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阴伤

( feiweiyinshang )

别名: 上呼吸道感染 , 肺炎 , 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

中医

简介:
本证见于温病气分后期,为邪热已退(或渐退),而肺胃津伤未复之候,病情属虚,病位在肺胃。
病机:
本证见于温病气分后期,为邪热已退(或渐退),而肺胃津伤未复之候,病情属虚,病位在肺胃。多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温毒等病末期阶段。
治疗:
治疗法则:  滋养肺胃津液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沙参麦冬汤沙参15克、玉竹15克、冬桑叶10克、麦冬10克、牛扁豆6克、天花粉6克、生甘草6克。本力适宜于肺胃阴伤而有低热、咳嗽患者。(2)益胃汤沙参16克、麦冬15克、玉竹6克、生地15克、冰糖3克。本方适宜于肺胃阴伤中胃阴伤而未复者。以上2方,水适量,煎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3)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本方适宜于肺胃阴伤较甚,偏于口燥渴喜饮的患者。可代茶频服。
2.加减变化:若久热不退,久咳少痰者,可在方(1)中加地骨皮12克、桑白皮12克;若兼见干呕呃逆者,可在方(2)中加竹茹12克、陈皮12克。
(二)饮食疗法
(1)芦根粥:新鲜芦根100克,粳米100~150克,生姜2片。每次取解芦根洗净后,切成小段,加水适量,煮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二片,稍煮即可食。
(2)蜂蜜粥:蜂蜜15~20克,粳米100克。每次先用水煮粳米,待成粥时,加入蜂蜜,稍煮后即可食。
(3)沙参粥:沙参15~30克,粳米100~150克,冰糖适量。先取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同煮为稀粥。
施治要点:
(一)本证邪热渐退,肺胃阴液耗伤,其治疗主要是滋养肺胃津液,选药应以甘寒为主,重在滋养胃阴胃阴充足,则肺津方有所资。
(二)滋养胃阴之药,应具轻清流动之性,慎用熟地首乌等滋腻之品,以免滞腻脾胃。
(三)肺胃阴伤者,绝少短期而愈,有耐心,稳守甘凉原则,慎勿改弦更张。
(四)在胃阴渐复过程中,有时胃气发生阻滞,而现知饥不食或时作干嗌之状,宜于原法中加用橘皮白、制半夏、焦内金、谷芽等品,藉以苏醒,生发胃气,展化气机,若徒串甘凉,恐困遏气机,而成功反弃;若温其胃阳,则更为不宜。
针灸:
取穴三阴交列缺足三里尺泽涌泉等穴,用补法,每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