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 riyue )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胁胀; 腹胀; 反酸; 乳腺炎; 恶心; 胆囊炎; 腰痛; 胃炎; 精神萎靡; 梅核气; 叹息不止; 黄疸; 反酸;咳嗽.
功效:祛除肝胆湿热; 行肝部气血;调和中焦; 提神.
针灸方法:针法: 0.3 - 0.5 寸 斜刺.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 分钟.
备注:本经募穴; 与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日月” 相关论述

[定位]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配伍] 配胆俞胆虚;配内关中脘呕吐、纳呆;配期门阳陵泉胆石症;配支沟、丘墟治胁胀痛;配胆俞腕骨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少阳之会。胆经募穴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日为阳,月为,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阳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穴名。出《脉经》。别名神光。属足少阳胆经。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另说“在期门下五分”(《千金要方》);“在期门旁一寸五分,直下五分”(《循经考穴编》);“在期门直下八分”(《针灸集成》)。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和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胁肋痛,呕吐吞酸呃逆黄疸胃痛腹胀,以及胆囊炎,肝脏疾患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灵枢阴阳日月篇 全)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日为阳,月为,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日为阳精,故日主火。月为阴精,故月生于水。日为阳,阳数五,五者中数之奇也,二五为十,故旬有十日,而纪日者所以作十干也。月为数六,六者中数之偶也,二六一十二,故岁有十二月,而纪月者所以作十二支也。其合于人,则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手在腰之上,故属阳,而左右共十指,所以应十日也。足在腰之下,故属,而左右共十二经,所以应十二月也。)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此言十二支为,足亦为,故足经以应十二月也。然一岁之中,又以上半年为阳,故合于足之六阳。下半年为,故合于足之六。人之两足,亦有阴阳之分,则左为阳,右为。以上下半年之阴阳而合于人之两足,则正二三为阳中之阳,阳之进也,故正月谓之生阳。阳先于左而后于右,故正月主左足之少阳,二月主左足之太阳,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四五六为阳中之阴,阳渐退、阴渐生也,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五月主右足之太阳,六月主右足之少阳。然则一岁之阳,会于上半年之辰巳两月,是为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明者,言阳盛之极也。七八九为阴中之阴,阴之进也,故七月谓之生先于右而后于左,故七月主右足之少阴,八月主右足之太阴,九月主右足之厥阴。十月十一十二月为阴中之阳渐退、阳渐生也,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然则一岁之,会于下半年之戌亥两月,是为两阴交尽,故曰厥阴。厥者,尽也,阴极于是也。此总计一岁阴阳盛衰,故正与六合,二与五合,三与四合,而阳明合于前也。七与十二合,八与十一合,九与十合,而厥阴合于后也。非如六气厥阴主风木、阳明主燥金者之谓。)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此言十干为阳,手亦为阳,故手经以应十日也。十日之中,居前者木火土为阳,居后者金水为,阳以应阳经,以应阴经,亦如足之与月也。故甲主左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己主右手之少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丁主右手之阳明。十干之火在于丙丁,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也。自己以后,则庚辛壬癸,俱金水为,故庚主右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癸主左手之少阴,壬主左手之太阴。第足言厥阴而手不言者,盖足以岁言,岁气有六;手以旬言,旬惟五行而已。且手厥阴者心包络也,其脏附心,故不言耳。足手阴阳俱有图。)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此即两仪四象之道,阴中太阳,阳中无太阴。故足为,而阴中之阳惟少阳耳,阴中之阴则太也。手为阳,阳中之阴惟少耳,阳中之阳太阳也。故以腰之上下分阴阳,而手配十干,足配十二支,而三阴三阳各有所属焉。可见腰以上者,阳中亦有,腰以下者,阴中亦有阳也。)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五脏以心肺为阳,故居膈上而属手经。肝脾肾为,故居膈下而属足经。然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之分,亦如上节足手之义。故金匮真言论曰∶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义与此同。详阴阳类五。)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人气所在,不可以刺,恐伤王气也。正月在左足之少阳,二月在左足之太阳,三月在左足之阳明,刺所当忌也。)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四月在右足之阳明,五月在右足之太阳,六月在右足之少阳,刺所当忌。)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七月在右足之少阴,八月在右足之太阴,九月在右足之厥阴,皆当忌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十月在左足之厥阴,十一月在左足之太阴,十二月在左足之少阴,皆当忌刺。愚按∶本篇但言人气在足之刺忌而不言手者,盖言足之十二支,则手之十干可类推矣。故甲乙丙在左手之少阳太阳阳明,己戊丁在右手之少阳太阳阳明庚辛在右手之少阴太阴,癸壬在左手之少阴太阴,皆不可以刺也。)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五行以东方甲乙为木而王于春,在色为苍,在脏为肝,在经为足厥阴。今上文以为左手之少阳,是不合于数也,故有此问。)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天地之阴阳,言变化之多也。夫干支手足者,分上下也。左右少太者,辨盛衰也。今甲为天干之首,故当主左手之少阳,非四时五行之次,厥阴风木之列也。且夫阴阳之道,有名无形,可以十,可以百,可以千,可以万,左右逢原,无非其道,故不可以执一论之。数之可十四句,又见前二十九及运气类四。)

〔大全〕妇人怀胎有七月、八月而产者,有至九月、十月而产者,有经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后产者,各根据后法治。
〔娄〕先期欲产者,凉血安胎。过期不产者,补血行滞。
〔薛〕一妊妇八个月,胎欲坠似产,卧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气血虚弱,朝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随愈,更以八珍汤调理而安。
集验知母丸日月未足而痛如欲产者,兼治产难子烦
知母(不以多少)
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温酒嚼下,日三服。一方丸如梧子大,粥饮下二十丸。
槐子丸妊娠月数未足,而似欲产腹痛者。
槐子蒲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温酒下二十丸,以痛止为度。
又方 取蒲黄如枣核大,筛过,以井花水调服
又方 梁上尘,灶突煤同为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
〔千〕日月未足欲产。捣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
〔罗〕治过期不产方 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水煎服,即生。

冒明云雾不精(句)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句)不表万物(句)命故不施(句)不施则名木多死天气以清净而成其光明者也。清净,谓无云雾不精之事。四时寒暑,雨 时,若守其常度而不失,故不下,为地气所冒也。藏,守也。德,常度也。不止,犹不改也。若天气亢于上,则日月不能明照,而邪气充塞太虚矣。天明之明,作高明说,犹亢也。旧解谓∶大明彰则小明隐。夫天之明,即日月之明也,岂有日月不明而天独明之事?且又何所分于大小乎?天气闭塞,不下交通,地气上腾,日月。如是者,天地不交,阳亢阴郁,必见满天云雾,不化精微。云雾之精,即白露也,不能下而交通于地,不能旁敷于万物。表,如表海之表,谓广被也。命,令也。当 不 ,当雨不雨,当寒不寒,当燠不燠,四时正令不能顺施,有不名木多死者乎?凡亢旱之日,夜必有云,晨必无露,土燥尘起,草木苍干,此人之所共知也。
盖人之身,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升降不利,清浊不分,渐成上盛下虚之病矣。是皆白露不下,正命不施之患也。以白露譬人身真阴,义最可思。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日为阳.月为.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黄帝曰.以治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此篇之义.今无可考而笔自清利可喜.

岚瘴乃山川郁薄、沆瀣之气,天道乖违,则弥漫充塞于六合之内,则日月蔽其光彩。如患疠风之人,湿热邪毒之气蒸袭,或服热毒之药久,则眼目昏暗,翳障注烂,自然失明也。

心有日月,其说非妄。古仙云∶凡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在心中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出喉,至齿间不出,回环胃中,如此良久,临存见心中,胃中分明,乃吐气,咽液三十九遍。日出时,日中时行之,一年除疾,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得道。日中行无影,辟百邪千灾之气。常存日在心,丹在泥丸中。昼服日,夜服月。服月法,存月光芒白色,从脑中入喉又复至齿而咽入胃。一云常存月,一月在十五日以前服,十日以后不服。月减光芒损天气,故即止也。

〔大全〕妇人怀胎有七月、八月而产者,有至九月、十月而产者,有经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后产者,各根据后法治。
〔娄〕先期欲产者,凉血安胎。过期不产者,补血行滞。
〔薛〕一妊妇八个月,胎欲坠似产,卧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气血虚弱,朝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随愈,更以八珍汤调理而安。
集验知母丸日月未足而痛如欲产者,兼治产难子烦
知母(不以多少)
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温酒嚼下,日三服。一方丸如梧子大,粥饮下二十丸。
槐子丸妊娠月数未足,而似欲产腹痛者。
槐子蒲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温酒下二十丸,以痛止为度。
又方 取蒲黄如枣核大,筛过,以井花水调服
又方 梁上尘,灶突煤同为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
〔千〕日月未足欲产。捣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
〔罗〕治过期不产方 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水煎服,即生。

期门下五分,足太阴、少阳、阳维之会。针七分,灸五壮。
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日为阳,月为,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色苍,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天地之阴阳,无定者,四时五行阴阳,以次运行,有定者也,故曰此天地之阴阳,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离之可十,离,拆也。散之可千,散,分也。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岐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上下左右身体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值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此段旧误在九针论。
膈下三脏,脾、肝、肾也。太乙随八节,而居八方,洋见九宫八风八正所在,即太乙所在。太乙八节移居,主人上下左右八处,其所值之日,是谓天忌日,勿以其日破痈肿而取脓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