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

( danchunxingjiazhuangxianzhong )

别名: 瘿病 , 胶性甲状腺肿

西医

简介: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又称胶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增生,肥大和退行性变的一种疾病,此病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可伴有结节形成。本病可为地方性或散发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改变。
病因:
1.缺碘 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正常人每日需碘量为60~80μg,若土壤、水源和食物中缺乏碘化物,使当地居民的摄碘量不足;生长、发育、妊娠、哺乳、创伤、感染、精神刺激等增加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引起相对性碘不足,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因子 某些食物(如萝卜族含硫脲类物质,黄豆卷心菜含某些阻抑甲状腺素合成物质)、药物(如硫氰化钾、硫脲嘧啶、对氨水杨酸等妨碍甲状腺素合成)、或饮水中(如井水中含有机硫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甲状腺活性)均含有致甲状腺肿因子而引起本病。
3.激素合成障碍 甲状腺滤泡细胞缺乏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所需的某些酶(过氧化酶、脱碘酶等),为先天性代谢缺陷而导致的甲状腺肿。
地区:
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与碘缺乏有关。
人群:
发病高峰在11~35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
病理:
甲状腺肿以弥漫性肿大者居多,腺体形态规则,表面平滑,质软;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者较少,腺体形态不一,表面凹凸不平,质坚韧,有结节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常无完整包膜,可发生囊性变、出血和钙化,或局部增生形成腺瘤。光镜下显示病变早期呈均匀性、弥漫性腺细胞增生、肥大,细胞由低立方形变为高柱状,胶质量减少。经过补充碘或消除引起甲状腺增生的因素后,腺体发生复原反应,腺细胞由高柱状变为立方形或扁平形,滤泡内胶质增多。
诊断标准:
单纯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1.颈部两侧或一侧呈弥漫性肿大,弥漫性甲状腺肿,颈部两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颈部肿大一侧显著,可以伴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囊肿样变,若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增大。
2.甲状腺体表现较平坦,质软,腺体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皮色如常。
3.如肿胀过大,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而引起下列症状。
(1)压迫气管:比较常见,由于气管受压迫,气管内腔变窄,则出现呼吸困难,气管壁长时期受压,可以软化,引起窒息。
(2)压迫食管:比较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咽下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3)压迫颈深部大静脉:由于头颈部血液回流困难,患者面部呈青紫色浮肿,同时出现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
(4)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多为一侧),患者声音嘶哑。
(5)压迫颈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霍纳氏综合征。此种情况极为少见。

[附]甲状腺肿大程度根据who分类可分为以下5类:
a、甲状腺看不到,也触不到。
b、(whooa),甲状腺看不到,但可触及甲状腺为正常大小,质地正常。
c、(whoob),触诊时甲状腺轻微肿大,但颈部后仰时看不到。
d、(whoⅠ度),可触及甲状腺肿大,颈部后仰时也能见到。
e、(whoⅡ度),颈部保持正常位置甲状腺也能见到。
f、(whoⅢ度),巨大的甲状腺肿,在远距离即可见到。
诊断依据: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对131 i 的摄取率明显增高,但多无高峰提前出现,同位素显像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放射性分布不均匀,b超亦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不丰富。
病史:
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与碘缺乏有关。
体征:
流行区有不少居民在发育前颈部即肿大,初期肿大呈弥漫性,表面光滑、柔软,随吞咽上下活动,常无明显不适,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随着腺体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尤其是巨大而含有结节的甲状腺肿向胸骨后发展时,可压迫气管而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发音嘶哑,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征群而出现单侧面部、头部或上肢浮肿。散发性甲状腺肿往往是轻至中度肿大,因此很少发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几代患甲状腺肿的居民所生的新生儿亦有不少呈明显的甲状腺肿,并伴有呆小病,患儿有智力障碍、聋哑、身材矮小、甲状腺可肿大而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甲状腺较大以及多次妊娠的患者,甲状腺常呈结节性肿大,可有囊肿或腺瘤形成,囊肿内出血时可引起颈部突然疼痛与腺体急剧增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韧,可扪及结节,部分病人可伴有甲亢症、少数可发生癌变。
体检:
患者的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
影响诊断:
(一)甲状腺显像
单纯性甲状腺肿同位素扫描示弥漫性肿大,或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二)b型超声波检查
单纯性甲状腺肿b超示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伴甲亢时可见血液供应丰富,流速增加。
实验室诊断:
(一)131 i吸收率
单纯性甲状腺肿缺碘患者甲状腺摄131 i率常高于正常,但高峰时间很少提前出现;散发性患者摄131 i率属正常或增高。
(二)t3抑制试验
单纯性甲状腺肿者t3抑制试验呈可抑制反应。
鉴别诊断:
1.甲亢症  单纯性甲状腺肿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应与甲亢症的高代谢症群鉴别,甲亢时血清t3、t4浓度明显增高,131 i吸收率增高且高峰提前,t3抑制试验呈不可抑制反应。
2.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如因出血或坏死而出现疼痛时,应与甲状腺炎相区别。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吸131 i率降低为该病特征。
3.颈部和纵隔肿瘤  单纯性甲状腺肿如明显肿大,产生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时应与颈部或纵隔部的肿瘤相鉴别,后者甲状腺不肿大,甲状腺对131 i的摄取率不增加。
4. 良恶性鉴别  单纯性甲状腺肿如伴有结节,应与甲状腺肿瘤鉴别,单纯性甲状腺肿及良性腺瘤者质地较软,而腺癌则质地坚硬如石,如有转移可们及肿大淋巴结。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甲状腺肿大消失;各项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
2.好转:甲状腺肿大明显缩小;经长期观察无明显发展。
预后:
青春期甲状腺肿常属正常,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单纯性甲状腺肿或伴有结节形成,经中西药治疗后甲状腺肿可缩小或消失,症状和体征达到改善或缓解,预后较好;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恶变者,手术的彻底与否,将严重地影响预后。术后甲状腺激素及其它辅助治疗的适当应用,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治疗:
(一)西药治疗        
青春期轻度甲状腺肿常属正常,不需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早期甲状腺轻度肿大,每日可服少量碘化物,如碘化钾10~30mg/日,或复方碘液3~5滴/日,治疗3~6个月后多数患者症状可消失或甲状腺缩小,但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大可引发甲亢症等不良反应,故近年少用,而代之以适量的甲状腺制剂,如中度以上肿大者,口服甲状腺片40~120mg/日,补充内生性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可抑制过多的内源性tsh分泌,达到缓解甲状腺增生的目的。
(二)手术治疗        
甲状腺体积过大,经药物治疗无效或引起压迫症状;或伴有毒性症状而影响心脏;或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形成和疑有恶性病变;或甲状腺肿位于胸腔内者,均有作甲状腺部分或全切除指征。术后宜长期服用甲状腺制剂,以防止甲状腺肿再形成及术后甲状腺功能偏低。
中西医结合:
青春期轻度甲状腺肿一般不需治疗;轻度至中度甲状腺肿可服用碘剂。甲状腺制剂或中 药治疗;重度甲状腺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明显压迫症状,或伴有结节形成和疑有恶变者应作手术切除,术后宜服用适量甲状腺制剂或中药治疗,以防止复发和术后甲状腺功能偏低。

“单纯性甲状腺肿” 相关论述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碘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肥大的疾病。本病有地方性发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也有散在性发病者,女性多于男性,散发性甲状腺肿虽多于青春期发病,但绝经期发病者亦不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病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可由以下数种病因引起:
1.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多由于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缺乏,以致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病。此外,碘的相对不足,如青春斯生长发育、孕期、哺乳期、精神刺激、绝经期、感染、寒冷等情况下,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增加,引起碘的相对性不足,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萝卜族食物中的致甲状腺肿物质——硫脲类和黄豆白菜中的阻抑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等均可引起本病;某些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水杨酸、保泰松、磺胺类、硫脲嘧啶类、秋水仙素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而引起本病。
3.激素合成障碍。某些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家庭遗传性,发病原因为遗传性酶的缺乏,引起激素合成障碍。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瘿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有“瘿气”、“瘿瘤”、“瘿囊”之别。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气滞,脉络瘀阻,瘿病成矣。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只见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久则见甲状腺肿大显著,可大如婴儿头,质坚硬,有大小不等结节,且可引起压迫症群:如压迫气管,则可见慢性刺激性干咳,喉部有紧缩感;肿大腺体于胸骨后或胸腔内,则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囊肿出血可引起疼痛或腺体急剧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改变。
散发性甲状腺肿腺体一般轻度肿大,呈弥漫性,质较软,但晚期可有结节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腺体肿大大小不一,一般分为Ⅰ~Ⅴ度:甲状腺可扪及,直径在3厘米以内者为Ⅰ度;吞咽时扪诊和视诊均可发现甲状腺,直径在3~5厘米者为Ⅱ度;不作吞咽动作也能发现甲状腺,直径在5~7厘米者为Ⅲ度;颈部外形有改变,腺体直径在7~9厘米者为Ⅳ度;腺体肿大极为明显,有结节,直径超过9厘米者为v度。
[预防措施]
1.常食碘盐。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地区、缺碘地区等,均应食用加碘食盐,即于普通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0.01%。食用碘盐用后应立即密封好,以免碘的挥发。
2.常食海产品。经常食用海带或其它海产植物佐餐,有助于预防缺碘和补充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
3.情志调和。保持心情舒畅,勿郁怒动气,有利于气顺血调,可预防本病。
[治疗方法]
1.甲状腺激素制剂。常用于甲状腺制剂,每日90~180毫克,疗程为3~6个月,停药后如有复发者可重复治疗。或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每日40~80微克,疗程同上。
2.中医辩证论治。气郁血瘀,表现为瘿肿弥漫、质地较软、表面不红不热者,可选用四海舒郁丸加减(青木香10克、陈皮15克、海蛤粉6克、海藻30克、昆布30克、海螵蛸10克、青皮10克)以理气活血,舒郁消瘿;痰结血瘀,表现为瘿块肿大、软如棉馒、不红不热、或表面有青筋盘曲及小结节者,可选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15克、陈皮15克、浙贝母10克、昆布15克、连翘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海浮石15克、青皮10克)以化痰开郁,活血消瘿;肝火上炎,表现为瘿块肿大、红丝满布、口苦目赤头晕易怒者,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栀子10克、黄芩10克、海藻15克、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白芍10克、玫瑰花15克、浙贝母15克、青皮10克、当归10克)以清肝泻火软坚散结
3.饮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每天进食取苔脯(海白菜)同餐,数月后瘿疾可消;海带50克,炖排骨250克,每周2~3次,有效。
4.单方验方。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选用以下方药:
(1)黄药子60克、白酒500毫升,黄药子切片后入瓶中与白酒一块浸泡,5天后过滤,滤液密封贮藏,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次,病愈后停服。
(2)黄药子300克,捣碎,与白酒1500毫升(约65度左右)装坛内固封,谷壳火围烧4小时,随后将坛入冷水中浸1周,开坛取酒,过滤备用。用时每次服10毫升,每2小时1次,每日6~7次,睡前停服,病愈后不服。
(3)三桠苦叶、胡鳅钻根皮各等量,共研极细末混匀,加糖调味,温开水送服,每次3~6克,每日3次,7次为1疗程。
(4)生牡蛎60克、龙骨30克、海蛤壳30克,用水4碗煲至1碗,加陈醋60克入药液中内服,一般服1个月左右可消。
5.手术治疗。经用药治疗3个月,肿块无明显缩小,或腺体肿大过大有压迫症状,或腺体有结节、癌变、甲亢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一)病因及病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①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这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离海较远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中土壤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至食物及饮水中含碘不足,故得此病者较多,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缺乏原料“碘”,而甲状腺功能仍需维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增加,因而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②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身体的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引起长时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亦能促使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是一种生理现象,常在成人或妊娠哺乳期后自行缩小。③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发生是由于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如至甲状腺肿物质中的过氧酸盐、硫氧酸盐、硝酸盐等可妨碍甲状腺摄取无机碘化物:磺胺类药、硫脲类药以及含有硫脲类的蔬菜(萝卜白菜)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由此而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减少。因此,也就增强了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使甲状腺肿大。同样,隐性遗传的先天缺陷如过氧化酶或蛋白水解酶等的缺乏,也能造成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或分泌障碍,而引起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是滤泡的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体,而滤泡壁细胞变为扁平,这显示了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虽然镜下可看到局部的增生状态,表现为由柱状细胞所组成的、突入滤泡腔的乳头状体,但此种增生状态仅为代偿性的。
形态方面,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弥慢性和结节性两种。前者多见于青春期,扩张的滤泡平均地散在于腺体的各部。而后者,多见于流行区,扩张的滤泡集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周围被有不甚完整的纤维包膜。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相当时期后,由于血液循环不良,在结节内常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囊肿形成(往往并发囊内出血)和局部的纤维化和钙化等。巨大结节长期压迫结节间组织,可使有功能的组织萎缩退化,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节发展的另一结果,是发生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即甲状腺结节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不再依赖于促甲状腺激素,也不再受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抑制,此时,如用大剂量碘剂治疗,很容易发生继发性甲亢。另外,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故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早期,双侧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逐渐在肿大腺体一侧,也可在两侧,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囊肿样变的结节,可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各种症状。①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尤其胸骨后甲状腺肿更为严重。气管壁长期受压,可以软化,引起窒息。②压迫食管的情况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③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位于胸廓上口大的甲状腺肿,特别是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出现面部青紫、肿胀,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④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发生声音嘶哑。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霍纳氏(horner)综合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也可发生恶变。
(三)治疗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前年轻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可给以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30mg ,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
3.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①已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②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
⑤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
⑥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主要是碘)和有关酶缺乏,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其他与之相近似的病名有:青春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临床表现大致有:甲状腺肿大;机体需甲状腺激素增加的时期易诱发,(如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该病的防治及保健要点为:
(1)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应作集体性预防处理,目前仍以碘化食盐最为有效方便;
(2)在机体需甲状腺激素增加的阶段应适当增加食物中含碘量,必要时可少量服用甲状腺激素作替补;
(3)部分甲状腺肿并非碘缺乏所致,所以这部分病人单纯补碘对病情无益,可直接补充甲状腺激素(如于甲状腺片),有望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
(4)补碘不宜过量、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然易诱发甲亢,并加重甲状腺肿大;
(5)甲状腺肿过大,有碍外观及影响吞咽、呼吸者可施行手术部分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