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

( zhiqiguankuozhang )

别名: 咯血 , 咳嗽 , 肺痈 , 肺痨 , 痰证

西医

简介:
支气管扩张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造成痰液潴留、反复感染、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终末支扩张与吻合而形成血管瘤等病变。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主要特征。
病因:
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原因,除少数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外,多数为支气管慢性感染及阻塞因素导致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破坏,日久形成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腔内的感染和阻塞 支气管扩张绝大多数是由于支气管的感染和阻塞所致。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都可发生较严重的支气管和肺的感染,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肥厚,造成管腔狭窄及部分阻塞。分泌物及痰液因不易排出而滞留,使管腔内压增高,管壁向外扩张。支气管粘膜的长期炎症,不但破坏支气管粘膜的组织结构,而且病变扩展至粘膜下层,甚至深达肌层及软骨层,使支气管壁及弹力组织破坏,失去原有强度和支持,因而容易发生扩张和变形。感染和阻塞二者相互影响,支气管扩张进一步加重。肿瘤、异物、支气管腔内粘稠液栓等,都可造成支气管阻塞性炎症、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在儿童,由于支气管腔较成人为细,呼吸道感染又频繁,因此发生支气管扩张的机会也更多。
2.支气管外部压迫和牵拉 肺部或纵隔肿瘤、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可使受压远端支气管发生扩张。其发生机理与管腔内狭窄基本相同。在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因各种疾病(如肺结核)而发生纤维化及明显的胸膜增厚时,由于病变的收缩使支气管承受离心性牵引力,或肺不张时胸膜腔负压增加,增大支气管外离心性牵引力,都可促使形成支气管腔扩张。
3.遗传和先天性发育异常 各种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免疫缺陷病,因免疫功能异常,气道防御功能缺陷或低下,易于伴发气道感染,从而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先天发育不良,或伴发于其他先天性疾病,导致支气管环状软骨发育不良或缺如,可使吸气时支气管过度扩张,易发感染,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4.其他因素 少数情况下,由于吸入腐蚀性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造成支气管壁损伤,而致支气管扩张
人群: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发病机理:
气管和主支气管扩张较少见,因为较大的支气管有完整的软骨环、呼吸道清除功能较好,且管径较大,肌层及弹力纤维也较厚,故不容易发生阻塞及支气管壁的严重破坏。肺段和亚段以下的小支气管管壁支架组织薄弱,管径小,容易发生痰液潴留和阻塞,而导致支气管扩张
病理:
本病在支气管组织解剖结构上呈现不可复原性的扩张和变形。支气管扩张肉眼检查可见支气管壁明显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管腔可呈囊、柱状或梭状扩张。扩张的管腔内常有粘液充塞、粘膜明显炎症及溃疡,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显微镜下可见支气管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样结节,粘液腺及淋巴细胞非常明显。支气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常呈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不能
见到正常结构,仅见若干肌肉及软骨碎片。管壁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肺组织常有纤维化、萎陷或肺炎等病理改变。
病理生理:
一般炎症性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下叶。由于左侧总支气管较细长,与气管的交叉角度近于直角,因此痰液排出比右侧困难,特别是舌叶和下叶基底段更是易于引流不畅,导致继发感染,故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较右下叶为多见。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时背支,易受下叶的感染,故左下叶与舌叶的支气管扩张常同时存在。支气管扩张在上叶尖支或后支者多数为结核性所致。伴随支气管行走的肺动脉可有血栓形成,有的已重新沟通。支气管动脉也可肥厚、扩张。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间的吻合支明显增多。病变进展严重时,肺泡毛细血管广泛破坏,肺循环阻力增加,最后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
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大量脓性痰、反复咳血、血量不等,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部感染,病情反复时可伴有慢性感染的中毒症状,病变肺部可闻中度湿性啰音,部分患者有杵状指(趾)。
2.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见蜂窝状(卷发状)阴影。断层摄影可见扩张和变形的支气管充气征。
3.支气管碘油造影以及经支气管镜选择性造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范围。
[附]病情分级
1.轻症:病变限局于一个肺段或以上,但不超越一个肺叶。咳白色痰,偶有黄痰或痰中带血,除支气管碘油造影明确病变具体部位外,x线胸片仅表现局部非特异性纹理增重,体检常呈阴性或仅有局部干湿啰音。中药、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很易控制症状。
2.中度:病变可超越一个肺叶,但仅限于一侧肺,咳嗽,咯黄痰,时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反复肺部感染,除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定具体肺段的分支外,x线胸片亦能显示肺的病变部位有蜂窝状阴影,听诊可闻到湿性啰音,即使经过系统抗炎治疗,局部湿性啰音亦不易完全消失,可采取手术治疗。
3.重度:两侧肺皆可显示病变,发热咳嗽,咯黄脓性痰,有绿脓杆菌感染时可咯黄绿色痰液,胸闷气短,常有杵状指(趾),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甚至大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支气管碘油造影及胸部x线胸片皆可辨识本病,肺功能呈中重度损害,已失掉手术时机。
诊断依据:
1.患者有从幼年或青年时期发病史,有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及肺部感染等典型病史和症状。下肺有持续存在的局限性细小湿罗音及杵状指(趾)等体征。
2.肺部胸片、支气管造影、ct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相应病理改变的阳性发现。
发病:
患者从幼年或青年时期发病
病史:
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及肺部感染等。
症状:
1. 慢性咳嗽、吐大量脓痰一般为反复间断性发作,每天早晨起床及晚上睡下时咳嗽,吐脓痰较多(与体位改变有关),每日可达100~400ml。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若痰不能咳出,则感胸闷不适,全身症状明显。痰液呈黄绿色脓样,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通常称为“湿性支气管扩张”。
2.咯血 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小量咯血,亦有大量咯血者。部分患者平时无明显咳嗽及咯脓痰症状,仅表现为反复咯血,被称之为“干性支气管扩张”。这与病变局限,支气管引流通畅,感染较轻有关。由于支气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故咯血的血色比较鲜红。
3.肺部感染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扩展到病变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若反复继发感染,可引起周身症状,如发热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盗汗、食欲减退、消瘦和贫血等。当支气管扩张进一步发展引起周围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可并发代偿性及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有气急或紫绀。当化脓性支气管炎局部蔓延时,能引起胸膜炎、脓胸或心包炎等。
体征:
患者的体征取决于病变范围及扩张程度,轻微的支气管扩张可无明显体征,一般在扩张部可听到大小不等的湿性罗音,其特点是持久存在。此外,可伴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的体征。在慢性病程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见杵状指、趾及全身营养较差的情况。
体检:
在病灶部位听到罗音。约1/3病例可见杵状指。
影响诊断:
(一)x线检查
1.胸部平片 早期、轻症患者检查胸片可无明显异常发现或仅见一侧或两侧下肺有局限性肺纹理增多、增粗现象。后期患者胸片可见粗乱肺纹理,并有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合并感染时在阴影内可出现液平。
2.支气管造影 此项检查可明确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典型的病例支气管造影时能显示扩张的管腔呈圆管状、囊状或梭状样改变。
(二)ct检查 胸部ct检查对囊状改变的支气管扩张有诊断意义,尤其适合于不宜行碘油造影的患者。
(三)纤维支气管镜 可发现支气管阻塞原因及出血部位,对病因及定位的诊断均有意义。
实验室诊断:
痰涂片或培养:
痰镜检可见弹力纤维、脓细胞和大量细胞碎片。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茵、克雷白杆菌等。继发于活动性肺结核者,痰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疾病相鉴别。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于春、冬季节咳嗽、咯痰症状明显,痰为白色粘液泡沫状,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晚期患者往往伴有支气管扩张
        2.肺结核早期肺结核患者咳嗽轻,咯痰不多,伴有空洞者的痰液常呈粘液样或脓性,痰检查多能检出结核菌。全身情况可伴有乏力、消瘦、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
        3.肺脓疡  有起病急、畏寒、高热、咳嗽、咯大量黄或黄绿色脓痰的临床表现。肺病变部位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x线检查可见带有液平的空洞,周围可见浓密炎性阴影。
疗效评定标准:
因本病支气管壁已破坏,内科治疗不可能根治,亦不可能痊愈,因此无痊愈项。
1.显效:经10天1个疗程后,咳嗽消失,或减轻90%以上,咯痰在20ml以下,痰已由黄变白色,不发烧,不咯血或亦无痰中带血,能参加一般工作,过正常生活,听诊肺部呼吸音清晰,除有限局部少许湿性啰音外,体征基本恢复至急性发作前。
2.好转:咳嗽已减轻30%以上,痰已降至原痰量的40%~50%,不发烧,不咯血,听诊湿性啰音己明显减少,精神体力好转。
3.无效:咳嗽减轻不足30%,痰量不减少,或减少不足40%~50%,体征同治疗前。
预后:
支气管扩张本身为不可逆性病理变化,积极控制感染,排除痰液,控制和减轻支气管扩张的发展,对本病预后的好坏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为火热薰灼肺络,受损肺络难以复原,故潜伏病机始终存在。一般肺热壅盛,肝火犯肺等证候,以邪实力主,在初、中期治疗及时,调理得当,病情得以控制者,预后较好。如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大量咯血,形成阴虚火旺证候者,预后较差。
并发症:
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
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是促进痰液引流、控制感染以及必要的手术切除。
        (一)一般措施
        1.在幼年时期积极防治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疾病,以防止支气管腔受损而发展成为支气管扩张
        2.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坚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如跑步、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作。
        3.预防感冒,积极根治鼻炎、咽喉炎、慢性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4. 平时注意引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继发感染,有助于预防本病病情的发展。
        (二)西药治疗
        1.控制感染  在急性感染期,应积极进行抗菌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40~80万u,每日2~4次,肌肉注射;链霉素1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其他抗生素的选用,最好先行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再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为稳妥。一般在痰量明显减少,体温降至正常后一周左右即可停止治疗。在慢性发作期可选用青霉素2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2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在体位引流痰液后雾化吸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病灶之中,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期病人一般不必用药。
        2.清除痰液
        (1)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清除痰液的重要手段。原则是使患肺处于高位,促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易于咯出。病变在下叶时,最适用的引流法是使患者俯卧,前胸靠近床沿, 两手撑地,头向下,进行深呼吸和咳痰。病变在上叶者,则宜采取坐位,以利引流。
        (2)祛痰药物,祛痰剂的应用使痰液稀薄而便于咳出。常选用氯化铵0.3~0.6g、必嗽平16mg、鲜竹沥水10ml,日服3次。或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及粘液溶解剂(如胰脱氧核糖核酸酶、α-糜蛋白酶等)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使痰中的主要粘性成分脱氧核糖核酸分解和减
    少,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3.对症治疗  有咯血时,患者宜卧床休息,同时应用镇静、止血药物。小量咯血(1次咯血量<50ml),如痰中带血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适当减少活动量即可;大量咯血咯血量>300ml)则应绝对卧床休息,以患侧卧床为宜,避免痰、血液溢入健侧肺。
        (1)镇静药物:对精神紧张者,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药物,如安定10mg或苯巴比妥0.1 ~0.2g,肌肉注射;或口服安定、鲁米那、奋乃静等。咳嗽剧烈的大咯血,应适当加用镇咳药,如口服或皮下注射可待因0.03g,或口服克咳敏5mg,但禁用吗啡,以免过度抑制咳嗽,使血液及分泌物淤积气道而引起窒息。
        (2)止血药物:咯血持续、出血量多时,应酌情选用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内含催产素与加压素。加压素对血管有强烈的收缩作用,使肺小动脉收缩,使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首次可用该药5~10u,加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静脉注射,作用可维持10小时,必要时间隔6小时重复应用。每次极量20u。有反复咯血者,可将该药10u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500ml内静脉点滴,维持3~5日。该药也可肌肉注射,每次5~10u,每
日1~2次。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及孕妇,原则上禁用垂体后素,如非用不可,宜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安络血,能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缩短出血时间。用法为每次1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口服每次2.5~5mg,每日3次。有癫痫精神异常者忌用安络血。止血敏,能促使血小板循环量增加,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而缩短凝血时间。用法为每次0.25~0.75g,肌注或静注,每日2~3次。静注速度过快可发生休克,应用中需加注意。维生素k,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血凝。用法为维生素k1 每次10mg,每日1~2次,肌注或缓慢静注;维生素k3每次4~8mg,每日2~3次,肌注或口服。仙鹤草素,能缩短凝血时间,用法为每次10mg肌注,每日2次。氨己酸(6一氨基己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达到止血作用。用法为每次4~6g,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  15~30分钟内滴完,以后每小时滴入1g,维持12~24小时或更长时间。
        4.手术治疗  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手术切除,根据患者的病变性质和范围及一般情况来决定。一般病变不超过两叶的局限性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大量咯血或感染者,是手术切除的适应症。病变广泛或伴发严重肺气肿、呼吸功能严重损害者,则为手术禁忌。
中西医结合:
本病在急性感染期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除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外,配合中医辨证 施治的方法,如采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等治法,利于缓解症状,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疗效。支气管扩张的肺部病变较为局限、有反复大量咯血者,是手术切除的适应证,以手术 治疗为宜。合并大量咯血、病情危重者,应采用多种积极的中西医综合抢救措施,如镇静、止血、补液,及中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等治法,缓解病情,控制发展。病情缓解期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宣肺化痰、止咳、益气、养阴、清热等治疗,祛邪补虚,扶正固本,巩固疗效。同时适当增加体能锻炼,预防感冒,提高抗病能力,对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有积极意义。

“支气管扩张” 相关论述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疾病使管壁损坏,以及支气管扩张变形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往往有慢性气管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患了这些病之后,将造成支气管管壁的损坏,导致支气管扩张,其典型症状就是慢性咳嗽。咳脓性痰,量比较多,反复出现咯血,有时还会有呼吸道感染,此时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咯出的脓痰有一个特点,即把这种痰置于玻璃瓶内,经数小时后可分成四层,最上层为泡沫,下悬有脓性成分,中间一层为混浊粘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但也有的支气管扩张病人咳嗽很厉害。咳痰比较少,但有时咯血量比较多。
支气管扩张的病人除了咳痰、咯血症状之外,还会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潮热,饮食欠佳,盗汗贫血等症状。不同病人,不同情况,全身症状也不相同。
支气管扩张症,自己在早期自测比较困难,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咯痰量比较大,又多以脓痰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咯血,这就应及时作胸部检查,预防咯血的出现。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的持久性扩张,多发生于肺段以下Ⅲ~Ⅳ级小支气管。病程多呈慢性经过,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等症状,支气碘油造影是临床确诊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检查方法。
【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基础多为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炎症造成阻塞,阻塞又导致感染,互相影响,管壁的慢性炎症破坏了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甚至软骨,从而削弱了支气管管壁的支撑结构。当吸气和咳嗽时管内压增高并在胸腔负压的牵引下引起支气管扩张,而呼气时却又因管壁弹性削弱而不能充分回缩,久之,则逐渐形成支气管的持久性扩张。此外,支气管扩张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及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肺组织内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免疫组化检测证明,其中t细胞和b细胞均明显增多,表明在支气管扩张时局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呈现超免疫状态。而且,在支气管上皮及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表达降钙素和5-羟色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显著增多。提示支气管扩张发病机制中有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参与。少数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病例是因支气管壁发育障碍使管壁薄弱所致,部分病例还可伴有肺发育不全、胰腺囊性纤维化其他畸形。kartagener综合征就是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内脏转位三者并存,患者因粘液纤毛排送系统缺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促进支气管扩张发生
【病理变化】
肉眼观支气管扩张发生于一个肺段,也可在双侧多个肺段发生。病变支气管可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扩张支气管、细支气管可连续延伸至胸膜下(图9-8),亦可呈节段性扩张。扩张支气管的数目多少不等,圆柱状和囊状扩张可同时并存,甚而使肺呈蜂窝状。扩张的管腔内常潴有黄绿色浓性或血性渗出物。有的管壁可见因粘膜肥厚而形成的纵行皱襞。周围肺组织常发生程度不等的肺萎陷、纤维化和肺气肿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常呈多囊状。
镜下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或仅见不完整的平滑肌、弹力纤维或软骨片,甚或完全消失。支气管粘膜常有鳞状上皮化生(图9-9)。有些区域支气管周围新生的小气道上皮增生。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支气管周围的纤维组织也增生,逐渐发生纤维化、瘢痕化。
[imgz]binglixue174.jpg[alt]支气管扩张症[/alt][/img]
图9-8 支气管扩张症
肺切面,可见多数支气管显著扩张
[imgz]binglixue175.jpg[alt]支气管扩张症[/alt][/img]
图9-9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管壁呈现慢性炎症变化,粘膜上皮伴鳞状上皮化生
【合并症】
支气管扩张常因伴发化脓性感染而并发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若经血道播散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当肺广泛纤维化累及肺毛细血管床或形成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分支吻合时,则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心病。此外,在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基础上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肺、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是由于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使粘液脓性分泌物滞留,引起支气管壁感染,管壁肌层和弹力纤维组织破坏,代以纤维结缔组织,致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张,这种病理改变不可恢复。故切除病肺组织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疗法。
一、病因
支气管扩张可起病于幼年儿童时期,特别是麻疹百日咳流感之后发生肺炎,经久不愈,导致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脓肿肺结核均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肺门淋巴结肿大(结核或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可引起支气管外压阻塞,如长期不消退,同时有支气管内感染亦可能形成支气管扩张。如发生在右侧,常出现中叶支气管扩张伴中叶不张。也有部分病例属于先天性因素,此类支气管扩张多属囊性、多发、以累及一侧肺为多见,有时合并其它脏器畸形。此外选择性iga缺乏,原发性低α球蛋白血症和先天性气管软骨缺损等均可并发支气管扩张
二、病理
早期病理变化是支气管壁和肺泡间大量淋巴细胞集聚,向管腔内凸出,造成支气管阻塞,继而引起感染,结果首先是破坏支气管壁的弹力纤维,其次为平滑肌组织,最后为软骨,这些损伤的组织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致使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大。支气管粘膜上皮亦丧失了排除分泌物的纤毛运动作用,扩张了的支气管成为感染分泌物瘀积的管道(柱状扩张)或囊袋(囊状扩张)。细小的支气管分支逐渐因炎症结瘢而闭塞,相应的肺部因通气受阻以及纤维化而收缩,有的呈现肺不张
支气管扩张左侧多于右侧,下叶多于上叶,右肺中叶单独出现支气管扩张较多见。右肺下叶并中叶,右肺下叶合并舌叶多见。
三、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脓痰或咯血。病人每日排痰量较多,痰呈黄绿色、粘液脓性,或有恶臭,有的反复多次咯血,甚至大咯血。一般病程较长,由发病至手术多在10数年。
体格检查:一般病变轻而局限者无重要体征。肺部感染较重者,或咯血期可闻及固定的哮呜音或湿罗音。全身可见到杵状指(趾)等慢性缺氧改变。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主要依据是支气管造影,因为这种造影片可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的程度,部位和范围。一般分为柱状、囊状和囊柱状混合型三类。x线平片可见病侧肺纹理增多,或肺容积缩小,如有支气管结石,则可见钙化灶。支气管镜检查,在咯血急诊病人对于确定出血部位,决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
由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内科药物抗感染治疗支气管和肺部炎症症状虽可缓解、但不能根治。因此一旦确诊,就应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支气管造影明确诊断的病人,若一般情况和体质较好,又无心、肺和肾脏器质性病变,可按下列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1.单侧一叶支气管扩张,可行肺叶切除术。
2.单侧支气管扩张,病变范围超过一个肺叶,可考虑作双肺叶或肺叶加肺段切除术。
3.一侧各肺叶都有支气管扩张,对侧无明显病变,结合病人肺功能检查分析,可考虑施单侧全肺切除术。
4.支气管扩张病变累及双侧肺叶,可根据病人情况,先用双侧肺叶同期切除和分期肺叶切除术。
5.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人,药物治疗仍咯血不止时,紧急作支气管镜检查,若能明确出血来自病肺者,可施行急诊肺叶切除术。
禁忌症:
1.病人一般情况差,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2.双侧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心肺功能明显损害者。
3.合并肺气肿哮喘或有肺心病的老年人。
4.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感染,未得到控制者。
术前准备
1.除常规检查外,要送痰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据此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须有近期支气管造影片,以了解病变程度,确定手术范围,且尽可能使其将造影剂排干净。
2.控制感染:术前2周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痰量多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加入抗生素,或经支气管滴入抗生素。此外,尚需指导病人行体位引流排痰,至少每日起床和睡前各进行一次,每次10~15分钟,直至痰量减少至50ml/天以下。
3.改善全身情况:重度支气管扩张病人常伴贫血,低血浆蛋白症,故术前要注意补充营养,必要时输血或血浆,鼓励病人作适当体力锻炼,和呼吸运动以增强体质。
支气管扩张进行麻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术中患侧气管分泌物灌入健侧,因此除应用双腔管外,术中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不张、支气管残端瘘,脓胸及出血等。
术后效果,一般比较满意,但也有部分症状残余,肺功能减退,仍需内科保守治疗观察。

常××,女,22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学员。
【病史】患者五岁出麻疹时,曾合并肺炎。其后常吐浓痰,并转为咳血。1970年,经北京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先后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治疗,咳血基本控制,但经常头痛,时发高烧。医院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未接受。病情逐渐加重,终于不能坚持学习,从某军医学校休学。1978年5月2日来诊,按太阳温病论治,两月余基本治愈。
【初诊】头昏头痛身热而不恶寒手心灼热,汗出,心烦,渴喜凉饮。咳嗽,频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睡眠不安。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此系温病伏邪为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24克 石膏60克 甘草18克 葶苈子10克 川贝15克
【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仲景在此提出不恶寒而渴,与恶寒而不渴,作为辨别温病伤寒之标志。本例患者,虽身热头痛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而渴,故当属温病。因伤寒传变化热,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虽病在表而热邪伤津,故渴。同时伤寒寒邪,故身发热恶寒温病阳邪,故发热而不恶寒。此例温病邪热壅肺,病根已深,肺失宣降,故咳甚,吐浓痰;蕴热日久,必伤血络而致咳血。参之舌象,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亦与上述印证相符;而两颧属肺,湿于肺,日久不得宣化,内聚成痰,外现于面,故形成两颧黑斑也。据此,立法处方,服药十剂咳嗽与浓痰减,手心灼热,头痛心烦,睡眠不宁等均有好转,面红亮亦稍退。
【二诊】痰、咳、烦、热等虽有好转,但舌质仍鲜红,苔黄少津,便秘,时有发热,此郁热虽衰而津液未复。宜守原法,兼顾生津润燥以养阴。以麻杏石甘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18克 石膏60克 竹叶10克 麦冬12克 甘草3克 桑皮15克 川贝15克 黄芩10克 知母12克 荷叶12克 三剂
服三剂后,发热便秘、头昏、咳吐浓痰等显著好转。原方损益又服十剂
【三诊】舌质红、苔白润,偶尔尚吐稠痰。上述诸证悉减,两颧黑斑基本消退,病已显著好转。为祛多年余邪,宜养阴清肺,以善其后。自拟养阴清肺汤主之。
处方
桑皮12克 杏仁12克 川贝10克 橘红10克 麦冬12克 白芍12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甘草3克
1979年2月25日追访患者,其家长告之,患者已于1978年秋复学,情况一直很好。

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阻塞和支气管管壁被损坏而形成管腔扩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此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通过胸部x线检查、簿层ct扫描检查可以明确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必要时也可作支气管造影予以确诊。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两方面。
对于症状严重、病变范围局限的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去除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若病变为双侧的则无手术指征。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保持支气管引流通畅,增强体质和及时控制感染来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
排出痰液对于支气管扩张病人来说比用药治疗还要重要,每天应尽量将痰液咳出,可以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病人可以作体位引流方法排痰,具体做法是让病侧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时用手轻拍患侧胸部,这样可将痰液排出体外。
咳嗽、咳痰症状加重,或伴有发热咯血症状时提示合并继发感染,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口服抗生素有xmzco2片,每天2次;头孢拉定0.25克,每天4次;红霉素0.25克,每天4次,交沙霉素0.2克,每天4次;环丙沙星0.2克,每天2次;氧氟沙星0.1克,每天3次等。
症状严重者需肌肉注射或静脉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患者平时使用抗生素要注意经常更换,避免细菌产生耐药。若有条件时可到医院经常做痰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则疗效更好。
支气管扩张病人平时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在饮食方面要忌烟、酒,慎用辛辣刺激性食品,食物不宜太咸。继发呼吸道感染时宜进半流汁食物,多饮水,以湿化痰液有利排痰。
(周 新)

付某某,女,43岁
【初诊】
喘咳经常发作,晨起咯痰甚多,痰中带血。病已10年。经某医院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近一月来咳嗽不止,动即作喘,咳吐大量白痰,痰中带血,有时吐出鲜血盈口。脉象弦滑数,右寸脉大,接之空豁,舌红苔白浮黄。热郁在肺,络脉受伤,肃降肺气以止其咳,凉血清营以止其血。
旋复花10克,枇杷叶10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川贝母10克,前胡6克,百部6克,茜草10克孙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黛蛤散6克(包煎),七剂
【二诊】
药后咳嗽渐减,吐血未止,咯痰仍多,再以肃降化痰方法,兼以止血
旋复花10克,批杷叶10克,杏仁10克,浙川贝母各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茜草10克,生地榆10克,小蓟10克,黛蛤散6克(包煎),茅芦根各10克,三七粉3克(分冲),七付
【三诊】
咯血渐减而未全止,咳嗽时作,吐痰色白,舌红苔白,脉数而虚,气火上炎之势渐平,仍以再法进退。
旋复花10克,枇杷叶10克,杏仁10克,川浙贝母各10克,桑自皮10克,地骨皮10克,茜草10克,小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三七粉3克(分冲)
【四诊】
咳血已止。再以肃肺方法。
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川浙贝母各10克,小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百部10克,焦三仙各10克,山药10克,香稻芽10克,七付
药后诸症已愈,纳食增加,嘱其慎起居,多锻炼,增强体质,以防复发。
【按】:缪仲淳治吐血三要法云:“宜降气不且降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赵师此案治法即以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为主,兼以凉血化瘀止血。用药看似平淡,实际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