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

( edouyan )

西医

简介:
额窦炎是指额窦粘膜细菌感染性的炎症。分急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急性多见,可单独发生,但常与筛窦、上颌窦炎并存。
病因:
一、急性额窦炎: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窦口多有妨碍引流的因素存在,如鼻中隔高位偏曲、鼻息肉、中鼻甲肥大与息肉样变、异物留存等。跳水、擤鼻方法不当,飞行、潜水时气压骤变也可引起本病。
二、慢性额窦炎:多为急性额窦炎未得妥善处理所致。窦口可能有鼻中隔高位偏曲、鼻中甲肥大与息肉等。常与慢性筛窦炎、慢性上颌窦炎并存,也可单独发生
诊断依据:
一、急性额窦炎:根据病史,头痛特点,鼻腔检查及鼻窦区压痛与x线摄片所见一般可明确诊断。
体征:
一、急性额窦炎:本病产生的头痛特点明显:晨起开始,近午最重,下午缓解,有发热鼻塞、流粘脓涕、嗅觉减退、眼胀眼痛和泪溢等症状。额窦前壁及下壁常有明显压痛,重者上睑红肿下垂,结膜充血。若伴额骨骨髓炎或有颅内并发症形成,将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且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慢性额窦炎:主要症状有鼻塞、流脓涕、前额部胀感或隐痛。可并发慢性骨髓炎,甚至形成瘘管。
体检:
一、急性额窦炎:鼻腔检查可见鼻腔急性充血,中鼻甲红肿,前端尤为显著;中鼻道有分泌物。
二、慢性额窦炎:鼻腔检查可见中鼻甲肥大或呈息肉样,或伴小息肉,中鼻道有脓液,若有瘘管形成,多位于前壁。瘦管边缘或有肉芽、腐骨。
影响诊断:
一、急性额窦炎:x线摄片显示窦腔透亮度减低。
二、慢性额窦炎:x线摄片显示窦腔透亮度减低,有时可见液平或瘘管通道。
治疗:
一、急性额窦炎:及早应用抗生素,鼻内滴以1%麻黄素液,理疗可缓解头痛与促进炎症消退。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窦内积脓形成,引流不畅,对经鼻外途径,或在鼻内窥镜下行额窦开放术。
二、慢性额窦炎:治疗包括鼻内经常滴以收敛粘膜药液(如1%麻黄素)、负压置换疗法、理疗等。为改善窦口引流。可酌情选用中鼻甲切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以及鼻中隔矫正术等。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经鼻外途径或在鼻内窥镜下行额窦根治术。有瘘管形成者,手术应早日施行。额窦根治术的原则为清除炎变粘膜,建立引流,即扩大或重建鼻额管,使达到额窦引流通畅,防止炎症复发。由于鼻额管容易发生瘢疤狭窄或闭锁,通常均以彻底清除窦内全部粘膜,开放部分前壁使之愈合为手术主要措施。术毕,常置放硅胶管,若新建引流管口宽敞(如直径达1cm),也可不放管。

“额窦炎” 相关论述

额窦开口于窦腔底部引流较佳,但由于鼻额管细长,易受过度发育的前组筛房影响,使中道漏斗狭窄而不利于额窦引流。急性病程后超过1月不愈者属慢性。本病常与筛窦炎并发。
【诊断】
1.鼻阻、流脓性鼻涕和嗅觉减退,偶有眉弓内下区红肿及眼痛等症状。全身症状急性者明显。
2.眼眶内上缘眶顶部压痛,急性期者明显。鼻中甲前端红肿尤为显着,中道前上有粘脓或脓性分泌物。
3.鼻窦x线鼻额位片显示窦腔混浊或粘膜增厚影,对发育良好窦作透照对比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4.急性可并发额骨骨髓炎及颅内感染。
【治疗】
1.急性期需全身给药。
2.局部治疗
(1)鼻腔用药以利引流,窦区理疗可减轻症状。
(2)妨碍引流鼻腔病变和解剖结构畸形矫治。
(3)扩大鼻额管引流通道将前组筛房刮除,并扩大管道。
(4)额窦根治性手术,经保守性处理无效或有并发症者,宜根治性清除窦腔严重病变粘膜及鼻额管扩大性手术,若伴筛窦病变采用联合手术。临床常以封闭或填塞术后窦腔以防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