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门

( qimen )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胁痛腹胀腹泻;打嗝;热病反酸;乳腺炎;抑郁症;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呕吐肋间神经痛心悸心烦失眠眩晕;,呃逆;子宫出血;下腹刺痛;烦躁不安。
功效:促使肝气平稳运行;调节气血;调和脾胃;调和胃部逆气;清热;解暑;凉血
针灸方法:针法斜刺 0.3 - 0.5寸。
灸法艾炷灸3 - 7壮或艾条灸5 - 15分钟。
释义:〖别名〗:肝募穴。〖名解〗期,时也,会也。门,开也,通也。本穴为治血症之要穴。血症月经为最。月信有期,故名“期门”。
(又: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备注:肝经募穴足厥阴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经络流出点。

“期门”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配伍] 配大敦疝气;配肝俞公孙中脘太冲内关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募穴


穴名。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横直巨阙”(《针灸集成》)。布有第六肋间神经,第六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3-10分钟。

期门穴名,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是穴。乳小者,以一指为率。陷中动脉,刺之令病人吸五吸,停针良久出针。
妇人热入血室胁下满结胸状,谵语者,此刺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月事适来,血室空虚,邪热乘虚而入,名曰热入血室血室冲脉也。
胁下满结胸状者,冲脉贯肝膈,至胸中而散,故所过皆病也;谵语者,邪热内盛而神明乱也。期门,肝之募穴,刺之出血,乃随其实而泻之,兵之迎

期门,肝募也,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两乳,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举臂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日月胆募也,在期门下一寸五分,足太阴、少阳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气府论注云∶在第三肋端,横直心蔽骨傍各二寸五分,上直两乳。)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足太阴、阴维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
大横,在腹哀下三寸,直脐傍,足太阴、阴维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
腹屈,一名腹结,在大横下一寸三分,刺入七分,灸五壮。
府舍,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此脉上下入腹络胸,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比太阴 ,三阴阳明支别,刺入七分,灸五壮。
冲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文中动脉足太阴厥阴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

期门伤寒论)一名肝募(大成)第二肋端.不容旁.各二寸五分上直两乳举臂取之.(甲乙承满旁.(增注)
按第二肋.及两肋说详.于不容下.本文不容字.写误.当作承满.其旁.各一寸五分.上直两乳.第二肋端.是期门也.第二肋.千金曰.奔 .灸期门百壮.穴直两乳下.第二肋端旁.肋.旧作胁误.(针灸篇.妇人病中作肋)第二肋.言乳下第二肋也.端.本事方.作间非矣.不容.当两肋端.其旁.一寸五分.则在膺骨间.而甲乙千金.共属腹部.可疑之一也.不容在肋端.其旁一寸五分.又谓肋端可疑之二也在膺骨间.而谓肋端.可疑之三也.自大横倒量上行至不容.不合骨度之数者.一寸.可疑之四也.故谓传写之误也.今试自直脐大横穴量之.大横上三寸.腹哀腹哀上一寸五分.日月日月上.五分.横平当通谷也.通谷旁一寸五分.承满也.承满旁一寸五分.直两乳下行当肋端.于是.不容误谬.可始解矣.近世.唯取不容二字.不取肋端直两乳五字何也.聚英.作乳直下一寸半.大成.作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不是.宝鉴曰.令人仰卧从脐心正中.向上五寸.以墨点定.从墨点两边.横量各二寸半.此乃正穴.大约直两乳.为的此说为是而言二寸半者.不可从.
日月甲乙)一名胆募一名神光千金)期门下五分.(千金
千金外台.资生.圣济.作期门下五分.是也.次注.作第三肋端.横直心蔽骨旁各二寸五分.上直两乳.无稽之言也.何则日月在期门下五分.期门乳下肋端是也.假使期门不容蔽骨下一寸五分旁.此不容也.其下五分.无横直心蔽骨之理.资生经.有陷中字.此以期门取不容旁之误也.以为期门.在不容旁一寸五分.则此穴亦在胸中骨间故谓陷中.杜撰也.甲乙经.作期门下一寸五分.盖据期门不容旁之文.后人谩补入一寸字也.故今从千金等.聚英.日月无.说见辄筋
腹哀甲乙日月下一寸五分.(甲乙)禁针灸.(入门)
按入门.作日月下一寸.非也.说见期门
大横甲乙)一名肾气.(医纲)腹哀下三寸.直脐旁.(甲乙
千金.作二寸.资生.圣济.发挥.类经.聚英.医统吴文炳.作三寸五分.宝鉴.作一寸六分.共非也.说见上.肾气穴医学纲目.引扁鹊曰脐旁相去各四寸.主治香港脚盖此穴也.乃今移入一名.千金膀胱篇曰.挟脐两边.各二寸五分.非也.
腹屈甲乙)一名腹结.(甲乙)一名肠结.(千翼)一名肠窟.(外台)一名阳窟.(聚英.吴文炳.)大横下一寸三分.(甲乙
按资生作三分.盖脱一寸字也.
府舍甲乙腹结下三寸.(甲乙
千金.针灸篇妇人病.作去大横五寸.聚英.吴文炳.作腹哀下三寸.入门.宝鉴.作大横下三寸.大成作腹结下二寸.宝鉴同之.共非也.医门摘要曰.冲门上七分.是也.
冲门甲乙)一名慈宫甲乙)一名上慈宫.(聚英)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甲乙
千金曰.泄利所伤.烦欲死者.灸慈宫.二七壮.在横骨两边.各二寸半.不是.

期门穴.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骨间动脉是也.男子乳小者.以手一指为率.陷中动脉是穴.男左女右.灸三五壮.
阴寒呃逆

直乳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又曰:『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肝之募。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胸中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气,伤寒心切痛,喜呕酸,食饮不下,食后吐水,胸胁痛支满,男子妇人血结胸满面赤火燥,口干消渴胸中痛不可忍。伤寒过经不解热入血室,男子则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月水适来,邪乘虚而入,及产后余疾。
一妇人患热入血室,许学士云:『小柴胡已迟,当刺期门。』针之,如言而愈。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留刺大椎第二行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