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痰凝乳房结块

( ganyutanningrufangjiekui )

别名: 乳房纤维瘤 , 乳房囊性增生病

中医

简介:
本证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
病机:
本证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本证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
治疗:
治疗法则:  疏肝理气和胃化痰,调摄冲任,疏肝解郁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逍遥散合二陈皮汤化裁:醋柴胡10克、酒当归10克.赤白芍各10克、茯苓12克、制香附20克、全瓜蒌10克、橘叶10克、橘核12克、青陈皮各10克、姜半夏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本证肝郁气滞、胃乖痰凝之乳中结块。
(2)二仙汤逍遥散加减: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当归10克、巴戟天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茯苓12克、青陈皮各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本证冲任失调,肝气不好之乳中结块。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毫升,分2次温服
2.加减变化:如肝郁化火,阴虚火旺,证见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虚烦不寐,可于上方中加丹皮10克、山栀10克、夏枯草10克、牡蛎12克、玄参10克,以清肝泻火乳头溢液者加丹皮10克、栀子10克、旱莲草12克;肿块质块坚硬、疼痛明显者,酌加山慈姑、山棱、莪术海藻等。亦可选用成药逍遥丸4.5克合小金丹2粒,每日2次吞服或六味地黄丸10克合小金丸2粒,每日2次吞服。
(二)外敷药物:
外敷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乳房肿块处,以温经通络、化痰散结。
1.阳和解凝膏黑退消桂麝散外贴,5~7天换药1次。
2.乳腺膏:白芷40克、细辛50克、山慈姑80克、马钱子30克、生川乌50克,以上药用麻油炸枯后去渣,加入樟脑20克、黄丹适量成膏。摊布上贴于肿处。5~7日
换药1次。
3.乳没冰黄膏乳香没药、黄柏各10克、大黄15克、冰片5克。共为极细末研
匀,装棕色瓶内密贮。用时以鸡蛋清调膏、摊纱布上、约1毫米厚、敷贴患处,加胶布固定。然后用热水袋敷半小时许,以增强药效。24小时后换药,直至乳核消失为止。
4.雄酥消核散雄黄马钱子、生南星各6克,蟾酥丁香肉桂各3克、冰片
1.5克,研细混匀,密贮备用。每取0.5~0.8克,放于普通膏药活血止痛膏中心,贴于核上,隔日一换。
(三)热敷疗法:
瓜蒌连翘川芎香附红花泽兰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鸡血藤各30克,将上药装两个白布袋中,其大小以敷盖乳房为宜。置锅中蒸热,外敷乳房部。两个药袋交替使用。不宜过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谨防烫伤。临用时药袋上洒酒精或烧酒少许,每次热敷半小时至1小时,每日1~2次。敷完后,将药袋用
塑料袋包好,留待再用。该方约热敷10次后,药效即消失。
(四)饮食疗法
1.忌食辛辣、肥之品。
2.食疗方:(1)准山药粥:糯米(或大米)60克、淮山药面30克,加水煮成粥状,调白糖或细盐,每日食1次,1月为1疗程。
(2)牡蛎肉(蚝肉、蛎黄)炒蛋,加佐料,当莱佐餐。
(3)远志酒:运志12克,浸泡在60度白酒中,20分钟后,加水40毫升煮沸10~15分钟,过滤后1次服。日服2次,1~2月为一疗程。
施治要点:
(一)本证的发生与肝、胃、冲、任等经脉关系密切。或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郁痰凝而成,或冲任失调,阳虚痰凝而生。肝气不舒、冲任失调;两者互为影响。故治疗上,偏重肝郁者,治拟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偏重冲任失调者,治拟调摄冲任,疏肝解郁。总以逍遥散为治疗本证的基本方。
(二)和胃化痰离不开二陈、调摄冲任首推二仙。随其见证,相合而用。痰浊与气血凝聚、肿块质坚痛甚者,必假借山慈姑三棱莪术海藻之类破结软坚之品,或可望其消散。痰凝宜温宜散,故外治以温经通络、化痰散结为法。阳和解凝膏为其代表方。
针灸:
1.体针:(1)胸穴组:屋翳膻中足三里。背穴组:肩井天宗肝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l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4天。加减法:肝火盛去足三里,加泻太冲;肝肾阴虎加肾俞月经不调三阴交气血虚血海
(2)乳根(或膺窗)、膻中期门,均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经期停止治疗。加减法:气滞痰凝,加丰隆、足三里平补平泻气滞血瘀,加膈俞,泻;肝郁化热,加太冲,泻。
2.微波针:取穴(1)乳根(双)、阳陵泉(双);(2)膺窗(双),膻中。两组交替,
以无针辐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调整调节器幅度至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为20~25伏)。开始治疗每穴20分钟,症减后改为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效后休息,5~7天。
3.耳针: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每日针1次。单侧乳房肿块,针1耳,两耳
交替针刺。双侧乳房肿块,针双耳。留针2~3小时,10次为1疗程。
4、磁疗:取铈钻永磁片及旋磁机局部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