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

( sesuzhi )

别名: 痣细胞痣

西医

简介:
色素痣(naevus pigmentosus)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故又称痣细胞痣(naevocytic naevus)。色素痣属发育畸形,几乎每人均有,但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在发育期明显增多。本痣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人群:
交界痣:多见于儿童。
皮内痣:成人最常见。
混合痣:多见于儿童和少年。
病理:
痣细胞的类型分为:①透明痣细胞,似正常黑素细胞,一般位于真皮与表皮的交界处。②上皮样痣细胞,常位于真皮上部,偶或毛囊或汗腺导管壁内,有不等量黑素,③淋巴细胞样痣,常位于真皮,浅表处痣细胞可含黑素。④纤维样痣细胞,位于真皮的下部。根据痣细胞的分布又可将色素痣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交界痣的病细胞位于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同时累及外毛根鞘、皮脂腺或汗腺等。皮内痣的痣细胞位于真皮内。混合痣含有交界痣与皮内痣的两种成分。
发病:
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在发育期明显增多。交界痣常于出生时即可见,亦可在出生后发生
体征:
各种类型的色素痣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常呈左右对称分布,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和色泽均匀。根据痣细胞内色素含量不同,色素痣可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但也可呈肤色、淡红色或暗红色。痣的数目不一,可为单个、数个,甚至数十个。痣的形态可扁平或稍隆起,呈结节状或乳头样或底部有蒂,有些损害处可贯穿着短而粗的黑色毛发。先天性色素痣多为数毫米大小,也可很大,甚至覆盖身体的大部分;后天性色素痣则均很小,直径常小于6mm,很少大于1cm。
各种类型的色素痣尚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交界痣:一般甚小,直径为0.1-1cm,表面光滑,无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呈淡棕色、深褐色或黑色。常于出生时即可见,亦可在出生后发生。多见于儿童。交界痣恶变时,局部常有轻度疼痛、灼热或刺,如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有炎症反应、破溃或出血时,应予警惕。
皮内痣:损害为圆顶,逐渐增大,其直径达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多见于头、颈部。成人最常见。
混合痣:外观与交界痣相仿,但可以更高出皮面。多见于儿童和少年。
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但临床上有时雀斑雀斑样痣疾病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和蓝痣等鉴别。特别重要的是与恶性黑素瘤鉴别,后者常不对称,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发展迅速,易破溃、出血,可形成不规则疤痕。组织学检查则可作出确诊。
治疗:
本病通常不需特殊治疗。发生于掌跖、腰围腋窝、腹股沟等处,或易摩擦受损伤的部位,或出现恶变表现时,应及早完全切除。激光、电烙可以治疗本病。皮损范围较大者,切除后再予植皮

“色素痣” 相关论述

色素痣可表达与黑素细胞相同的抗原,且通常较强。1987年nakanish等曾克隆出一析仅与色素痣而不与正常黑素细胞及黑素瘤细胞反应的单抗tnkh[xb]1[/xb],由于未见进一步的研究,尚不能认为色素痣中存在一种特异抗原。

(一)概述
临床上最为常见,色素痣(pigmentmole)是由色素细胞构成的先天良性肿瘤,大多均属良性;在后期有恶变者,色素痣一旦恶变,其恶性程度极高,转移率也最快,而且治疗效果不理想。该病均可见于皮肤各处,面颈部、胸背为好发部位。少数发生在粘膜,如口腔、阴唇、睑结膜。作者曾见龟头、冠状沟、包皮内板发病者。
临床上各型发病预后不一一般分四型:
(1)交界痣 其痣细胞和痣细胞巢主要位于皮肤表皮底层,少数见于表皮与真皮邻界部位。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见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者稍有突出,面积常在1~2cm之间,为淡棕、棕黑到蓝黑色,色素分布不很均匀,个别边界不甚清楚。组织病理学特征在表皮与真皮邻接点,可观察到增长活跃细胞并与表皮相连,有恶变倾向。
(2)皮内痣 其细胞和细胞巢都聚集在真皮层内。表面光滑,分界明显,面积小于1cm,有呈片状生长者,平坦或稍隆起,偶有成带蒂状或疣状,常伴毛发生长。颜色均匀而较深、为浅竭、深竭黑墨黑色。发生恶变率极低,主要是皮内痣没有活跃的痣细胞。
(3)混合痣 具有皮内痣及交界痣特点,痣细胞团位于表皮基底细胞层和真皮层。由于有交界痣的成分,有发生恶性变的可能。
(4)蓝痣比较少见,儿童期多发,好发于臀部、手背、足背。作者偶遇一女患者硬腭刺伤后蓝痣变,其面积达3cm,经病理确诊。颜色呈深青到蓝黑色,分界明显,表面光滑,体积在1cm以内,不伴毛发生长。病理检查示色素细胞成群而不规则集中于真皮下近三分之一处,较深。蓝色是由于存在色素细胞层浅面胶原束光反射而成,多呈良性,恶变者极少。
对某些好发交界痣部位的色素痣及有恶变征状的色素痣及时切除。以下症状者高度重视色素痣骤然增大,色泽加深;边界模糊,色素呈放射状扩展;局部发痒作痛或者毛发脱落;表面溃破、出血或形成溃疡;病灶周边色素环表现,色素小点或卫星小者已可能演变成黑色素瘤。
手术适应症有:经初步确定为交界痣及有恶变前驱症状者,应一次性切除。发生于掌、足底口唇、外阴等经常遭受磨擦的部位。皮内痣影响外貌者可一次或分期切除。
(二)激光手术
皮肤色素痣的治疗首选co2激光。特别是颜面部皮肤色素痣,激光治疗收效比较满意。由于颜面发生色素痣机率高,为不影响美容,co2激光可逐层去除色素痣,作细胞切割很重要,只要手术操作得当,病人康复后可不留任何痕迹或创痕轻微。nd:yag激光对皮肤组织损伤比co2激光重,原因在于二者的光波不同。
麻醉:手术选用局部麻醉,常用1%~2%利多卡因,不加肾上腺素(加肾上腺素后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注射于痣基底或皮下。
治疗:选用co2激光聚集刀头,使用功率依色素痣类型,体积大小而随时调节。极表浅色素痣、突出于皮面者、光束平行于皮肤先似刀样切割、用无菌湿棉球或无菌纱布擦去炭化组织、再调整功率逐步炭化。痣细胞多,不宜把光束平行于皮肤切割的,可作短时间汽化,但必须注意汽化深度。越往下越要注意使用功率,逐层去除直至正常无色细胞。由于皮肤色素痣细胞源于皮肤解剖不同,经大量临床总结,术者只要认真操作及正确使用激光,术后不留色素,不形成创伤疤痕(疤痕素质除外),加之术后配合良好的创面保护及药物治疗,可获得很良好的疗效。对美容有极显著的作用。
(三)术后处理
皮肤痣术后为加强术面愈合快,给予大剂量vc、b1、及b2口服,维生素c每日3次,每次0.6g口服,连服2周。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注意保护术面,洗澡时注意不擦掉保护痂。术后2周痊愈。

(一)概述
色素痣为先天性黑色斑点,可表现为淡棕色,深棕色或黑色。其大小一般0.1~1cm直径,表面平坦或略隆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长有毛发。缓慢生长。性激素对色素痣刺激作用较强,往往有青春期增大,变黑。
按生长部位可分为交界痣,内皮痣及复合痣三种。早期的痣或儿童期的痣大多是交界痣,扁平的痣也常常是交界痣。以后痣细胞渐渐脱离上皮基底层而完全进入真皮内,即为皮内痣。当交界痣一部分或大部分已进入内皮时,即称复合痣。在成人的外阴部常为交界痣或复合痣。这种痣位于易磨擦和刺激的外阴部,易发生恶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文献资料报道,40%~84%恶性黑色素瘤发生色素痣。总的来说,隆起或带毛的色素痣恶变机会较少,而平坦的“周边活跃”的痣恶变机率高。
镜下,痣细胞呈黑色,细胞呈卵圆形、半圆形或立方形,细胞膜清楚,细胞内为黑棕色细颗粒,核仁不清楚。位于真皮深部的痣细胞呈梭形,胞浆内无色素为痣细胞老化。
(二)激光手术
由于外阴色素痣较身体其它处的痣较易恶变,大多主张预防性切除。隆起或带毛的色素痣恶变机率低,但发生疼痛、出血应激光切除。临床上发现色素痣发生大小、形状、硬度、颜色改变,痣边界模糊不清,逐渐扩大;色素呈放射状;颜色渐加深或变浅,或周围出现色素环、慧星状色素点(小痣)或小结节;周围皮肤发红及发炎,少量渗液、出血,结痂及形成小溃疡,表面隆起,脱毛;以及出现敏感、灼热、刺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或伴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为色素痣活动或恶性变,应及时彻底切除。
激光切除常需局麻。co2激光及nd:yag激光启动,调好所需功率、co2激光聚焦(功率20w),nd:yag激光输出20w。对突出于皮肤较明显色素痣沿基底切割。如色素痣有上述临床自觉症状而凝有癌变可能或癌变者,先用nd:yag激光光纤插入色素痣基底部封闭血供,光纤沿色素痣插入的输出激光功率视病灶调节。经nd:yag激光做周边切割后换用co2激光聚焦头对病灶汽化。治疗中病灶可存留汽化后黑色物覆盖创面,用湿棉球(勿用湿酒精棉球)清除,根据残存色素组织激光进行清扫。激光切割的范围以超出色素痣边界1~2mm,在nd:yag激光作周边基底封闭式切割后co2激光汽化进行深度掌握。常规外科手术要求至少切除达痣周围1cm,包括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直切至皮下筋膜上。激光联合切除创伤比外科手术切除轻,不出血,且无残留再发及转移,低创伤,治疗效果较理想。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转移者,nd:yag激光及co2激光切除面应稍广。腹股沟淋巴结应正常消毒铺敷激光(co2)聚焦切除,整个切除用激光为好。外科缝合伤口,对微小淋巴结可用nd:yag激光光纤插入治疗,同时配合光敏治疗。术毕,外阴局部激光切除创面上龙胆紫液或红汞液。
(三)术后处理
创面3~6天结痂,自行修复脱落,面积大创面,每天定时清洗局部渗出物后外用消炎软膏保护。辅助大剂量维生素及常规抗炎药物。术后约2周激光手术部位基本愈合。
注意:激光手术还应避免切除不全,或创伤性刺激、药物腐蚀及取活体组织检查,因为这可能为恶变的诱因。

(一)概述
发生于外耳的色素痣(pigmentedmole)又名痣及良性黑瘤(benign melanoma),生长起源于皮肤的成色素细胞,是一种皮肤先天性发育畸形,生长于外耳尤其是外耳道外段者最多见。其形状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常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痣上长有毛发。痣有的稍突出皮肤表面,有的形成乳突状或疣状突起。颜色可呈浅棕色、棕黑色或深黑色。如果痣的体积增大,特别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增大,颜色加深及伴有炎性反应边缘,或有出血表现,痣的表面潮湿,发亮,结痂及溃疡形成同时出现痛痒感者,常是恶变先兆,必须及早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外伤、摩擦等慢性刺激是恶变的诱因,应力求戒之。
(二)激光手术
治疗用co[xb]2[/xb]激光,使用功率10~15w。无恶变兆的单纯黑瘤,用1%~2%利多卡因做基底麻醉后激光刀直接切割。术后手术部位上龙胆紫液,1~2周痊愈。
有上述征兆的黑瘤,手术时用co[xb]2[/xb]激光或与nd:yag激光合作。超黑瘤注射2%利多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用nd:yag激光刀直接插入黑瘤基底封闭供给血管,再用co[xb]2[/xb]激光如手术刀式运行切下黑瘤。单用激光应重视nd:yag光刀,与病灶垂直汽化切割时深层组织损伤重,因此要改变光刀与皮肤平行,既能似手术切割,又不损伤深部组织。由于耳廓及外耳道解剖不同,软组织薄弱,如使用co[xb]2[/xb]激光,不能与nd:yag激光完全相同。前者光波对组织损伤轻与皮肤病灶重直或平行刀式运行切割均可。术毕,局部上龙胆紫液,无须包扎。术后施予普通抗生素及多簇维生素口服,或在保护好手术创面时给予维生素丙及其它多簇维生素制剂即可。

色素痣俗称黑痣,它是由痣细胞构成的含有黑色素的痣,是痣类中常见的一种,几乎每个人都有,与遗传有关,男女均可发生黑痣可局限于某一部位,身体一侧或散布于全身各处,大多数发生在出生后到30岁以前,可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地增大一些,但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不再变化,且不会自然消失。黑痣一般无不良反应,对人体无害,但可影响美观。
黑痣表现多种多样,有不同形态和大小,扁平或隆起,有毛或无毛,色素有浅有深,因而各有不同名称,如雀斑样痣、毛痣、疣状色素痣;毛发多而面积大的称为兽皮样痣,有的大片分布,称为巨形痣。
生了痣一般不需治疗,因为它是一种良性肿瘤,只要其不突然增大、不溃破、不出血或不影响容貌,可不去管它。但要注意避免各种刺激,因反复的刺激,磨擦可促使其发生恶性变化。因此,对生在肩部、腰部、手掌和足底等经常受磨擦部位的痣,应密切注意。据统计90%以上恶性黑瘤病人的损害原发于皮肤,而多数恶性黑瘤是由手掌、足底等处易受外界刺激的黑痣演变而来,约有10%~60%的恶性黑瘤病人在恶变前有创伤史,非洲斑图人中赤脚者发病率较穿鞋者要高2倍;但另一方面,黑痣虽是极常见的皮肤病,而恶变为黑瘤的毕竟极为罕见,据统计在每140万有痣人群中发生恶性黑瘤的仅1人。为此,有黑痣者,不必担扰。
出现在面额等外露部位的黑痣,如妨碍美观,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者,可用手术切除,也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五妙水仙膏、冰醋酸、三氯醋酸等腐蚀药只能用于浅小的痣,而且必须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来操作,因腐蚀过浅不但治不好,还偶可致恶病;过深又易引起瘢痕,不可滥用。对发生于手掌、足底等易受外伤部位的痣及有恶变可能的病,小病灶者应全部切除,大病灶也宜力争全部切除,并作植皮术。
当发现黑痣出现下列征象时,应及早去医院就医,以防发生癌变:
(1)黑痣显著而迅速地增大,颜色明显加深;
(2)黑痣反复发生感染、溃破、结痂或经常感到疼痛;
(3)黑痣部位经常出血;
(4)痣的周围出现多个卫星状小黑痣或数个痣互相融合;
(5)痣附近的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