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

( guangming )

定位: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痛,夜盲,眼痛; 视物不清,颊肿,乳胀痛,膝痛,下肢痿,腿痛; 发热恶寒; 偏头痛; 肌肉 痉挛;
功效:清肝利胆; 祛风清热 强健肌肉肌腱; 解表; 明目疏肝.
针灸方法:针法: 0.7 - 1 寸 直刺.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 分钟.
释义: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
备注:经络穴.

“光明” 相关论述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颊肿。
[配伍] 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络穴。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经外穴别名。出《银海精微》。即鱼腰。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攒竹。见该条。


元参苦参能散血,大黄通利凉肝热,退热柴胡前胡,归尾白芷能破血藿香顺气木通防风荆芥能除风,去障羚羊牛蒡子,明目蜜花有大功,苍术陈皮和脾胃,头痛 本及川芎,明目菊花谷精草,清神住泪真为宝,退翳蝉蜕石决明,凉肝紫苏龙胆草,止泪木贼桑白皮,治肺五味及黄 ,退热黄连黄柏破血射干葙子随,搜风独活细辛,蔓荆浓朴可相亲,干弦止泪五倍子香附紫苏亦堪尔,目晕除风旋覆花,补虚菟丝牛膝加,栀子凉心当大用,补虚退热岂为差,远志通心真罕得,黄芩凉心真顷刻,行血须知生地黄,退热连翘居其旁,破血赤芍地骨皮赤茯苓堪补虚劳羌活谷精除风热,退障诃子山枫叶,磨障车前石决明,凉心当知小冬青,惟有枳壳宽肠疾,甘草解毒可传名,朱砂硼砂开障翳,熊胆善能扫风尘,木香麝香孔窍黄丹解毒如神妙,去障 砂反掌神,牙硝琥珀岂等伦,白丁香能除冷障,止痛血竭如可亲,虚实热风及诸症,空青片脑要买真,甘石安神能定,从头一一说与君。

部位外踝上五寸.足少阳络别走厥阴
证治热病汗不出.卒狂.嚼颊淫泺.胫酸 痛.不能久立.虚则痿.偏细.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不仁
针灸 针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壮.

冒明云雾不精(句)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句)不表万物(句)命故不施(句)不施则名木多死天气以清净而成其光明者也。清净,谓无云雾不精之事。四时寒暑,雨 时,若守其常度而不失,故不下,为地气所冒也。藏,守也。德,常度也。不止,犹不改也。若天气亢于上,则日月不能明照,而邪气充塞太虚矣。天明之明,作高明说,犹亢也。旧解谓∶大明彰则小明隐。夫天之明,即日月之明也,岂有日月不明而天独明之事?且又何所分于大小乎?天气闭塞,不下交通,地气上腾,日月。如是者,天地不交,阳亢阴郁,必见满天云雾,不化精微。云雾之精,即白露也,不能下而交通于地,不能旁敷于万物。表,如表海之表,谓广被也。命,令也。当 不 ,当雨不雨,当寒不寒,当燠不燠,四时正令不能顺施,有不名木多死者乎?凡亢旱之日,夜必有云,晨必无露,土燥尘起,草木苍干,此人之所共知也。
盖人之身,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升降不利,清浊不分,渐成上盛下虚之病矣。是皆白露不下,正命不施之患也。以白露譬人身真阴,义最可思。

眉头陷中。《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禁灸,针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出针。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大明。《明堂》宜细三棱针三分,出血,灸一壮。
佴佴,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瞢,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颊痛,面痛尸厥邪,神狂鬼魅,风眩,嚏。

外踝上五寸。足少阳之络,别走厥阴。《铜人》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明下》灸七壮。
淫泺,胫酸胻疼,不能久立,热病汗不出,卒狂。与阳辅疗法同,虚则痿躄,坐不能起,补之。实则足胻热膝痛身体不仁,善啮颊,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