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

( weipi )

别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

简介:
以长期食少,脘痞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
病机:
胃痞是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萎缩。
类证:
1.胃络痛:胃脘痛较明显,胃镜及活检示炎症性改变、腺体完整等可资鉴别。
2.胃胀:以长期脘腹痞胀作痛、嘈杂,或有水肿等为特点,胃镜检查见粘膜隆起呈铺路石状、脑回状或海绵结节状,粘膜皱襞之间的间隙狭小,呈龟裂等特异征象。
3.胃癌:病情呈进行性恶化,消瘦明显,甚至呈恶病质,x线钡餐、胃镜及活检示癌性病理变化。
4.胃疡:胃脘疼痛多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的特点,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的特征性改变。
5.黄胖病:有钩虫感染机会,以善食易饥,疲乏或胃脘疼痛,皮肤萎黄浮肿等为特点,大便检查发现钩虫卵,驱钩虫治疗有效等可以确诊。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胃阴虚证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体小,或有裂纹,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滋阴益胃。益胃汤加淮山乌梅谷芽等。
2.脾胃气虚证:胃脘痞胀,似胀非胀,莫可言状,纳后尤著,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弱。补脾健胃归芍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3.肝郁脾虚证胃脘胀满、痞闷、疼痛,两胁作胀,嗳气,纳少,口苦,神疲乏力,便溏不爽,舌淡苔薄,脉弦缓;疏肝健脾。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4.脾胃湿热证胃脘痞满或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口粘,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利脾胃(湿热)。三仁汤加藿香佩兰神曲鸡内金等。
5.脾胃阳虚证胃脘隐痛、痞满,遇冷加重,畏冷肢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沉迟。温补脾胃。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6.瘀阻胃络证:胃脘痞胀疼痛,痛如针刺或如刀割样,痛处固定不移,拒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