱、黄金萱的根与小萱草根相似。 |
原形态: |
①萱草,又名:谖草(《诗经》),宜男(周处《风土记》),鹿葱(《南方草木状》),忘忧草,丹棘(崔豹《古今注》),漏芦、芦葱(《滇南本草》),疗愁(《纲目》),益男草(《本草原始》),黄花菜、黄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茎极短,丛生多数肉质纤维根及膨大呈纺锤形的块根。叶基生,线形,长达60~10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全缘,主脉明显,在背面凸出。花茎圆柱状,自叶丛抽出,高出叶面;花6~10余朵,集成伞房花序,两歧;苞片短卵状三角形;花梗长约2厘米;花大,橘红色或黄红色,无香味,长7~12厘米;花被下部管状,长约2.5厘米,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椭圆形,排列为2轮,外轮3片,宽1.2~1.8厘米,内轮2片,宽约2.5厘米,边缘稍呈波状,脉纹分枝或接合;雄蕊6,突出花被外,花丝线状,花药多少丁字形;子房长圆形,3室。蒴果长圆形,长5~10厘米,具钝棱,成熟时开裂。种子有棱角,黑色,光亮。花期6~7月。 生于山坡、山谷、阴湿草地或林下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②黄花萱草 多年生草本,高70~100厘米。根长达25~30厘米,有膨大的块状部分,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叶线形,长40~60厘米,宽12~18毫米。花茎高出叶面,先端少分枝;花5~9朵,疏生成圆锥状;花鲜黄色,下部管状,长约5厘米,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约8厘米,内轮3片,较外轮3片稍宽,宽不过1.8厘米,脉纹不分枝,亦不接合。蒴果长2~4厘米,直径约1.5厘米。花期6~8月。 生于山坡、荒草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云南、甘肃、四川、新疆等地。各地亦有栽培, ③小萱草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根丛生,细长圆柱形,无膨大部分。叶线形,长约45厘米,宽5~10毫米。花茎与叶面等高或略高;花1~5朵,淡黄色,有香气,下部筒状,上部漏斗状,裂片6,内轮裂片较外轮为宽,脉纹网结状。蒴果长3~4.5厘米。花期6~8月。 生于沼泽地、湿地、林荫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各地亦有栽培。 以上三种植物的嫩苗(萱草嫩苗)、花蕾(金针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大花萱草(东北)、麝香萱(江苏、浙江、安徽)、黄金萱(江苏)等亦同等入药。 |
来源: |
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茎苗及细根,洗净泥土,晒干。 |
出处: |
《本草拾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