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经郁热犯鼻

( feijingyurefanbi )

别名: 鼻前庭炎 , 急慢性鼻炎 , 鼻窦炎 , 鼻出血

中医

简介:
本证系邪热壅肺,波及鼻窍,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由风热袭肺,表证已解,内热未除转化而来。
病机:
本证系邪热壅肺,波及鼻窍,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由风热袭肺,表证已解,内热未除转化而来。病程稍久,热灼肺津易导致肺阴虚鼻保证。证属肺热上灼之候,常兼有阴虚气虚气滞血瘀等。其病位虽以鼻窍为主,但常波及咽喉而同时发病。是鼻疮鼻窒鼻渊鼻衄等病的常见证候。
治疗:
治疗法则:  疏风清热,解毒排脓,宣肺通窍,凉血止血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粳米2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辛荑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本方适用于鼻前庭燥裂作痛为主者。
(2)苍耳子散加减苍耳于8克、辛荑花1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黄芩10克、
菊花15克、藿香10克、桑白皮16克、甘草10克。本方适用于鼻窒鼻渊头痛鼻塞而脓涕量多者。
(3)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芦
根30克、白茅根30克、蒲黄炭15克、旱莲草15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本方适用于以热灼鼻络致衄为主者。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4次温服
2.加减变化:咽喉干热疼痛者,基本方(1)加玄参15克、射干10克、板兰根10克。咳嗽痰黄稠者,基本方(1)加杏仁10克、贝母12克、前胡10克、马兜铃12克。头痛重者,基本方(2)加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便结者,基本方(2)加玄明粉12克、大黄10克。鼻腔致生息肉,鼻息难通者,可用辛荑清肺饮黄芩清肺饮加减:黄芩10克、薄荷6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生地10克、花粉10克、葛根12克、连翘10克、红花10克、辛荑12克、苍耳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温服
(二)外治方法
1.敷贴:鼻前庭红肿,燥裂时,可用青蛤散调敖患处。或用杏仁捣烂,以人乳调敷患处。
2.滴鼻:方法及药物参阅“风热袭鼻”和“肺阴虚鼻燥证治”的该疗法。
3.吹药:方法及药物参阅“风热袭鼻证治”的该疗法。尚可用甜瓜蒂瓜蒂赤小豆丁香共研细末,吹鼻腔,每2~3日吹1次。
4.熏鼻及雾化:方法及药物均同“风热袭鼻证治”中的该疗法。
5.烧灼:适用于鼻出血者,方法参阅“肺阴虚鼻燥证治”的该疗法。
6.塞鼻:对鼻内息肉的塞药疗法参阅“肺气虚鼻塞证治”的该疗法。若为鼻出血
者,则参阅“肺阴虚鼻燥证治”中的该疗法。
(三)消灵注射液注射疗法:参阅“肺气虚鼻塞证治”中的该疗法,方法及适应
证均相同。
(四)饮食疗法:本证饮食宜忌与本家“肺阴虚鼻燥证治”相类似。
施治要点:  本证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鼻前庭皮肤糜烂时,配合解毒消肿;鼻塞
头痛,脓涕特多时,配合化浊排脓;而并发鼻出血时,宜配合湾热凉血止血以治之。本证内服方药及各种治疗方法较多,临证时,应根据不同证情而灵活选用;通常是药物内服与外治法同时采用。
针灸:
1.针刺:取穴:迎香印堂上星合谷;配穴:攒竹通天风池。主穴必取,配穴轮换选用。留针20~30分钟,间隔10分钟捻针1次,隔日1次。
2.耳针:取内鼻、外鼻、内分泌、肾上腺、肺等、快速进针,以不刺穿耳廓软骨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亦可在上述部位理针或贴王不留行治疗。
3.穴位注射:用5%当归注射液1毫升,加0.5%奴佛卡因少许,取4号针头在鼻两侧迎香穴备注入0.5毫升,每日1次,七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