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波拉出血热

( aibolachuxuere )

西医

简介:
埃波拉出血热是1976年在非洲苏丹和扎伊尔发生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病毒性出血热
病因:
埃波拉出血热是由埃波拉病毒引起。
病史:
潜伏期4-16d
体征:
起病如流感,患者高热、头痛、食欲减退、咽痛,以至不能进食。其后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以胸、颈背及腰部为甚。腹痛多在上腹,呈痉挛性痛,并有腹泻,初为水样便,后为柏油样便。病程第5d左右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不痒,分布呈离心性,1-2周后肩、掌、跖等处脱皮。皮疹发生率为52%。重症病人在第5-7d出血倾向加重,有呕血鼻出血、结膜及牙龈出血便血子宫大出血;血尿较少见。孕妇多流产并伴大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易怒、精神错乱、木僵、嗜睡及脑膜刺激征等。有时有少尿,甚至无尿。病程约2周,恢复较慢,头痛胸痛、腹肌痉挛等可持续数周。
实验室诊断:
早期血白细胞轻度减少,血小板减少,尿有蛋白。个别病人血清白蛋白下降,gpt、got、淀粉酶升高,脑脊液一般正常。
早期诊断可取病人血、尿、咽拭接种豚鼠及猴或传代细胞分离病毒或用电镜检查血中病毒。血清学诊断可作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体。
并发症:
并发有胰腺炎、舌炎唇裂口腔溃疡肺炎睾丸炎等。
治疗:
除休息、补液及对症治疗外,恢复期血浆有一定疗效。应隔离病人至发病3周以上。病人排泄物、血和组织均有传染性,应煮沸、焚烧及消毒药浸泡等,如用2%次氯酸、2%甲醛(福马林)、2%苯酚(石炭酸)浸泡。接触病人应戴面罩和手套,穿隔离衣和戴眼镜。接触者应作医学观察,每日测体温2次,共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