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

( jinsuo )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部强直癫痫;痉挛;颈部疼痛;背部疼痛;胃痛;性情急躁(急脾气)。
功效:内风肝风; 放松肌筋, 安神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0.5 - 1寸.
灸法艾炷灸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分钟。
释义:〖名解〗筋,肝之所主的风气也。缩,收也,减也。筋缩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湿风气在此散热缩合。本穴物质为中枢穴传来的天部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此阳热风气散热缩合,风气的运行速度收而减慢,故名筋缩

“筋缩”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配伍] 配角孙、瘛脉治小儿惊痫瘛疭角弓反张;配通里癫痫;配水道脊强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凡人一身筋脉,不可有病,病则筋缩而身痛,脉濇而体重矣,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脉之平,在于气足,故治筋必须先治血,而治脉必须补气,人若筋急拳缩伛偻,而不能直立者,皆筋病也,方用
当归( 壹两) 白芍薏仁 生地 元参( 各伍钱) 柴胡( 壹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柴胡一味,入于补药中,盖血亏则筋病,用补药以治筋宜矣,何又用柴胡,夫肝为筋之主,筋乃肝之余,气不顺,筋自缩急,今用柴胡以舒散之,郁气既除,而又济之以大剂补血,则筋得其养矣。

①证名。即缩筋。即筋脉挛急不舒,多伴有疼痛。可由受寒、受热等因素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荣筋所致。见《脉经》卷三。《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如兼见舌卷囊缩唇青者,多属危候。参见筋挛、痿等条目。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筋束。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九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胃痛脊强瘈疭腰背痛癫痫,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隐曲处,生痈疽,脓水日久溃多。夫脓为血液,与肌肉所化而成。血脉已枯,束骨之筋,失其滋养,故筋缩,不得屈伸。待完口时,外以青葱新艾,煎汤,先熏后洗,内进十全大补汤。俾气旺血充,筋得舒润,再加时常以手揉抹患上或扯之左,或拽之右,或伸之前,或屈之后,不拘手足身体,如此行之无间,约月余则骨节可活,气血可通,筋脉可舒,自必撤消归旧。若肌肉烂深,大筋已断,虽然肌生口敛,必有曲无直,或直不得曲,终成废疾。

腿足生痈疽,脓水去多,筋无荣养,故易短缩。乘完口时,用二尺长酒杯粗竹子一段,带于身旁,时常放地上,将患足蹋其上,推转来去,活动筋脉,约月余,即和活如旧矣。

九椎下,俯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下》灸七壮。
癫疾狂走,脊急强,目转反戴,上视,瞪,痫病多言,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