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肾

( Lù Shèn )

别名: 鹿茎筋 , 鹿鞭 , 鹿阴茎 , 鹿冲 , 鹿冲肾

鹿肾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补肾壮阳下乳。用于肾虚,性神经衰弱遗精滑精,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1~3钱。多入丸剂服。
性味:
甘,平。
来源:
鹿阴茎睾丸部分。将鹿的阴部割下后除去残肉及油脂风干而成。

鹿肾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补肾壮阳,益精。治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耳鸣阳痿宫冷不孕
①《别录》:"主补肾气。"
②《千金·食治》:"主劳损。"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安五藏,壮阳气,作酒及煮粥服。"
④《日用本草》:"补腰脊。"
⑤《河北药材》:"补肾益精,活血催乳。"
⑥《四川中药志》:"治阳萎肾虚耳呜,妇人子宫寒冷,久不受孕,慢性睾丸发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煮食、熬膏或入丸、散。
性味:
甘咸,温。
①《别录》:"平。"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热。"
④《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辛,无毒。"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肾、膀胱三经。"
附方:
①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益气力:鹿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切),粳米二合。先以水二大盏,煮米作粥,欲熟,下鹿肾苁蓉葱白、盐、椒食之。(《圣惠方鹿肾粥
②治肾气损虚,耳聋鹿肾一对(去脂膜,切),粳米二合。于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入五味,如法调和,空腹食之;作羹及入酒并得,食之。(《圣惠方鹿肾粥
③治阳事不举:鹿肾、枸杞、菟丝子巴戟狗肾,为丸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妇人血虚,淋带,腰膝酸痛,不能受孕者:鹿肾熬胶,与阿胶撺入服之。(《中国医学大辞典》)
炮制:
鹿肾片:将鹿肾洗净,温水浸润,切片,晒干或烘干。鹿肾粉:将鹿肾片入炒热的砂子中,并同炒至松泡,取出碾粉。
性状:
呈长条状。马鹿肾长45~60厘米,直径4~5厘米,梅花鹿肾长约15厘米,直径3~4厘米;表面棕色,有纵行的皱沟,顶端有一丛棕色的毛。中部有睾丸二枚,椭圆形,略扁。质坚韧;气微腥。以粗壮、条长。无残肉及油脂者为佳。
生境分布:
产东北、河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来源: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雄性的外生殖器。宰鹿后,割取阴茎睾丸,除净残肉及油脂,固定于木板上风干。
出处:
别录

“鹿肾” 相关论述


肾虚耳聋
鹿肾(一对,去脂膜,切)
上件于豆豉中,入粳米三合,煮粥或作羹,入五味,空心食之。


主温中,补肾,安五脏,壮阳气

鹿茸,味甘、咸、苦、辛,气温,无毒。益气滋,扶肢体羸瘦,强志坚齿,止腰膝酸疼,破留血隐隐作疼,逐虚劳洒洒如疟,治女人崩中漏血,疗小儿寒热惊痫,塞溺血泄精,散石淋痈肿
鹿角,味淡,气温。逐鬼辟邪,轻身益气,续绝伤,强筋骨,消痈疽,愈恶疮,止妇人梦与鬼交,令病者招实鬼话。
鹿胶,止痛安胎,大补虚羸,疗跌扑损伤,治吐衄崩带。
鹿角霜,专止滑泻
鹿肾,补中以滋肾元。
鹿血,调血脉,止腰疼。滚酒调热服,生服误。
鹿一身皆益人者也,而鹿茸最胜。凡阳痿而不坚者,必得茸而始能坚,非草木兴阳之药可比,但必须用茸为妙。如不可得茸,用三寸长之毛角亦佳,犹胜于鹿角胶也。夫鹿乃阳兽,而世人转讥东坡之误,真不善读书者也。《本经》言麋属阳者,乃传写之误也。麋乃鹿之小者,鹿乃麋之大者,亦非也。麋鹿同形,而种实各别,麋小而鹿大者,尚是从形而分别之也。麋体生来是小,而老亦不大,鹿则老而弥大也。东坡谓鹿在山而麋在泽,亦非。麋实生于山也。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亦非阳退退之义。鹿,阳兽也,夏至则一阴生,阳得阴而生新,则旧者自去,故鹿角夏至而解也。麋,阴兽也,冬至则一阳生,阴得阳而生新,则旧者难留,故麋角至冬至而解也。天地之道,阴阳两相根也,阳得阴而阳生,阴得阳而长。
麋、鹿之角,亦何独不然。只因《本经》传写之误,以致人错认鹿为麋也。予不得不辨之,然而人终不信也。予更有辨麋之法,麋有四目,非在眼上也,前腿外 之间有似者二处,有则麋而无则鹿,至易辨也。鹿茸益阴,然亦无大效,不必取之以入药。世人有麋、鹿合而成膏,以治阴阳之虚则可耳。然而用麋、鹿为膏,又不若用鹿胎,加之人参熟地、山茱、山药茯苓牛膝柏子仁巴戟天肉苁蓉、炒枣仁甘草白术麦冬沙参五味子杜仲破故纸、黄 、当归,为全鹿丸之更妙也。用大鹿为全鹿丸者,误。鹿胎为丸,大能生先天之气,益后天之母,健脾生精,兴阳补火,至神之丸,奈世人未识耳。
或疑鹿茸白者,非鹿茸也,乃麋茸也,必以紫者为佳,果然乎?曰∶鹿茸不论紫白,大约角上毛短者为鹿茸,角上毛长半寸者为麋茸,最细而又多毛,然而天下鹿茸多而麋茸少。盖麋种雄最少,而雌最多,遇鹿则交,世人未知,因识之,以辨鹿、麋之分,最易别也。

[食品]鹿肾一对,去脂膜切。
[主疗]肾虚耳聋
[方法]于豆豉汁,入粳米三合,煮粥,或作羹,入五味,空心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