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

( bufeitang )

别名:清金汤

补肺汤《千金翼》

主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逆短气,气从背起,有时而痛,惕然自惊,或笑或歌或怒无常,或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语无声,剧者吐血
处方:五味子3两,麦门冬4两(去心),白石英2两9铢,粳米3合,紫菀2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大枣40枚(擘),桂心6两。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桑白皮至8升,去滓,纳药煮取3升,分3次服。

补肺汤《外台》

主治:肺气不足咳逆唾脓血咽喉闷塞,胸满上气,不能饮食,卧则短气
处方:款冬花3两,桂心2两,钟乳2两,干姜2两,白石英2两,麦门冬(去心)4两,五味子3两,粳米5合,桑白皮根1斤,大枣100枚(擘)。
制备方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桑白皮大枣令熟,去滓,纳药煮取1升2合,分3次服。
禁忌:忌生葱。

补肺汤《外台》

主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
处方:五味子3两,白石英(研,绵裹)3两,钟乳(研,绵裹)3两,桂心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粳米2合,茯苓2两,竹叶2两,款冬花2两,紫菀2两,大枣50枚,杏仁50枚,(去皮尖双仁),苏子1升,生姜5两,麦门冬4两(去心)。
制备方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1斗3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4升,分3次服,日再夜1。
禁忌:忌大醋、生葱。
主治:吐血后,胸中痞痛,口燥不喜食。
处方:黄耆(锉细)2两,桂(去粗皮)2两,生干地黄(焙)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紫菀(去苗土)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当归(切,焙)2两,五味子2两,远志(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锉)1两,钟乳(研成粉)1两,白石英(研成粉)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再入研药同和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2夜1。

补肺汤《医钞类编》

主治:咳血伤肺。
处方:阿胶白及苡仁、生地、甘草桔梗橘红川贝母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噙化
主治:肺气不足烦满喘嗽,冲逆上气,唾中有血,心目惊恐,皮肤粟起,呕逆歌笑,心烦不定,耳中虚鸣,面色常白。
处方:白石英(研)1两,钟乳(研)1两,天门冬(去心,焙)2两,款冬花(炒)2两,桂(去粗皮)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五味子(炒)2两,紫菀(去苗土)2两,人参2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劈),糯米100粒,生姜1分(切),同煎取7分,去滓,食后顿服。

补肺汤《济阳纲目》

主治:劳嗽有血。
处方:人参1钱2分,麦冬(去心)1钱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钱,紫菀1钱,桑白皮(炒)1钱,当归(酒洗)1钱半,芍药(煨)8分,知母8分,贝母8分,茯苓8分,橘红8分,甘草5分。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空腹服

补肺汤《外台》

主治:咳逆上气,吐脓或吐血胸满不能食
处方:黄耆5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茯苓3两,厚朴3两,干姜3两,紫菀3两,橘皮3两,当归3两,五味子3两,远志(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3两,甘草(炙),钟乳3两,白石英2两,桑白皮根3两,人参3两,大枣20枚(擘)。
制备方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1斗4升,煮取4升,分4次温服,日3夜1。
禁忌:海藻菘菜、生葱、醋物。
主治:气虚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处方:黄耆1钱,鼠粘子1钱,阿胶8分,马兜铃5分,甘草5分,杏仁(去皮尖)7枚,桔梗7分,糯米1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补肺汤《妇人良方》

主治:男子、妇人远年近日肺气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
处方:罂粟壳2两(制),人参半两,粉草半两,陈皮1两,茯苓1两,杏仁(制)1两,白术1两,明阿胶(炒)1两,北五味子1两,桑白皮1两,薏苡仁1两,紫苏茎1两。
制备方法:上(口父)咀为末。
用法用量:原书云:仆每用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补肺汤《外台》

主治:胃虚咳嗽
处方:五味子3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桂心1尺,麦门冬1升(去心),大枣100枚(擘),粳米2合,桑根白皮1斤。
制备方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枣并桑白皮粳米5沸,后纳诸药煮取3升,分3次服。
禁忌:忌生葱。

补肺汤《千金》

主治:肺气不足,心腹支满,咳嗽喘逆上气唾脓血,胸背痛手足烦热,惕然自惊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闻风雨声,面色白。
处方:款冬花2两,桂心2两,桑白皮1斤,生姜3两,五味子3两,钟乳3两,麦门冬4两,粳米5合,大枣10枚。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款花散”。

补肺汤《直指》

主治:肺虚气乏久嗽
处方:阿胶(炒)半两,真苏子半两,北梗半两,半夏(制)半两,甘草(炙)半两,款冬花1分,紫菀1分,细辛1分,杏仁(去皮,焙)1分,陈皮1分,桑白皮(炒)1分,青皮1分,缩砂仁1分,五味子1分,石菖蒲1分,草果1分。
制备方法:锉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4片,紫苏3叶,水煎服。

补肺汤《云岐子保命集》

主治:补肺益肾,清火化痰,主劳嗽肺肾两虚,日哺发热自汗盗汗,痰多喘逆虚劳短气自汗,时寒时热,易于感冒舌色淡,脉软无力者。
处方:桑白皮熟地黄各60克 人参紫菀黄耆五味子各30克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入蜜少许,饭后服。
主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则吐血者。
处方:黄耆30克 甘草钟乳人参各12克 桂心 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远志麦门冬各15克 大枣20枚
制备方法:上十八味,哎咀。
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取5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一服。
主治:主肺脏虚寒,咳嗽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
处方:款冬花 桂心各30克 桑白皮(炙)120克 人参紫菀茸白石英各30克 五味子 钟乳粉各45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制备方法:上药锉散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撮,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补肺汤” 相关论述

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者吐血
五味子(三两) 干姜 桂心 款冬花(各二两) 麦冬(一升) 桑根白皮(一斤) 大枣(一百枚) 粳米一合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桑白皮五沸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黄 (五两) 甘草钟乳人参(各二两) 干地黄 桂心 茯苓白石英桑白皮 浓朴 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冬(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肺气不足咳逆上气,牵绳而坐,吐沫唾血,不能饮食方
苏子(一升) 桑白皮(五两) 半夏(六两) 紫菀人参甘草五味子杏仁(各二两)款冬花射干(各一两) 麻黄干姜 桂心(各三两) 细辛(一两半)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声音而渴,舌本干燥方五味子苏子(各一升) 白石英钟乳(各三两) 款冬花竹叶橘皮 桂心 桑白皮茯苓紫菀(各二两) 麦冬(四两) 生姜(五两) 杏仁(五十枚) 粳米二合大枣(十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粳米大枣,以米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五升,分六服,日三。
又方 治肺气不足,心腹支满,咳嗽喘逆上气唾脓血,胸背痛手足烦热,惕然自惊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闻风雨声,面色白方
款冬花 桂心(各二两) 桑白皮(一斤) 生姜五味子钟乳(各三两) 麦冬(四两)粳米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枣令熟,去滓纳药,煎取二升,分三服,温服之。
一方用白石英二两(《广济》有紫菀人参各二两,名紫菀汤。)

治肺虚咳嗽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各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各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肺虚而用参者,以脾为肺母,气为木母也。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化痰之妙品。丹溪曰∶补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也。咳则气伤,五味酸温,能敛肺气,咳由火盛,桑皮甘寒,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合之而名曰补肺,盖令壮水生,咳嗽自止矣。

桑白皮熟地黄(各二两) 人参(去芦) 紫菀 黄 川五味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蜜少许,食后温服
又四君子汤加秦艽黄蜡煎服尤妙。
辰阳李 云∶以上药方,乃赵世则效之次子公 ,并服此乃安。传之仲弟,屡救人甚验。服药止,可食淡煮猪蹄肉,仍须先煮熟肉去元汁,再以白汤熟煮。仍忌房劳、一切生冷、鱼腥、咸毒、腌藏等物,无不痊愈。修合药及煎药时,忌生人、孝子、妇人、鸡犬、猫畜见。仍勿令病患知用药味,大有功效。
传尸出汗,取虫辟邪,养正膏。

罂粟壳(二两,制) 人参粉草(各半两) 陈皮茯苓杏仁(制) 白术阿胶(炒) 北五味子桑白皮薏苡仁紫苏茎(各一两)
上 咀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两枚,乌梅半个,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仆每用则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
款冬花 桂心(各一两) 桑白皮(炙,四两) 人参紫菀茸白石英(各一两) 五味子 钟乳粉(各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二两)
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粳米一撮,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人参五味紫菀桑皮(蜜炒) 地黄(入蜜少许和服)
气虚咳嗽,因而目赤生眵,此方主之。
有声无物曰咳,有物无声曰嗽,声物俱有曰咳嗽。有因风、因火、因痰、因食之分,知为气虚则与四者无涉。
此肺衰不能生水而生火,致作是症。爰以人参、黄 补其肺,紫菀、桑皮清其肺,地黄五味滋其肺。连进数剂,俾金王水生,水生火伏,疾自去矣。
诗曰∶补肺藉参 ,五味桑白皮地黄紫菀,金木两相需。

人参 黄 (蜜炙) 川五味(炒) 紫菀(洗去土,各一两)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各二两)
咳嗽肺虚者,此方主之。
参、 ,脾胃药也。肺虚而益脾胃,乃虚则补其母也。地黄,滋肾药也。肺虚而益肾,恐其失养而盗气于母也。五味子,酸收药也。咳多必失气,故用酸以收之。紫菀凉肺中之血,桑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此方但为肺气久虚以致咳嗽而设,其他咳嗽之症,不一而足,不可混施。方中有补有泻,用意亦佳,但桑皮紫菀之薄弱,岂能敌参、 、熟地之滞腻,独不虑助痰为病乎?至谓熟地壮水,免得子盗母气则可;谓为“化痰之妙品”,则佐使正未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