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

( xianbingdufeiyan )

西医

简介:
腺病毒肺炎部分型别腺病毒可引起肺炎,国内发病率较高。其特点为重症者多,病程及恢复期长,部分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季节:
北方多见于冬、春两季,南方则多见于秋季。
地区:
国内发病率较高,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
人群:
6个月至2岁易发病。
发病机理:
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约为5%-15%,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肺部迁延病变,并可影响肺功能。
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肺部摄片所见,抗生素治疗无效。病原学确诊要依据鼻分泌物病毒分离或双份血清滴度测定,目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快速诊断,有助于及时确诊。
发病:
腺病毒肺炎潜伏期为3-8d, 起病急骤。
体征:
体温在 1-2d内升高至39-40℃,呈稽留不规则高热。轻者7-10d退热,重症者可持续2-3周,咳嗽频繁,多为干咳,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阵发性喘息疾病早期患者即可呈现面色灰白、神委、嗜睡,伴纳呆、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者晚期可出现昏迷及惊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体检:
体格检查肺部体征常在高热4-7d后才出现湿性罗音,有肺实变者出现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明显实变期可出现管状呼吸音。一般在病程第3-4周肺部体征渐渐减少或消失,重症者在第4-6周才消失,少数病例可有胸膜炎体征,此外尚可有肝脾肿大疾病第1-2周可出现心力衰竭
影响诊断:
肺部摄片早期无变化,一般在2-6d出现,轻者为肺纹理增粗或斑片状炎症影,重者可见大片融合影,累及节段或整个肺叶,以两下肺多见。
预后:
轻症3-6周,重症4-12周消失,部分病人可留有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肺气肿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如退热、镇静、吸氧、雾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心力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发生呼吸衰竭应予插管并使用人工呼吸器,有继发感染时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早期病人可使用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