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 Má Yǐ )

别名: 蚁 , 玄驹 , 昆蜉 , 马蚁

蚂蚁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g;或入丸剂;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捣烂涂敷。
性味:
味咸;酸;性平
归经:
肝;肾经
化学成分:
1.丝光褐林蚁,全体含多种九碳到十九碳的饱和直链和支链烷烃,十三碳的不饱和烷烃,金合欢醇(farnesene),高金合欢醇(homofarnesene),甲酸(formic acid),多种游 离氨基酸,r,s-3,4-二氢-8-羟基-3,5,7-三甲基异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
2.拟黑多翅蚁,含以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和丝氨酸(serine)为主的多种氨基酸;硒,锗等无机元素;维生素(vitamin)b1、b2、e、b12,粗蛋白,脂肪等。另外,还含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亚麻酸(linolen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多种脂肪酸。
3.赤蚁,全体含以十一烷(undecane)为主的饱和及不饱和非偶数碳的烷烃。多种甲酸酯,以十六烷基甲酸酯(hexadecyl formate),含量较高,另含3-乙基-4-甲基戊酸甲酯(methyl3-ethyl-4-methylpentanoate),3-异丙基戊酸甲酯(methyl3-isopropyl pentanoate),3,4-二氢-8-羟基-3-甲基异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此外,尚还游离和结合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及蛋白质等成分。
4.黄蚁,含多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十一烷(undecane),十三烷(tri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1-辛醇(1-octanol),龙脑(borneol),橙花醇(nerol),1-壬醇(1-nonanol),3-癸醇(3-decanol),3-癸酮(3-decanone),3-十二烷酮(3-dodecanone),已酸已酯(hexyl hexanoate),已酸辛酯(octyl hexanoate)。尚含脂肪酸(fatty acids),卵含糖蛋白,水解后可得d-甘露糖(d-mannose),d-半乳糖(d-galactose),d-葡萄糖(d-glucose),2-乙酰氨基-2-去氧-d-葡萄糖(2-acetamido-2-deoxy-d-glucose)。
另外,不同种蚂蚁普遍含α-皮黄质(α-doradexanthin)。
性状:
性状鉴别(1)丝光褐林蚁,体长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泽。前胸背板基发达,中胸背板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鳞片。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5舔之有酸味。
(2)拟黑多翅蚁,体长4-5mm,黑色,胸部两侧有刺。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舔之有酸味。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营群体生活,常筑巢于地下。
资源分布:1.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1.丝光褐林蚁,工蚁体长约13mm。全体漆黑,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排列。触角屈膝状,12节。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胞背析较小。足3对,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缩小成细柄状。有向上的鳞片1枚;腹部5节。兵蚁与工蚁相似。雌蚁与雄蚁相似,均有翅,触角细长,不呈屈膝状。幼虫头胸部细小,腹部较宽,体黄白色,无足,蛹白色。
2.拟黑多翅蚁,体形较丝光褐林蚁小,工蚁体长约6mm,雄蚁体长6-7mm,雌蚁体长7-9mm。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formica fusca linnaeus2.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采收和储藏:采收时间应在婚飞之前进行。尽量选择阴雨天,在蚁群大部分归巢、数量集中时进行。要连蚂蚁带土背入布袋中带走。然后过筛而取成蚁置于60℃水中迅速处死,晾干。

“蚂蚁” 相关论述

鲮鲤甲末以水和灌之即出,或炙猪脂耳孔边,虫自出。

形如珠粒成片成串,或红或白,破则流水,好而复发
穿山甲瓦上焙,研末,香油

用精猪肉一块,炙香放耳边引出。或用穿山甲炒,研末调水灌之。

美国各地都常见蜜蜂、马蜂、大黄蜂和蚂蚁蜇伤。人均每磅体重可安全承受10次蜇伤。这意味着成人平均能忍受1000次以上的蜇伤。而儿童受500次蜇伤就可能致死。但对高敏反应的人,一次蜇伤就可能导致死亡(见第169节)。在美国每年因蜜蜂蜇伤死亡的人数比蛇咬伤死亡人数多3~4倍。很少数因多只蜜蜂蜇伤引起的死亡是由于心脏节律紊乱和循环衰竭引起。一种极富攻击性的蜜蜂,即所谓非洲杀人蜂,已从南美北上,到达南方各州。受这种蜂群攻击的受害者比其他蜂的受害者反应更严重。
在南方各州,特别是在海湾地区,火蚁蜇伤人的事件每年有几千起。居住在火蚁大批出没的城市居民中,每年多达40%的人受到蜇伤,至少有30例死亡原因归咎于这类昆虫。火蚁蜇伤常常立即产生疼痛,局部红肿,一般在45分钟内消失。然后形成一个疱,在30~70小时内破裂,伤口常常会感染。有时,蜇伤部位出现红肿、瘙痒、斑块,而不起疱。在火蚁蜇伤中,不到1%的人出现过敏反应(血压下降、呼吸道梗阻、威胁生命)。
【治疗】
蜜蜂、马蜂、大黄蜂或火蚁蜇人时,可能把蜇刺留在皮肤内,要轻轻地把毒刺刮除或挑出,而不要拔出或钳出,因为这样可能又将毒液射入体内。刺伤处放置冰块可减轻疼痛。常用抗组胺药、止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油膏外敷。对这类蜇伤高度过敏的人,应经常携带有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针剂、注射器的急救包。
对蜜蜂刺伤有过严重过敏的人,可能已经脱敏,有助于防止以后出现过敏反应。脱敏是用小剂量的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反复作用于机体,直到不再出现这种反应。

蚂蚁一般对人无害,但损害建筑,沾污食品,有必要消灭之。
处理和清除蚁窝 这是防治蚂蚁的治本措施,应预先查明蚁窝作好标志,于黄昏蚂蚁都归巢后,进行如下处理:
(1)用开水或煤油或浓碱水,缓慢灌注蚁窝,一般可烫死很多蚂蚁
(2)用0.5%~1%敌百虫、ddvp、2克马拉硫磷、杀螟松、倍硫磷乳剂残杀威等缓慢灌注蚁窝,每窝约50~100毫升,或用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喷注蚁窝中,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3)室外灭蚁窝,可用二硫化碳、氯化苦等烟剂熏灌蚁窝,或用磷化铝片剂埋入窝巢的上部,熏杀洞内蚂蚁。或用以上杀虫剂喷灌均可;
(4)于窝巢周围30~50厘米处的地面喷撒2%倍硫磷、3%马拉硫磷,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杀灭逃出窝巢外的蚂蚁
堵塞缝隙及运用杀虫剂滞留喷射 毒饵诱杀法:在无法进行上述处理的场所,于多蚂蚁处所布放毒饵诱杀蚂蚁。常用配方有:
(1)氟化钠50%,糖50%;
(2)硼砂砂50%,糖37.5%,淀粉12.5%;
(3)敌百虫2%,硼砂45%,糖50%。
将毒饵布放于蚊窝周围,不仅可毒杀职蚁,还可藉职蚁将毒饵移入巢内,毒杀窝巢内所有的其他成蚁及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