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格

参考:慢性间质性肾炎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粘连性肠梗阻

“关格” 相关论述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而致的以小便不通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本病多由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发展而来。
关格之名,始见于《内经》,但其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一是指病理,均非指病证,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作为病名提出,该书《平脉法》篇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认为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呕吐为主证的疾病,属于危重证候。近年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历代治疗关格的通腑降浊法治疗尿毒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节所论关格,主要是指小便不通并见呕吐者,至于大便不通兼有呕吐,古时亦称关格,但不属本节讨论的范围。西医学中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在反复感邪、饮食劳倦等因素作用下,或失治误治,使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致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行,湿浊毒邪内蕴,气不化水,肾关不开,则小便不通湿浊毒邪上逆犯胃,则呕吐,遂发为关格。脾肾阴阳衰惫是本,湿浊毒邪内蕴是标,故本病病理表现为本虚标实。在本病病变过程中,湿浊内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可致腹泻便秘湿浊毒邪外溢肌肤,可致皮肤瘙痒,或有霜样析出;湿浊毒邪上熏,可致口中臭秽,或有尿味,舌苔厚腻;湿浊清窍,可致昏睡或神识不清。随人体禀赋素质的差异,湿浊毒邪在体内又有寒化热化的不同,寒化则表现为寒浊上犯的证候,热化则表现为湿热内蕴的证候。随着病情的发展,正虚不复,可由虚致损。由于阴阳互根,阳损可以及。又因五脏相关肾病可以累及他脏。肾病及肝,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可致手足搐搦,甚至抽搐肾病及心,邪陷心包,可致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痛,甚则神志昏迷;肾病及肺,可致咳喘,胸闷,气短难续,不能平卧。
综上所述,关格病机往往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病位以肾为主,肾、脾、胃、心、肝、肺同病,其基本病机为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上逆犯胃。由于标实与·本虚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使病情不断恶化,因而最终可因正不胜邪,发生内闭外脱,竭阳亡的极危之候。
【临床表现】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关格的临床表现以小便不通呕吐并见为主症。小便不通发生在前,呕吐出现在后,呕吐出现后则表现为小便不通呕吐并见的证候。但在其;病程中,兼症甚为复杂,可归纳为两个阶段:
1.前期阶段在具有水肿淋证癃闭肾病病史及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面色苍白或晦滞,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腰脊酸痛,或伴水肿,尿量明显减少,头痛不寐,食欲不振,晨起恶心,偶有呕吐舌质淡胖,伴有齿印,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或细弱。本阶段以脾肾阳虚为主,但也有部分病人见有头晕眼花,舌质偏红,脉细数等阴虚征象。
2.后期阶段前期阶段症状不断加重,也有一部分关格病前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在重感外邪、手术等因素作用下,可突然出现关格的后期阶段症状。症见恶心呕吐频作,口中秽臭或有尿味,或腹泻,一日数次至十多次不等,便秘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瘙痒不堪,或皮肤有霜样析出,呼吸缓慢而深,咳喘气促,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疼痛,水肿较甚,尿量进一步减少,甚则不通,牙宣鼻衄肌衄呕血便血,四肢搐搦,狂躁不安,谵语昏睡,甚则神志昏迷,舌苔厚腻或黄腻而干燥,或花剥,脉沉细、细数或结或代。
【诊断】
1.具有小便不通呕吐并见的临床特征。
2.有水肿淋证癃闭肾病病史。
3.结合肾功能、b超、cr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走哺走哺主要指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往往先有大便不通,而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胃内的饮食痰涎,也可带有胆汁和粪便,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类似于关格。但走哺属实热证,其病位在肠。关格是先有小便不通,而后出现呕吐病机是脾肾阴阳衰惫为本,湿浊毒邪内蕴为标,属本虚标实之病证,其病位主要在肾。故与关格有本质的区别。《医阶辨证·关格》说:“走哺,由于大便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人;关格,由于阴阳之气倒置,上不得人,下不得出。”
2.癃闭癃闭主要是指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关格小便不通呕吐并见的一种病证。二者皆有小便不通,故需鉴别。癃闭一般无呕吐症状,而关格必有呕吐不过癃闭可发展为关格,而关格并非都由癃闭发展而来,亦可由水肿淋证发展而成。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主要应分清本虚标实的主次,本虚主要是脾肾阴阳衰惫,标实主要是湿浊毒邪。若以本虚为主者,又应分清是脾肾阳虚还是肝肾阴虚;以标实为主者,应区分寒湿湿热的不同。
若由水肿发展而来,症见面色苍白或晦滞,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尿清,舌质淡胖,伴有齿印者,多偏脾肾阳虚;若由淋证发展而来,症见头晕眼花,肌肤干燥或抽筋,牙宣鼻衄肌衄,狂躁不安,舌质偏红而干燥,或花剥,脉细数者,多偏肝肾阴虚。阳虚易致湿浊毒邪从寒化,因而湿浊毒邪伴有阳虚证者常属寒湿;阴虚易致湿浊毒邪从热化,因而湿浊毒邪伴有阴虚证者常属湿热
治疗原则
关格的治疗应遵循《证治准绳关格》提出的“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所谓主,是指关格之本,即脾肾阴阳衰惫。治主当缓,也就是治疗关格之脾肾阴阳衰惫,应坚持长期调理,缓缓调补脾肾之阴阳。所谓客,是指关格之标,即湿浊毒邪。治客当急,也就是对于关格湿浊毒邪,要尽快祛除。祛浊分化浊和降浊,湿热浊邪,当清热化浊;寒湿浊邪,当温阳散寒化浊;湿浊毒邪上犯中上二焦者,则宜降浊,使其从大便降泄而去。
分证论治
·脾肾亏虚,湿热内蕴
症状:小便量极少,其色黄赤,腰酸膝软,倦怠乏力,不思饮食,晨起恶心,偶有呕吐头痛少寐,苔薄黄腻而干燥,脉细数或濡数。
治法:健脾益肾,清热化浊。
方药:无比山药丸黄连温胆汤
方用山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熟地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牛膝五味子肉苁蓉以益肾固涩,半夏陈皮化痰降逆和胃枳实行气消痰而使痰随气下竹茹清热化痰黄连清热除烦。方中赤石脂有酸涩作用,于此证不利,可去之。
·脾肾阳虚,寒浊上犯
症状:小便不通,或尿量极少而色清,面色苍白或晦滞,畏寒怕冷,下肢欠温,泄泻大便稀溏,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方药:温脾汤合吴莱萸汤。
方用附子、干姜温阳散寒,人参甘草大枣补脾益气,反佐大黄苦寒降浊,吴茱萸温胃散寒又具下气降浊之功,生姜温胃散寒,和胃止呕。若嗜睡,神识昏迷,可加菖蒲远志郁金芳化开窍,甚则可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症状:小便量极少,呕恶频作,面部烘热,牙宜鼻衄头晕头痛目眩,手足搐搦,或抽筋,舌暗红有裂纹,苔黄腻或焦黑而干,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平肝熄风。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
前方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茯苓泽泻渗湿降浊,丹皮引血中之浊下行。后方用羚羊角钩藤凉肝熄风、清热解痉,配桑叶菊花以加强平肝熄风之效,白芍、生地养阴增液以柔肝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安抻,生甘草调和诸药。甘草白芍配伍,又能酸甘化阴,舒筋缓急。
·肾病及心,邪陷心包
症状:小便量极少,甚至无尿,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疼痛,神识昏循衣摸床,或神昏谵语恶心呕吐面白唇暗,四肢欠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豁痰降浊,辛温开窍
方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涤痰汤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燥湿化痰祛浊,生姜和胃降逆,菖蒲、制南星豁痰开窍枳实下气以利降浊,人参甘草扶助已虚之正气苏合香丸芳香开窍,可用温开水化开灌服,昏迷者,也可用鼻饲管灌入。
若躁狂痉厥,可改服紫雪丹;·若症见汗多,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舌质淡,脉细微,为阳虚欲脱,急宜回阳固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若汗多面色潮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液耗竭,应重用生脉散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以益气敛阴固脱。
治疗关格病尚可应用灌肠疗法,常用的灌肠方药有:
1.降浊灌肠方:生大黄、生牡蛎六月雪各30g,浓煎120mi,高位保留灌肠,约2—3小时后,应用300-500ml清水清洁灌肠,每日1次,连续10日为1个疗程。休息5日后,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2.降氮汤:大黄30g,桂枝30g,煎成200ral,保留灌肠。
【转归预后】
关格的前期阶段,经过积极治疗,预后尚好。而延至后期,湿浊毒邪上犯心肺,出现呼吸缓慢而深,或喘促息微,胸闷心悸,甚则神志昏迷者,病情危笃,预后较差,最终可导致内闭外脱,竭阳亡。临证应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必要时配合血液透析疗法。
【预防与调摄】
积极治疗水肿淋证癃闭等病,以及预防感冒温病发生是预防关格发生的关键。
在调摄方面,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尽可能选取能为人体充分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蛋清;适当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并且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有水肿者应忌盐。
【结语】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呕吐并见为特征的病证,多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发展而来。本病由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上逆犯胃所致,往往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证候。本虚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的区别;标实有湿热寒湿之异。治疗时应当遵循“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缓缓调补脾肾之阴阳,而对湿浊毒邪,要尽快祛除。祛浊分化浊和降浊,湿热浊邪,当清热化浊;寒湿浊邪,当温阳散寒化浊;湿浊毒邪上犯中上二焦者,则宜降浊,使其从大便降泄而去。关格后期,病情危笃,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
【文献摘要】
景岳全书·关格》:“关格一证,在《内经》本言脉体,以明阴阳离绝之危证也。如《六节藏象论》、《终始》篇、《禁服》篇及《脉度》、《经脉》等篇,言之再四,其重可知。自秦越人《三难》曰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八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以尺寸言关格,已失本经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无不以此相传,……。关格证所伤根本已甚,虽药饵必不可废,如精虚者,当助其精;气虚者,当助其气,其有言难尽悉者,宜于古今补阵诸方中择宜用之,斯固治之之法,然必须远居别室,养静澄心假以岁月,斯可全愈。若不避绝人事,加意调理,而但靠药饵,则恐一曝十寒,得失相半,终无济于事也。凡患此者不可不知。”
医门法律·关格》:“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
证治汇补·癃闭·附关格》:“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
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溺毒入血,血毒攻心,甚或因毒上脑,其症极危,急宜通窍开闭,利溺逐毒,导赤泻心汤(陶节庵《伤寒六书》方)调入犀珀至宝丹,或导赤散合加味虎杖散(廉臣验方)调入局方来复丹二三钱,尚可幸全一二。此皆治实证之开透法也。”
【现代研究】
·肾损害的病因研究
郭氏综述了中草药性肾损害。文中提出某些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已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甚至提出中草药性肾病这一概念。引起肾损害的中草药及临床表现:
木通:文献报道服用木通煎剂引起中毒8例,服药2-8小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进而出现浮肿,少尿,无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其中6例死亡。上述8例所服木通的剂量60-66g5例,120g1例,200g1例,25g连服10剂1例。
雷公藤蒋氏报道急性雷公藤中毒并肾损害17例,其中1次大量内服引起中毒者15例,多次治疗量内服累积中毒者2例。所有患者在服药后2小时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第2天开始出现肾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和颗粒管型,15例尿素氮升高等,11例痊愈,6例死亡。
斑蝥:文献报道内服外用斑蝥中毒各1例,用后数小时即出现尿少,腰痛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外用者于第2天死亡,内服者经抢救治愈。
鱼胆:陈氏等报道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者19例,患者吞服鱼胆6-48小时出现尿少、尿闭,其他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溶血性黄疸,肝大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全部治愈。
草乌:和氏报道1例患者服草乌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抢救1周后恢复正常。
猪胆:徐氏报道1例女患者服20ml猪苦胆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和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伴心衰和消化道出血,经治疗病情好转。
益母草:1例女患者因闭经益母草200g煎服,24小时后出现头痛腹痛腰痛上消化道出血尿血,终因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54]。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张氏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机关键为“虚、瘀、湿、逆”,提出补虚活血为本,祛湿降逆为标的治疗法则。据其拟定的虚、瘀、湿、逆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分别采用补肾扶正胶囊(冬虫夏草西洋参百合等)、活血化瘀胶囊(蜈蚣天仙子等)与肾衰灌肠汤(大黄附子赤芍青黛等)相结合,配合饮食调摄,共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28例,结果肾衰工期34例,显效接近全部病例;Ⅱ期60例,显效52.3%,有效26%;Ⅲ期有效47.1%[天津中医1990;(1):12]。乔氏运用肾衰1号(附子、生大黄炙黄芪益母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00例,其中肾功能失代偿期62例,有效率85。5%;尿毒症38例,有效率71.1%。对实验性大鼠肾衰(腺嘌呤灌胃造模)治疗结果提示,该方对受损肾组织有显著的改善和修复作用[陕西中医1992;·(11):481]。王氏根据尿毒症患者常因恶心呕吐,口服药困难,疗效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采用肾衰外敷药治疗尿毒症患者,将外敷药(主药有生附片川芎沉香冰片等)研为120目以上粉末,配以1.9%azonel液,敷于双肾俞关元穴处,治疗8例,按全国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判定标准,显效4例,有效3例,为治疗尿毒症探索出新途径[中医杂志1989;(11):42]。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
张氏在用“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实验研究中发现,补肾活血的肾衰灌肠液具有降低模型尿素氮、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肾血流、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且补肾活血汤急性毒理试验表明,该药口服安全,毒性很低[天津中医1990;(1):12]。

病名。“格”是格拒,“关”是关闭。上见吐逆叫“格”;下见二便不通叫“关”。在上由于三焦之气不流通,寒遏胸中,饮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于热结下焦津液干涸,气化障碍,故关闭。关格者,大小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脉诊术语。《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意指阴阳之气均盛极,形成阴阳离决之势,故名。

病源大便失禁者,大肠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行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大便失禁
关格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格,阴关格而而手足四卷中)
范汪疗下部闭不通方。
乌梅五颗,着汤渍,须臾出核,取熟捣之如弹丸,纳下部中,即通也。(肘后同)
又方:取蒴 根一把捣末,水和绞去滓,强人服一升,数用有效,兼疗香港脚。
又疗大小便不通,三阳实,大便不通方。
榆白皮(三两) 桂心(二两) 滑石(六两)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集验同并出第十六卷中)
集验疗关格之病,肠中转痛,不得大小便,一日一夜,不瘥欲死方。
芒硝三两,纸三重裹,于炭火内烧令沸,安一升水中尽服之,当先饮温汤一二升以来,吐出,乃饮芒硝汁也。(肘后同)千金疗老人小儿大便失禁方。
灸两脚大kt 趾去爪甲一寸,三壮。
又方:灸足大趾奇间各三壮。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灸脐下一寸三壮。
又方:灸横纹一百壮。
又方:葵子(一升) 竹叶(一把)
上二味,以水一升,煮一沸,顿服之。
又方:葵子(一升) 榆白皮(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水三升,煮葵子一升,去滓,取一升,纳猪膏一升,空肚一服。
又方:盐半升,合蜜三合,同煎如饴,出之,着冷水中,丸如指大,深纳下部中,立通。(并出第十五卷中)
千金翼濡脏汤,主大小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粪,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腹满方。
生葛根(二斤切) 猪膏(二斤) 大黄(一两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纳膏,煎取三升,澄清,强人顿服之,羸人分再服。(出第七卷中)
备急葛氏疗猝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二三日则杀人方。
盐以苦酒和,涂脐中,干又易之。(必效同)陶氏猝大小便不通方。
纸裹盐烧,投水中服之。
姚氏风寒冷气入肠,忽痛坚急如吹状,大小便不通,或小肠气结,如升大胀起,名为关格病。
又疗大小便不利方。
苦参滑石贝齿(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服饮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弥佳。(文仲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关格大小便不通方。
以水三升,煮盐三合使沸,适寒温,以竹筒灌下部,立通也。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通草(四两) 郁李仁(三两去皮) 车前子五合一方一升) 黄芩(三两) 朴硝(四两) 瞿麦(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经心录同)
又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水解之,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经心录疗关格大小便不通方。
芒硝乌梅榆白皮(各五两) 芍药杏仁(去皮尖各四两) 麻子仁(三两)大黄(八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无乌梅,加枳实干地黄各二两。
又疗大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两) 葵子榆白皮(各一两)
上三味下筛为散,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二匕和服,两服即通。(并出第二卷中)
近效疗大小便不通方。
硝石(吐去水

千金关格胀满不通方。
芍药(六分) 芒硝(六分) 黄芩(五分) 杏仁(八分去皮尖) 大黄(八分)
五味末之,蜜和丸如桐子,饮下十丸,日二服良。
又方:独头蒜烧熟去皮,绵裹纳下部,气立通,削姜裹盐导,并佳。
又方:干姜杏仁
上三味等分捣导之。
又疗胀满关格不通方。
吴茱萸(一升熬) 干姜大黄 桂心 当归芍药甘草(炙) 芎 (各二两) 雄黄(三分研) 人参细辛(各四两) 真珠(一分研) 桃白皮(一握)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雄黄真珠末,酒一升,微火煎三沸,服一升,得下即止,不必尽也,每服如人行十里久,进之。(并出第十五卷中)

论曰大小便不通者,阴阳关格,及三焦约之病也,阴阳和平,三焦升降,则水谷糟粕以时传导,今阴阳偏盛,气痞于中,则营卫因之以不行,故气结于腹内,胀满不通,而大小肠俱闭塞也。
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大黄散方
大黄(锉二两) 桂(去粗皮三分) 冬瓜子(微炒一合滑石(研三两) 朴硝生铁铫子
五味,先捣前三味,细罗为散,更与滑石朴硝同研匀细,每服二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治大小便不通,黄芩汤方
黄芩(去黑心二两) 赤芍药白茅根大黄(生用各三两) 瞿麦穗(一两半)
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朴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温服
关格不通,脬肠妨闷,大小便不通,芒硝汤方
芒硝(研二两半) 冬葵子(微炒三合滑石(碎三两)
上三味,除芒硝外, 咀二味,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温服
治腹胁胀满,关格,大小便不通,茱萸汤方
吴茱萸(汤浸洗去涎曝干微炒) 大黄(锉炒)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赤芍药甘草干姜(炮一两)
上一十三味,将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下雄黄真珠末一字,酒半盏,更煎三沸,空心服之。
治大小便不通,滑石汤方
滑石(一两半) 茅根车前子(各三分) 天门冬(去心焙) 冬瓜瓤莨菪子(淘去浮者
上六味 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治大小便俱不通,车前子汤方
车前子(五两生用) 木通(锉四两) 黄芩(去黑心)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各
上四味,将前三味粗捣筛,与郁李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朴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食前温服、日三。
治大小便俱不通,榆白皮汤方
榆白皮甘草(炙锉各一两半) 滑石(三两) 桂(去粗皮一两)
上四味, 咀,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服,日三。
治大小便不通,芍药汤方
赤芍药桑根白皮(锉各三两) 瞿麦穗大黄(锉炒) 榆白皮(锉) 防葵(去芦头) 麻
上七味,将前六味粗捣筛,与麻子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腹温服,日晚再服。
治大小便不通,木通汤方
木通(锉二两) 大黄(锉生用) 滑石(各三两) 麻子仁一合研如膏)
上四味,将前三味粗捣筛,与麻子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服之。
治大小便不通,冬葵根汁
生冬葵根(净洗二斤捣绞取汁三合生姜(四两捣绞取汁一合
上二味搅匀,分作两服,空腹一服,有顷再服,服尽即通。
气痞,心腹胀喘促,大小便不利,甘遂散
甘遂(煨) 牵牛子(炒) 续随子(去壳) 大戟葶苈子(各等分
五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浓煎灯心汤,空心调服,利下水为度。
治大小便不通,紫金沙散方
紫金沙(不拘多少蜂房蒂也)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治大小便不通,土马鬃汤方
土马鬃(不拘多少)
上一味,走水陶火上,用新瓦爆过,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大小便不通,猪脂酒方
猪脂(如半鸡子大碎切)
上一味,以酒一升微煮沸,投猪脂,更煎一二沸,分为两度,食前温服,未通再服。
治大小便不通,冬葵子汤方
冬葵子(微炒一两)
上一味,粗捣筛,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人乳汁半合,和匀,空腹顿服。
治大小便不通,发灰散
乱发(一两净洗烧为灰)
上一味细研,每服三钱匕,温水调,食前服,日三,以通利为度。
下焦结热,肠胃燥涩,大小便不利,牵牛子丸方
黑牵牛(淘洗令净炊令气透便取出摊令微冷便杵取末三两) 青橘皮(焙和白用) 陈橘皮(焙和白用) 桑根白皮(锉炒) 芍药(焙各一两) 栝蒌根(一两) 木通(锉一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拌和,杵至三五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茶酒任下。
下焦热,大小便不通,气胀满闷,木香饮方
木香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三分) 冬葵子(研) 瞿麦穗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大小便不通,茯苓丸
赤茯苓(去黑皮) 芍药当归(切焙) 枳壳(去瓤麸炒) 白术人参(各五两) 大麻仁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煎茅根汤下治大小便不利,芫花丸方
芫花(炒) 滑石(碎各半两) 大黄(锉炒三分)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汤下。
中焦热实闭塞,关格不通,吐逆喘急,大黄汤方
大黄(锉微炒) 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洗七遍炒) 人参(各三分) 黄芩(去黑心) 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大小便不通,腹胁坚胀,蒸下部方
莲叶(三两) 葱(三七茎并须用去叶切) 皂荚(一挺炙锉) 生姜(一两切)
上四味,以浆水一斗二升,煮十余沸,并滓分两度用,旋旋盛入小口瓷缸中,坐缸口上,熏蒸冷则易之,未通即倾药于桶斛中,添热水,坐蘸下部即通。

经义
六节藏象论》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终始篇》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以上俱有刺法,详载《类经·针刺类》。
《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脉度篇》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甚,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论证(共四条)
关格一证在《内经》本言脉体,以明阴阳离绝之危证也,如《六节藏象论》《终始篇》《禁服篇》及《脉度》《经脉》等篇言之再四,其重可知。自秦越人《三难》曰∶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以尺寸言关格,已失本经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无不以此相传,而竟置关格一证于乌有矣。再至丹溪,则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愚谓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耶?且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又堪吐乎?谬而又谬,莫此甚矣。夫《内经》云∶人迎四倍,寸口四倍,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自有本条,其与关格何涉?数子且然,况其它乎,又安望治此者之无谬哉!一、关格证在《内经》本以人迎六腑之阳,寸口五脏人迎盛至四倍以上,此阳明经孤阳独见,水不济火也,故曰格阳格阳者,阴格于阳也。气口盛至四倍以上,此太阴经元阴无主,气不归精也,故曰关阴关阴者,阳关也。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此其阳气不藏,故阴中无阳,阴气不升,故阳中无阴阳相离,故名关格也。凡见此者,总由酒色伤肾,情欲伤精,以致阳不守舍,故脉浮气露,亢极如此,此则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是亢龙有悔之象,最危之候也。
内经》以人迎寸口并诊关格,今后世诊法,则但取寸口,而不察人迎,似于法有未尽,然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脉见于彼,未有不见于此者,所以但察气口,则人迎之脉亦可概见。故凡见寸口弦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者,便是关格之脉,不得误认为火证。余尝诊此数人,察其脉则如弦如革,洪大异常,故云四倍;察其证则脉动身亦动,凡乳下虚里,脐傍之动气,无不舂舂然、振振然与脉俱应者;察其形气,则上有微喘,而动作则喘甚,肢体而力,而寤寐多慌张。谓其为虚损,则本无咳嗽失血等证;谓其为痰火,则又无实邪发热等证,此关格之所以异也。然惟富贵之人及形体丰肥者,多有此证,求其所因,则无非耽嗜少艾,中年酒色所致,是虽与劳损证若有不同,而实即劳损之别名也。此老成之人所以当知慎也。有喘论在喘证门,互阅可也。
本经脉度篇》所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此举脉证而兼言之也。若以脉言则如前之四倍者是也;若以证言,则又有阴阳俱盛者,以阳病极于阳分,而病极于分也。凡阳盛于阳者,若乎当泻,而分见,有不可泻。阴极于者,若乎当补,而阳分见阳,又不可补。病若此者,阳自阳而阳中无,阴自阴而阴中无阳,上下否隔,两顾弗能,补之不可,泻之又不可,是亦关格之证也,有死而已。此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大有不同,学人当辩其疑似。
论治(共三条)
关格之脉,必弦大至极。夫弦者为中虚,浮大者为阴虚,此肾水大亏,有阳无阴之脉也。治此者,宜以峻补真阴为主,然又当察其虚中寒热阴中阴阳,分别处治,斯尽善也。
关格证,凡兼阳脏者必多热,宜一阴煎左归饮左归丸之类主之。兼阴脏者必多寒,宜大营煎右归饮右归丸之类主之。若不热不寒,脏气本平者,宜五福饮三阴煎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关格证,所伤根本已甚,虽药饵必不可废,如精虚者当助其精,气虚者当助其气,其有言难尽悉者,宜于古今补阵诸方中择宜用之。斯固治之之法,然必须远居别室,养静澄心,假以岁月,斯可全愈。若不避绝人事,加意调理,而但靠药饵,则恐一暴十寒,得失相半,终无济于事也。凡患此者,不可不知。
关格论列方
五福饮(新补六) 大营煎(新补十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一阴煎(新补八) 三阴煎(新补十一) 左归饮(新补二) 左归丸(新补四)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五)

关格(指尿毒症)一病最为危候,乃脾肾衰败之危象,根源虽在脾肾,主要则导致清浊升降紊乱,产生浊阴上逆,关键在于内源性浊毒,故其先兆也以浊阴上干为警号……
一、概述
关格肾功能衰竭的危重病证,主要见证为小便闭呕吐上逆,系水肿癃闭淋证等病的晚期,也可突然出现于外科手术后、温毒急腹症等病末期。
病机由于脾阳败竭,肾阳虚惫,致阳不化浊、浊邪壅塞三焦之故。因气机阻碍,引起升降反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浊上逆,壅塞上窍。故关格一病,根源虽在于肾之衰竭,然已累及心脾,因肾为胃关,关门不利之故。尤其因火衰致土败,土败则火更衰微,二者互为病理因果关系,因此关格系脾肾先后二天具竭并损及五脏,乱至三焦的危证。故临床上,关格病机应抓住脾肾具败为本,三焦升降紊乱为标的关键,从温肾健脾,通腑降浊及清利三焦进行综合治疗,不能只注意肾阳虚衰的一面。
关格一病,最为危候,如林佩琴说:“下关上格中焦气不升降,乃阴阳离绝之危候”(《类证治裁·关格》)。对于关格,中医文献论述较多。在《内经关格为以脉论证,即通过脉象的变化阐述病机,亦即通过人迎寸口脉象的亢盛,反映阴阳离绝的情况,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具盛四倍以上为关格”。《灵枢·脉度》亦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后世则以关格作为病名,《诸病源候论》认为关格指大小便闭,即大便不通内关小便不通外格,二便具不通,谓之关格。张景岳则曰:“此真阴败绝,元海无根,诚亢龙有悔之象,最为危候。”(《景岳全书·十六卷·关格》)。以后关格逐渐被列为上不能入为之格,下不能出谓之关的危证,即:呕吐,二便闭泛称关格,其中呕逆大便不通肠梗阻,亦称关格,而呕逆小便少,甚至尿闭的关格即为本节肾衰尿毒症危证。
关格,现代医学称为尿毒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证。由于慢性肾脏损害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发生于各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性肾炎肾盂肾炎后期。由于血中二氧化碳潴留,导致酸中毒,氮质浓度增高而产生氨中毒,此阶段,由于肾小管呈不可逆性的损害,故预后极为不良。
二、关格先兆的临床意义
关格分为前期及后期两个阶段,皆各有征兆显露,至晚期时多呈危象,病多已入膏肓
(一)早期先兆
关格早期先兆主要以脾肾阳俱虚先兆证的形式出现,大凡慢性肾炎后期,出现面色?白,食少便溏,呕恶,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昼短,夜尿多,虚浮,就应注意为关格前驱先兆征。尤其偶有恶心及虚浮,昼尿短少应警惕为关格的早期先兆症,此时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大都不正常。
阻截治则 温补脾肾,方宜金匮肾气丸: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丹皮
(二)后期凶兆
关格后期以口中出现尿味,表情淡漠,嗜睡为晚期凶兆。此时提示阳虚阴盛,浊毒上逆,现代医学为氮质潴留,血氨偏高。
阻截治则 扶阳降浊以大肠泻浊法(通腑降浊法),替偿已丧失利水功能的肾脏,一般采用千金温脾汤:生大黄附子干姜人参、去甘草,酌加上肉桂茯苓,并辅以丹参活血化瘀,晚期真阴欲竭者,酌加滋养真阴之品,如龟板、鳖甲等。
(三)晚期危象
关格若继续发展下去,出现频频呕恶,尿闭,甚至昏迷抽搐,出血,气喘,则为关格危象。提示脾肾大衰,浊毒上犯,致阻塞三焦心窍,病情危笃。相当于现代医学血尿素氮上升致脑血氨浓度过高及酸中毒,血电解质紊乱,水盐平衡失调,预后不良。
抢救 以温脾汤加生龙骨牡蛎保留灌肠,呕吐恶心烦躁、有郁热者,可口服或鼻饲苏叶黄连饮竹茹生姜,昏迷不醒的可予至宝丹牛黄清心丸开窍,尿闭严重的,生大黄必须重用,通过导泻肠腑代替膀胱腑降浊,并注意顾护正气。并配合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抢救。
急暴型关格凶兆
水肿病人如迅速出现尿少,甚至尿闭,呕恶严重,并很快昏迷的,为浊毒内蕴,闭阻三焦关格急症。属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极为凶险,应急予温脾汤及按温病进行辨证论治

急性肠梗阻先兆为短暂的闪电型先兆,旋即进入典型期。如反而出现不呼不叫,淡漠沉静,呼吸微弱为呼吸循环衰竭的凶讯……
祖国医学的关格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上不能入,下不能出,即呕吐、饮食不进、大便闭、如《医贯·噎膈论》所曰:“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肠梗阻即属此类。另一类指呕恶尿闭、水肿癃闭腰痛等。西医的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即属此类。二者,一为外科急症,一为内科急症,病情皆较危重。本节关格急症即指前者,包括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等,属中医关格结胸肠结等范畴。如《杂病广要·关格》曰:“关格三焦隔塞之病”《医学入门·关格证治》曰:“关乃阳不下……格乃阴不上,……上下不通三焦撩乱……阴阳不能相荣,故既关且格”,“关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大承气汤下之”。
急性肠梗阻多由肠套叠肠扭转等引起,主要征兆为突然发作痉挛性腹痛腹胀呕吐(高位梗阻尤剧)大便闭、停止排气,如不全性梗阻,可有少量血便
肠扭转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常有饱餐后行重力史,除出现上述腹痛、胀、呕、闭四大征兆外,小肠扭转多作胸膝卧位,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人。特点为疼痛多在左下腹,吐粪,呈马蹄样肠型,腹部皆可见明显肠型。
肠套叠以小儿多见,尤其2岁以内小儿最为多见,除腹痛、胀、闭、呕四大症外,并以便血腹内包块为其特征,小肠梗阻则为阶梯样肠型。
肠梗阻严重时易出现昏沉嗜睡、反应迟钝、呼吸微弱或呈叹息样呼吸,唇绀面白、脉微欲绝,为气血耗尽、阴阳离绝之危象。西医认为主要是因为脱水酸中毒、循环血量减少,腹式呼吸受限,加重了呼吸循环的负荷,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之故,出现这样的危象,提示生命危在旦夕,应组织抢救。

怒气伤肝,而肝气冲于胃口之间,肾气不得上行,肺气不得下行,而成此症, 以开郁为主,方用
荆芥柴胡郁金茯苓苏子白芥子花粉( 各壹钱) 白芍( 叁钱) 甘草( 伍分)
水煎服,又方用 阴阳水各一碗,加盐一撮,打百余下,起泡,饮之即吐而愈,凡上焦有疾,欲吐而不能吐者,饮之立吐。

㈠病名。
小便不通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内关小便不通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医醇剩义·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者,宜解郁和中,用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者,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者,和中大顺汤。通治关格二气双调饮
脉象名。人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⑶病理名词。阴阳均见偏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阳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也。”


素问》云∶人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灵枢》云∶邪在六腑阳脉不和,不和则阳脉盛;邪在五脏阴脉不和,不和则阴脉盛。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故曰关;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故曰格。关格者,不得尽命而死。此《灵》、《素》之论关格,以脉言,而非症也。自仲景宗之,而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夫人迎四倍,寸口四倍。则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此隔食症也。曰不得小便者,此癃闭症也。自此叔和以后,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关格。而洁古则曰∶寒在上,热在下。夫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而可谓之寒在上、热在下乎?东垣则以清气反行浊道曰格,浊气反行清道曰关。丹溪但言膈中觉有所碍,不能升降,是有格而无关。元方以大小便不通为关格,其说尤为舛错。后丹溪竟以关格立症分门,致后学茫然莫辨。独马元台力辨诸子之非,谓关格非隔食癃闭之症。夫巢、张、李、朱为医之宗,尚与《内经》相乖,况下工?岂知关格为脉体,而非病名者哉!

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

〔《难》〕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阴盛阳不得营,故寸口大三四倍于人迎。)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阳盛阴不得营,故人迎大三四倍于寸口。)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三十七难)

〔洁〕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者,甚热之气;格者,甚寒之气。是关无出之由,故曰关也;格无入之理,故曰格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

〔云〕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已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浆不下,故曰格,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关,关则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丹〕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虚气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之。

〔孙〕奉职赵令仪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和,翌日乃安。此关格之病,极为难治,垂死而活者,惟此一人耳。

〔孙〕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角细研,粥饮下三钱,立通。

〔《外》〕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独头蒜烧热去皮,纸裹纳下部,气立通。

〔仲〕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脉》〕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成注云∶下微谓脉沉之而微也,本大谓关后脉大也。)

呕吐膈噎淋证参看。
关不小便格吐逆,
经云∶人迎脉大于气口四倍,名曰格;气口脉大于人迎四倍,名曰关。
上寒下热中焦窒;
关,乃阳不下,以寒在胸中,塞而不入;格,乃不上,以热在下焦,寒而不出。上下不通,三焦撩乱,中气不足阴阳不能相荣,故既关且格。中虚者,补中益气汤加槟榔以升降之;中虚痰盛者,六君子汤去术,加柏子仁及麝少许;虚甚,吐利俱不得者,既济丸
吐提其气非为痰,
关格与噎秽稍异,胃中觉气有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宜二陈汤,加木通,吐其横格之气,不必在出痰也。
或治下焦不可执。
古云∶关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经云∶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言火逆上而为呕吐,非膈上所生,独为关,非格也,大承气汤下之。若但吐而不得小便者,胃苓汤。有膏粱积热,损伤北方真水者,滋肾丸主之。忌用淡渗利水之药,详前淋证。凡关格见头汗者,死。
证虚柔实则刚,
阳极则为刚 ,多类风证,宜清热化痰祛风;阴极则为柔 ,多类厥证,宜温补化痰降火。此丹溪胃实则为刚,虚则为柔,皆危证也。余详伤寒
口噤不醒通身强。
病发则身强不醒,痫病发则身软时醒。 、痫相似,而实不同。
内外因皆挟痰火,
外因风邪,或内因七情,皆必挟痰火而后发 。痰壅发 不醒,或只手足搐搦,左右动摇,宜祛风导痰汤,加竹沥、姜汁。风痰盛者,败毒散防风天麻黄芩全蝎生姜薄荷,或通圣散人参柴胡,间服寿星丸,姜汁、竹沥下。火盛则遍身战掉,犹火炎而旋转也。火能燥物,而使气液不足,宜四物二陈汤,加芩、连、知、柏、竹沥、童便,补而散之。实火胸满口噤切牙,脚挛,卧不着床,大便闭者,大承气汤下之,仍忌风药。盖火为风燥之本,能治其火,则风自散,而燥自润矣。
郁闷诸虚甚则亡。
七情郁闷者,乌药顺气散八味顺气散主之。诸虚绝无风邪,而筋脉挛急角弓反张者,乃气血虚脱,无以主持养筋,此等尤不可纯用风药。经曰∶诸 强直,皆属于湿。湿极反兼风化制之,实非风也,虚也。故又有言曰∶虚为本,痰火外邪为标。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竹沥,或六君子汤加黄 、附子柴胡血虚者,四物汤加防风羌活,或大秦艽汤
病比痫更重,甚则因而昏死者有之。

经义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素问》)
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荣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荣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难经》)
哲言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心脉洪大而长,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张仲景
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者甚热之气,格者甚寒之气。是关者无出之由,格者无入之理。寒在胸中,遏绝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出。(张洁古)
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戴复庵)
走哺,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关格,由上下阴阳之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医阶辨证》)
关格一证,在《内经》本言脉体,以明阴阳离绝之故。自秦越人以尺寸言关格,已失本经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无不以此相传,而竞置关格一证于乌有矣。再至丹溪,则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
愚谓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耶?且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又堪吐乎?谬而谬又,莫此为甚!夫《内经》云人迎寸口,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自有本条,其与关格何涉?数子且然,况其他乎?
○《经》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此关格之证,以脉言,不以病言也。
今人患此颇多,而人多不知,但其两手之脉,浮弦数极,大至四倍以上者,便是此证。其病必虚里跳动,而气喘不已;此之喘状,多无咳嗽,但觉胸膈舂舂,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遍身振振,慌张不定。此必情欲之伤,以致元气无根,孤阳离剧之候也,多不可治。(张景岳)
按∶《内经》所言,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是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寸口也。越人云∶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仲景亦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皆以阳分取决于寸口分取决于尺内也。《难经》又言∶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仲景又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则知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张介宾直将越人、仲景之言,一概非之,独执人迎在颈,为阳明之表脉,遂诋东垣、丹溪皆仍叔和《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谬。呜呼!《内经》固为圣经,确宜遵从,而越人、仲景之书,未尝不为圣经也。盖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阴阳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也。人一身表里上下之气化,皆肺所司,血脉皆心所主,故凡气血之盛衰,靡不变见于气口气口实为肺经之一脉,不过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即如仲景所指趺阳少阴,虽主于足,然未尝不于关尺推之;则《内经》所言人迎气口,候之左右亦无不可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痞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张氏医通》)
关格之为病,世多不得其解,不知《内经》分人迎寸口,其言早已明析。人迎三阳寸口三阴;统三阳者胃也,统三阴者肺也。阳曰格,言其阻;阴曰关,言其闭。经未明言,所患何证,犹为难测。仲景为解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则明显易解矣。阳明主纳水谷,三阳同阻于阳明,水谷何由入?太阴主调水道三阴同闭于太阴水道何由调?治者不从肺胃求责,或以为阳反在下,反在上;或以为阳格乎拒乎阳;或谓阴阳不交,各造其偏,均未得谛当也。
关格一证,前本仲景之说为解,其实仲景所言,但关格中之一病耳。谓吐逆不得小便,为非关格,不可也。以为遂足以尽关格之病,亦不可也。阴阳本自贯通,关格阴阳各聚于一区。《内经》言脉不言证,其所包者广可知。故凡阴阳两不相顾,而病多分见者,皆关格之类也。
病救,阳病救阳阴阳同病,则阴阳同救。阴阳皆病,而分见者,其将何以措手乎?由是言之,吐逆不得小便,但为关格之先兆。他如干霍乱之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或一身而寒热各半,或一病而阴阳混淆者,皆关格之类,而不得为真关格。真关格者,无药可医,不得尽期而死。(《医参》)
补编
关格虽有数种,然总由肝郁为病,以肝主疏泄故也。治用逍遥散,加山栀车前以降逆,柴胡以升木郁,乃和解之意。(陈士铎
关格者,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饮呕吐,唇燥面赤,脉息沉伏,此寒从少阴而入,阴盛于下,逼阳于上。
白通汤,寒因热用,和人尿猪胆咸苦之物于温热药中,其气相从,可去拒格之寒也。服药脉渐出者生,乍出者死。(《赵氏医贯》)
内经》曰∶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此正指关格而言也。不并犹言不交也,阳在上者不能下,在下者不能上,则天地不交,而运化之机缄穷矣。欲降其阳则伤,欲升其阴则阳败,故古人立方,不治其寒热,而以通达窍者宜之。(《见闻录》)
关格所伤,根本已甚,药饵固不可废。如精虚者,当补其精;气虚者,当益其气。然必须远居别室,静养澄心,假以岁月,斯可保全。若不绝谢人事,但靠药饵,终无济也。(张景岳)
关格之证,自《灵》、《素》以及《难经》、仲景脉法,皆深言之,然无其方也。后世以无成方根据傍,其中元言奥义,总不参研,空存其名久矣。惟云岐子述其阴阳反背之状,传其所试九方。其谓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以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此从《伤寒论胸中有寒,丹田有热立说,实非关格本证。所引《内经运气主客之法,亦属无据。至于《灵》、《素》、《难经》、《金匮》之文,绝不体会,所定诸方,浑入后人恶劣窠臼。方中小疵,杂用二陈、五苓、枳壳、浓朴、槟榔木香是也。方中大疵,杂用片脑麝香附子皂角牵牛大黄朴硝是也。夫阴阳不交,各造其偏,而谓反在上阳反在下,可乎?九死一生之证,而以霸术劫夺其阴阳,可乎?仲景之以趺阳为诊者,正欲人调其营卫,不偏偏阳,一味冲和无忤,听胃气之自为敷布,得协于平也。岂一蹴所能几耶?故不问其关于何而开,格于何而通,一惟求之于中,握枢而运。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姑立进退黄连汤一方,要未可为中人道也。
黄连汤者,仲景治伤寒之方也;以其胃中有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而不交于中土,于是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此汤以升降阴阳固然矣。而湿家下之,舌上如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亦用此汤何耶?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之和法。饮入胃中,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不相扦格矣。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于上下,而不为表里,即变柴胡汤黄连汤,和其上下。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其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以开之。仲景圣法昭然矣。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
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盖太阳主开,太阳不开,则胸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以桂枝太阳经药,和营卫而行阳道,故能开之也。至于五志厥阳之火上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则以火济火,头有汗而阳脱矣。
其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分,桂枝亦在所不取。但胃之关门已闭,少阴主阖,少阴之气不上,胃之关门必不开。《经》曰∶肾气独沉。又曰∶肾气不衡。夫真气之在肾中,犹权衡也,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有权无衡,则关门有阖无开矣,小溲亦何从而出耶?是则肾气丸,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肾气交于胃,则关门开,交于心,则厥阳之火随之下伏,有不得不用之时矣。
○凡治关格病,不知批 导 ,但冀止呕利溲,亟治其标,技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参人迎趺阳太冲,独持寸口,已属疏略。若并寸口阴阳之辨懵然,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辨脉之阳虚阳实,阴虚实,而进退其治,肓人适路,不辨东西,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从王道,辄投霸术,逞己之能,促人之死,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附方
进退黄连汤黄连姜汁炒一钱五分、干姜炮一钱五分、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桂枝一钱、半夏姜制一钱五分、大枣二枚。进法∶用本方六味俱不制,水三茶盏,煎一盏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
朝服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
资液救焚汤五志厥阳之火。生地黄取汁二钱、麦门冬取汁二钱、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胡麻仁炒研一钱、柏子仁炒七分、甘草炙一钱、五味子四分、紫石英敲碎一钱、阿胶一钱、寒水石敲碎一钱、滑石敲碎一钱、犀角磨汁三分、生姜汁三匙。上除四汁、阿胶,其八味用水四茶杯,缓火煎至一杯半;去渣、入四汁、阿胶,再煎至胶烊化;斟出,调牛黄日中分二、三次热服。空朝先服八味丸三钱。

素问六节藏象论 脉要精微论)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足阳明胃脉也,在颈下夹结喉旁一寸五分。一盛二盛,犹言一倍二倍,谓以人迎寸口相较,或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故人迎寸口而至于盛衰相倍者,乃不免于病矣。然人迎候阳,故一盛在少阳,胆与三焦也。二盛在太阳膀胱小肠也。三盛在阳明,胃与大肠也。四盛以上者,以阳脉盛极而无以通,故曰格阳。此义终始、禁服二篇,分别尤详,见针刺类二十八、九。又经脉篇所载亦明,见疾病类十。)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寸口手太阴肺脉也。寸口候阴,故一盛在厥阴,肝与心主也。二盛在少阴,心与肾也。三盛在太阴,脾与肺也。四盛以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故曰关阴。终始、禁服二篇详义同前。)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俱盛四倍以上,谓盛于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过盛,盛极则败。凡脉盛而至于关格者,以阴阳离绝,不能相营,故至羸败。极,尽也。精气,天禀也。言不能尽其天年而夭折也。脉度篇曰∶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愚按∶关格脉证,本经垂训极明,世人病此不少;而历代医师,每各立名目以相传训,甚至并其大义而失之,其谬甚矣。夫所谓关格者,阴阳否绝,不相荣运,乖羸离败之候也。故人迎独盛者,病在三阳之腑也。寸口独盛者,病在三阴之脏也。盖太阴行气三阴,而气口之脉,亦太阴也。阳明行气于三阳,而人迎之脉,在结喉之旁也。故古法诊三阳之气于人迎,诊三阴之气于寸口。如四时气篇曰∶气口,人迎候阳。正此谓也。其于关格之证,则以阴阳偏盛之极,而或见于人迎,或见于气口,皆孤阳之逆候,实真阴之败竭也。故六腑阴脱者曰格阳格阳者,阳格于也。五脏阴脱者曰关阴关阴者,拒乎阳也。脏腑俱脱,故云关格。然既曰阴阳关格,必其彼此痞绝,似当阴阳对言,而余皆谓之阴脱者何也?正以脉盛之极为无,无则无根,而孤阳浮露于外耳,凡犯此者,必死无疑。余尝于蒯司马、田宗伯辈见之,其脉则坚盛至极,其证则喘息日增,甚至手颈通身之脉,俱为振动不已,是皆酒色伤精所致,终至不救。故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其即关阴格阳之谓欤?又按∶关格之脉,如六节藏象脉度、终始、禁服、经脉等篇,言之再四。盖恐其难明,故宣而又宣,诚重之也。而后世诸贤,鲜有得其旨者,岂皆未之察耶?夫人迎在头,系阳明表脉,故人迎倍大者曰格阳寸口在手,系太阴里脉,故寸口倍大者曰关阴。此以阴阳痞绝,气不相营,故名关格,不可易也。而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仲景宗之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夫人迎四倍,寸口四倍,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未必至死,何两经谆谆特重之若是耶?继自王叔和以后,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关格,而且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致后世惑乱,遂并阴阳表里大义尽皆失之。迨及东垣之宗脉经者,则亦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曰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人迎之脉,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其宗仲景者,则亦曰格则吐逆,关则不便。甚至丹溪则特立关格一门,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夫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热在下耶?其说愈乖,其义愈失,致使后学茫然莫知所辨,欲求无误,其可得乎?独近代马玄台知诸子之非,而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曰呜呼痛哉!轩岐之旨乎。秦张王李朱,后世业医者所宗,尚与内经渺然如此,况能使后世下工,复知关格为脉体而非病名也,又焉能决关格脉之死生,治关格脉之病证,及治隔证闭癃证而无谬也哉?此马子之言诚是矣,然观其诸篇之注,则亦未详经义,谬宗叔和,仍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而仍失本经表里阴阳根本对待之义,此其复为误也。故于阴阳别论中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之义,竟皆谬注。呜呼!玄台哀前人之误,而余复哀其误,所谓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使余之后人,又复有哀余之误者,余诚不自知其非,而今日之言,乃又不如无矣。)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素问脉要精微论。此言四时阴阳,脉之相反者,亦为关格也。禁服篇曰∶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以人迎阳脉而主春夏,寸口阴脉而主秋冬也。若其反者,春夏气口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当不足而反有余,此邪气之有余,有余者反为精也。春夏人迎当有余而反不足,秋冬寸口当有余而反不足,此血气之不足,不足者日为消也。)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如春夏人迎应太过,而寸口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秋冬寸口应太过,而人迎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是不足者为精也。春夏寸口应不足,而人迎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秋冬人迎应不足,而寸口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是有余者为消也。应不足而有余者,邪之日盛;应有余而不足者,正必日消。若此者,是为阴阳相反,气不相营,皆名关格。前二应字平声,后一应字去声。)

关格一病,《内经》未言其证为何,《平脉法》始举不得小便、吐逆、食不得入,至巢氏则唯云大小便不通而不及他证,要俱不出阴阳否绝之候。前人所说,纷纠不一,今略存之,以俟有识。盖霍乱三焦失守之病,关格三焦隔塞之病,故今以关格,列于霍乱之后。若夫《难经》之言,专系脉体,自是一义,学人分别看焉。
内经》、《伤寒论》之异 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而张介宾类经》,直将越人、仲景之言非之。医道贵乎丸通,若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否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医通》)(节录)
关格之证,《内经》、《伤寒论》所指不同,《内经》所云是不治之证,《伤寒论》所云则卒暴之疾,当于通便止呕方法随宜施治可也。(《轨范》)
病由阴阳不和三焦约)关格者,二便俱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之,曰内关阳气太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关格则阴阳气否,结于腹内胀满,气不行于大小肠,故关格而大小便不通也。又风邪在三焦三焦约者则小肠痛内闭,大小便不通,日不得前后手足寒者,为三阴俱逆,三日死也(按∶《灵枢·四时气篇》曰∶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诊其脉来浮牢且滑直者,不得大小便也。(《病源论》)
四明陈氏曰∶腑有邪则阳脉盛,脏有邪则阴脉盛。阴脉盛者阴气关于下,阳脉盛者阳气格于上,然而未至于死。阴阳俱盛则既关且格,格则食不下,关则二闭,不得大小便而死矣。若脏腑气和而相荣,不复,阳不溢,何关格之有。(《统旨》)(按∶此说亦出《医统》。)
内经》云∶人迎脉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脉四盛以上为关阴。夫脉至四盛以上亦太盛矣,阳太盛则不能荣,阴太盛则阳不能和,阴阳阻绝,天地不交而成否矣。夫饮食虽运夫阳,而无则不能下,故格则吐逆者,阳独盛于上也。便液虽生乎,而无阳则不能通,故关则不得小便者,阴独盛于下也。而云岐子乃谓阳反在下,反在上,岂通论哉。若阳果在下,阴得阳而和,小便且通矣,阴何由而关耶。阴果在上,阳得而济,饮食自下矣,阳何为而格耶。(《汇论》)(按∶《纲目》载洁古及云岐子说,以关格上寒下热。马氏此辨,极为明 。盖病有上热下寒而无上寒下热。《金匮辑义》湿家条详论之。但《灵·刺节真邪论》有云上寒下热,先刺项太阳,是言经络病,非言病于里者,难以为征矣。故洁古父子说,今不敢录入。又《统旨》举陈氏及洁古说曰∶其说虽相反,要之皆病机之所有也。是骑墙之见,今亦不从。)
关格证在《内经》,本以人迎六腑之阳,寸口五脏人迎盛至四倍以上,此阳明经孤阳独见,水不济火也,故曰格阳格阳者,阴格于阳也。气口盛至四倍以上,此太阴经元阴无主,气不归精也,故曰关阴
关阴者,阳关也。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此其阳气不藏,故阴中无阳,阴气不升,故阳中无阴阳相离,故名关格也。凡见此者,总由酒色伤肾,情欲伤精,以致阳不守舍,故脉浮气露,亢极如此。
此则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是诚亢龙有悔之象,最危之候也。(《景岳》)
关格,即《内经三焦约病也。约者不行之谓,谓三焦之气不得通行也。惟三焦之气不行,故上而吐逆曰格,下而不得大小便曰关。(《尊生书》)
脉候内经》以人迎寸口并诊关格,今后世诊法,则但取寸口而不察人迎,似于法有未尽。然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脉见于彼,未有不见于此者。所以但察气口,则人迎之脉亦可概见。故凡见寸口弦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者,便是关格之脉,不得误认为火证。余尝诊此数人,察其脉则如弦如革,洪大异常,故云四倍。察其证,则脉动身亦动,凡乳下虚里,脐旁之动气,无不舂舂然、振振然与脉俱应者。察其形气,则上有微喘而动作则喘甚,肢体无力而寤寐多慌张。谓其为虚损,则本无咳嗽失血等证,谓其为痰火,则又无实邪发热等证,此关格之所以异也。然惟富贵之人,及形体丰肥者,多有此证。求其所因,则无非耽嗜少艾,中年酒色所致。是虽与劳损证若有不同,而实即劳损之别名也,此老成之人所以当知慎也。(《景岳》)
关格之脉,必弦大至极,夫弦者为中虚,浮大者为肾虚,此肾水大亏,有阳无阴之脉也。治此者,宜以峻补真阴为主。然又当察其虚中寒热阴中阴阳,分别处治,斯尽善也,(同上)
证状诸说 姚氏云∶风寒冷气入腹,忽痛坚急如吹状,大小便不通,或小腹气结,如升大胀起,名为关格病。(《肘后》)(从《医方类聚》录)
戴云∶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谓气之横格也。(《钩玄》)
阴阳易位,病名关格,多不可治。若邪气留着而致者。犹可治之。(《医通》)
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同上)
关格若头汗者(阳脱)死,脉细涩者(知亦竭)亦死。(《医碥》)
至于寻常腹痛,二便不通而呕吐,其脉沉静不紧盛倍大者,非关格也,乃痰食之证,宜二陈汤加白芥子山楂枳实青皮治之。(《汇补》)(按∶寻常二便不通,自有专门,宜参。)
补泻两难本经脉度篇》所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此举脉证而兼言之也。若以脉言,则如前之四倍者是也。若以证言,则又有阴阳俱盛者,以阳病极于阳分,而病极于分也。凡阳盛于阳者,若乎当泻,而分见,又不可泻。阴极于者,若乎当补,而阳分见阳,又不可补。病若此者,阳自阳而阳中无,阴自阴而阴中无阳,上下否隔,两顾弗能,补之不可,泻之又不可,是亦关格之证也,有死而已。此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大有不同,学人当辨其疑似。(《景岳》)
热剂从治 人有一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脉亦沉伏。人以为脉绝也,谁知是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之故乎。夫肾属少阴,喜温而不喜寒也。寒邪入肾,则阳无所附,阳欲杜阴而不能,格阳而愈胜。于是阳不散居于下焦,而尽逆冲于上焦咽喉之间,难于容物而作吐矣。夫阳宜阴折,热宜寒折,似乎阳热在上,宜用阴寒之药以治之。然而阳热在上,而下正阴寒也。用阴寒以折阴寒,正投其所恶也,不特无功而反有大害。盖上假热而下真寒,非用真热假寒之法从治之,断不能顺其性而开其关也。方用白通汤治之,方中原是大热之味,得人尿猪胆以乱之,则下咽觉寒,而入腹正热,阳可重回而阴可立散,自然脉通而关启矣。(《辨证录》)
治宜开通 凡治关格病,不知批 导窍,但冀止呕利溲,亟治其标,技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法律》)
此证危急,法难缓治,宜先投辛香通窍下降之药以治其上,次用苦寒利气下泄之药以通二便(按∶沈氏袭洁古之谬,故用苦寒)。盖证既危急,纵有里虚,亦宜通后再补也。(《尊生书》)
用吐之谬 丹溪书云∶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又云∶有痰,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中气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此盖窃其治小便之法,填于条下,蹈世俗之弊而不悟,悲夫。(《准绳》)
丹溪则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愚谓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耶?且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又堪吐乎?谬而又谬,莫此为甚矣。(《景岳》)
疏利方法《集验》疗关格之病,肠中转痛,不得大小便,一日一夜不瘥欲死方。
芒硝三两,纸三重裹,于炭火内烧令沸,安一升水中(按∶今《肘后》作汤中),尽服之。当先饮温汤一二升以来,吐出乃饮芒消汁也。(《肘后》同)(《外台》)(按∶今《肘后》系《医方类聚》所收。)
《广利方》关格不通,胞胀妨闷,大小便不通方。
冬葵子(三大合绵裹碎) 滑石(十二分碎) 芒硝(十分汤成下)
切,以水二大升,煎取八大合,去滓空腹,分温再服,服别如人行四五里,忌肉面。(《医心》)《圣济》名芒硝汤。
奉职赵令仪妻,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生,翌日乃安。此关格之病,极为难治,兆所见者,惟此一人。(《鸡峰》)
加味麻仁丸(《会编》),治关格,大小便不通。
大黄(一两) 白芍药 浓朴(姜汁炒) 当归杏仁(去皮尖) 麻仁槟榔南木香枳壳(各五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蜜丸,熟水下。(《准绳》)(按∶此盖云岐子方。)
通壅诸方 孙真人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大皂荚细研,粥饮下三钱,立通。(《本草》)《准绳》引《会编》名皂荚散。
人参散,治胃虚津枯,关格吐逆。
人参(五钱至一两) 麝(半分至一分) 冰脑(三至半分)
为散,水煎和滓,分二三次温服。(《准绳》作右末,甘草汤调服。)此云岐子治噎膈胃反关格不通九方之一,用独参汤峻补其胃,稍加脑、麝以发越其气,得补中寓泻之至诀。若瘦人津枯不能出纳而大便秘结者,即以此方去脑、麝,加芦根汁、竹茹,未尝不为合辙也。(《医通》)
既济丸,治关格,脉沉细,手足厥冷
附子(一两,《准绳》童便浸) 人参(三两) 麝香(少许为衣)
为细末,陈米饮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米饮下。此云岐子第三方,用参、附加麝,单刀直入,以破中下二焦之结,药虽峻而用法最缓,不可不详此义,而擅改作汤也。
调停方 进退黄连汤方,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分,桂枝亦在所不取。(节录)
黄连(姜汁炒) 干姜(炮)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
进法用本方七味,俱不制,水三茶盏,煎一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但空心朝服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耳。(《法律》)
外治法(宜参小便不通外治诸方)葛氏疗卒关格,大小便并不通,支满欲死,二三日则杀人方。
苦酒和硝,涂腹上,干复易。(《肘后》)(《外台》作盐,以苦酒和,涂脐中,干又易之。)
《短剧》疗小便不通关格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筒中,吹下部,即通秘。(同上)
灸法 治关格证,吐逆而小便不利,急宜先灸气海天枢等穴各三七壮,其吐必止,然后以益元散等药,以利小便。(《正传》)

灵枢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阴阳易位。病名关格。多不可治。若邪气留着而致者。犹可治之。舌上苔白而水浆不下曰格。
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过曰关。关则不得小便。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捍格。不必在出痰也。盐汤探吐。并以牙皂汤浴其小腹。或以盐熨脐中俱妙。有痰宜吐者。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升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先以四君子换参芦探吐。后用人参散柏子仁汤调理。脉沉细。手足厥冷者。既济丸。劳役后气虚不运者。补中益气汤加木香槟榔。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气滞下焦。二陈加木通、枳壳。服后探吐之。寒在上。热在下。黄连汤桂枝肉桂。热在上。寒在下。生料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石顽曰。按内经所言。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是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寸口也。越人云。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仲景亦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皆以阳分取决于寸口分取决于尺内也。所以难经又言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仲景又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则知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而张介宾类经。直将越人仲景之言。一概非之。独执人迎在颈。为阳明之表脉。遂诋东垣丹溪。皆仍叔和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谬。呜呼。内经固为圣经。确宜遵从。而越人仲景之书。未常不为圣经也。盖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阴阳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也。人一身表里上下之气化。皆肺所司。血脉皆心所主。故凡气血之盛衰。靡不变见于气口气口实为肺经之一脉。不过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即如仲景所指。趺阳少阴虽主于足。然未尝不于关尺推之。则内经所言人迎气口。候之左右。亦无不可也。医道贵乎圆通。若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否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试观仲景趺阳脉伏而涩。亦主关格。又有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等例。其义自明。

柏子仁汤
人参半夏白茯苓陈皮柏子仁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人参散
人参麝香片脑(各少许)
上末,甘草汤调服
既济丸(《会编》) 治关格,脉沉细,手足厥冷者。
附子(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末,糊丸如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芯汤下。
槟榔益气汤(《会编》) 治关格劳后,气虚不运者。
槟榔(多用) 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甘草柴胡枳壳生姜煎服。
木通二陈汤(《会编》) 治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气滞下焦
木通陈皮(去白) 白茯苓半夏(姜制) 甘草枳壳生姜煎服,服后探吐。更不通,加味小胃丹,加味控痰丸
导气清利汤(《会编》) 治关格吐逆,大小便不通。
猪苓泽泻白术人参藿香柏子仁半夏(姜制) 陈皮白茯苓甘草木通栀子黑牵牛槟榔枳壳大黄 浓朴(姜制) 麝香(少许)
生姜煎服,兼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气海天枢;如又不通,用蜜导。
加味麻仁丸(《会编》) 治关格大小便不通。
大黄(一两) 白芍药 浓朴(姜汁炒) 当归杏仁(去皮尖) 麻仁槟榔南木香枳壳(各五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蜜丸。熟水下。
皂角散(《会编》)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者。
大皂角烧存性
上为末,米汤调下。又以猪脂一两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服八正散槟榔枳壳朴硝桃仁灯芯草、茶根。
大承气汤(见伤寒潮热。)

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格则吐逆。九窍五脏、阴极自地而升,是行阳道,乃东方之气,金石之变,上壅是也。极则阳道不行,反闭于上,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气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阴道,故气填塞而不入,则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关则不便。下窍六腑、阳极自天而降,是行阴道,乃西方之气,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极则阴道不行,反闭于下,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气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阳道,故血脉凝滞而不通,则人迎之脉大四倍干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或问关格之病因何如?曰《内经》以脏腑阴阳之病,诊见于外者,则在人迎气口,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注谓格者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关者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通也。《灵枢》亦尝三言之,其二者,皆如《内经》之论人迎气口之盛分经脉也。但更谓盛者是足经,盛而躁者是手经。至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外格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而人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矣。凡刺之道,从所分人迎一盛、三盛、五盛泻其阳,补其所合之,二泻一补;寸口亦然,分泻其,补其所合之阳,二补一泻,皆以上气和乃止。其一言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由此而观,前之论人迎寸口者,为人迎主外,气口主内,故分三阴三阳,气之多寡,定一盛二盛三盛而言也。若此之不言人迎寸口者,殆亦有谓焉。何则?此因论脉度及之,而以手足十二经周行上下者,是大经隧,然一阴一阳经相为脏腑表里者,即有支横之路,通其内外脏腑阴阳之气与之相荣,故在两手寸关尺六部以为诊法。浮则为腑,沉则为脏者,于阴阳之盛,岂尽从其部而见耶,故不复言人迎气口耳,及张仲景之言关格者,则可见矣。如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又谓心脉洪大而长,是心之本脉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又云∶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盖胃者水谷之海,营之居也。营者营卫之根源,营之机不动,则卫气不布,卫气不布则脉伏,伏则谷不化而吐逆,荣气不行则脉涩,涩则食不入,如是皆为外格,未见内关之病,亦通言为关格矣。注乃又以涩脉脾病,且脾者阴脏也。脾病阴盛,阴盛当为内关,岂以外格其饮食不入耶。盖关格之名义,格者拒捍其外,入者不得内。关者闭塞其内,出者不得泄。岂不明且尽乎。后世妄以小便不通为格,大便不通为关,泛指在下阴阳二窍者为言,及乎阴阳之大法者,不复穷已,抑非独此也。复有以阴阳格绝之证,通为关格之病者,是非错乱,有可叹焉。
夫隔绝之证,具于《内经》者,有曰隔则闭绝,上下不通者,暴忧之病也。注云∶忧愁则气闭塞不行,血脉断绝,故大小便不得通。有曰病久则传化之行上下不并,良医勿为。又有三阳结谓之隔。注云∶小肠膀胱热结也,小肠热结血脉燥,膀胱热结津液涸,故隔塞而不便。又谓三阳积则九窍皆塞。又谓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原此数条,其与关格果何如耶。丹溪书云∶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又云∶有痰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
中气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此盖窃其治小便之法填于条下,蹈世俗之弊而不悟,悲夫。又考之王氏《脉经》,从八十一难谓∶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自死。大抵亦人迎气口之互见者也。云岐子云∶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浆不下,故曰格,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关,关则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柏子仁汤人参散既济丸槟榔益气汤木通二陈汤导气清利汤加味麻仁丸皂角散。孙尚药治奉职赵令仪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和,翼日乃安。

夫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饮食不下。此为气之横格。必用吐其气之横格。必在吐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用升降法
丹溪曰。此症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散。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一论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枳缩二陈汤
枳实(麸炒一钱) 砂仁(七分) 白茯苓(去心) 贝母(去心) 陈皮苏子 栝蒌仁(各一钱)浓朴(七分) 川芎(八分) 木香(五分) 沉香(五分) 香附(童便炒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磨沉木香服。
阴阳关格前后不通寻常通利大府。小水自行。中有转胞一症。诸药不效。失救则胀满闷乱而死予尝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煎汤饮之。及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胞自转矣。小水来如涌泉。此救急之良诀也。

关格之说不一,而各有理。经谓寸口(即手寸关尺之总名)主中,(寸口肺脉,属脏,以候内。)
人迎(在结喉旁,乃胃脉,属腑,以候外)主外,两者相应,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曰平人。(说见四诊。)人迎一盛,(大于气口一倍也。下仿此。)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四盛,且大且数,(数即躁也。)名曰溢阳,(阳盛而溢。)为外格。(拒饮食不得入。)寸口脉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厥阴。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为内关,(溲溺不通。)皆死不治。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与之短期。(按此皆以躁数为言,是主热立论,乃举隅之词。观其又一条云∶必审按寒热,以验脏腑之病,可知此证有寒有热矣。)又谓五脏不和,则七窍(耳目口鼻)不通,(气不通矣。)六腑不和,则留结为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不和则气留而阳盛矣。气太盛,则阴脉不利,(此二句,当根据《难经》云∶邪在脏,则阴脉不利,接下不利则血留而阴盛,与上文邪在腑对讲。今云阳太盛则不利者,以见阴阳相关,彼此脉络传注之理,古人文本往往如此。)不利则血留而气盛矣。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也,(气血相和则荣茂,今血不行,而邪聚于阴经,则阳气不能与通。)故曰关阳。(言闭关不使阳入也。)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拒格其不得入也。)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按经言阴阳之邪,偏盛或俱盛,则其经脉不和,而见于人迎寸口如此。后世独诊寸口,故秦越人以上鱼为溢,(阳被格,脉从寸溢上鱼际也。)为外关内格;(外阳为内所拒格,不得下通,如被关闭然。)入尺为覆,(阴被阳格,脉从尺覆,向臂上。覆,退却之义。)为内关外格。(被格不上通,如被关闭也。)仲景则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正气内虚,故外浮越。)大为实。(邪气实也。)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此与越人同意。越人以脉之长而有余言,仲景以脉之大而有余言,皆邪盛也。)又谓下微本大者。(下谓沉分,本谓尺言。沉分脉微小,惟尺略大也。)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沉而微小,阴虚,尺大寒邪盛。
虚寒无阳则不化,故小便不能出,不言格食者,省文也。)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阳脱也。)又谓趺阳脉伏而涩,(伏则气不行,涩则血不流,无以出纳施化。)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血枯胃腕稿也。)名曰关格。(不言小便不通,亦省文也。上二条以尺、寸言,此以趺阳言也。)详此二家所云,各有其理,亦推展《内经》未尽之意也。又云岐子谓,关格为阴阳易位,盖阳上下,定位也。今寒反在胸中,舌有白胎,而水浆不下,热在丹田,而小便不通,曰关格。上寒治以热,下热治以寒。若兼有寒热,分主客治之,治主宜缓,治客宜急,此亦一说也。由此论之,则夫阳极于上,阴极于下,否隔不交者,当通其阴阳,转否为泰,可知矣。
又张景岳谓,《内经》谓人迎盛四倍以上,为有阳无寸口盛四倍以上,为有阴无阳;二者俱盛四倍以上,为阳极于上,下焦无阳,阴极于下,上焦阴阳离绝。多由酒色伤其精气,以致阳飞于上,走于下,脉浮豁无根,散大躁动如此,为欲脱危候。凡见六脉如弦如革,洪大异常,而且躁数,脉动则身亦动,乳下虚里及脐旁,皆有动气,舂舂筑筑,与脉相应。上气微喘,动作则甚,肢体无力。谓为虚损,则本无咳嗽失血等证,谓为痰火,则又无实邪发热等证,此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最危之候也。彼不纳食,不得小便,自有本证,与关格何涉哉?其说虽与前人异,然理甚精。(按诸家皆就吐食不溺之证言,而无一定之脉,景岳则指定大数之脉言,而无吐食不溺之证,各如其说,施治可也。)

人参半夏白茯苓陈皮柏子仁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人参麝香片脑(各少许) 上末,甘草汤调服

附子(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末之,糊丸,如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心汤下。


两寸俱盛,四倍以上。经曰∶人迎大四倍于气口,大四倍于人迎,名曰关。此谓俱盛四倍,盖以其病甚,而至于上则遏绝,下则闭塞,关格俱病者言之。

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也。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丹溪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入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两枳三陈汤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陈皮半夏(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南星枳壳枳实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患咽喉探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
一方 治关格吐逆,小便不通藿香平胃散五苓散,加姜、枣煎服。

关格病者,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通,饮食不下,此因气之横格也,乃是痰格中焦。用枳缩二陈汤加减治之,痰出为要。此病多死,寒在上而热在下也。又曰∶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关者,甚热之气无出之由也,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格者,甚寒之气无入之理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
枳缩二陈汤关格上下不通。
枳实(麸炒,一钱) 砂仁(七分) 白茯苓(去皮) 贝母(去心) 陈皮苏子(炒) 瓜蒌仁浓朴(姜汁炒) 香附(童便炒,各七分) 抚芎(八分) 木香(五分) 沉香(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磨沉、木香服。

小便不通,匪细故也。少腹急痛,状如复碗。奔迫难禁。期朝不通,便令人呕,数日不通则死。一见呕逆,便不可救。故内经论二便不通,最急之候。无分标本,宜先治之。经云∶胞〔即子宫。男为精室,女为血海。〕移热于膀胱则癃。〔屡出而短少也,闭则热极可知。〕《金匮》云∶热在下焦则淋闭不通,故滋肾水,泻膀胱,名为正治。经又言∶胱膀为津液之府。气化则出。盖水出高原,肺气运行,水随而注,故清金润燥,名为隔二之治。又言∶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健脾利水,名为隔三之治。又有因气滞,因胞转,因肝热,因瘀血,致闭不同,治亦各异。丹溪云∶余尝用吐法小便,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开,而下窍之水乃出。又有补中益气汤,升举其气,而使之通者。
虽皆是良法,但未可混施。按赵氏云∶益气、四苓、二香、黄连解毒等剂,皆治有余之症,谓膀胱原有水积,或为热结,或为气闭,有水可通而通之也。至于不足之症,因汗多,五内枯燥,膀胱原无水积,强欲通之,如向乞人而求食,岂能得乎?故东垣分在气在血,渴与不渴而辨之。如渴而小便闭者,此属上焦气分受热,治宜清金;〔二冬、二母、桑皮、茅根之属〕如不渴而小便闭者,此属下焦血分受热,治宜滋阴〔地、冬、知柏、牛膝车前之属〕至于真。阴真阳虚者,未之论及。经言∶肾主二便。又言∶肾司开合。又言∶肾开窍二阴。故火盛则水衰,津液干枯,而为热闭,宜六味〔去萸肉。〕加二冬、牛膝车前,滋其,而水自来。阳虚则无气。清浊不化,而为寒闭,宜济生肾气,〔去萸肉。〕直达膀胱,如冻河得太阳而水自通。然世人之患阴虚者多,阳虚者少,桂、附之药,必察之明,审之当,而后可以用之。若模糊混投,几何不以人命为戏耶!
猪苓汤〔见伤寒。〕
导赤散〔见火。〕热在下焦,小便淋闭者,随宜采用。〔或合或分皆可。〕宜加知柏〔滋肾水,泻阴火肾热既除,膀胱之热自清。〕麦冬〔肺清、财气化下行,心清、则肺热自除。〕此皆滋阴润燥荡热利水之剂,燥肾水,泻膀胱,乃正治之法也。
二冬二母散肺金躁热,气化不行,小便癃闭
二冬 二母 加生鸡子〔皆清金润燥之品。〕紫菀〔虽人至高,善于趋下,肺金气化小便自利。〕茅根〔清肺、除热、利水。〕茯苓车前〔利小便而下走气。〕此方清金润燥,以通小便,乃隔二治法也。
黄连解毒汤〔见伤寒。〕治小便癃闭,因过啖辛热,伤其肺阴者。
原方〔清三焦之热,解辛热之毒。〕宜加二冬 生鸡子白〔急救肺阴。〕茯苓车前木通〔通窍利水。〕便秘加大黄。
清热解毒,急救肺阴,以通小便之方也。
四苓散
〔见湿。〕治小便癃闭,因脾湿不运,而精不上升。以致肺不通调者。
宜加米仁〔健脾燥湿,补肺清热。〕桑皮〔清肺降气,除热利水。〕生象牙屑〔甘寒淡滑利窍。〕此方健脾燥湿,以通小便,乃隔三之治法也。
二香散 治郁怒气滞,小便不通。又治强忍房事,或过忍小便,致转胞不通。
木香、真沉香。宜加滑石、〔为末等分。以橘红茯苓车前,煎汤,空心调服四、五钱,以通为度。一方治男妇转胞,但用寒水石滑石、各二两,冬葵子五钱,煎服。〕此化气之剂,气化胞转如常,而小便自利。故曰∶治其气则愈。愚意仍加利水清热之药,以相助为理更妙。
龙胆泻肝汤〔见胁痛。〕此泻肝火以通小便之方也。
琥珀益元散小便不通,因血结者。〔血蓄膀胱。本小便自利,今反不利,是膀胱气分,亦因热结,乃气血交病也。〕益元加真琥珀末。〔均利小便。能逐瘀血。〕可加牛膝、〔茎中痛甚者,生用至两许。〕瞿麦〔利水破血。〕郁金〔治血积气壅。〕连翅仁〔散血结气聚,二味皆辛苦寒,并汤调服。〕此驱膀胱瘀血,以通小便之方也。
敷脐法 溺秘因热者多,此方最效。
大田螺〔性寒而善清浊,故浊水中置之,便能澄彻。二枚捣烂去壳。〕盐〔润下。〕麝香〔通窍,各少许。〕〔同螺肉,敷脐中少腹,软帛系之,即通。一法用猪胆连汁,笼阴头,少顷汁入,亦即通。〕
熨法气闭不通者宜之。〔因热者大忌之。〕葱白〔三斤切细。〕盐〔一斤同炒热。绢包更换熨脐下。或再加紫苏皂荚煎汤,坐浸水中,亦效。〕

仲淳曰∶不得大小便为关,是热在丹田也;吐逆水浆不得下为格,是寒反在胸中也。阴阳易位,故上下俱病。宜先投辛香通窍、〔丁香白蔻龙脑香苏合香。〕下降〔苏子橘红沉香。〕之药,以治其上,次用苦寒〔知母黄柏。〕下泄之药〔车前木通滑石大黄。〕以通二便。此系急症,不宜缓治,纵有里虚,后当议补。愚按∶论关格之脉,盛于平人四倍以上,为真阴败竭,必死之症。仲淳宗丹溪立言,而景岳甚辟其非,谓岂有脉盛四倍以上而属寒之理。又按仲景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沈氏注言∶溺闭因丹田有热,吐逆因火炎上升。愚甚韪之。亦拟数品处治,大意以甘寒清热下降为主,临症合宜则用治。关洛方。
治关格方
竹茹〔二、三钱。〕枇杷叶下气,止呕、数大片。〕麦冬〔五钱至二两。〕梨汁〔清胃止呕。〕芦根汁、甘蔗浆。〔各一杯,〕茅根〔三、四两捣。〕绿豆一合。〕茯苓〔皆止呕逆,又利小便。二、三钱。〕煎浓汤,同诸汁和匀,频频饮之,外用大田螺〔二、三枚捣烂,入盐少许,敷脐下,取汁数匙入药中,尤效。〕
【举例】

一人小便不通突脐胀,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东垣与以淡渗之药,无效。精思半夜,始悟其故,夫膀胱津液之府,必得气化乃出,无阴则阳无以化,淡渗气薄,皆阳药也,孤阳无,欲化得乎?以滋肾丸之剂投之,即愈。
一老人患小便不利,因服分利之药太过,遂致秘塞,点滴不出。丹溪曰∶此因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一剂而通。因先多用利药,损其肾气,遂至通后遗尿,一夜不止。急补其肾然后已。凡医之治是症者,未有不用泄利之药,谁能顾其肾气之虚哉?特表着之,以为世鉴。

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阴气大盛,阳气不得荣之,曰内关阳气大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关格则阴阳气痞结,腹内胀满,气不行于大小肠,故关格而大小便不通也。
又风邪在三焦三焦约者,则小肠痛内闭,大小便不通。日不得前后,而手足寒者,为三阴俱逆,三日死也。
诊其脉来浮牢且滑直者,不得大小便也。

关格,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宜吐者,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寒在上,热在下,脉两手寸俱盛四倍以上。
戴云∶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谓气之横格也。

吴茱萸(熬)一升 干姜大黄 桂心 当归甘草(炙) 芎 各二两 雄黄三分(研)
珍珠一分(研) 人参细辛各四两 桃白皮一握
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雄黄珍珠末,酒一升,微火煮三沸。服一升,得下即止,不必尽也。每服如人行十里久进之。

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出痰亦可,盖用二陈汤吐之,吐中有降之义。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戴云∶关格者,调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饮食不下,此为气之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