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

( Wō Niú )

别名: 蚹赢 , 蜗赢 , 蜾赢 , 彘赢 , 彘牛 , 海羊 , 蜒蚰赢 , 士牛儿 , 里牛 , 仆累 , 小牛螺 , 黄犊 , 蚹蠃 , 鼠蝓 , 蜗蠃 , 蜾蠃 , 蠡蠃 , 陵螺 , 山蜗 , 瓜牛 , 蠡牛 , 负壳蜒蚰 , 海羊《《仙传外科集验方》) , 蜓蚰蠃 , 土牛儿 , 负壳蛞蝓 , 天螺 , 圆螺虫 , 天螺蛳 , 无靥螺 , 肌母螺

蜗牛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热解毒;镇惊;消肿。主风热惊痫;小儿脐风消渴痄腮瘰疬痈肿丹毒痔疮脱肛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或焙干研末,1-3g。外用:适量,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性味:
味咸;性寒;小毒
归经:
膀胱;胃;大肠经
各家论述:
1.《纲目》: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2.《别录》:主贼风歪邪,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3.《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
4.《品汇精要》:祛风热,消肿。
5.《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出血,通耳聋,治诸肿毒痔漏,制蜈蚣蝎毒。
6.《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着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
7.《玉揪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
8.《医林纂要》:治血风疮杨梅疮
9.《黑龙江中药》:通乳
用药禁忌:
1.不宜久服。
2.《纲目》:畏盐。
3.《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宣用,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化学成分:
同型 巴蜗牛含糖原(glycogen),半乳糖原(galactogen),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附方:
①治小儿用胎热撮口: 蜗中子一十枚(去壳细研如泥),莳萝末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圣惠方》)②治消褐引饮不止: 一、蜗牛十四枚,形圆丽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海上集验方》)二、蜗牛(焙)二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钱半。研末,每服一钱,榴叶汤下。(《圣惠方》)③治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 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 (《简易方论》)④治小便不通蜗牛五钱。水煎,曰服三次。《吉林中草》⑤治血热冲肺,鼻出血不止: 蜗牛(焙干)一分,乌贼鱼骨半钱。上二味,捣研为散,含水一口,xu一字入鼻内。(《圣济总录蜗牛散)⑥治喉痹: 一、蜗牛绵裹,水浸含咽。 (《纲目》)二、蜗牛七枚,白梅三枚(取肉)。 同研烂,绵裹如枣核大,含咽。(《圣惠方》)⑦治无名肿毒: 鲜蜗牛一两,马齿苑一两,陈石灰一两。共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⑧治疗毒: 蜗牛适量,捣碎,敷患处。 (《吉林中草药》)⑨治瘰疠未溃: 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 (《世医得效方》)⑩治瘰疠,溃与未溃,皆可贴: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 (《三因方蜗牛散)(11)治发背蜗牛一百个,活者。 以一升净瓶蜗牛,用新汲水一盏,浸瓶中,封系,自晚至明,取出蜗牛放之,其水如涎。将真蛤粉不以多少,旋调敷,以鸡朝扫之上,日可十余度。(名姚僧坦集验方》)(12)治烂脚: 蜗牛一个。放冰片少许于壳内后,用此蜗牛水搽。 (江西草药手册》)(13)治耳腮zha肿及喉下诸肿: 蜗牛同面研敷之。 (《纲目》)(14)治眼热生淫肤赤白翳蜗牛二枚。纳少许朱砂末于中,微火上炙令沸,以绵换取,以敷眼上,数敷。 (《圣惠方》)(15)治痔疮蜗牛一枚,麝香三分。用小砂合子,盛蜗中,以麝香掺之,次早取汁,涂处。 (〈济生方蜗牛膏)(16)治脱肛蜗牛一两,诃子五钱。焙干,研细末,用猪油调匀,敷患处。 (《吉林中草药》)(17)治蜈蚣咬: 蜗牛挎取汁,滴入咬处。(《圣惠方》)(18)治耳聋蜗牛子一分,石胆一分,钟乳一分。同细研,用一瓷瓶盛之,以炭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研入龙脑少许,每用油引药少许入耳。(《圣惠方》)
炮制:
1.蜗牛三因方》:“以竹索串,瓦上晒干。”《医宗说约》:“生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或研粉。
2.煅蜗牛医学纲目》:“以竹签穿,瓦上晒干,烧存性。”《先醒斋广笔记》:“连壳。煅灰存性,研极细末。”现行,取净蜗牛置煅药炉内,用武火煅至红透,取出,晾凉。
性状:
性状鉴别 全体已缩入螺壳内,呈扁球形、球形或类圆锥形,直径约1cm。外表在同灰褐色,有光泽,质脆易碎,破碎后内部为乳白色。气微,味微咸。以完整不碎、干净无泥者为佳。
栽培:
生活习性 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而多腐殖质的地方。畏光怕热,白日栖息于灌木丛、草丛、石块、枯草或树叶堆下、洞穴中、岩石缝中,半夜出来活动、觅食、繁殖。雨后或阴暗潮湿的天气蜗牛也会爬出来活动。每当温、湿度不适宜时,蜗牛便会分泌粘液形成膜厣将壳口封盖住,以度过外界不良的生活条件;当环境变好,特别是雨后,水分即可将厣溶化,蜗牛即出来活动。蜗牛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用以抗御更恶劣和环境变化。蜗牛还具有“识路归家”的习性,在人工饲养时最好将食物放置在饲养容器的某一地方,便于蜗牛取食。此外,蜗牛对酸、碱及各种挥发性气味也很敏感,并产生回避反应。蜗牛性杂食性,以食各种绿色植物的叶、根、茎、芽、花、果实和各种菌藻类、苔藓类植物为主,在胃中也可以发现有很多微砂粒。蜗牛行异体交配,有时也可以自体受精。每年5-9月为繁殖期,在不同气候区时间略有差异。一般是在夜晚、黄昏或阴雨天进行繁殖活动。两个性成熟的蜗牛在发情时相互摩擦、接触,最后将身体前部互相结合在一起,各用石灰质的恋矢刺入对方的生殖孔内,恋矢在交配之后即断掉,并能重新长出而复原。经过反复地互刺,阴茎插入阴道中射精,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在交配之后,雌性生殖细胞才逐渐成熟,这时贮精囊中的精子才能遇卵子受精,从交配、受精到受精卵的排出一般需要15-20d的时间。蜗牛在产卵时,往往要挖一个5-8cm大的洞穴,把卵产在沿内。卵如豌豆大小,外包一层白色亮膜,膜受到破坏时影响孵化。食物丰富,气候适宜,蜗牛每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40-100粒之间。
养殖技术 种螺产完卵后,待其离开时再进行采收卵粒。采卵时,可用小汤匙将卵子挖出,卵膜可防止微生物侵袭,故粘有的污物不必冲洗、擦拭,以防膜受破坏。异形卵和无精卵应剔除,然后将采收的卵放入孵化箱内进行孵化。孵化箱一般用木制高5-9cm箱底铺4-5cm细沙土。土湿度30%-40%,每1m2可孵化15万-16万粒。卵上敷2-3mm的沙土,再盖上湿润的纱布,每日喷洒少量的水,保持湿润。细沙中应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质或菜园土更为适宜,孵化温度保持20-30℃之间。空气湿度80%-90%,一般在5-25d之内即可孵化出细螺。
幼螺是指从卵孵化后30天之骨的螺体。刚孵化出的幼螺仅有 2.5-3个螺层,藏在土内,数日之后才爬到土表活动。此时应把幼螺转入到幼螺箱内或池内。60cm×40cm×30cm的饲养箱可放养150-200个幼螺。幼螺生长期内,室温应控制在25-30℃之间,土壤底部水量以30%-40%为宜,空气相对温度以80%-90%为宜。温、湿度应稳定,忽高忽低易引起幼螺死亡。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全面。各种螺的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幼螺生长到30天后,即可转入成螺饲养箱。开始时密度为400-500个/m2,到收获前,密度以200-250个/m2为宜。成螺与种螺饲养的温、湿度基本一样,也必须注意控制。成螺可轮放轮捕,也可以与蚯蚓混养。
饲养管理 蜗牛的食物中,新鲜的蔬菜、菜皮和植物叶等水分易蒸发,且存放时间过长双易霉烂变质,故宜傍晚时投食,蜗牛夜间捕食能保持新鲜度。投喂米糠甘薯粉等以及给水,要用食盘或食糟,以防散失和污染环境。饲料应多样化。每日早、晚要喷水1-2次,最好形成雾状(切忌将水直接喷洒在蜗牛体上或用冷水浸泡、洗澡)。蜗牛水分及湿度非常敏感,皮肤总保持湿润。缺水时壳口出现膜厣,粘液减少,失水30%即停止活动甚至死亡。反之,水分过大,超过50%时,土壤霉腐而引起“结核病”或“腐足病”或其他疾病。粪便及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养殖工具要及时消毒,杀灭虫卵、病菌及螨蚁、鼠类。并应有蜗牛防逃及天敌侵入的防护设备。蜗牛即可以“开放式室外圈养”,也可以“封闭式室内饲养”,可根据饲养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生活于灌木丛、代矮草丛、农田及住宅附近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2.生活于阴暗潮湿的墙壁、草丛、矮丛树干,有时也见于山坡草丛中。主食植物的茎、叶等。为害农作物。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1.同型蜗牛,贝壳中等大小,壳质较厚而坚固,全体扁球形。高12mm,宽16mm。有5-6个螺层,体螺层膨大,其高度 为全部壳高的3/4;壳顶钝,缝合线深。壳面光滑,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淡灰色。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常有一条暗褐色色带。壳口呈马蹄形,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
2.华蜗牛,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褐色或黄色。体螺层极膨大,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此外,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壳口椭圆形,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脐孔呈洞穴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华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dybaena similaris(freussde)2.cathaica fasciola(draparnaud)
采收和储藏:在夏、秋季捕捉活蜗牛,静养以排出粪便,洗净,用沸水烫死,晒干。鲜品先用瓦焙干。
出处:
出自《 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凡用蜗牛, 以形圆而大者为胜。久雨晴,竹林池沼间多有出者,其城墙阴处有一种扁而小者,无力,不堪用。蜗中入婴孺药为最胜。
2.《纲目》:蜗身有涎,能制蜈、蝎,夏热则自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枯则自死也。

蜗牛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痈肿疔毒,痔漏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钱,研末或入丸散剂服。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性味:
咸,寒。有小毒
来源:
蜗牛科动物回型蜗牛eulota similaris ferussac,以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若用鲜品,临用时捕捉。

蜗牛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
①《别录》:"主贼风歪僻腕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②《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
③《品汇精要》:"祛风热,消肿。"
④《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聋,治诸种毒痔漏,制蜈蚣蝎虿毒。"
⑤《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
⑥《玉楸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
⑦《医韩纂要》:"治血风疮杨梅疮。"
⑧《黑龙江中药》:"通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焙干研末。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性味:
咸,寒。
①《别录》:"味咸,寒。"
②《药性论》:"有小毒。"
归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大肠、胃。"
各家论述:
《纲目》:"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用药禁忌:
不宜久服。
①《纲目》:"畏盐。"
②《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小儿胎热撮口蜗牛子一十枚(去壳细研初泥),莳萝末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圣惠方》)
①治消渴引饮不止:㈠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海上集验方》)㈡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钱半。研末,每服一钱,楮叶汤下。(《圣惠方》)
②治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简易方论》)
④治小便不通蜗牛五钱。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血热冲肺,鼻衄不止:蜗牛(煿干)一分,乌贼鱼骨半钱。上二味,捣研为散,含水一口,搐一字入鼻内。(《圣济总录蜗牛散)
⑥治喉痹:㈠蜗牛绵裹,水浸含咽。(《纲目》)㈡蜗牛七枚,白梅三枚(取肉)。同研烂,绵裹如枣核大,含咽。(《圣惠方》)
⑦治无名肿毒:鲜蜗牛一两,马齿苋一两,陈石灰一两。共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⑧治疔毒:蜗牛适量,捣碎,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⑨治瘰疬未溃: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世医得效方》)
⑩治瘰疬,溃与未溃,皆可贴: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三因方蜗牛散)
⑾治发背蜗牛一百个,活者。以一升净瓶蜗牛,用新汲水一盏,浸瓶中,封系,自晚至明。取出蜗牛放之,其水如涎。将真蛤粉不以多少,旋调敷,以鸡翎扫之上,日可十余度。(《姚僧坦集验方》)
⑿治烂脚:蜗牛一个。放冰片少许于壳内后,用此蜗牛水搽。(江西草药手册》)
⒀治耳腮痄肿及喉下诸肿:蜗牛同面研敷之。(《纲目》)
⒁治眼热生淫肤赤白翳:生蜗牛二枚。纳少许朱砂末于中,微火上炙令沸,以绵捩取,以敷眦上,数敷。(《圣惠方》)
⒂治痔疮蜗牛一枚,麝香三分。用小砂合子,盛蜗牛,以麝香糁之,次早取汁,涂处。(《济生方蜗牛膏)
⒃治脱肛蜗牛一两,诃子五钱。焙干,研细末,用猪油调匀,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⒄治蜈蚣咬:蜗牛挎取汁,滴入咬处。(《圣惠方》)
⒅治耳聋蜗牛子一分,石胆一分,钟乳一分。同细研,用一瓷瓶盛之,以炭火烧令通亦,候冷取出,研入龙脑少许,每用油引药少许入耳。(《圣惠方》)
炮制:
洗净,晒干,或置坩埚内煅造用。
①《日华子本草》:"入药炒用。"
②《本草新编》:"甘草,同火炒焙干。"
性状:
干燥的蜗牛,全体已缩入螺壳内。螺壳直径约1厘米许,外面灰褐色,有光泽,质脆易碎。破碎后,内部为乳白色。以完整不破碎、干净无泥者为佳。
原形态:
雌雄同体。螺形贝壳,通常黄褐色,上有1~3条暗褐色色带,质薄脆,无厣。体柔软,头、足可伸出壳外。头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1对长大,顶端各具1眼。头端腹侧有口。左右两缘成2对舌状唇,内有黄色的颚片。右侧大触角基部,有生殖孔的开口。螺口右侧有一呼吸孔。足扁平,成长舌状;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浓。全体除跖面外,外表都有多角形的皱纹;各部感觉均极灵敏,遇刺激即全部缩入壳内。
多见于田野及阴湿处。匍行时常舐食草、木及蔬菜等茎叶的表皮。
本动物的壳(蜗牛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来源:
蜗牛科动物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夏季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
出处:
别录

“蜗牛” 相关论述

释名」称俞、山蜗牛蜗赢蜒蚰赢土牛儿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蜗牛捣烂贴脐下,以手摩擦。加麝香少许更好。
2、大肠脱胎换骨肛。用蜗牛一两烧灰,调猪油敷涂,立缩。又方;用干蜗牛一百个,炒研。每取一钱,以飞过赤汁的磁石末五钱,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调药服下。
3、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搽,或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蜗牛一个,加麝香少许,装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涂搽。
4、背初起。有活蜗牛二百个、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调蛤粉上。每天十多次,热痛渐止,亦渐愈。
5、瘰疬末溃。用连壳蜗年哐个、丁香七粒,一起烧过,研不末,敷贴患处。
6、瘰疬已溃。用蜗牛牛烧研,加轻粉少许,调猪脊髓涂搽。
7、喉痹肿塞。用蜗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8、耳肋痄肿及喉部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末敷涂。
9、脸上毒辣。用蜗牛一、二个,加酱少许,共捣烂摊纸上,贴患处。纸上留一小孔透气,极效。
10、赤白翳膜。用生蜗牛一个,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涂眼中。一天服二次。
11、鼻血不止。和蜗牛一个焙干,乌贼骨半钱,共研为末,吹鼻内。
12、撮口脐风。和蜗牛五个,去壳,研汁涂口,有效即止。又方:用蜗牛十个,去壳研烂,加莳鹋要半分,研匀涂搽,有效即止。
13、耳聋闭。。用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共研为末,装产盒中,火煅过,加片脑少许。每以酒调药二、三分滴耳中,即愈。
14、虫牙作痛。用蜗牛壳三十个烧过,研为末,每日擦痛处。

味咸性寒,有小毒,不载经络。主贼风口眼?斜,惊风筋脉拘挛,收大肠脱肛痔痛,消渴。火炒过用
按∶蜗牛之名,以头有角似牛也。夏月往往升高,涎尽即枯死,必用火炒者,诚欲去其寒醒酒渴,点痔疮。类分数种,功约相同,兹不多赘。

味咸,寒。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味咸,寒。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世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大观》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二页)


味咸,寒。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世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大观》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二页)


味咸,寒。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世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大观》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二页)


味咸,寒。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世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大观》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二页)


味咸,寒。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俗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


蛞蝓蜗牛二物矣。蛞蝓,其身肉只一段。蜗牛,背上别有肉,以负壳行,显然异矣。若为一物,经中焉得分为二条也。其治疗亦大同小异,故知别类。又谓蛞蝓蜗牛之老者,甚无谓。蛞蝓有二角,蜗牛四角,兼背有附壳肉,岂得为一物也。


俗名毒波落。每秋夏时雨后出。
咸,寒,有小毒。解热消毒。除风痫脐风撮口,消肿毒痔漏喉痹


味咸,气寒。有小毒。末春雨霁,多生池泽草间;盛夏日炎,自悬树木叶下。(蜗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沫既尽,随即枯死。)头有四角,故以牛名。背负壳而行,行则头角并出;遇物惊便缩,缩乃首尾俱藏。(藏入壳中。)剂择圆大者取功,制宜火炒过杀毒。主贼风口眼僻,治惊痫筋脉拘挛。收脱肛,止消渴婴儿方内,每每擅名。最灵,涎止渴亦效。蛞蝓亦系蜗类,气味并与前同。背壳无头角二,谓即蜗之老者,老则壳蜕而然。
据物理难明,但主治无异。 蜒蚰如钗股大,色近正黄;足生若蜈蚣多,背无负壳。好油脂延入人耳窍,故名此乃使人紧防。《本经》注云∶菖蒲去蚤虱,来蜒蚰,亦其气芬芳所召尔。

蛞蝓蜗牛,《本经》分作二条,今按其气味主疗无别,惟形质稍异,故并为一。
蜗牛负壳,蛞蝓无壳耳。禀阴湿之气而生,故味咸气寒,无毒。《经》曰∶肉腠闭拒,虽大风 毒,弗能害也。如血亏竭,腠理不密,贼风乘虚而中于经络,故 僻,挛缩筋急。咸寒能益阴润燥软坚,则筋脉舒缓,经络通达,而诸症除矣。惊痫者,风热也;脱肛者,大肠热也;疔肿者,火毒热结也。咸寒总除诸热,所以主之。蜈蚣性畏二物,不敢过其所行之路,触其身即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治大肠内热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立缩。痔疮肿痛,用蜗牛一枚,入麝香少许,以碗盛,次日取水涂之。又方用蜗牛浸油涂之或烧灰敷亦可。发背初起,活蜗牛二百个,以新汲水一盖,瓶内封一宿,取涎水,入真蛤粉旋调,扫敷上,日十余度。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研泥,入片脑一字,胭脂坯子半钱,同敷之。
蜗牛,即带壳大蜒蚰,入剂择圆大者取功。制宜火炒过,杀毒主贼风,口眼 斜。
惊痫筋脉挛拘,收脱肛,止消渴;敷热毒,愈疔肿。

本草》云∶蜗牛伤人,毒瓦斯遍身者,宜捣蓼子汁浸即瘥。

蜒蚰。有四角,背上别有肉以负壳行。味咸,寒,有毒。治发背,取活者一升置瓶中,以井水浸一宿取出,涎水调蛤粉敷之,日十余度则痛止愈。齿 有虫,烧壳灰揩之,效。大肠虚脱,烧灰猪脂调敷,立缩。蜈蚣咬,取汁涂之。又主贼风 僻,筋急腕跌,小儿惊痫疳疾。入药妙用。

味咸,寒。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陶隐居云∶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俗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
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今注∶蜗牛条,《唐本》编在田中螺之后。今详陶隐居云∶形似蛞蝓而背负壳。唐本注云∶蛞蝓乃无壳,蜗蠡即二种,当近似一物,主疗颇同,今移附蛞蝓之下。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蜗牛亦可单用,一名蠡牛,有小毒,能治大肠脱肛,生研取服,止消渴。日华子云∶冷,有毒。治惊痫等。入药炒用,此即负壳蛐也。
图经文具蛞蝓条下。
圣惠方∶治齿 并有虫。用蜗牛壳二十枚,烧灰细研,每用揩齿,良。又方∶治蜈蚣咬方。用蜗烧灰,新汲水一敷,以鸡翎扫蜗牛壳七个安之,至饭熟衍义文具蛞蝓条下。

(湿生)泻风邪经络肠胃热毒
蜗牛(专入经络肠胃)。即带壳大蜒蚰是也。生下湿地。阴雨即出。性禀至阴。味咸小毒。故古方用此以治真阴亏损。腠理不密。致风中经络。而见口眼 斜。筋脉挛拘。及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疔肿等症。皆能见效。(颂曰。入婴孩药最胜。)总以取其咸寒。解其诸热之性耳。并解蜈蚣毒。取形尖小。缘桑木佳。(无壳名蜒蚰。)

蜗牛,味咸,气寒,有小毒。杀虫,主贼风口眼 斜,治惊痫筋脉拘挛,收脱肛,止消渴
此物治病亦神,用必须制。用甘草些须,同火炒焙干,存于药笼中,以治前症实奇。
蜗牛善杀虫,以蜗牛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以油涂虫,效如神。
或问蜗牛杨梅疮毒有神,何子之不言也?曰∶蜗牛解毒,而气过寒凉,杨梅热毒,似乎相宜,然则杨梅热毒,实出诸肾,用蜗牛未免直入肾中以泻火,火去而寒留,往往有阳痿不振,不能生子之忧。予所以略而不言也。(〔批〕人但知食蜗牛解毒,何知有绝嗣之祸哉。)

治瘰 ,溃与未溃,皆可贴。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
上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用纸花贴之。

咸寒小毒
发明蛞蝓蜗牛生下湿地,阴雨即出,至阴类也。治诸肿毒痔漏,制蜈蚣、蝎虿诸毒,研烂涂之,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其形尖小而缘桑上者谓之缘桑蠃。治大肠脱肛,和猪脂涂之立缩。此蠃诸木上皆有,独取桑上者,正如桑螵蛸之义。

负壳蜒蚰
畏盐。
咸、寒。有小毒。主消渴脱肛筋急惊痫。入婴儿药,大有解热消毒之功。得蟾酥麝香藤黄,涂消毒。入麝香化水,涂痔疮肿痛。和面,捣敷 腮肿痛。和白梅肉、生矾枯矾,治喉塞口噤。加麝香,捣贴脐下,治小便不通

气味咸寒,有小毒。主治贼风 辟, 跌,大肠脱肛筋急,及惊痫。(《别录》附。)
蛞蝓蜗牛一种二类,背负壳者,名蜗牛,无壳者,名蛞蝓,主治功用相同。)
蜗牛一名蜗嬴,感雨湿化生而成介虫之类,气味咸寒,能清热解毒。甲虫属金,能去风定惊。大肠阳明,寒则收缩,热则纵驰,故主治如此。

咸寒解热能搽.凉润清咽可治喉.敷瘰 与疔疮.点脱肛而通溺.(蜗牛即硬壳蜒蚰.背上负壳者.生于阴湿处.咸寒有小毒.入肺肾.有清热润下之功.故能治一切喉证.与夫实热消渴.以及火邪小便不通者.皆可服之.至于搽痔疮.点脱肛.取其咸寒清润.而性又善缩入也.敷瘰 等证.皆取寒清虫动之意耳.阴晦之物.止可外治.不宜内服.)

味咸,寒.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惊痫

咸寒,清火解热,治喉痹痔漏小儿惊痫,解蜈蚣毒。蜒蚰毒涂热毒痔漏,解蜈蚣毒尤良。

(状类蛞蝓.但背另负壳也.)
气味
咸寒有小毒
【主治】
小儿肿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研敷治蜈蚣蝎虿毒.所主诸病.大抵有解热消毒之功也.蜗牛壳治一切疳疾.疗面上赤.鼻上酒渣.久利下脱肛

味咸,性寒,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利水泻火,消肿败毒。
蜗牛祛湿清热,治痔瘘瘰疬发背脱肛耳聋鼻衄喉痹腮肿、面疮,解蜈蚣、蚰蜓、蜂、蝎诸毒。
生捣,烧研,涂敷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