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

( shangrexiahan )

别名: 急慢性胃炎 , 消化性溃疡

中医

简介: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证候,多出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寒热互阻,阴阳不升降失职发展而成。
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证候,多出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寒热互阻,阴阳不升降失职发展而成。证属寒热错杂、胃失和降、虚实互见之候。其病位虽在脾胃,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肾、大小肠等,使病情复杂而加重。
治疗:
治疗法则:  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黄连汤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本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者。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9克。本方适用于上热下
寒、寒格吐利者。以上方药,黄连汤: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2.加减变化:若上焦热邪明显,烦热口干者,可加黄芩9克;脾肾阳虚恶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9克;胃气上逆呕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吴茱萸6克、乌贼骨12克;  胃脘气滞腹痛甚者,可加乌药9克、香附6克;胁肋痛者,可加白芍l0克、当归9克、川楝9克;脾虚失运、腹胀、纳差、便溏者,可加白术l2克、苍术9克、广木香6克;胃络损伤、呕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黄6克、地榆炭10克、白芨30克,并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白芨粉等内服。
(二)饮食疗法
(1)姜枣饮:生姜3片、半夏6克、红枣2个,煎水饮。
(2)良姜粥良姜15克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吴茱萸粳米50克煮成粥,临熟加入吴茱萸末3克,葱白15厘米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中焦有寒,纳差欲呕者。
(4)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先将鸡内金、白术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合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在炭火上炙干,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将苡米煮烂,后入米煮粥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脾胃寒湿肠鸣泄泻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上焦有热,胃肠有寒,“腹中痛,欲呕吐”是其辨证要点。治疗常规,自宜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补泄兼施,以调理阴阳,黄连汤是代表方剂。结合临床体会,本证虽寒邪在腹,脾气受损,方中用有人参、甘草大枣等扶正之品,但此非专为补虚而设,其旨是在建立中土,恢复中州升降之机,促使运化正常,而清上温下却是其治疗关键,故黄连干姜桂枝等在所必用。如果中焦寒甚,或影响及肾者,附子之类亦可酌情加入,以温里散寒。
(二)本证治疗方法,以内服药为主,若腹痛呕吐甚者,则应配合针刺、艾灸、按摩,并结合饮食调理,心理调护及其他调护措施等协同使用。
针灸:
1.针刺: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阳陵泉阴陵泉等,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
日1~2次。
2.艾灸:主灸神阙脾俞气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1~
2次。
推拿:
胃脘少腹区轻轻按摩,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以上诸法,有缓急止痛、健脾止泻的作用。

“上热下寒” 相关论述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是由病因上的寒热错杂、病理上的阴阳之气不能协调,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而致。例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起大泻不止,津液耗伤,致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邪盛于下则大便溏泄四肢冷、脉沉迟等。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越,此仍属真寒假热的虚寒证

此症上焦火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身冰冷,此上假热而下真寒也,方用
附子( 壹个) 熟地( 半斛) 山萸( 肆两) 麦冬( 壹两) 茯苓( 三两) 五味子( 壹两) 丹皮( 参两) 泽泻( 参两) 肉桂( 壹两)
水十碗,煎三碗,探冷与服,其渣再用水三碗,煎一碗,一气服之,立刻安静,此上病下治之法也。


病证名。
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见厥阴病条。
②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参见虚阳上浮条。


〔罗〕上热下寒治验中书左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暗风,至元戊申末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嗌咽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坑,身半以上常卧于床,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痛。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出血紫黑,约一杯数,顷时疼痛消散。又于气海大艾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壮,治足 下寒,引导阳气下行故也。遂制一方,名曰既济解毒汤,以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于此。以黄芩黄连苦寒,酒制为引,用泻其上热。桔梗甘草辛甘温,升佐诸苦药,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薄者也,阳中之阳,散发上热。连翘苦辛平,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止烦热。投剂之后,肿散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
既济解毒汤上焦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卧,身半以下皆寒,足 尤甚,大便赤秘。
大黄(酒煨,大便利不用) 连翘(酒制,炒) 黄芩(酒炒) 甘草(炙) 黄连(酒炒)桔梗(各二钱) 柴胡 归身 升麻(各一钱)

〔《脉》〕热病所谓阳附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气下争,还,心腹满者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气上争,还得汗者生。

〔《灵》〕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刺节真邪论 下同) 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垣〕另有上热下寒。经曰∶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由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也。
圣人以上热下寒,是有春夏无秋冬也,当从天外引阳下降入地中。此症乃上天群火炽而反助六阳,不能衰退,先于六阳中决血络出血,使气下降三阴,虽力微,能逐六阳下行,以阴血自降故也,亦可谓老阳变阴之象也。故经云∶上热下寒,视其虚脉下陷于经络者取之,此所谓引而下之也。但言络脉皆是也。病大者,三棱针决血,去阳中之热。热者手太阳小肠中留火热之邪,致此老阳不肯退化为而下,故先决去手太阳之热血,使三阴得时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举藏也。乃泻老阳在天不肯退化行阴道者也。至元戊辰春,中书参政杨公正卿,年逾七十,病面颜郁赤,若饮酒状,痰稠粘,时眩运如在风雾中。一日会都堂,此症忽来,复加目瞳不明,遂归。命予诊候,两寸脉洪大,尺脉弦细无力,此上热下寒明矣。欲药之,为高年气弱不任,记先师所论,凡上热譬犹鸟巢高颠,射而取之,即以三棱针,于颠前发际疾刺二十余,出紫黑血约二合许,实时头目清利,诸苦皆去,自后不复作。(刺上热下寒与经旨不同也。经旨于寒处责其虚,治之能引上热下降,垣于热处得血,候热自里退而下降也。)

〔《密语》〕上寒下热上热下寒悬钟。(二寸半。上寒下热先补后泻,上热下寒先泻后补。或分开上寒补悬钟五分,下热泻曲池一寸五分。)

既济解毒汤(《宝鉴》) 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尤甚,大便微秘。
大黄(酒煨,大便利勿用)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甘草(炙) 桔梗(各二钱) 柴胡升麻连翘当归身(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食后温服。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脉经》云∶热病所谓阳附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气下争还心腹满者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气上争还得汗者生。《灵枢经》云∶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东垣云∶另有上热下寒。经曰∶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也。圣人以上热下寒,是有春夏无秋冬也。当从天外引阳下降入地中,此症乃上天群火炽,而反助六阳不能衰退,先于六阳中决血络出血,使气下降,三阴虽力微,能逐六阳下行,以阴血自降故也。亦可谓老阳变阴之象也。故经云∶上热下寒,视其虚脉下陷于经络者取之,此所谓引而下之也。但言络脉皆是也。病大者,三棱针决血,去阳中之热,热者,手太阳小肠中留火热之邪,致此老阳不肯退化为而下,故先决去手太阳之热血,使三阴得时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举藏也。乃泻老阳在天不肯退化行阴道者也。至元戊辰春,中书参政杨公正卿,年逾七十,病面颜郁赤,若饮酒状,痰稠粘,时眩晕,如在风雾中,一日会都堂,此症忽来,复加目瞳不明,遂归。命予诊候,两寸脉洪大,尺脉弦细无力,此上热下寒明矣。欲药之,为高年气弱不任。记先师所论,凡上热譬犹鸟巢高颠,射而取之,即以三棱针于颠前发际,疾刺二十余,出紫黑血约二合许,实时头目清利,诸苦皆去,自后不复作。中书左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暗风,至元戊申末,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嗌咽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坑,身半以上常卧于床,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痛。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出血紫黑约一杯数,顷时疼痛消散。
又于气海大艾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壮,治足下寒,引导阳气下行故也。遂制一方,名曰既济解毒汤,以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于此。以黄芩黄连苦寒,酒制为引,用泻其上热。桔梗甘草辛甘温升,佐诸苦药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薄者也,阳中之阳,散发上热。连翘苦辛平,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止烦热。投剂之后,肿散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

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炕.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以下卧于炕.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又于气海中火艾炷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壮.治足 冷.亦引导热气下行故也.遂处一方.名曰既济解毒汤.以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其制度.以黄芩黄连苦寒酒制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以为君.桔梗甘草辛甘温上升.佐诸苦药以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散发上热以为臣.连翘苦辛平.以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至巅.驱热而下以为使.投剂之后.肿消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
既济解毒汤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 尤甚.大便微秘.
大黄(酒蒸.大便利勿用) 黄连(酒制炒) 黄芩(酒制炒)甘草(炙) 桔梗(各二钱) 柴胡升麻连翘当归身(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