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 bairike )

别名: 顿咳 , 疫咳 , 痉咳 , 鹭鸶咳

中医

简介:
百日咳在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后鸡鸣样回声为特征,中医称“顿咳”,又称“疫咳”、“痉咳”、“鹭鸶咳”。
病因:
本病主要由于内蕴伏痰,感染时行疫邪,客于肺系所致。
病机:
主要病机为邪郁肺卫,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为患。病位主要在肺,常犯胃、伤肝。病情可寒可热,而以热证多见。初期证多属实,后期则可见虚证虚实挟杂之证。
诊断:
本病在早期多见实证,以痰浊阻肺为主,后期则多见虚证虚实挟杂之证,以气亏虚为主。由于邪有轻重,患儿体质不同,故临床症状亦有差异。临证之时辨清邪之深浅,气之虚实是本病辨证之关键。
1、初咳期
主证微热,喷嚏、流涕,咳嗽逐渐加剧。偏于风寒者,伴恶寒,痰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为外感时疫之邪,初犯肺卫所致。邪由口鼻而入,故见外感表证。遂后引动伏痰,阻碍气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加剧。体虚右邪从寒化,故见痰白清稀,体实者邪从热化,故见痰热征象。
2.痉咳
主证咳嗽阵作,昼轻夜重,咳时连声不已,面红目赤,涕泪交流,咳后回吼,甚则吐出乳食痰涎后痉咳方能暂停。剧咳时痰中带血丝,甚则鼻衄舌苔黄,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为邪郁化热,热灼津液所致。伏痰邪热互结,阻塞气道肺气上逆,故见痉咳不止,必待痰涎咯出而已。肝胃气逆呕吐,涕泪俱作。气逆伤络,热亢于上,则面红目赤痰中带血。
3.恢复期
主证痉咳逐渐减轻,食欲不振,乏力,气短多汗,面唇色淡,形体消瘦,咽干舌燥,口渴欲饮,或咳而无力,痰少,气短唇干,两颧发红,舌光如镜,脉象细数无力。
分析:本证为邪热久羁,耗伤气所致。余邪羁留,伤及脾胃,故见食欲不振,乏力。耗伤肺阴,则见气短。余邪未尽,则见咳而无力,痰少等症。
类证:
1.肺热病: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表现,x线检查肺部可见斑点状、片状、网织状,或均匀阴影,无阵发性呛咳与咳后鸡鸣样回声。
2.暴咳咳嗽新起较剧,但无咳后回气声,自细胞分类计数无淋已细胞增高,咳碟法或鼻咽拭子培养无百日咳杆菌生长。
3.肺痨: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逐渐消瘦为特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沉增速,x线检查肺部有阳性指征。
治疗:
本病治疗总以止咳化痰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初咳期施以宣肺降气痉咳期治以泻肺清热,后期则给予润肺养阴之法。如此痰邪得清,肺虚得补,疾病可愈。
一、辨证选方
1.初咳期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
方药:风热者选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桔梗各10g,杏仁连翘薄荷甘草各6g。痰多者加胆星半夏鱼腥草发热重加生石膏,黄苓;风寒者选用杏苏散加减。杏仁苏叶前胡茯苓百部各10g,半夏、炒枳壳桔梗各6g,甘草5g,生姜5片。咳痰量多可加紫菀竹沥
2.痉咳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镇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生石膏20g,百部半夏钩藤各10g,麻黄杏仁川贝胆星各6g,甘草5g。偏寒去石膏胆星,加半夏细辛荆芥;肋胀痛加龙胆草黄芩青黛
3.恢复期
治法:益气滋,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各12g,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牛蒡子各10g,阿胶马兜铃杏仁各6g。久咳出血加山栀炭、侧柏炭;久咳不止加川贝母、杷叶、百部
二、专方验方
1.百咳灵:百部20g,石胡荽20g,蜈蚣10g,侧柏叶20g,黄豆粉10g,甘草50g。取牛胆1个刺破取汁,文火煎熬成固体,研为细末。与上药共为细末混匀。1~3岁每服0.5g,3~6岁每服1g,日服3次。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
2.胆汁百部丸:鲜猪胆汁2份,百部3份,白糖25份。先将白糖加热溶化,再加入百部粉、猪胆汁文火熬2~3分钟,去火稍冷后制成丸剂,如桐子大。1~3岁每服2丸,3~6岁每服4丸,日服3次。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
3.痉咳灵:百部15g,紫菀12g,沙参12g,麦冬12g,枳实15g,黄精15g,甘草10g,蜈蚣1~2条。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
4.润肺止咳汤:麦门冬9g,生地9g,牡丹皮9g,白茅根9g,诃子肉2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
5.百部煎剂:百部6g,蒌皮6g,橘皮5g,天冬6g,麦冬10g,法半夏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
三、其他疗法:
贴敷:紫菀15g,椒目10g,乌梅10g,钩藤15g。共研细末,用鸡胆汁调成糊状,贴敷于天突肺俞身柱膻中穴,每日1次。
中药:
1.百日咳片:具有疏散风寒宣肺止咳之功。治疗百日咳痉咳期。1岁每服1片,2~3岁每服2片,3~6岁每服3片,6岁以上每服4片。每日3次。
2.蛇胆陈皮末:具有清热化痰,祛风定惊之功。治疗百日咳痉咳期,痰热蕴肺。1~3岁每服0.1g,3~6岁每服0.2g,6岁以上每服0.3g,日服3次。
3.儿童清肺丸: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功。适用于百日咳初期,外感风寒,里热不重者。1~3岁每服1丸,3~6岁每服11/2丸,6岁以上每服2丸,每日2~3次。
4.百部丸:具有补益五脏,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百日咳恢复期,气虚证。1岁以下每服1g,1~3岁每服2g,3~6岁每服2.5g,6岁以上每服3g,日服3次。
5.鹭鸶咳丸:具有清热理肺,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百日痉咳不止,痰热壅盛之证。1~3岁每服1/2丸,3~6岁每服1丸,6岁以上每服2丸。
针灸:
肺俞定喘丰隆天突为主穴,配列缺合谷大椎。用平补平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用于痉咳期。
推拿:
肺经、清肝经、运内八针、清板门清天河水、揉天突、揉不横纹,用于百日咳初期;清补肺经、推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揉一窝风、揉掌不横纹、揉二人上马,用于痉咳期;推补肺经、推补肾经、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揉小横纹,用于恢复期。

西医

简介: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在阵咳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回声。病程可长达2~3个月。
病因:
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
季节: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季为多。
人群: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
发病机理:
咳嗽时,病原菌随飞沫散播至周围空气中,密切接触者吸入百日咳秆菌后,细菌在喉部、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繁殖,引起局部粘膜发炎。大量病原菌及粘稠性渗出物积聚在整个呼吸道,使粘膜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粘膜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即传入并兴奋咳嗽神经中枢,产生反射性剧烈、连续、阵发性及痉挛性咳嗽。气管内未被排除的分泌物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致形成肺不张肺气肿
病理:
长时期连续剧咳可引起肺泡破裂,严重者发生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整个支气管系统包括毛细支气管和肺泡壁都有明显的间质性浸润。痉咳又可导致血流循环障碍,引起淤血,使脸部及四肢浮肿,眼球结膜、鼻粘膜和皮肤皮下发生出血点。脑实质有充血及出血点,严重时发生大片出血。
诊断标准:
1.发病前1~3周有百日咳患儿接触史。
2.病初咳嗽,低热3~4天后热退咳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有鸡鸣样长吸气性吼声,夜间为重,咳剧时可出现面部浮肿结膜下出血。如未并发肺炎则肺部无阳性体征。
3.新生儿和2~3月以下乳儿常无典型痉咳,发作时仅咳3~4声就发生屏气,面色青紫或窒息、惊厥,甚至心跳停搏。
4.白细胞增高达20×10 9~30×10 9/l(2万~3万/mm3),淋巴细胞70%以上。必要时作咳喋法或咽拭子培养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痉咳即可考虑百日咳诊断,据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发病:
潜伏期3~4天,一般为5~10天。
病史:
发病前1~3周有百日咳接触史。
体征:
1.卡他期:约1~2周。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低热、流涕、结膜充血、流泪和轻咳。以后咳嗽加重而一般症状好转,进入痉咳期。
2.痉咳期:约2~4周或更久。突出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成串出现,闻有吸气性鸡鸣样吼声,以后继续咳嗽,反复出现吼声,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发生呕吐为止。每次数分钟,每日十数次至数十次,夜重昼轻。阵咳时面赤、流涕、口唇青紫,常有眼睑浮肿、面部及结膜出血、舌系带溃疡,压舌或刺激咽部可诱发发作。本期病人体温正常。
3.恢复期:约2~3周。阵咳逐渐减少至停止。但遇冷空气、浓烟等刺激,或呼吸道感染时,可再导致阵咳发作。
实验室诊断:
细菌培养:于卡他期和痉咳早期,用鼻咽拭子自鼻咽后壁取分泌物或咳碟法对病人咳出的飞沫进行培养,均可获阳性结果。
免疫学:
免疫荧光检查:取鼻咽分泌物作涂片,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抗体染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查病原菌。
鉴别诊断:
1.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本病也可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和吸气性喉鸣,但无鸡鸣样吼声,阵咳间歇期呼吸困难无减轻,并常有发热、声音嘶哑等。
2.气管内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发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无鸡鸣样吼声。
3.肺门淋巴结核:发生压迫症状时出现阵咳,也可有回声,但根据结核病按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及肺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4.百日咳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百日咳酷似,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定论,可能由腺病毒1、2、5型引起。鼻咽或咽拭培养无百日咳杆菌生长。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隔离期满(发病后40天或痉咳后30天);痉咳消失或新生儿乳幼儿屏气消失;白细胞恢复正常。
2.好转:隔离期未满;痉咳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并发症:
1.肺炎:是婴幼儿百日咳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发生痉咳期。病变为间质性肺炎,继发其它细菌感染时为支气管肺炎
2.肺不张肺气肿:由粘稠分泌物堵塞或部分堵塞所致。如咳剧使肺泡破裂,可引起气胸或皮下、纵隔气肿
3.百日咳脑病:剧烈咳嗽使脑部缺氧或出血,加之毒素作用,均可引起脑病。
治疗:
本病治疗重点为良好的护理及对症处理,辅以抗生素治疗。
一、一般治疗: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环境安静,避免一切刺激诱发患儿痉咳。应给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食品以偏干为宜,少量多餐。
二、对症治疗
1.止咳:一般不主张用强镇咳剂。如痉咳重而影响睡眠者,可给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氯丙嗪。此外,可试用维生素k1,剂量为1岁以内每日20mg,1岁以上每日50mg,肌肉注射。本品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痉咳的作用。
2.化痰:可用吐根、氯化铵、痰易净等祛痰药痉咳频繁又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α糜蛋白酶和5%碳酸氢钠混合剂雾化吸入,每日多次,
三、抗生素治疗
卡他期用抗生素,可减短或阻断痉咳发生痉咳期应用则不能缩短病程,但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首选红霉素,每天30~50mg/kg,分3~4次口服。也可用氨苄青霉素,每天100~150mg/kg,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或用庆大霉素,每天3~5mg/kg,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点。也可用复方新诺明,每日50mg/kg,分2次口服。用药疗程均为7~10天。
四、并发症治疗:如并发百日咳脑病,出现脑水肿迹象,应及时进行脱水治疗,防止发生脑疝。并发肺炎气胸肺不张等,均应进行相应治疗。
五、其他疗法
1.肾上腺皮质激素:痉咳严重及重症婴儿,可给泼尼松每日1~2mg/kg,连续3~5日。
2.高效价百日咳免疫球蛋白:重症幼婴可给本品,剂量为每日1.25ml。
3.大蒜糖浆:用于轻症及年长儿,1%的大蒜糖浆2~8m1,每日3~5次口服。
护理:
良好护理及环境可减少咳嗽发作,宜保持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冷热温度适当,避免给患者各种刺激,以免诱发阵咳。
中西医结合: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隔离治疗。
2。单方验方:(1)新鲜鸡胆汁白糖适量,蒸熟后服,1~2岁每日服半只鸡苦胆,2岁以上每日服1只鸡苦胆。
(2)蛇胆陈皮未,冲服
(3)百部3g,水煎加糖,口服。
3.针刺疗法:取尺泽合谷,用泻法。
4.抗生素如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可酌情使用,也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龙或氢化考的松等。

“百日咳” 相关论述

指儿童感受时邪痰浊阻滞气道肺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病程长为特征。因其有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又称“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状态和咳嗽的连续性,又称“鹭鹚咳”、“顿咳”、“时行顿呛”。因其咳嗽时带特殊的哮吼声,类似母鸡下蛋后之啼声,又称“鸡咳”。

【概述】百日咳又称顿咳,好发于冬春季节,以2~5岁小儿为多见。本病的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患儿为唯一传染原,咳嗽时随飞沫传播。病菌入侵后即在喉部、气管、支气管粘膜繁殖。细菌和痰液的大量积聚,使粘膜层的纤毛运动受影响,妨碍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这些分泌物不断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痉挛性咳嗽。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时行风邪引起。《幼科金针》中说:“夫天哮者……盖因时行传染,极难奏效。”时邪袭于肺卫、肺失清肃痰浊阻于气道肺气不能宣达,以致上逆顿咳
【手穴治法】
(一)推拿法
取穴:肺经小天心大横纹
方法:①清肺经。旋推或指尖向上直推约200次。“正推向外泄肺火”,“侧推向里补肺虚”。②掐揉小天心。掐后继揉、约30次;捣约30次。③分推大横纹。仰掌,掌后横纹,从中间向两侧横推或合推约50次。
(二)点刺放血
取穴:四缝少商商阳中冲关冲、个泽。(以上任选1~~2穴)
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三棱针疾速点刺后,挤出少许血液或液体,再用消毒后的干棉球拭净。
(三)针刺疗法
取穴:太渊少商板门合谷
方法:局部常规皮肤消毒,用不透钢1~1.5寸针,直刺斜刺少商点刺留针,其它穴位针刺0.5~1寸。
(四)七星针疗法
取穴:十宣
方法:啄刺法,医者用手捏紧患者手指,使指尖瘀血后而刺之,所流出的血多不过数滴,施术前要注意常规消毒,按操作要求操作。
【手穴治萃】
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百日咳/孙福生,刘大坤//中国针灸。1989—(6)—54
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百日咳26例,均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而前来就诊。方法:在常规消毒下,用三棱针疾速点刺后,挤出少许澄明黄色液体或血液,再以稍毒后干棉球拭去即可,一次未效者,次日继针二次。
针刺后当日咳嗽明显减轻,次日不再有痉咳者为痊愈,26例中经1次愈者13例,2次治愈者13例,治愈率为100%。
病例:某女,6岁,(父代诉)三周前感冒后伴阵发性连声咳嗽,昼轻夜重,不发烧,咳时必吐出些痰涎方休。经当地医生给止咳药不效而去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治,确诊为“百日咳”,给打针吃药一周仍无效果,遂来求诊。经查:两肺满布痰呜,咳呈痉挛性连声咳嗽,间歇中有特殊吸气回声,因憋气泪流满面,后吐出少许痰涎咳止。诊为百日咳。即以上方法治疗1次。翌日其父来诉:患儿咳嗽夜间明显减少,且程度减轻,今日尚未见咳而告愈。
针刺出血治疗百日咳/董维桢/江西中医药—1985(3)—38
治疗方法:(1)取穴: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经渠内关、尺泽均双。(2)针刺方法: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其它穴位可根据患儿体质而定。治疗百日咳,主以泻热、豁痰、解痉为主,故方中取上肢诸井穴点刺出血,以泄热开窍,缓解痉挛。经渠为肺之经穴清金泻火,宣肺豁痰;尺泽为肺之合穴,清泄肺气,止咳平喘,能清痰涎;内关通于阳维,为心包之络,能宽胸调气,诸穴相配。痉咳乃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时行疫邪)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时飞沫传播。春冬二季容易受邪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最多。新生儿与乳幼儿易并发肺炎发生窒息。病程可长达5~6个星期,相当顽固难愈。
初咳期 约一周左右,类似感冒咳嗽,须辨风寒风热降气化痰止咳。
(一)
处方:百部15克,紫苏叶6克,桑白皮9克,冰糖15克。
用法:先煎前3药去渣取汁,入冰糖。每日1剂。
(二)
处方:鲜紫苏叶10克,红糖20克,粳米50克。
用法:将粳米淘净,然后加清水适量熬成稀粥,再将苏叶洗净,与红糖一起捣烂如泥,倒入粥内再煮1分钟许,趁热随意吃下,每日1剂,连服3~5天。
(三)
处方:杏仁5克,陈皮10克,麻黄1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初期,咳嗽痰白。
(四)
处方:车前子10克,木瓜6克,茶叶3克。
用法:将药物冰糖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五)
处方:金银花藤12克,冬菊12克,钩藤6克,鱼腥草2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去渣后饮服,每日3次。
(六)
处方:冬瓜子15克。
用法:将冬瓜子加水煎煮,沥渣后加蜂蜜调服
痉咳 约2~6周,重者可达2个月以上。多为痰热恋肺,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鸡鸣样吸气性回声,常于呕吐痰涎后方可暂止,咳剧时表情痛苦,面赤腰曲,涕泪交作,往往少住又作。日数次或数十次,痰稠带血,目眶浮肿,甚则二便失禁,惊厥抽搐。治以清热泻肺,涤痰降逆。
(一)
处方:川贝母15克,冰糖50克,大米汤1大碗。
用法:将川贝母冰糖泡入米汤内,隔水炖15分钟。每日早晚各服1次。5岁以下小儿酌减。
(二)
处方:大雪梨1个,麻黄1.5~3克,川贝末3克。
用法:将雪梨用小刀挖去果心,填入麻黄贝母,小孔复用果肉堵上,放进碗中,上用小碟盖好,置于锅内隔水蒸熟,取出,除去麻黄贝母。食梨饮汁,分1~2次服完。每日1~2剂,连服10~15天。1岁以下小儿酌减。
(三)
处方:桑白皮15克,百部15克,白芍15克,绿茶10克,冰糖15克。
用法:前4药水煎去渣,入冰糖溶化,每日1剂。
(四)
处方:梨1个,荷叶20克,百部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五)
处方:马蜂窝2克,稻草根3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六)
处方:大戟芫花甘遂各12克。
用法:研成细面,加炒黄的麦面60克,用水调制成丸,如玉米粒大。1~2岁服1丸,3~4岁服2丸,5~6岁服3丸,7~8岁服4丸,每日晨服1次。
(七)
处方:鸡苦胆1个。
用法:烘干,研末。1岁以下小儿分3日吃完;1~2岁分2日吃完;2岁以上每日服1个。每日分2~3次服。服时可加适量白糖
(八)
处方:白萝卜汁20毫升,蜂蜜10毫升。
用法:1次服完,每日1~2次。
(九)
处方:百草霜适量,鸡蛋1个。
用法:鸡蛋煮熟后去外壳,沾百草霜口服,每日1个,连服3~5个,即可见效。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久治无效。
(十)
处方:蜈蚣1条,鸡蛋1个,冰糖10~15克。
用法:水煎,喝汤吃鸡蛋,每日1~2次。
(十一)
处方:麻雀1只,白僵蚕3克,冰糖10克。
用法:将麻雀去毛,剖开,去内脏,洗净,再将僵蚕冰糖加白面粉少许,共研末,填入麻雀肚内。蒸熟后分2次吃完,每日2~3次。
(十二)
处方:鲜丝瓜汁30毫升,白糖10克。
用法:共搅匀,1次服下,每日1~2次。
(十三)
处方:柚子壳60克,蜜糖60克。
用法:将柚子的外皮去掉,用内白层煎水,蜜糖冲服,数次可愈。
(十四)
处方:百部10克,百合10克,白果(去壳)6克,甘草5克。
用法:将百部百合甘草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时加入白果再煮沸即可服用,每日分3次服,连服数剂。
(十五)
处方:马齿苋10克。
用法:将马齿苋加水1000克毫升,煎至40毫升,每日分3~4次,每次10毫升。
(十六)
处方:南沙参60克,甘草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成浓稠状液,加冰糖,每日2次,7日服完。
(十七)
处方:柿饼2个,生姜6克。
用法:将生姜切片,加在柿饼中焙热吃。
(十八)
处方:罗汉果半个,柿饼3个,冰糖少许。
用法:将罗汉果柿饼洗净加清水3碗煎至1.5碗,加冰糖调服,每天分3次饮用。
(十九)
处方:核桃仁(不去紫衣)30克,冰糖30克,梨150克。
用法:将梨洗净,去核,同核桃仁冰糖共捣烂,加水煮成浓汁。每日3次,每次1汤匙。
(二十)
处方:炒葶苈子6克,百部根10克,红枣24个。
用法:先将葶苈子百部根煎成浓汁滤去渣,然后放入红枣,慢慢用文火煎煮,使药汁透入红枣内。食用红枣,7岁以下小儿一天吃完,2~5岁减半,连食1星期。
(二十一)
处方:大蒜头适量。
用法:把大蒜头去皮切成片,每30克用50茶匙温开水浸10分钟,过滤去渣,加入冰糖调味。每日3次饮服大蒜汁。儿童1~2岁每日12~15克,3~5岁每日18~24克,6~10岁每日30~40克。一般服药3~7天即可痊愈。
(二十二)
处方:大蒜6克,鸡苦胆1个,枇杷叶6克,萝卜子6克,艾叶80克。
用法:将药物炒热后,包扎纱包,外熨烫胸背、手足心处。
(二十三)
香草2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二十四)
处方:鱼腥草30克,百部8克,白僵蚕6克,甘草3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恢复期 自痉咳缓解至消失,约2~3周或更长。此期症状,痉咳日渐好转,发作次数减少,咳声无力,痰稀而少,气短声低,唇色淡白。治宜补气养阴。
(一)
处方:人参3克,百合15克,粳米30克。
用法:水煎前2药,后入粳米同煮成粥,连服3天。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气阴两虚
(二)
处方:核桃仁(保留紫衣)、冰糖各15克,梨90克。
用法:捣烂,加水煮成汁,每服半匙,每日服3次。
本方适用于肺脾气虚
(三)
处方:人参6克,鸽蛋3枚。
用法:人参煎水煮鸽蛋。食汤及蛋,每次1枚。
本方适用于小儿百日咳合并气虚
(四)
处方:银耳10克,冰糖15克。
用法:入沙锅水煎服,每日1次。
四、五两方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
(五)
处方:白芝麻30克,花生20克,蜂蜜30克。
用法:水煮服食,每日1次。
(六)
处方: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
用法:黄芪水煎取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气阴两虚
(七)
处方:百合10克,白米30克。
用法:煮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百日咳合并阴虚
(八)
处方:党参9克,核桃仁15克。
用法: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肺肾气虚
(九)
处方:核桃肉60克。
用法:将核桃肉炒香后调蜂蜜吃。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日久遗尿气喘

病名。又名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呛、天哮迫咳。是一种流行于冬春之季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久咳伤及肺络,则可引起咯血。初起邪袭肺卫,治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用射干麻黄汤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或泻白散加减。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脾肺,用人参五味子汤验方鹭鸶涎丸、鸡苦胆等,均可选用。针灸:取定喘天突,配大椎丰隆

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人类百日咳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液体培养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少量粘性沉淀。
生化反应弱,一般不发酵糖类,但分解蔗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和吲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本菌常发生光滑型到粗糙的相变异:Ⅰ相为光滑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Ⅳ相为粗糙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力。Ⅱ、Ⅲ相为过渡相。一般在疾病急性期分离的细菌为Ⅰ相,疾病晚期和多次传代培养可出现Ⅱ、Ⅲ或Ⅳ相的变异。发生这种变异时,细菌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和致病力等均出现变异。
百日咳杆菌含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荚膜(k)抗原。前者为鲍特氏菌属共同抗原,后者仅存于百日咳杆菌。
本菌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可致死亡。对多粘菌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与致病性有关的物质除荚膜、细胞壁脂多糖外,尚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因子。百日咳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能诱发机体的持久免疫力,并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提高小鼠对组织胺、5~羟色胺和敏感性,促进白细胞增多,抑制巨噬细胞功能,损伤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导致阵发性痉挛咳嗽等。细菌破裂后还能在宿主细胞浆中查到一种热不稳定性毒素和其他几种抗原成份,可引起纤毛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
百日咳杆菌引起人类百日咳。病人,尤其是症状轻微的非典型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发病率接近90%,一岁以下患儿病死率高。百日咳潜伏期1~2周。发病早期(卡他期)仅有轻度咳嗽。细菌此时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大量繁殖并随飞沫排出,传染性最大。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挛期),这时细菌释放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大量粘稠分泌物不能排出,刺激粘膜中的感受器产生强烈痉咳,呈现出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吼声。形成的粘液栓子还能堵塞小支气管导致肺不张和呼吸困难、紫绀。此外可伴有呕吐、惊厥。4~6周后逐渐转入恢复期,阵咳减轻,趋向痊愈,但有1~10%病人易继发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等的感染。本病病程较长,故名百日咳。在致病过程中,百日咳杆菌始终在纤毛上皮细胞表面,并不入血。
感染百日咳后可出现多种特异性抗体,免疫力较为持久。仅少数病人可再次感染,再发的病情亦较轻。粘膜局部的分泌型lga具有阻止细菌粘附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作用,其抗感染作用比血清中的抗体更重要。细胞免疫在百日咳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还不甚明了。
三、微生物学诊断
以分离培养为主,卡他期分离阳性率可达91.5%,而恢复期仅有约26%。标本采用鼻咽试子或咳皿法,在鲍~金工培养平板上孵育,根据菌落形态,涂片染色镜检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用分离菌与Ⅰ相免疫血清作血清玻片凝集或免疫荧光染色。
四、防治原则
隔离病人,隔离期自发病起七周。
预防以自动免疫为主,在我国常用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杆菌Ⅰ相灭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pt)三联菌苗,接种对象为一岁以下幼儿。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目前使用的死菌苗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安全性、免疫原性方面均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治疗可用红霉素、氨苄青毒素等。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本品系由百日咳菌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供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之用。
1 抗原要求
1.1 百日咳菌苗原液应符合附录1《百日咳菌苗原液制造及检定要求》中2.4项的规定。
1.2 精制白喉类毒素应符合《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4项的要求。
1.3 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应符合《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4项的要求。
2 制造
2.1 配方
每ml制剂中各种抗原成份含量如下:
百日咳菌45亿~90亿
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
2.2 吸附剂配制,见《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5项。
2.3 氢氧化铝稀释
以蒸馏水按吸附后之总量将氢氧化铝原液稀释成1.0~1.5mg /ml。硫柳汞含量不超过0.01%(g /ml),氯化钠含量补足至0.85%(g /ml),高压蒸汽灭菌。
2.4 吸附
按计算量将精制白喉类毒素、精制破伤风类素及百日咳菌苗原液加入稀释好的吸附剂内。调节ph至5.8~7.2。
2.5 分批
同批吸附剂同批配合的原液同次吸附的制品为1批。如用大罐吸附时,所用抗原和吸附剂可以多批混合(精制类毒素不超过3批),每罐为1批。
3 成品检定
3.1 物理化学检查
3.1.1 振摇后应呈均匀乳白色混悬液。不应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
3.1.2ph值应为5.8~7.2。
3.1.3 氯化钠含量为0.75%~0.9%(g /ml)。
3.1.4 硫柳汞含量为1.0%~0.5%(mg /ml)。
3.1.5 硫柳汞含量不超过0.01%(g /ml)。
3.2 鉴别试验
抽取样品,另枸橼酸钠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将吸附剂溶解后,离心沉淀百日咳菌体和残留的吸附剂,按《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7.6项、《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7.6项和附录1《百日咳菌苗原液制造及检定要求》中2.4.3项进行鉴别试验。
3.3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3.4 毒性试验
应符合附录1《百日咳菌苗原液制造及检定要求》中2.4.5项的规定。
3.5 安全试验
3.5.1 小白鼠法
体重18~20g之健康小白鼠5只,每只皮下注射检品0.5ml观察7日,不得有局部脓肿或死亡。
3.5.2 豚鼠法
用体得300~400g豚鼠,每批制品不少于4只,每只皮下注射2.5ml,分两侧,每侧1.25ml,应符合《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4.4项及《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4.5项要求。
3.6 效力试验
3.6.1 百日咳菌苗免疫力试验
每3批抽1批进行,应符合附录1《百日咳菌苗原液制造及检定要求》中1.2.5项的规定。
3.6.2 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的效力试验
每更换1批类毒素时进行。取体重300~400g豚鼠4只,每只皮下注射0.5ml,第30天采血,将分离的血清等量混合,进行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单位测定。
3.6.2.1 白喉抗毒素单位测定
用lr /300家兔皮内法,要求每ml血清达到0.25iu。
3.6.2.2 破伤风抗毒素单位测定
用l+/100小白鼠皮下法,要求每ml血清达到0.5iu。
3.6.2.3 白喉类毒素的效力试验亦可采用攻毒法。取体重300~350g豚鼠5只以上,每只皮下注射0.5ml。第30天各皮下攻击白喉毒素200个mld,观察7天,豚鼠死亡不得超过20%;同时另取体重240~270g豚鼠3只,各皮下注射1个mld毒素作为对照,2只对照豚鼠应发病并于96小时内死亡,允许另1只较晚死亡或发病。
3.6.2.4 亦可按who推荐的效力检定方法(见《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附录和《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附录)。
4 保存与效期
应保存于2~8℃。自吸附之日起效期为1年半。

本品系用百日咳第Ⅰ相菌种经培育后取菌体制成悬液,加适当杀菌剂,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制成,每ml含菌45亿~90亿。用于制备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1 菌种
1.1 制造百日咳菌苗之菌种、检定用的Ⅰ相诊断血清、百日咳分型血清及百日咳参考菌苗,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或经同意。
1.2 菌种检定
1.2.1 培养特性
于包-姜(bordet-gengou)氏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各菌株应具有典型的形态及生化特性。
1.2.2 血清学特性
将35~37℃培育40~48小时的菌苔,混悬于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内,使每ml含菌20亿个,与Ⅰ相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凝集效价应达到血清原效价之半。同时与单价分型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其型别应与该菌种标定型别相同。
1.2.3皮肤坏死试验
用健康家兔或豚鼠至少2只,用培育40~48小时的菌苔混悬于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内,然后稀释为几个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用每一稀释度的菌液注射于家兔或豚鼠的皮内0.1ml,经72小时观察反应。如2只家兔或豚鼠中有1只注射0.4亿个菌以下的菌液部位出现出血性坏死者为阳性反应,判为合格。
1.2.4 毒力试验
体重16~18g之小白鼠至少3组,每组至少10只,在麻醉状态下从鼻腔滴入经培育40~48小时,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的菌液0.05ml观察14天,记录小白鼠生死情况,按reed muench法计算ld50,ld50菌数不超过1.2亿判为合格。
1.2.5 免疫力试验
1.2.5.1 方法
按附录2《百日咳菌苗原液免疫力试验方法》进行。
1.2.5.2判定
试验菌液每个接种剂量的免疫效价应不少于4.0iu。若试验菌液的效价低于此要求时,可复试,其结果的几何平均值(如用概率分析法时,应用加权几何平均值)≥4.0iu,仍判为合格。
1.3 菌种保存
1.3.1 菌种应用冻干法保存。
1.3.2 冻干菌种应保存在2~8℃。冻干后抽样按1.2项进行检查,合格的菌种可使用2年,以后每年检查1次,如仍合格可继续使用1年。
2. 制造
2.1 制造百日咳菌苗原液至少应选用2个菌株,制成的菌苗应含1、2、3型因子。
2.2 制造百日咳菌苗原液用活性炭半综合培养基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如用液体培养基,不得含有已知引起人体毒性或变态反应的成分。
2.3 原液制造
2.3.1 菌种
冻干菌种启开后接种于改良包-姜氏或活性炭半综合培养基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上。于35~37℃培育不超过72小时,以后各代不超过48小时,传代菌种保存不得超过14天,冻干菌种启开后用于生产时不应超过10代。
2.3.2 培育
可用固体法或液体法培育。培育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经检查为纯菌后,用适当方法收集菌体,混悬于ph值为7.0~7.4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中。
2.3.3 杀菌
原液可用不超过0.1%(ml /ml)甲醛溶液杀菌,放37℃2~3天。亦可用其他适宜的杀菌剂和杀菌方法杀菌。
2.3.4纯菌试验
原液应逐瓶(罐)抽样接种普通琼脂斜面及普通血液琼脂斜面(或活性炭半综合培养基)各1管,放35~37℃培育2天,然后放24~26℃1天。有杂菌生长者应废弃。
2.3.5 原液合并
固体法工艺生产经纯菌试验合格的原液应进行合并。不同菌株不同日期制造2的原液应分别合并。合并后,可加适量防腐剂,并保存于2~8℃。
2.4 原液检定
2.4.1 浓度测定
每瓶原液应按中国细菌浊度标准与质量检定部门会同测定浓度。稀释菌苗时即按此浓度计算。
2.4.2 镜检
每瓶原液取样稀释至成品浓度,涂片染色镜检,应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至少观察10个视野,应无杂菌。
2.4.3 凝集反应
每瓶原液按1.2.2项与Ⅰ相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其凝集效价应达血清原效价之半,如仅达到或低于血清原效价1/4时,应作免疫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应用单价分型血清做定性凝集试验,其所含型别应与制造原液的菌种型别相同。
2.4.4 无菌试验
每瓶原液除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无菌试验外,并做特异无菌试验。如特异无菌试验有百日咳菌生长,可复试一次,若仍有百日咳菌生长,原液应判为不合格。
2.4.5 毒性试验
2.4.5.1方法
按附录3《百日咳菌苗原液毒性试验方法》进行。
2.4.5.2 判定
试验组小白鼠注射后72小时的总体重不少于注射前总体重,第7天小白鼠增加的体重不少于对照组增加体重的60%,并不得有死亡,该批原液毒性试验判为合格。
试验结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可复试一次。仍达到不过要求,可将原液放置1.2.5项方法及要求进行。
2.5 原液保存
应保存于2~8℃。原液自采集之日起至成品发出不得少于4个月。原液自采集之日起效期为3年。

1 免疫
1.1 动物
选用体重10~12g同性或雌雄性各半的健康nih小白鼠。
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或20只(同性或雌雄性各半,为保证攻击后有16只或20只小白鼠,可适当多免疫几只小白鼠),同时饲养健康小白鼠55只,备做对照用。
1.2 免疫原稀释
百日咳原液用生理盐水或ph7.3±0.1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至成品菌苗浓度的1/2,然后再稀释7.5×、37.5×、187.5×,百日咳参考菌苗稀释至每ml含8iu,然后再稀释成每ml含1.0iu(0.125ml)、0.2iu(0.025ml)及0.04iu(0.005ml)。
1.3 免疫方法
将不同稀释度的免疫原分别免疫小白鼠,每只小白鼠各腹腔注射0.5ml。
2 攻击菌及攻击菌液的制备
2.1 菌种
小白鼠脑内攻击用58030(18323)菌株。
2.2 培养基
可用包-姜氏培养基(含羊血20%~30%)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
2.3 培养温度及时间
放35~37℃培育,第一代不超过72小时,攻击时菌种的培育时间为20~24小时。原代菌种放2~8℃可保存2周。
2.4攻击菌液的制备
将培育20~24小时的菌苔经肉眼检查为纯菌后,刮入生理盐水或ph7.3±0.1缓冲生理盐水,用灭菌脱脂棉过滤,测定浓度,然后用ph7.0~7.2水解酷素、蛋白胨水或肉汤稀释成每0.03ml含菌8万,作为试验组的攻击菌液,然后再连续稀释,使每0.03ml分别含8000、800、80及8个菌,以上5个不同稀释度的菌液,作为对照组的攻击菌液。
2.5 工作起止时间
自攻击菌液制备(开始刮菌)至注射完最后1只小白鼠不得超过2.5小时。
2.6活菌计数
在攻击前后,可将0.03ml含8个菌的攻击菌液,接种于包一姜氏培养基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平皿中,每个平皿0.2ml,每次不得少于2个平皿,其菌落形成单位约为浊度测定的1/4。
3 攻击
动物免疫后14天,每只小白鼠脑内攻击0.03ml菌液(含8万个菌),用0.25ml注射器,4号针头。在试验组攻击后再进行对照组毒力测定,对照组每稀释度攻击10只小白鼠。
4 记录结果
动物攻击后观察14天。攻击后第2天,将试验组动物处理成每组16只或20只。以后逐日观察动物并记录死亡数,最初3天死亡的动物不作统计,至第14天有麻痹、头部肿胀、弓背及明显耸毛的动物按死亡计算。
5 结果计算
5.1 按wilson-worcester氏法计算参考菌苗及待检菌苗的ed[xb]50[/xb]±sd%,每个ed50标准差的范围一般应为64%~156%。
5.2 按reed-muench氏法计算对照组ld50,1个ld50的菌数应不高于800个菌。
5.3 计算均质性因子“α”。
5.4iu计算
待检原液每ml应含iu=参考菌苗ed[xb]50[/xb]/待检原液ed[xb]50[/xb]×参考菌苗每ml的iu数
6 效力评价
百日咳原液按成品菌苗尝试稀释后,每个接种剂量的免疫效价应不少于4.0iu。

1 选用体重14~16g健康小白鼠,每批原液不少于10只(同性或雌雄性各半)。
2 以灭菌生理盐水或ph7.3±0.1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含成品菌苗相同量的防腐剂),将百日咳原液稀释至成品菌苗浓度的1/2。
3 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稀释的原液0.5ml。另取同数量同体重的小白鼠(同性或雌雄性各半),腹腔注射稀释用生理盐水或ph7.3±0.1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0.5ml作为对照。
4 注射后的小白鼠应逐日观察,并于喂食后2小时进行称重。
5 于注射前、注射后72小时及7天,分别称试验组及时对照组小白鼠的体重
6 试验组小白鼠注射后72小时的总体重不少于注射前的总体重;7天小白鼠平均增加的体重不少于对照组平均增加体重的60%,并不得有死亡,该批原液毒性试验判为合格。
7 试验结果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可进行复试,仍达不到上述要求,原液可放置2~8℃保存3~4个月再进行复试,如仍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原液的毒性判为不合格。

本品系由百日咳菌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ml中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供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之日。
本品为乳白色悬液,含硫柳汞防腐剂,放置后菌体易下沉,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
接种对象
3个月~6周岁儿童。
用法
1.臀部外上方1/4处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肌内注射。
2.免疫程序与剂量
自3月龄开始免疫,至12月龄完成三针次免疫,每针间隔4~6周。18~24月龄注射第4针。每次注射剂量为0.5ml。
禁忌
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反应
注射本品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应及时诊治。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瓿有裂纹,制品曾经冻结,标签不清和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2.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
3.应备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4.注射第一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二针。
保存
应保存于2~8℃暗处,不得冻结。

本品系由百日咳菌苗原液和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用于经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全程免疫后的儿童做加强注射,预防百日咳白喉
1 抗原要求
1.1 百日咳菌苗原液应符合《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附录1中2.4项的要求。
1.2 精制白喉类毒素应符合《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4项要求。
2 制造
2.1 配方
每ml制剂中各种抗原成分含量如下:
百日咳菌45亿~90亿
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2.2 吸附剂配制,见《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5项。
2.3 氢氧化名稀释
以蒸馏水按吸附后之总量将氢氧化铝原液稀释成1.0~1.5mg/ml,硫柳汞含量不超过0.01%(g/ml),氯化钠含量补足至0.85%(g/ml),高压蒸汽灭菌。
2.4 吸附
按计算量将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百日咳菌苗原液加入稀释好的吸附剂内。调节ph至5.8~7.2。
2.5 分批
同批吸附剂同批配合的原液同次吸附的制品为1批。如用大罐吸附时,所用抗原和吸附剂可多批混合(精制类毒素不超过3批),每罐为1批。
3 成品检定
3.1 物理化学检查
3.1.1振摇后应呈均匀混悬液,不应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
3.1.2ph值应为5.8~7.2。
3.1.3 氯化钠含量为0.75%~0.95%(g/ml)。
3.1.4 氢氧化铝含量为1.0~1.5ml/ml。
3.1.5 硫柳汞含量不超过0.01%(g/ml)。
3.2 鉴别试验
按《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3.2项进行。
3.3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3.4 毒性试验
应符合《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附录1中2.4.5项的要求。
3.5 安全试验
应符合《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中3.5项的要求。
3.6 效力试验
3.6.1 百日咳原液免疫力试验
成品应每3批抽检1批。应符合《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附录1中1.2.5项要求。
3.6.2白喉类毒素的效力试验
每更换1批类毒素时进行。用体理300~400g豚鼠4只,每只皮下注射0.5ml,第30天采血,将分离的血清等量混合,进行白喉抗毒素单位测定。
3.6.2.1 白喉抗毒素单位测定
用lr/300家兔皮内法,要求每ml血清达到0.25iu。
3.6.2.2 白喉类毒素的效力试验亦可采用攻毒法。用体重300~350g豚鼠5只以上,每只皮下注射0.5ml。第30天各皮下攻击白喉毒素200个mld,观察7天,豚鼠死亡不得超过20%;同时另取体重240~270g豚鼠3只,各皮下注射1个mld毒素作为对照,2只对照豚鼠应发病并于96小时内死亡,允许另1只较晚死亡或发病。
4 保存与效期
宜保存于2~8℃。自吸附之日起效期为1年半。

本品系由百日咳菌苗原液和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ml制剂中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用于经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全程免疫后的儿童做加强注射,预防百日咳白喉
本品为乳白色混悬液,含硫柳汞防腐剂,放置后菌体易下沉,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
接种对象
6周岁以下儿童。
用法
1.臀部外上方1/4处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肌内注射。
2.剂量:0.5ml。
禁忌
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发热者暂缓注射。
反应
注射本品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应请医生及时诊治。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2.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用热敷,可逐步吸收。
3.应备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保存
宜保存于2~8℃暗处,不得冻结。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且通常在咳嗽结束前有一段深吸气的过程和发出音调很高、拉长的(鸡鸣样)声音。
百日咳曾经在美国流行,且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难题。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百日咳又在美国流行起来。局部流行每2~4年就发生一次。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百日咳,但一半以上的病例都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患百日咳后不会终生都具有免疫力,但如再次患此病,病情都会比较轻微,而且往往不被诊断为百日咳百日咳通过病人咳出的飞沫传播。任何靠近病人且吸入这些飞沫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一般来说,百日咳患者在患病后第3周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百日咳的分期

第一阶段(卡他期)第二阶段(发作期)第三阶段(恢复期)
感染后7~10天(不超过3周)发病第一症状后的10~14天第一症状后的4~6周
症状
流鼻涕、流泪及其他感冒的症状;食欲减退;乏力;烦燥不安,干咳,首先发生在夜晚,然后白天也会出现;很少有发热剧烈地咳嗽连续5~15次或更多次,最后深吸气并发出音调很高的鸡鸣样声音;在少许正常的呼吸后,另一次咳嗽又发作;咳嗽中或咳嗽后,有大量的粘稠痰液咳出(通常被儿童和婴儿吞下或从鼻孔中溢出)持续的咳嗽和粘痰会引起呕吐;对婴儿来说,引起窒息和发绀比鸡鸣样声音更多见咳嗽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开始减低;呕吐减少;儿童面色和精神好转;此后数月咳嗽偶有发生,通常是由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引起

【症状和诊断】
感染百日咳杆菌后平均7~10天,就会出现症状。细菌侵入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使粘膜的分泌物增加。最初,分泌物为稀薄粘液,但逐渐变得粘稠。感染持续约6周,可分为3个阶段:轻微的、类似感冒的阶段(卡他期),严重咳嗽阶段(发作期)和逐渐恢复阶段(恢复期)。
医生给卡他期的患儿诊治时,会将本病与支气管炎流感其他病毒性感染以及症状相同的结核病鉴别。医生会用拭子从患儿鼻腔和喉部取粘液标本,并进行培养。如果患儿处在本病的早期阶段,80%~90%均可培养出百日咳杆菌。但在后期,即使咳嗽在加重,却培养不出细菌。虽然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染色诊断百日咳可以更快地得出结果,但此方法的准确性较低。
【并发症】
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最为常见。婴儿特别容易因呼吸暂停或阵挛性咳嗽引起的缺氧而受到伤害。儿童还有可能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有致命的危险。阵挛性咳嗽可造成肺泡破裂,使空气进入其他组织或形成气胸。剧烈咳嗽尚可能导致眼及粘膜出血,偶尔也会引起皮肤和脑出血。如果咳嗽时舌与下齿反复摩擦,可发生舌下面溃疡。偶尔,咳嗽会导致直肠脱垂脱肛)或看起来就像疝的脐膨出
婴儿有可能发生惊厥,但年长儿童很少见。脑出血、脑水肿或脑炎都会损伤大脑,造成智力受损、瘫痪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百日咳也经常引起中耳炎
【预防和治疗】
绝大部分百日咳患儿恢复得很慢,但可痊愈。有1%~2%的1岁以下婴儿死于此病。此病对2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是很严重的,对大一些的儿童及成人则只很麻烦。无论如何,患有轻微百日咳的成人及年龄稍大的儿童却最容易将此病传染给年幼的儿童。
严重的患病婴儿需住院治疗,因为他们需要护士的护理和吸入氧气,他们可能也需在加强监护病房接受治疗。这些婴儿通常应住在光线暗淡、安静、尽量不受打扰的病房内,因为干扰有可能引起咳嗽发作,进而导致呼吸困难。年龄稍大且病情稍轻的患儿可不必卧床。
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吸痰。对严重的病例,必要时尚需要作气管插管,将氧气直接输入肺部。止咳药的价值还有待研究,且并不常用于治疗此病。
静脉输液可用以补充因呕吐和因咳嗽阻碍婴儿进食而损失的水分。营养非常重要,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少食多餐最有好处。
通常使用红霉素来消灭百日咳杆菌。抗生素也用于治疗百日咳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中耳炎
【预防】
儿童需接受百日咳计划免疫。百日咳菌苗通常与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作为百-白-破三联疫苗使用。红霉素作为预防药物,用于与百日咳病人接触的人。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初很象感冒,打喷嚏、咳嗽、有点低热。3~4天后咳嗽越来越重,且一声接一声,使病人不能吸气,面红耳赤、口辱发紫,憋得满头是汗。咳嗽一定次数后,随着长长的吸气发出象鸡鸣的声音,这种咳嗽痉咳。每次痉咳后往往伴有呕吐,吐出大量稠粘痰,夜间尤为严重。咳得厉害时眼睛、鼻子出血,眼皮也肿起来。百日咳的病程不一定是100天,短的几天,长的两个月,一般4~6周。如果不发生肺炎或脑炎,不致于有生命危险。
得了百日咳病情不是特别重的,可在家治疗。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室内不要有人吸烟。对病儿态度和蔼,可以与其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转移注意力,减少痉咳次数。如不发热,可以到室外散散步。饮食宜消化,少量多餐,吐了还要再吃。许多中药及验方有一定疗效,如鸡苦胆汁白糖:1~7岁孩子每次半个到2个苦胆,每天2次,连服2周以上(如无鸡苦胆可用猪胆代替,一个猪胆相当5~6个鸡胆),针灸也有一定疗效。百日咳预防办法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差不多,有幸的是百日咳已经有了预防针-百白破混合制剂,孩子出生后3足月时接种第一针,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2个月后接种第三针,只要按时、足量、全程接种百日破、可以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