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胞下垂

参考:上睑下垂

“上胞下垂” 相关论述

本病是指上胞提举无力或不能自行提起,以致睑裂变窄,甚至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上睑下垂。

[病因病机]
一、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心脾阳虚,主肌无力。
二、脾阳虚中气不足,主肌无力。
本病先天性者,属命门火衰,导致心脾阳虚。心神无力支使于之开合,脾阳虚无力主肌肉,故双眼上胞下垂,不能抬举。另有后天性者,多由脾阳虚中气不足,或风痰乘虚阻络,以致肌肉失养而抬举无力。此外,由外伤肿瘤等亦可引起,未纳入本节讨论。
[临床表现]
属先天性者,患者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终日不能抬举,视物时需仰首举额张口,甚至以手提起上胞方能视物。日久则额皮起皱褶,眉毛高耸。
属后天性者,双胞下垂,上午轻下午重,或休息后减轻,劳累后重,重者可伴有视一为二、身疲无力、吞咽困难等症。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消失或缓解。

[诊断依据]
一、睁眼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2毫米,甚至遮盖瞳神
二、单眼上胞下垂者,患眼睑裂宽度小于健眼。
三、双眼上胞下垂者,具有额部皮肤皱褶、眉毛高耸的特殊面容和仰头视物的特殊姿态。

[辨证论治]
对先天性者,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然对轻症或不宜手术者,可采用中药试治。对后天性者,除辨证用药内服外,应重视针灸疗法的应用。
一、内治
(一)命门火衰阳不足
[主证]自幼双眼上垂,无力抬举,视物时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
[证候分析]命门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元气之所系。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则脏腑经络阳气不足。脾阳不足约束失养,睑肌无力,则胞睑垂缓难睁。是故命门火衰,导致脾阳不足,可引起上胞下垂
[治法]温肾阳,益化源。
[方药]右归饮加减。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培补肾阴肉桂附子肾阳,补命门之火,且助脾之阳;杜仲强肾益精,炙甘草补中益气,加人参、白术则可助附子温补脾阳,共达补命门,助脾阳之功。
(二)脾虚失运中气不足
[主证]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症重者,眼珠转动不灵,视一为二,并有周身乏力,甚至吞咽困难等。
[证候分析]“约束”为肌肉之精,脾主肌肉,今脾虚中气不足脾阳不升,睑肌无力故上胞下垂眼带失养则眼球转动不灵,因脾不转输精气于四肢,故身疲乏力。咽主通利水谷,脾胃阳气虚,故吞咽无力。午后阳气衰,故症状较午前加重。
[治法]升阳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补中;当归补血陈皮健脾行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共奏升阳益气之功。
此外,也有因风痰阻络引起本病,症见上胞下垂,眼球转动失灵,目偏视,视一为二,舌苔厚腻,脉弦滑。可选用正容汤加减。
二、针刺疗法
攒竹睛明鱼腰丝竹空太阳瞳子醪,并配用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神经干电刺激疗法
取眶上神经与神经刺激点(位于耳上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即面神经的分布点),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每次2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行第二疗程。
四、手术疗法
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考虑手术治疗。

[转归预后]
本病两种类型皆病程漫长。先天性者,除造成视物困难及影响仪容外,其他危害不大。
但后天重症肌无力引起者,病情逐渐发展,若全身症情得不到控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文献摘要]
一、《诸病源候论·病诸候》:“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复于,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侵风”。
二、《目经大成·睑废》:“众人皆醒我独醉,众人皆醒我独睡。讵知非睡亦非醒,睫一交永函闭。急闻客自远方来,手攀上睑向明开。宁愿能开不能闭,定睛看杀可憎才。”

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发育不全的后果,发于双侧。后天性的多因脾弱气虚、脉络失和,风邪客于胞睑所致,常发生于单侧。其症状是上睑肌肉无力,不能开大睑裂,常需抬头皱额以帮助视物


病证名。上眼睑无力而下垂之病证。见《中医眼科学讲义》(广州中医学院主编)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等亦可引起。症见上眼睑垂下、无力提起、半掩睛瞳、甚至掩及整个黑睛,妨碍视力。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也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由外伤肿瘤引起的,治疗时要针对病因选用不同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