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阴

( wangyin )

别名: 中暑 , 体液代谢紊乱 , 休克 , 昏迷

中医

简介:
本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多由高热大汗,暴吐暴泻,吐衄下血等原因引起体内阴液大量消耗而致阴津欲竭之危急证候。其证属阴虚至极欲脱,表现为全身机能衰竭。
病机:
本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多由高热大汗,暴吐暴泻,吐衄下血等原因引起体内阴液大量消耗而致阴津欲竭之危急证候。其证属阴虚至极欲脱,表现为全身机能衰竭。由于阴阳互根,阴竭则阳无以附而散越,往往很快出现亡阳证
治疗:
治疗法则:救固脱。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生脉散(或固阴煎)为主加减:太子参30克(用西洋参更佳)、沙参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5克、生地39克、黄精30克,黄芪30克.淮山药30克、生甘草10克。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偏凉频服。每日1~2剂。若神昏谵语,吞咽反射消失者,可给予鼻饲。
2.加减变化:若高热大汗不止,可加用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敛汗安神;若精神烦躁神昏谵语者,可加用紫雪丹;若高热烦躁大便燥结者宜急下存阴加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各10克,芒硝6克;若呕恶不止者加法夏5克、石斛10克、知每10克、竹茹10克以生津养胃、降逆止呕;大出血者可加独参汤益气摄血;若阴损及阳阴阳俱脱出现神志昏迷,口呆张,瞳仁散大,喉中痰鸣,气少息促,汗出如油,四肢阙冷,二便失禁,舌质淡,脉微欲绝,当在救的同时用参附汤四逆汤急回其阳:制附片15克、干姜12克、炙甘草10克:肉桂9克(后下)。
(二)饮食疗法
在服药(期)间隙,可频服米汤、绿豆汤、西瓜汁、雪梨浆五汁饮等;若昏迷病人吞咽反射消失者可酌情鼻饲。
(三)注射疗法
由于本证表现为全身机能衰竭,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口服药物吸收较慢,故目前多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常用针剂有:参麦针、生脉针、养阴针、增液针等。用法:用10%参麦针10~30毫升,或生脉针4~6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30分钟1次,连续3~5次,待血压回升或稳定后再以本品50~10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或加入增液针或养阴针250~500毫升静脉摘注,直至脱离危险。再根据情况补足液体量,一般可用养阴针或增液针1500~30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
施治要点:
(一)亡阴之候,以温热疾病居多,且起病急,来势凶,常在短期内丧失大量津液及血液,表现出血脱津,继之亡阴的证候群。临床医者对于高热、吐泻、大汗等伤阴之证易于察觉,而对于温热病内脏或皮下出血导致亡阴不易明察。治疗上急救其,宜加龙骨牡蛎预防亡阳,使阴阳相莞摄,不效脱离。
(二)由于阴阳互根,阴竭则阳无所附而散越,故亡阳证往往会接因而来,此时当在救的同时,用参附汤急回其阳。亡阴而致昏迷者,宜用加味生脉散红参6克(另煎冲服)、麦冬25克、五味子12克、山萸肉15克、黄精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急煎取汁200毫升频服或灌服。
(三)因本证表现为全身机能衰竭,此时脾胃功能亦弱,口服药物吸收较慢,故采取静脉给药途径应受到重视,如:参麦针、生脉针、增液针、养阴针等,其中首选参麦针。
(四)亡阴为濒危之重证。可一过性地出现于急侵性危重病的各阶段,是真元将竭、阴阳离决的前奏,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宜采取综合抢救措施,尤其不应忽视其它调护措施,必要时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等措施,尽力抢救,如扩容、纠酸、输氧等。
中药:
常用针剂有:参麦针、生脉针、养阴针、增液针等。用法:用10%参麦针10~30毫升,或生脉针4~6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30分钟1次,连续3~5次。
针灸:
用于血压下降或神志不清时的辅助疗法。
1.针刺:取穴太溪人中素髎涌泉等,手法宜补法;每日1~2次。
2.艾灸:取穴关元神阙足三里百会等,每次30~15分钟,每日1~2次。
3.耳针:取穴升压点、交感、肾上腺、心、皮质下等,每次取l~2个穴位,根据血压情况灵活掌握针剂次数。
推拿:
用于血压下降或神志不清时的辅助疗法。取穴百会人中十宣足三里等,疗效不显者加内关涌泉。手法:先按揉百会,继掐人中十宣,拿按内关涌泉,手法宜补泻兼施。

“亡阴” 相关论述

亡阴亡阳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亡阴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可随血脱,所以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由于阴阳是依存互根的,所以亡阴可导致亡阳,而亡阳也可以致使阴液耗损。在临床上,宜分别亡阴亡阳之主次,及时救治。

(一)亡阴
【临床表现】身热肢暖,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干,脉细数无力。通常还以大汗淋漓主亡阴的特征,其汗温、咸而稀(吐、下之亡阴,有时可无大汗出)。
【证候分析】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虚热上犹则烦躁不安。舌红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大汗淋漓多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此时,大汗出既是亡阴之因,又是亡阴之症。

(二)亡阳
【临术表现】大汗出、汗冷、味淡微粘、身凉恶寒、四肝厥冷、蜷卧神疲,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润,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粘此乃亡阳的必备症状。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
人体机能活动低下,则见蜷卧神疲。口淡,舌淡白,脉微欲绝均为阳微虚寒之征。

亡阴阳证的鉴别:
1. 亡阴证
汗:汗热,味咸,不粘。
四肢:温和。
舌象:红干。
脉象:细数无力。
其它: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
2. 亡阳证
汗:汗凉,味淡,微粘。
四肢:厥冷。
舌象:白润。
脉象:微细欲绝。
其它: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热饮。

由于高热、出汗过多、大量吐泻等,耗损阴液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身热、汗多、烦躁不安、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四肢温暖、唇舌干红、脉虚数等。

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血。血属,是汗多乃亡阴也。故止汗之法,必用凉心敛肺之药正治也。惟汗出太甚,则气上竭,而肾中龙雷之火随水而上。若以寒凉折之,其火愈炽,惟用大剂参附,佐以咸降之品如童便、牡蛎之类,冷冻饮料一碗,直达下焦,引其真阳下降,则龙雷之火反乎其位,而汗随止。此与亡阴之汗,真大相悬绝。故亡阴亡阳,其治法截然,而转机在顷刻。当阳气之未动也,以药止汗。乃阳气之既动也,以阳药止汗;而龙骨牡蛎、黄、五味收涩之药,则两方皆可随宜用之。医者能于亡阴亡阳之交,分其界限,则用药无误矣。其亡阴亡阳之辨法如何?亡阴之汗,身畏热,手足温,肌热,汗亦热而味咸,口渴喜凉饮,气粗,脉洪实,此其验也;亡阳之汗,身反恶寒,手足冷,肌凉汗冷,而味淡微粘,口不渴,而喜热饮,气微,脉浮数而空,此其验也。至于寻常之正汗、热汗、邪汗、自汗,又不在二者之列。此理知者绝少,即此汗之一端,而聚讼纷纷,毫无定见,误治甚多也。

鸟师问岐伯曰:人汗出不已,皆亡阳也。岐伯曰:汗出不已,非尽亡阳也。鸟师曰:汗症未有非热也,热病即阳病矣。天师谓非阳何也?岐伯曰:热极则阳气难固,故汗泄亡阳,溺属,汗属阳,阳之外泄,非亡阳而何谓?非尽亡阳者,以阳根于也,阳之外泄由于之不守也。阴守其职,则阳根于,阳不能外泄也。失其职,则欲自顾不能,又何能摄阳气之散亡乎。故阳亡本于阴之先亡也。鸟师曰:亡则且先脱,何待阳亡而死乎?岐伯曰:阴阳相根,无寸晷之离也。亡而阳随之即亡,故阳亡即亡也,何分先后乎,鸟师曰:阴阳同亡,宜阴阳之共救矣,乃救阳则汗收而可生,救则汗止而难活,又何故乎?岐伯曰:阴生阳则缓,阳生阴则速,救阴而阳之绝不能据回,救阳之绝可以骤复,故救不若救阳也。虽然,阴阳何可离也,救阳之中,附以救之法,则阳回而亦自复也。鸟师曰:阴阳之亡,非旦夕之故也,曷不于未亡之前先治之?岐天师曰;大哉言乎!亡阴亡阳之症,皆肾中水火之虚也,阳虚补火以生水,阴虚补水以制火,可免两亡矣。鸟师曰:善。
陈士铎曰:阴阳之亡,由于阴阳之两不可守也,阳摄于摄于阳,本于水火之虚,虚则亡,又何疑哉。


证名。由于高热、汗吐泻、出血或其它慢性消耗而发展成阴液严重缺损的状态。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或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昏迷谵妄。本症与亡阳之别在于:虽有汗出但身热津液干涸,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舌干红,脉虚数无力或细数。治宜滋阴增液或养津固气。

真定赵客.乙丑岁六月间.客于他方.因乘困伤湿面.心下痞满.躁热时作.卧不得安.遂宿于寺中.僧以大毒食药数丸.下十余行.心痞稍减.越日困睡.为盗劫其财货.心有所动.遂燥热而渴.饮冷酒一大瓯.是夜脐腹胀痛僧再以前药复下十余行.病加困笃.四肢无力.燥热身不停衣.
喜饮冷水.米谷不化.痢下如烂.鱼肠脑.赤水相杂.全不思食.强食则呕.痞甚于前.噫气不绝.足 冷.少腹不任其痛.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八九至.按之空虚.予溯流而寻源.盖暑天之热已伤正气.以有毒大热之剂下之.一下之后.其所伤之物已去而无余矣.遗巴豆之气.流毒于肠胃之间.使呕逆不能食胃气转伤而然.及下脓血无度.大肉陷下皮毛枯槁.脾气弱而衰也.舌上赤涩.口燥咽干津液不足.下多亡阴之所致也.既已亡.心火独旺.故心胸燥热.烦乱不安.经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由也.遂辞而退.后易他医.医至.不审其脉.不究其源.惟见痞满.以枳壳丸下之.病添喘满.利下不禁而死.金匮要略云.不当下而强下之.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此之谓也.夫圣人治病.用药有法.不可少越.内经云.大毒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如不尽行.复如法以谷肉果菜养之.无使过之.过则伤其正矣.记有之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盖慎之至也.彼僧非医流.妄以大毒之剂下之太过.数日之间.使人殒身丧命.用药之失.其祸若此.病之择医.可不谨乎.戒之.

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缘其人所禀阳脏,素多火而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荣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

苏州沈母,患寒热痰喘,浼其婿毛君延余诊视。先有一名医在座,执笔沉吟曰:大汗不止,阳将亡矣。奈何?非参、附、熟地干姜不可。书方而去。余至不与通姓名,俟其去乃入,诊脉洪大,手足不冷,喘汗淋漓。余顾毛君曰:急买浮麦半合,大枣七枚,煮汤饮之可也。如法服而汗顿止,乃为立消痰降火之方二剂而安。盖亡阳亡阴,相似而实不同,一则脉微,汗冷如膏,手足厥逆而舌润。一则脉洪,汗热不粘,手足温和而舌干。但亡阴不止,阳从汗出,元气散脱,即为亡阳。然当亡阴之时,阳气方炽,不可即用阳药,宜收敛其阳气,不可不知也。亡阴之药宜凉,亡阳之药宜热,一或相反,无不立毙。标本先后之间,辨在毫发,乃举世更无知者,故动辄相反也。
雄按:吴馥斋令姐体属亏,归沈氏后,余久不诊,上年闻其久嗽,服大剂滋补而能食肌充,以为愈矣。今夏延诊云:嗽犹不愈。及往视,面浮色赤,脉滑不调,舌绛而干,非肉不饱。曰:此痰火为患也。不可以音嘶胁痛,遂疑为损怯之未传。予清肺化痰药为丸喻化,使其廓清上膈,果胶痰渐吐,各恙乃安。其形复瘦,始予养阴善后。病者云:前进补时,体颇渐丰,而腰间疼胀,略一抚摩,嗽即不已,自疑为痰。而医者谓为极虚所致,补益加峻,酿为遍体之痰也。
观察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因劳大发,俯几不能卧者七日,举家惊惶,延余视之。余曰此上实下虚之证。用清肺消痰饮,送下人参小块一钱。二剂而愈。毛翁曰:徐君学问之深,固不必言,但人参切块之法,此则聪明人以此玄奇耳。后岁余,病复作,照前方加人参煎入,而喘逆愈甚。后延余视,述用去年方而病有加。余曰:莫非以参和入药中耶?曰然。余曰:宜其增病也。仍以参作块服之,亦二剂而愈。盖下虚固当补,但痰火在上,补必增盛,惟作块则参性未发,而清肺之药已得力,迨过腹中,而人参性始发,病自获痊。此等法古人亦有用者,人自不知耳,于是群相叹服。
雄按:痰喘碍眠,亦有不兼虚者。黄者华年逾五旬,自去冬因劳患喘,迄今春两旬不能卧,顾某作下喘治,病益甚。又旬日,迓余视之,脉弦滑,苔满布,舌边绛,乃冬温薄肺,失于清解耳。予轻清肃化药治之而痊。至参不入煎,欲其下达,与丸药喻化,欲其上恋,皆有妙义,用药者勿以一煎方为了事也。又有虚不在分者,余治方啸山今秋患痰喘汗多,医进清降药数剂,遂便溏肢冷,不食碍眠,气逆脘疼,面红汗冷。余诊之,脉弦软无神,苔白不渴,乃寒痰上实,肾阳下虚也。以真武汤生姜,加干姜五味人参厚朴杏仁,一剂知,二剂已。又治顾某体肥白,脉沉弱,痰喘易汗,不渴痰多,啜粥即呕,以六君去甘草,加厚朴杏仁、姜汁、川连,盖中虚痰滞也,投七日果痊。

风家营郁发热,宜凉营发表,泻其淫蒸。若以火劫发汗,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必病发黄阳盛于上,则营血必衄。阴虚于下,则小便为难。阴分阳分之津俱竭,则皮肤枯燥不润。热无泄路,熏蒸头上为汗,颈下全无。胃气郁遏而腹满肺气阻逆而作喘,口干咽烂,或大便不行。久而谵妄不明,甚至恶心呕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此其昏迷烦乱,阳亢极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药。
营生于太阴,太阴湿土,一得热气郁蒸,必发黄色。宜泻热而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而阴气复,可以生也。

太阳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遽见烦躁,是胃阳素盛,将欲入腑。不知者见其烦躁,以为阳郁欲汗,反熨其背,以发大汗。火气入胃,水竭土燥,烦躁愈加。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所熨之汗,但见上焦,从腰以下绝无,大便干硬,小便不利,上热欲呕而足下厥冷,反恶风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内败,阴绝则死,阴复则生。
若十余日间,忽战摇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盖阳气欲发,而微外束,不能遽发,是以振栗阳气一发,则阴复而利下。胃热后泻,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觉头痛足热,则中脘郁火,上下通达,谷气四周,霍然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