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参考:肛门失禁

“大便失禁” 相关论述

病源大便失禁者,大肠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行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大便失禁
关格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格,阴关格而而手足四卷中)
范汪疗下部闭不通方。
乌梅五颗,着汤渍,须臾出核,取熟捣之如弹丸,纳下部中,即通也。(肘后同)
又方:取蒴 根一把捣末,水和绞去滓,强人服一升,数用有效,兼疗香港脚。
又疗大小便不通,三阳实,大便不通方。
榆白皮(三两) 桂心(二两) 滑石(六两)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集验同并出第十六卷中)
集验疗关格之病,肠中转痛,不得大小便,一日一夜,不瘥欲死方。
芒硝三两,纸三重裹,于炭火内烧令沸,安一升水中尽服之,当先饮温汤一二升以来,吐出,乃饮芒硝汁也。(肘后同)千金疗老人小儿大便失禁方。
灸两脚大kt 趾去爪甲一寸,三壮。
又方:灸足大趾奇间各三壮。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灸脐下一寸三壮。
又方:灸横纹一百壮。
又方:葵子(一升) 竹叶(一把)
上二味,以水一升,煮一沸,顿服之。
又方:葵子(一升) 榆白皮(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水三升,煮葵子一升,去滓,取一升,纳猪膏一升,空肚一服。
又方:盐半升,合蜜三合,同煎如饴,出之,着冷水中,丸如指大,深纳下部中,立通。(并出第十五卷中)
千金翼濡脏汤,主大小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粪,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腹满方。
生葛根(二斤切) 猪膏(二斤) 大黄(一两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纳膏,煎取三升,澄清,强人顿服之,羸人分再服。(出第七卷中)
备急葛氏疗猝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二三日则杀人方。
盐以苦酒和,涂脐中,干又易之。(必效同)陶氏猝大小便不通方。
纸裹盐烧,投水中服之。
姚氏风寒冷气入肠,忽痛坚急如吹状,大小便不通,或小肠气结,如升大胀起,名为关格病。
又疗大小便不利方。
苦参滑石贝齿(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服饮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弥佳。(文仲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关格大小便不通方。
以水三升,煮盐三合使沸,适寒温,以竹筒灌下部,立通也。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通草(四两) 郁李仁(三两去皮) 车前子五合一方一升) 黄芩(三两) 朴硝(四两) 瞿麦(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经心录同)
又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水解之,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经心录疗关格大小便不通方。
芒硝乌梅榆白皮(各五两) 芍药杏仁(去皮尖各四两) 麻子仁(三两)大黄(八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无乌梅,加枳实干地黄各二两。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两) 葵子榆白皮(各一两)
上三味下筛为散,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二匕和服,两服即通。(并出第二卷中)
近效疗大小便不通方。
硝石(吐去水

千金》治老人小儿大便失禁,灸两脚大指去甲一寸,三壮。及灸大指奇间,各三壮。

大便失禁者,由大肠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失禁。(《病源论》)治之宜涩固津液,方论所谓涩可去脱是也。(《圣济》)
遗屎有二证∶一因脾胃虚弱,仓廪不固,肠滑而遗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遗者。宜分别治之,脾虚理中汤;火盛,芍药甘草汤加黄连。(《心悟》)

大便失禁者,由大肠肛门虚弱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行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大便失禁

【病因】
· 胃肠道:大便嵌塞、溃疡性直肠炎、直肠癌放射性直肠炎、炎症性肠病
[imgz]weichangdonglijianchashouce098.jpg[alt]当直肠压力超过肛门压力时发生大便失禁[/alt][/img]
图5.17当直肠压力超过肛门压力时发生大便失禁
·神经源性:痴呆多发性硬化、脊髓病、中风
· 代谢性:糖尿病
·创伤性;分娩肛门直肠手术、括约肌创伤、性虐待
· 先天性异常
· 特发性大便失禁
某些大便失禁的病人,其肛管对粪便的识别功能消失,病人不能感知和识别通过肛管的粪便,因此就起不到防止失禁的作用。肛门敏感阈值是阴部神经病变的指标。
发现相当一部分特发性大便失禁的病人有阴部神经运动支的损伤(阴部神经病变)。这可以引起eas和盆底肌的功能损害,而这些肌肉对保持大便节制非常重要。这些病人,其直肠扩张后本应发生的eas收缩常消失,或者只有非常大的扩张容量才能引起eas收缩。
炎症性肠病直肠顺应性减低,直肠容量扩张程度正常人还没有感觉时,炎症性肠病患者已不能耐受。因此,尽管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也可能出现排便急切性大便失禁
直肠顺应性损害也可见于特发性大便失禁的病人。顺应性在大便储存方面有重要意义,直肠必须扩张以适应进入的大便以防大便失禁
【症状】
轻度失禁
· 轻微不随意的大便失禁
· 失禁伴有多屁、糊状或水样便。
重症失禁
· 不能形成块状大便
· 频发、自发性排便。
【诊断措施】
形态学诊断
直肠指诊
可以识别结构异常,并提供某些基础括约肌节律和挤压反应的信息。
直肠乙状结肠镜
可以直视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有无梗阻、肿瘤、炎症、感染、出血、脱肛裂
放射学
钡剂灌肠可以帮助识别解剖异常,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结肠镜
可以替代放射学识别解剖异常,确定有无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肛门直肠内超声
可提供详细的ias和eas的形态资料,并容易发现局灶性缺陷。
功能性诊断(图5.18)
向量容积分析肛门直肠测压
可以对由于肛门直肠括约肌机制引起的自发性排便阻力定性,并可确定肛管的静息压和收缩压及直肠抑制反射(见8.10)。
大便失禁病人肛门直肠测压的一些指征:
· 确定ias和/或eas功能失调在大便失禁中的相对作用
· 生物反馈训练前记录括约肌功能的基线水平
· 肛门括约肌修复术前和术后评估。
向量容积分析提供肛管内压力放射状分布的情况,能识别局灶性缺陷,并帮助指导肛门直肠括约肌修复和修复后结果评价。
肌电图
emg记录eas和耻骨直肠肌的电活动,这些肌肉的收缩对防止大便失禁很有必要。在生物反馈训练中也可用emg记录和观察这些肌肉的活动(见8.12)。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
阴部神经(支配盆底肌和eas)的功能可以通过经直肠电刺激运动神经,记录由此引起的括约肌反应活动。从刺激开始到第一次可记录到eas收缩的时间为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如果这一时间延长,则提示阴部神经病变。
阴部神经病变常可见于特发性大便失禁的病人(见8.13)。
[imgz]weichangdonglijianchashouce099.jpg[alt]大便失禁病人处理流程[/alt][/img]
图5.18大便失禁病人处理流程。

不同文化对何种年龄会出现大便失禁的认知并不相同,但儿童在3岁之前发生大便失禁都不被认为有医疗问题。大便失禁需要治疗的年龄也有赖于不同的民族文化。
男孩的功能性大便失禁较女孩更常见(4倍)。这种差异是由于男孩经常站着小便,因此在厕所大便的时间常较少。当女孩蹲着小便时,她们可能同时排大便
功能性大便失禁(encopresis),一词特用来区别儿童功能性失禁与神经性损伤或肛管畸形造成的失禁。
【病因】
大便嵌塞(图6.4)
这是儿童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研究表明97%儿童功能性失禁病例是由大便嵌塞所致。这种便秘常伴有盆底肌肉痉挛。
[imgz]weichangdonglijianchashouce104.jpg[alt]直肠内引起便秘的嵌塞大便[/alt][/img]
图6.4直肠内引起便秘的嵌塞大便
肛门直肠敏感性降低
肛门直肠敏感性降低,可因引起肛门内括约肌反射抑制而导致患者在意识到直肠存在粪便前,即已发生大便失禁。它也可造成排便欲望的频率与强度降低,而导致便秘恶化。感受阈的变化可能是粪便嵌塞的后果,因为粪便嵌塞可改变肠壁张力与弹性。
神经性病因
这包括脊髓病,特别是低位脊髓与马尾损伤和脑损伤
先天异常
包括肛管畸形。
创伤性病
包括括约肌损伤和肛门直肠手术。
行为紊乱
如:对上厕所的恐惧、或对取得控制及对引起父母注意而做的努力。最近,心理病因学的理论已经受到争议;大便失禁儿童的心理症状反而被认为是他们失禁的后果。
代谢紊乱
糖尿病可致直肠敏感性降低及自发的短暂性肛门内括约肌松弛。
【症状】
无意识大便失禁
【诊断措施】
小儿大便失禁诊断与成人相同(见5.4)。

大便失禁是指病人对排便失去控制的疾病
大便失禁可见于腹泻发作或粪便硬结嵌顿于直肠(粪便嵌塞)期间。有肛门脊髓损伤直肠脱垂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神经损伤、肛门肿瘤或妇女生产时盆底组织损伤,都能造成病人持久的大便失禁
医生要检查病人,以发现有无可引起大便失禁的任何结构异常和神经系统异常,包括检查肛门直肠,以及检查肛门的感觉是否正常。通常要作乙状结肠镜检查。有时还要作其他检查,包括支配盆腔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检查。
治疗大便失禁的第一步是尽量建立起排便的正常规律,排出成形粪便。改变饮食,包括在食物中添加少量纤维素。如果这样改变饮食无效,使用减慢肠运动的药物,如易停可能有效。
肛门肌肉(括约肌)的练习能增加其张力和收缩力,有助于防止大便失禁的复发。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病人可再训练肛门括约肌,并增加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大约70%主观上努力配合治疗的病人会通过生物反馈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
如果大便失禁持续存在,外科手术可能对其中一小部分人有效。例如,对那些大便失禁病因是肛门损伤或肛门解剖结构缺陷者,手术治疗能收到一定效果。若一切均告失败,作为最后手段,可作结肠切除术,缝合肛门,病人则从腹壁上的开口排便,将粪便排入一个可调换的塑料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