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滑脱

( xiajiaohuatuo )

别名: 慢性肠炎 , 慢性痢疾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克隆氏病 ,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

简介:
本证为临床常见慢性病,多由泻泄、痢疾治不如法,或失于治疗,日久不愈,使脾肾受损,下焦不固;或表证误下,损伤脾肾之阳;或阳明病过用清下之法,病情由实转虚,使脾肾之气不足;或久病之后伤及肾阳;或年老体弱,肾气衰退。
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慢性病,多由泻泄、痢疾治不如法,或失于治疗,日久不愈,使脾肾受损,下焦不固;或表证误下,损伤脾肾之阳;或阳明病过用清下之法,病情由实转虚,使脾肾之气不足;或久病之后伤及肾阳;或年老体弱,肾气衰退。属虚寒证,病位在肾,多有脾阳不足,并往往涉及大肠
治疗:
治疗法则:  固涩止利。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本方适用于泻利日久不愈,滑脱失禁者。上药加水6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去滓,微温,分3次服用,每日1剂。
(2)桃花汤赤石脂24克、干姜6克、粳米l5克。本方尤适用于下痢便脓血,所便脓血色暗不鲜者。上方先取赤石脂12克研极细末,余药水煎至米熟,取汁300毫升,加入赤石脂末搅匀,微温,分3次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食后脘闷不舒,或稍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者加党参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若下利以黎明之时居多,伴有脐周疼痛,泻后痛减,腰膝酸冷者加补骨脂10克、煨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五味子6克;若四肢不温者加熟附片10克、肉桂6克;若年老体衰或中气下陷而有脱肛者加生黄芪24克、
党参15克、升麻3克、柴胡6克;若久泻不愈而小便少者加车前仁30克、苡仁30克、茯苓l5克、桂枝10克;腹痛明显者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若下利完谷不化,洞泄无度,四肢不温者加熟附片10克、干姜10克;若少腹痛者加小茴10克、广木香6克;若肠风下血日久,中焦虑寒而见口淡、面色晄白者去干姜,加炮姜6克。
(二)外敷药物
1.大蒜15克,捣烂如泥,贴敷双足涌泉穴,或敷于脐部,外用油纸覆盖,再用医
用橡皮膏固定,保留1~2小时,每日一次,可连用5~7天。若病人觉敷药局部有灼热感时及时去之,防止贴敷时间太长,使局部起泡。
2.炮姜3克、黄丹2克、大蒜9克,先将炮姜研为细末,再加入黄丹大蒜共捣如
泥,敷贴神阙穴,上复以油纸或塑料薄膜,再用橡皮膏固定。每日1次,每次2小时。
3.蓖麻仁10克捣烂,贴百会神阙,2天换药一次。敷药后在局部加以热敷,每次15分钟。连续使用6天。本方尤适用于久泄滑脱而直肠脱出者。
4.乌龟头或鳖头剁下,用湿透水的净纸包一层,再用胶泥封0.5厘米厚度,纳入文火烧存性,取出待凉,将泥与纸除去,研为细末备用。大便脱肛后,用温的淡盐水将脱出之段洗净,周围敷布上粉,然后托入即可。本方用于久泄脱肛者。
(三)灌肠法:
久痢便脓血,所便脓血色暗不鲜者,除内服药外,可用灌肠法治疗。
1.苦参18克、黄柏15克、黄连9克、乌梅15克。上药先用清水浸泡2小时,然后文火煎二次,合并头二煎药汁浓缩至100~15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灌后俯卧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
2.晚蚕砂20克;野菊花20克、野牡丹30克,煎汁200毫升,加入珍珠层粉1支,
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每10天为一疗程,间歇7~10天,再行第二疗程。
(四)饮食疗法
(1)金樱子粥金樱子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粉30克,糯米50克。先将金樱子五味子水煎取汁200毫升,去滓,另将糯米茯苓粉煮熟成粥后兑入药汁,加入白糖适量,每日服2~3次。本方功能固涩祛湿,适用于下利频繁者。
(2)桃花粥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先将赤石脂、干姜水煎取汁300
毫升,去滓,加入粳米后煮熟成粥食之,每日2次。本方功能温小涩肠,伴有腹部冷痛者,使用本方尤为适宜。
(3)石榴皮蜜膏:鲜石榴皮1000克(干石榴皮500克)切碎,砂锅煎煮2次,去滓后用微火浓缩至粘稠液体时加入蜂蜜300毫升,搅匀后煮沸,待冷后装入瓶中备用。每
日服3次,每次服10毫升。本方涩肠能力强,对久泻滑脱、脱肛者最为适用。
(4)黄芪乌梅膏:生黄芪200克、乌梅20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加入红糖250克,微火收膏,冷后装瓶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20毫升。本方功能补益涩肠,对虚寒滑脱,久泻脱肛者有良效。宜长期服用。
(5)生山楂粉、焦山楂粉各500克,炒麦面1000克,拌匀。2~5岁日服60~120克;
6~10岁日服120~250克;11~15岁日服250~400克。服时加红糖适量,温开水或浓茶水拌作干糊状,1日量分6~8次吃完。连用3~6天。本方酸甜适口,特别适用于小儿久痢患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下焦滑脱久泻不止,总以温涩固下为大法。然此证多兼有脾阳不足脾虚不运,又易致湿邪内停。常需伍用健脾化湿之品。
(二)下焦滑脱者尤易致中气下陷,可用补中益气与固涩止利之法同施。
(三)下利不止,小便少者,可分利小便,但不可分利太过,恐伤阴液
针灸:
取穴上脘天枢(双)、足三里(双),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2次。若下利脱肛者加灸百会
推拿: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肾俞大肠俞长强肩井曲池合谷。患者先取仰卧位,先用一指指摩法,  由中脘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复数次:再揉按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病者再取俯卧位,推按脾俞胃俞大肠俞肾俞、揉长强;最后患者取坐位,拿肩井曲池合谷。每口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