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参

( Zǐ Shēn )

别名: 石见穿 , 石打穿 , 月下红

紫参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性味:
性平,味苦、辛。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甾醇、三萜类、氨基酸、原儿茶醛;根含水苏糖(stachyose)。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林缘及草丛中。主产江苏、浙江、安徽亦产。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茎方形,单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绿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全为单叶或茎下部为三出复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7cm,边缘有圆齿。轮伞花序6花,集成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钟状,紫色;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外被长柔毛;雄蕊2,花丝短,药隔长;子房4裂,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紫参” 相关论述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纳甘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味苦辛寒。
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吴普》曰:伏蒙,一名紫参,一名泉戎,一名音腹,一名伏菟,一名重伤神农黄帝苦,李氏小寒,生河西山谷或宛句商山,圆聚生,根黄赤有文,皮黑中紫,五月花紫,赤实黑,大如豆,三月采根。(《御览》《大观本》节文)
《名医》曰: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案《范子计然》云:紫参出三辅,赤青色者善。

释名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汤送下。
3、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成一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原料:紫苏5g、人参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止咳益气
用途:气虚外感咳逆短气
来源:《圣济总录》。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治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宛朐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畏辛夷。)
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大观》卷八,《政和》二一一页)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痈肿,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宛朐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畏辛荑。 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
〔谨案〕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
所在有之。牡蒙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根苗并不相似。虽一名牡蒙,乃王孙也。紫参京下见用者,是出蒲州也。


气微寒,味苦、辛。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止渴益精。
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草三两,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却内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三服。


辛夷,火炙紫黑用。
味苦,微寒,无毒。入足厥阴手太阴阳明大肠。开心腹积聚,散腹胁坚胀。止唾衄,消痈肿,调血痢,破血瘀,通经脉,治金疮。利大小便,治赤白痢。消胸中痞结,止肺家之疼痛。
生河西及兖州山谷,今所在有之。茎青而细,五月开白花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
根淡紫黑色,肉带红白,状如小紫草。近时多以此伪蚤休,不可不知。
吐血不已,同甘草阿胶为末,糯米汤下。(验方第一。)
面上酒刺,同人参、丹参沙参苦参、胡桃仁丸服。(第二。)
紫参紫参甘草水煎。治下痢腹痛。(诸方第一。)

紫参半筋甘草三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紫参味苦辛气寒,除大热伏肠胃间,治痢通经诸血疾,破利窍关。
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实黑大如豆,所在有之,一名牡蒙无毒。主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仲景以甘草佐之而治痢,《局方》用以通妇人经脉。《本经》云∶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痈肿,皆以其通九窍,利大小便也。三月采根,火炙令紫色。畏辛夷

紫参_图缺)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畏辛夷。)
陶隐居云∶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唐本注云∶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牡蒙,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根苗并不相似。虽一名牡蒙,乃王孙也。紫参,京下见用者是,出蒲州也。臣禹锡等谨按吴氏云∶牡蒙神农黄帝∶苦。季氏∶小寒。生河西或商山。圆聚生,根黄赤有纹,皮黑中紫。五月华紫赤,实黑大如豆。药性论云∶紫参,使,味苦。能散瘀血,主心腹坚胀,治妇人血闭不通。
图经曰∶紫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解、晋、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根淡紫色如地黄状,茎青而细,叶亦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皮紫黑,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令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张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草二两。以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纳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三服。

山草泻肝血瘀
紫参(专入肝。兼入胃膀胱。又名牡蒙)。味苦而辛。气寒无毒。功专入肝逐瘀破血。兼入胃腑膀胱。使血自为通利。故凡寒热血痢痈肿积块。心腹积聚。因于血瘀阻滞而成者。无不可以调治。以其味苦则泄。味辛入肝。寒则胜热。而使血从二便出矣!仲景治下痢腹痛。而用紫参汤以除。亦取散其积血之意。(圣惠方治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乌梅汤服一钱。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糯米汤服。普济用五参丸。治面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各一两。为末。胡桃仁杵和为丸。茶下。)但市人罕识其真。用以紫菀为代。虽其寒热不同。而其疏利则一。反藜芦。(古方治妇人肠覃病乌啄丸。所用牡蒙。即此物也。)

牡蒙,又名童肠,三四月间遍地茸生,高三五寸,逐层起台,开紫花者是也
苦辛寒,无毒。反藜芦
本经》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
发明紫参足厥阴兼入足太阳、阳明血分,故治诸血病,及寒热血痢痈肿积块。即《本经》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之谓。瘀血去,则九窍利,而二便通矣。古方治妇人肠覃乌喙丸中用牡蒙紫参也。仲景治下痢、肺痛,用紫参汤,取其散积血也。但市人罕识其真,详痢下肺痛胸中气结之故,每以紫菀代之,虽气味寒温不同,疏利之性则一。

一名牡蒙
辛夷。苦,寒。入足厥阴经血分。破结逐瘀。通九窍,利二便,退寒热,除痢。(蓄血则狂,肠胃湿热,致血瘀而成血痢。)配阿胶乌梅,治吐血。配甘草龙芽草,治血痢

桃仁苏木诸药.乃破瘀行血之峻剂也.但妇人经水不通有二.一由风寒冷湿.客抟冲任.致血气凝滞不通者.则宜用前药宣利之.若血海干枯.无经可行者则当纯补脾肝肾三经以滋生化之源此治虚之道也若益母续断丹皮等药性主生新消瘀.犹属补泻兼行盖丹皮白色者可凉血.同熟地当归参术尚能生血.其赤色者仅只清瘀而已无瘀则耗好血不可不知木槿紫荆兼解烦热疮有验.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大小便。
紫参本经》名牡蒙,出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叶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细白花,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
根淡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内浅皮深,三月采根,火炙干便成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
金匮泽漆汤方,用紫参。本论云∶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纲目集解》云∶古方所用牡蒙,皆为紫参,而陶氏又以王孙牡蒙,今用亦希。因《金匮》方有紫参,故存于此。

色紫入肝.气寒散血.行瘀.皆因微苦微辛.治痢通经.却又能通能降.(紫参苦寒之性.略兼辛味.全无补益.只能入肝行血清血.凡血崩血痢.以及痈肿.胸腹积聚而有瘀热者.皆可用之.一名牡蒙.五月结实.六月采根.色紫形似丹参.用亦相近.但丹参性平有甘味.此则寒兼苦辛无甘味耳.)

微寒,无毒.主治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止渴,益精.一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宛朐.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畏辛夷.)
本经》原文∶紫参,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苦辛微寒,除肠胃大热,利窍通二便益精,去心腹积聚肠中聚血,疗肿治痢。

本经中品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
【核】曰∶紫参,生河西、冤句山谷,今河中、淮郡、三辅皆有之。茎高一二尺,叶似槐;亦有状羊蹄者,色青绿。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水荭色者。实黑,大如豆,圆
【参】曰∶赤黑兼色而得紫,参水火相射者,既济之为参也。犹未离乎火味之苦,水寒之气,金亦互,木亦交矣。故腑脏咸入,根身并叶尔。脏在胸,腑在腹;者,五脏之所生;
聚者,六腑之所成也。解聚散而寒热平,清阳仍走上窍而利,浊阴仍走下窍而通矣。

紫参(图缺),味苦、甘平,性微温。通行十二经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腿软战摇、筋舒筋活络药酒方∶紫参(三两) 秦归(二两) 川芎(一两) 威灵仙(五钱) 桑寄生(五钱) 秦艽(五钱) 川牛膝(五钱) 老鹳草(五钱) 桂枝(五钱) 陈木瓜(一两) 防风(五钱) 薏苡仁(五钱) 陈皮(一两) 胆南星(三钱) 好酒六斤布袋贮药浸酒内,重汤煎三炷香时,冷去火毒,每饮三杯。
──丛本卷上

紫参(图缺),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解、晋、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
苗长一、二尺;根淡紫色如地黄状;茎青而细,叶亦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皮紫黑,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令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张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草二两,以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三服。

紫参 八钱 炙草 三钱
下利肺痛者。
大肠金气陷于下则利,肺金气逆于上则痛。下陷上逆,中气之虚,甘草补中,紫参金气之滞,以复升降也。

紫参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本经】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消胸中痞结,止肺家之疼痛。
金匮紫参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下利肺痛。以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肠陷而利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原于中气之不运,盖己土不升则庚金陷,戊土不降则辛金逆,甘草补中而培土紫参清金而破凝,使肺肠之气,各复其升降之旧也。泽漆汤方在泽漆。用之,治咳逆而脉沉者,以其清金而降逆也。
紫参苦寒,清金泻热。降冲逆而破凝塞,清咳嗽而止疼痛。金清则肺气收摄,故长于敛血,金清则肺气通调,故长于行瘀。其诸主治,止吐衄,消痈肿,利小便,滑大肠,治金疮,调血痢,破瘀血,通闭经,开胸膈积聚,散腹胁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