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

参考:单纯性甲状腺肿 , 亚急性甲状腺炎

“瘿病” 相关论述

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瘿病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在中医著作里,又有称为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称者。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而《吕氏春秋·尽数篇》所说的“轻水所,多秃与瘿人”不仅记载了瘿病的存在,而且现察到瘿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谓:贾逵“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而曹操劝告贾逵:“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这个历史故事说明,在公元三世纪前,已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瘿病的探索。《肘后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诸病源候论·瘿候》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谓:“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诸山水黑土中,山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记载了数十个治疗瘿病方剂,其中常用到海藻昆布羊靥鹿靥等药,表明此时对含碘药物及用甲状腺作脏器疗法已有相当认识。《圣济总录·瘿瘤门》指出瘿病以山区发病较多,“山居多瘿颈,处险而瘿也”。并从病因的角度将五瘿作了归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瘿瘤证治》主要根据瘿病局部证候的不同,提出了瘿病的另外一种分类法:“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并谓“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儒门事亲·瘿》谓:“海带海藻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于水瓮中,常食亦可消矣”,以之作为防治瘿病的方法。《医学入门,j>卜科脑颈门·瘿瘤》又将瘿病称之为瘿气或影囊,“原因忧恚所致,故又曰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是也”。《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并记载了在用黄药子酒治疗瘿病时,“常把镜自照,觉消便停饮”及“以线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观察疗效的方法。《外科正宗·瘿瘤论》提出瘿瘤的主要病理是气、痰、瘀壅结的观点,“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采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消坚”。该书所载的海藻玉壶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杂病源流犀烛·瘿瘤》说:“瘿瘤者,气血凝滞、年数深远、渐长渐大之症。何谓瘿,其皮宽,有似樱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指出瘿多因气血凝滞,日久渐结而成。
本病主要包括以颈前结块肿大为特征的病证。西医学中具有甲状腺肿大表现的一类疾病,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疾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和饮食及水土失宜,但也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1.情志内伤由于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液的正常循行及输布均有赖气的统帅。气机郁滞,则津液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其消长常与情志有关。痰气凝滞日久,使气血的运行也受到障碍而产生血行瘀滞,则可致瘿肿较硬或有结节
2.饮食及水土失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则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则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痰气瘀结颈前则发为瘿病。在古代瘿病的分类名称中即有泥瘿土瘿之名。
3,体质因素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结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易使病情缠绵。
由上可知,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阻,以致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部分病例,由于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津,而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以肝、心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更为突出。
瘿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致虚,尤以阴虚气虚为主,以致成为虚实夹杂之证。
【临床表现】
瘿病多见于女性,以离海较远的山区发病较多。颈前结块肿大是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其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肿块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甚至表现为推之不移。肿块开始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增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部分有阴虚火旺病变的患者,则出现低热、多汗心悸、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症状。
为便于辨证治疗,在继承古代论述的同时并汲取现代应用中药防治瘿病的研究成果,可将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1.瘿囊:一般颈前肿块较大,两侧比较对称,肿块光滑、柔软,病程久者可扪及结节;2.瘿瘤:颈前肿块偏于一侧,或一侧较大,或两侧均大。瘿肿大小多如核桃,·质常较硬。病情严重者,肿块增大迅速,质坚硬,结节高低不平,且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3.瘿气: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肿块对称、光滑、柔软。除局部瘿肿外,一般均有比较明显的阴虚火旺的症状。
【诊断】
1.多见于女性,以离海较远的山区发病较多。
2.颈前结块肿大,其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
3.基础代谢率(bmr)、甲状腺摄碘率、血清总甲状腺素(w4)测定及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等试验,以及必要时作x线检查等,有助于鉴别瘿病的不同类型及了解病情的不同程度。
【鉴别诊断】
瘿病需着重与瘰疬消渴相鉴别。;
1.瘰疬鉴别的要点,一是患病的具体部位,二是肿块的性质。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而瘰疬的患病部位是在颈项的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如《外科正宗·瘰疬论》描述说:“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结三五枚。”
2.消渴病瘿病阴虚火旺的证型,常表现多食易饥的症状,应注意和消渴病相鉴别。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三消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尿中常有甜味,但颈部无肿块。瘿病的多食易饥虽类似中消,但不合并多饮、多尿而颈部有瘿肿为主要特征,且伴有比较明显的烦热心悸、急躁易怒、眼突、脉数等症状。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证候之虚实瘿病以气、痰、瘀壅结颈前为主要病机,所以一般属于实证,其中应着重辨明有无血瘀。病程久后,由实致虚,常出现阴虚气虚的病变及相应的症状,其中以心、肝阴虚尤为多见,从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辨火热之有无瘿病日久每易郁而化火,应综合症状和舌脉辨别其有无火热,若有,则应辨别火热的程度。
治疗原则
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则。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应适当配合活血化瘀。肝火亢盛及火热伤阴者,则当以清肝泄火及滋阴降火为主。
分证论治
·气郁痰
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以青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痰结血瘀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的作用。
结块较硬及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理气开郁。郁久化火而见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加夏枯草丹皮玄参以清热泻火。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
·肝火炽盛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
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藻药散海藻黄药子消瘿散结,黄药子且有凉血降火的作用。
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脉弦数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清肝泻火。风阳内盛,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牡蛎平肝熄风。兼见胃热内盛而见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热
·肝阴虚
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生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肝阴亏虚、肝经不和而见胁痛隐隐者,可仿一贯煎枸杞子、川栋子养肝疏肝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动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药乎肝熄风。脾胃运化失调致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术苡仁淮山药麦芽健运脾胃。肾阴亏虚而见耳鸣腰酸膝软者,酌加龟板桑寄生牛膝菟丝子滋补肾阴。病久正气伤耗、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少或经闭,男子阳痿者,可酌加黄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补益正气、滋养精血
瘿病的治疗一般均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消瘿散结为主。但对于火旺阴虚表现明显的瘿病,则应重在滋阴降火,此时若用消瘿散结的药物,一般多选用黄药子黄药子小毒,久服对肝脏不利,因本病治疗时间往往较长,在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时,黄药子的剂量以不超过12g为宜,以免造成对肝脏的损害。
【转归预后】
瘿病的各种证候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痰结血瘀常为气郁痰阻的进一步发展,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分别概括瘿病火旺阴虚的两种证候,但因火旺阴虚二者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临床症状上常相兼出现。
瘿病的预后大多较好。瘿肿小、质软、治疗及时者,多可治愈。但瘿肿较大者,不容易完全消散。若肿块坚硬、移动性差而增长又迅速者,则预后严重。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的轻、中症患者,疗效较好;重症患者则阴虚火旺的各种症状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和增多,在出现烦躁不安、高热、脉疾等症状时,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预防与调摄】
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以及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是预防瘿病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容易发生瘿病的地区,可经常食用海带,及采用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碘化钠或碘化钾)预防。
【结语】
综上所述,瘿病以颈前出现肿块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而引起,但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蕴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久则血行瘀滞,脉络瘀阻。部分病例痰气郁结化火,而出现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治疗瘿病的主要治则有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滋阴降火,应针对不同的证候而选用适当的方药。防止情志内伤及注意饮食调摄是预防瘿病的两个重要方面。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瘿候》:“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皮宽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恚气结成瘿者,但垂核捶捶无脉也。饮沙水成瘿者,有核痛痛无根,浮动在皮中。”“养生方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
外台秘要·瘿病方》:“小品瘿病者始作与樱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
证治准绳·疡医·瘿瘤》:“藻药散,治气瘿海藻一两,黄药子二两”,“黄药酒,治忽生瘿疾及一二年者”。
寿世保元·瘿瘤》:“夫瘿瘤者,多因气血所伤,而作斯疾也。大抵人之气血,循环无滞,瘿瘤之患,如调摄失宜,血凝结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子,久则滋长。瘿有五种:曰石、肉、筋、血、气也。”.
【现代研究】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腺瘤
陈氏以解郁化痰散结法(柴胡郁金浙贝玄参三棱莪术牡蛎海藻昆布黄药子),肝郁甚加青皮香附;肝郁化火加丹皮、夏枯草血瘀明显加鳖甲;胸闷发憋加瓜蒌菖蒲亏加生地、沙参气虚黄芪党参白术,治疗甲状腺腺瘤3l例。经治疗腺瘤消失者13例(41.9%),服药36—46剂;腺瘤缩小者14例(45.2%),服药36—48剂;腺瘤未缩小者4例(12.9),服药30-42剂。病程短、腺瘤小、信心足者效果好。有效者一般用药12剂左右症状好转,腺瘤开始缩小[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0):14]罗氏以仙方活命饮加减(气虚党参黄芪白术;情志忧虑重者加柴胡郁金夏枯草阴虚麦冬粉葛)治疗甲状腺腺瘤24例,一个月为1疗程。服药l疗程治愈3例,好转3例;服药2疗程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25]。
罗氏等认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属于中医瘿瘤的范畴,以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方药(当归玄参银花红藤延胡索穿山甲皂刺桂枝川芎、制半夏茯苓泽泻、生地)随证加减,治疗甲状腺腺瘤囊性变92例,并设西药甲状腺素片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4):36]。
·中医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1.制定主方,随证加减①疏肝清热,软坚散结。胡氏拟甲亢方(柴胡黄芩半夏贝母牡蛎玄参桔梗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31];喻氏用柴胡龙牡汤加减(柴胡龙骨牡蛎黄芩等)治疗本病[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2):29]。②滋阴清热,软坚散结。韩氏拟消瘿汤牡蛎夏枯草白芍浙贝母、弱参、生地等)[湖南中医杂志1989;(5):2];党氏拟平甲煎(玄参、生地、龙胆草栀子柴胡黄芩夏枯草牡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291];刘氏佐以活血化瘀,以旱莲草淮山药夏枯草龙骨牡蛎丹参等药组成甲亢灵[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n):739]。;③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佐以化痰散结。陈氏以复方甲亢宁(夏枯草鳖甲牡蛎玄参太子参等)治疗甲亢30例,疗效满意[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147];陈氏以消瘰丸党参贝母牡蛎)加桑椹子白芍为基本方治疗本病[湖南中医杂志1990;(3):54];陈氏以甲亢消(太子参黄芪麦冬夏枯草浙贝母山慈菇牡蛎猫爪草等)治疗甲亢,总有效率97.5%[新中医1992;(7):53l④其他治法。罗氏以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11):35];王氏等用酸泻肝木法,拟甲亢煎(白芍乌梅木瓜沙参麦冬石斛柴胡等)[中医杂志1985;(3):20];[中医杂志1987;(2):48];吴氏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甲亢,缓解率95%[中医杂志1989;(8):36]。陈氏以甲亢工号方(柴胡五味子白芍枳壳麦冬郁金夏枯草地骨皮法半夏.、山药黄芪)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0例,总有效率为93.33%[四川中医1998;(.10):19]。
2.辨证分型①依据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分型。姜氏分为5型:肝郁不舒、痰气郁结型,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消瘿,方选小柴胡汤逍遥散四君子汤中焦蕴热、胃火炽盛型,治宜清胃补肾、生津止渴,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一贯煎知柏地黄丸等;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型,治宜滋阴清热、化痰软坚,用知柏地黄丸牡蛎散胃强脾弱虚实夹杂型,治宜清胃扶脾、燥湿软坚,用白虎加人参汤与香砂六君子汤化裁;脾虚肝旺、气阴两虚型,治宜清肝健脾、益气养阴、化痰消瘿,用丹栀逍遥散与四君子汤化裁门匕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6):15];蒋氏分4型论治:肝郁心热型,治以疏肝理气、清心安神,药用丹皮栀子柴胡赤芍、生地、朱砂等;肝胃火旺型,治以清泻肝胃,药用龙胆草黄芩、生地、知母、生石膏等;心肾阴虚型,治宜养心益肝、滋阴清热,药用生地、麦冬五味子丹参玄参茯神等;痰气凝结型,治宜燥湿化痰行气散结,药用海藻海带昆布半夏陈皮茯苓郁金等[湖南中医杂志1987;(6):11];谢氏分4型:阴虚阳亢型,用白芍玄参麦冬栀子龙胆草滋阴降火脾肾阳虚型,用黄芪白术砂仁陈皮、焦三仙等药以益气健脾助阳.;气滞痰凝型,用党参黄芪、生地、当归半夏陈皮夏枯草等药以扶正祛邪软坚散结气阴两虚型,用党参当归白芍、生地、麦冬郁金柴胡等药以益气养阴、调理肝脾[河北中医1988;(6):31]。②以法统证。朱氏以下述三法治甲亢疏肝解郁活血散结法,适用于肝郁气滞、气血阻遏而致气血瘀结者,方选逍遥散加减;滋阴降火、乎肝熄风法,适用于阴虚火旺肝风内动之证,方选二冬汤加减;养血清热、·化痰消瘿法,适用于血虚为本、痰热为标证,采用麻菊饮加减[河南中医1993;(1):11]。
3.中医治疗甲亢的机理研究浓氏报道益气养阴泻火药能减少甲亢鼠肝细胞核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含量,降低dna聚合酶和na,k-atp酶活性,并能升高肝组织atp含量而降低全血中atyp含量,推测该方药可能多途径、多层次发挥作用,从而明显改善甲亢大鼠的能量代谢[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9):46l徐氏的研究表明,甲亢阴虚病理模型与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减少有关,而养阴药可以提高肝细胞c,cr的数量[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3):145l冯氏的研究表明,甲亢大鼠肾脏p受体最大结合容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生地黄龟板可使之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0):606l赵氏的研究显示,甲亢阴虚火旺证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代谢和调节,随心火肝火或心肝火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上海中医杂志1984;(10):48][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5):284]。养阴中药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11):674l抑制t4向t3转化[中国中药杂志1993;(8):494]。并具有改变细胞的反应性[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543],调节dna的代谢[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2):101],降低肝细胞核已升高的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等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105]。
·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郭氏等以龙胆解毒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郁金、川栋子、合欢花连翘金银花鱼腥草)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治愈29例(72.5%),有效9例(22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疗效优于强地松对照组[中医杂志1998;(3):158)。
·中医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庞氏等认为,根据本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硬韧的特点,常归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的范畴。国内许多报道表明用中医药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的疗效,不但可以纠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而且还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善免疫功能[中医杂志1999;(9):564l伍氏等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本病5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为气阴两虚者,服用益气养阴药(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表现为阴虚胃热者,服用养阴清热药(生石膏、知母玉竹等);以肝郁气滞为表现者,用疏肝理气药(柴胡、川栋子、生牡蛎夏枯草等);甲状腺功能减退面色萎黄、善太息为表现者,用理气活血药(郁金香附当归等);以畏寒喜暖、嗜睡浮肿为表现者,用温肾助阳药(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等);甲状腺肿大明显者用消瘿散结药(姜半夏、乳香夏枯草等),以三个月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4%。并通过实验证明,上述中药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能抑制甲状腺局部结缔组织增生、改善甲状腺局部营养作用,从而使甲状腺肿物缩小乃至消失[中医杂志1992;(5):33]。卞氏等采用补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化痰等方法治疗本病65例,根据不同阶段分为3型治疗。气虚瘀证(初期),宜补气活血,用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气虚证中期),宜益气养阴,用生脉饮加味;阳虚痰凝证(后期),宜温阳化痰,用阳和汤化裁,三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4%[河南中医1997;(2):100]。王氏等以香附木香川芎郁金柴胡为基础方,阴虚证119例加服新六味地黄丸黄精、·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阳虚证14例,加服金匮肾气丸,连服35-50天为一疗程,治疗最长为4个疗程。共治疗133例,治愈38例(28.6%),好转86例(74.7%),无效9例(6.7%)[辽宁中医杂志1989;(11):17]。
陈氏等以扶正消瘿法治疗本病38例,给予扶正消瘿剂(党参人参茯苓丹参赤芍青皮陈皮法半夏炙甘草),临床表现为甲亢者加天冬麦冬五味子、生地;临床表现为甲减者加桂枝鹿角片(霜)、淫羊藿;病程长,甲状腺肿硬,有血瘀征象者加三棱莪术[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0):611];吕氏等以甲状腺免疫合剂黄芪当归、生地、白芍丹参夏枯草柴胡、生牡蛎)治疗本病30例,:个月为1疗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升高、抑制因子降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均显著下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7):414);肖氏等治疗本病,以复方香附散香附厚朴枳实柴胡白芍川芎理气滋肾、活血化瘀、行气破结为基本方,阴虚者197例加服新六味地黄丸阳虚者6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不计疗程,连续服药4个月以上统计疗效[吉林中医药1994;(1):18],以上三方均取得良效。

病源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由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瘿核相似而当有针之三十肘后疗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海藻酒方。
海藻(一斤去咸) 清酒(二升)
上二味,以绢袋盛海藻酒渍,春夏二日,一服二合,稍稍含咽之,日三,酒尽更以酒二升渍,饮之如前。滓曝干末服方寸匕,日三,尽更作三剂佳。(崔氏文仲同)
又方: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含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并出中卷)深师疗瘿方。
桂心 昆布(洗) 海藻(洗) 甘草(炙) 白面(熬钱三分) 龙胆草海蛤(研)土瓜根
上十一味为散,酢浆水服五分匕,先食,日三,十日知,尽药愈,节食盐羊肉、饧,生葱、菘菜
又方:海藻(二分洗) 龙胆草(二分) 昆布(二分洗) 土瓜根(二分) 半夏(二分洗)小麦面(二分炒)
上六味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二十日知,三十日愈。忌羊肉饧。(并出第二十九卷中)
短剧瘿病者,始作与瘿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乃不急然,则是瘿也,中国人息气结瘿者,但垂 无核也,长安及襄阳蛮人。其饮沙水喜瘿,有核瘰瘰,耳无根,浮动在皮中,其地妇人患之。肾气实,沙石性合于肾,则令肾实,故病瘿也,北方妇人饮沙水者,产乳其于难,非针不出,是以比家有不救者,良由此也。
疗瘿方。
小麦(一升)醇苦酒一升,渍小麦令释,漉出曝燥,复渍使苦酒尽,曝麦燥捣筛,以海藻三两别捣,以和麦末令调,酒服方寸匕,日三,禁盐、生鱼生菜猪肉。(肘后崔氏备急云疗三十年瘿疾集集验疗瘿酒方。
是水雨经露出柳根。(三十斤)
上以水一斛,煮得五斗,同米三斗酿之,酒成,先食服一升,日三。(范汪同出第四卷中)崔氏海藻散,疗瘿方。
海藻(八两洗去咸汁 贝母(二两) 土瓜根(二分) 小麦曲(二分炒)
上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秫米(三升依酒法炊)
上一味,取圆叶白杨皮十两去上苍者,慎勿令见风,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浓汁,渍曲末五两,用前件秫米依酒法 之熟讫,封塞一七日,然后空腹服一大盏,日再服,三日内即张文仲隐居效验疗瘿方。
昆布(洗) 松萝(各三分) 海藻(五分)
上三味捣,蜜丸如杏核大,含咽津,日三夜二,大佳。(备急肘后同)又疗瘿,司农扬丞服效第一方。
昆布(六分洗) 海藻(七分) 松萝干姜 桂心(各四分) 通草(五分)
上六味捣,筛,蜜丸如梧子,一服吞七丸,即住在颈下瘿处,欲至食时,即先饮少酒,下却丸子后进食。禁酢、蒜、盐、酪、臭肉、仓米等。若瘿大者,加药令多,取瘥。
又第二方。
昆布(洗) 海藻(洗各一斤)
上二味细切,好酒五升浸七日,量力取数服,酒尽以酒更浸两遍,药力尽,当以此酒下前丸药益善。(备急肘后同)
又方:小麦(三升)右以三年米酢三升,渍麦曝干,干更浸,使酢尽,又曝干。捣筛为散,别捣昆布为散。
每服尽即又含丸方。
槟榔(三两) 马尾海藻(三两洗) 昆布(三两洗)
上三味末之,蜜丸如鸡子黄大。每日空腹含一丸,徐徐津液取汁咽之。忌盐。并杨丞方服验。(肘后备急同并出第六卷中)
救急疗瘿要切方。
鼠粘草根(一升汤洗)右细切除皮者一升一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顿服六剂,病即瘥,一方削除皮细切,取三大升,捣筛为散,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丸,古今录验气瘿方。(晋州熙公奏徐公方)问荆(一两出海岛) 羯羊(五具去脂炙) 白蔹椒目甘草(炙各一分) 小麦曲末(二两熬)
上六味捣筛为散,羊靥一种,别捣为末,相和好浆浸,更捣作丸如小枣大,一服五丸,无禁。
又方:羊靥一百枚,暖汤浸去脂炙,大枣二十枚去皮,作丸服。忌慎如常药法。
又方:取羊靥一具,去脂含汁,汁尽去皮,日一具,七日含便瘥。
又疗瘿海藻散方。
海藻(十分洗) 昆布(一两洗) 海蛤(一两研) 通草(一两) 菘萝(洗) 干姜桂心(各二两)
上七味下筛,酒服一钱匕,日三。(出第四十一卷中肘后无干姜有白蔹)

方九首
五瘿方∶取鹿靥酒渍令没,火炙干,纳于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尽更易,尽十具,即愈。
又方∶小麦面(一斤) 特生 石(十两,烧) 海藻(一斤)
上三味,取三年酢一升渍小麦面曝干,更浸令酢尽,各捣为散,每服两方寸匕,日四五服,药含乃咽之。忌姜辛猪鱼生菜辛菜,吹火、读诵及大语用气。
又方∶昆布(三两) 海蛤(二两) 松萝(二两) 海藻(三两) 白蔹(二两) 通草(二两) 桂心(二两)
上七味,捣为散,每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小麦(一升) 醋(一升,夜浸昼曝) 昆布(洗) 海藻(洗,各二两)
上三味,捣为散,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又方∶昆布(一两) 海藻(一两) 海蛤(二两) 半夏(一两,洗) 细辛(一两) 土瓜(一两)松萝(一两) 通草(二两) 白蔹(二两) 龙胆(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再,不得作生活劳动也。
又方∶昆布(二两)
上一味,切如指大,酢渍含咽,汁尽,愈。
又方∶海藻(一斤) 小麦面(一升)
上二味,以三年酢一升,以溲面末曝干,往反令酢尽,合捣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怒。
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千金》云陷肿散。)乌贼鱼骨(一分) 白石英(半两) 石硫黄(一分) 紫石英(半两) 钟乳(半两,粉) 干姜(一两) 丹参(三分) 琥珀(一两) 大黄(一两) 蜀附子(一两,炮去皮)
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泻气,若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益佳。(《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治瘿方∶菖蒲(二两) 海蛤(一两) 白蔹(一两) 续断(一两) 海藻(一两) 松萝(一两) 桂心(一两) 蜀椒(一两,汗,去、闭口者) 羊靥(二百枚,炙) 神曲(三两) 半夏(一两,洗) 倒挂草(一两)
上一十二味,各捣下筛以酱清牛羊髓脂丸之,一服三丸如梧子,日一服。

论曰∶瘿病咽喉噎塞者,由忧恚之气,在于胸膈,不能消散,搏于肺脾故也,咽门者,胃气之道路,喉咙者,肺气之往来,今二经为邪气所乘,致经络否涩,气不宣通,结聚成瘿,在于咽下,噎郁滞留,则为之出纳者,噎塞而不通,病瘿者以是为急也。
瘿气咽喉肿塞。桂心散
桂(去粗皮) 昆布(洗去咸焙) 海藻(洗去咸焙) 甘草(炙锉) 白面(微炒各一两) 龙胆海蛤王瓜根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 吴茱萸(汤浸去涎焙炒) 牡蛎(烧各一两半)
上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酸浆水调下,食后临卧。
瘿病咽喉噎塞。连翘散
连翘木通(锉) 干姜(炮) 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各一两) 羊靥(炙七枚) 昆布(洗去咸焙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十七枚) 车前子(微炒一两)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日二服,食后临卧。
治年深瘿气噎塞。诃黎勒丸
诃黎勒(煨去核) 槟榔(锉) 海藻(洗去咸焙各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 白茯苓(去黑皮) 干姜(炮) 熊胆 桂(去粗皮) 昆布(洗去咸焙一两)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大,每服一丸含化,不拘时。
治瘿气肿塞。蛤蚧丸
蛤蚧(全者酥炙一对) 琥珀(研半两) 真珠海藻(洗去咸焙各一分) 肉豆蔻(去壳一枚) 大黄(锉碎醋炒一分) 昆布(洗去咸焙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木通汤下。
治瘿肿闷。麦门冬丸
麦门冬(去心焙) 昆布(洗去咸焙各三分) 黄 (焙) 大黄(锉蒸)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甘草(炙锉各一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瘿气咽喉肿塞。毒瓦斯壅闷不通。通气丸
木通(锉) 射干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恶实(微炒) 昆布(洗去咸焙) 诃黎勒(煨去核) 海藻(洗去咸焙) 黄 (锉各一两)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日晚再服。
瘿气咽喉肿塞,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参(各一两) 海藻(洗去咸焙二两) 海蛤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 甘草(炙锉) 子(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瘿病咽喉肿塞。海藻散
海藻(洗去咸焙) 龙胆昆布(洗去咸焙) 王瓜根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小麦面(微炒各半两)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
瘿病咽喉肿塞。槟榔丸
槟榔(锉) 海藻(洗去咸焙) 昆布(洗去咸焙各三两)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瘿病者,始作与瘿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乃不急 然,则是瘿也。中国人息气结瘿者,但重 无核也,长安及襄阳蛮人,其饮沙水,喜瘿有核瘰瘰耳,无根,浮动在皮中,其地妇人患之,肾气实,沙石性合于肾,则令肾实,故病瘿也。北方妇人饮沙水者,产乳其于难,非针不出。是以比家有不救者,良由此也。治瘿方。
小麦一升,醇苦酒一升,渍小麦令释,漉出暴燥,复渍使苦酒尽,暴麦燥,捣筛,以海藻三两别捣,以和麦末令调,酒服方寸匕,日三。禁盐、生鱼生菜猪肉
瘿瘤诸 ,昆布丸方。
昆布(八两,炙) 海藻(七两,洗,炙) 小麦(一升,熬) 海蛤(五两) 松萝(四两) 连翘(二两) 白头翁(二两)
上七物,捣下筛,和蜜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稍加三十丸。

瘿病者,始作与瘿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乃不急 然,则是瘿也。中国人息气结瘿者,但垂 无核也。长安及襄阳蛮人其饮沙水喜瘿,有核瘰瘰耳,无根,浮动在皮中,其地妇人患之,肾气实,沙石性合于肾,则令肾实,故病瘿也。北方妇人饮沙水者,产乳其于难,非针不出,是以比家有不救者,良由此也。
小麦一升醇苦酒一升,渍小麦令释,漉出曝燥,复渍,使苦酒尽,曝麦燥捣筛,以海藻三两别捣,以和麦末令调,酒服方寸匕,日三。禁盐、生鱼生菜猪肉。(《外台》卷二十三)
又方
小麦(三升)
上以三年米酢三升,渍麦曝干,干更浸,使酢尽,又曝干,捣筛为散,别捣昆布为散,每服取麦散二匕,昆布散一匕,旦饱食讫,清酒和服之,若不能饮酒者,以水和服亦得,服尽即瘥,多服弥善,无所禁,但不用举重及悲啼、烦恼等事。(《外台》卷二十三)
治瘿酒方。
是水雨经露出柳根(三十斤)
上以水一斛,煮得五斗,同米三斗酿之,酒成,先食服一升,日三。(《外台》卷二十三)
杨树酒,治瘿方。
河边水所注杨树根三十斤,熟洗细锉,以水一石,煮取五斗,用米三斗,面三斤,酿之,酒成服一升。(《医心方》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