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

( jixingruxianyan )

别名: 乳痈 , 外吹乳痈

西医

简介: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房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多数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
病因:
系由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可为链球菌。正常妇女哺乳期乳腺腺管高度扩张,分泌大量乳汁并通过乳头排出。若乳头有擦伤、皲裂,细菌可直接由乳头破口侵入,腺管内瘀积的乳汁则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大量繁殖;另外也有少数妇女因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本病一般仅单侧发生,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乳腺肿胀、触痛,甚至形成脓肿,或出现脓毒血症
乳汁淤积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淤积乳汁的分解产物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②乳汁过多,哺乳时乳汁未完全吸空。③乳管阻塞,影响排乳。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见。
人群:
初产妇多见,多发生于产后的2~6周。
发病机理:
致病菌自乳头肢损或皲裂处侵入乳管和腺小叶,也可沿淋巴管蔓延至腺小叶间的脂肪纤维组织,引起蜂窝织炎
诊断标准:
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
1.患者多数是哺乳期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2.初起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伴排乳不畅。脓肿形成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波动感。
3.患侧腋下常有淋巴结肿大伴疼痛。
4.全身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加。
诊断依据:
哺乳期妇女,在产后一个月左右出现乳房肿块,伴有疼痛、压痛和发热,就应考虑急性乳房炎的可能。有脓肿形成时,局部可发现波动。表浅脓肿常向外溃破,或穿破乳管而自乳头流出脓液。深部脓肿不易发现波动,可通过穿刺抽得脓液得以确诊。
病史:
多有产后乳汁分泌不畅、瘀乳、乳头皲裂、破损或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的病史。
体征:
1.发热寒战:多于初起即可发生,或先寒战,继之发热,体温38.5℃以上,甚至可达39℃。白细胞可明显增高。2.乳腺肿胀、疼痛:出现界限不清的肿块,局部皮肤充血发红或不变色,乳汁瘀积或排出不畅。触诊表面皮肤发热,疼痛加重。并可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3.脓肿形成:肿块疼痛加剧,触诊可有波动感。脓肿可为一个或数个,部位深浅不同,脓肿破溃后脓液可由破溃处或乳头挑出。少数病人可形成脓瘘、乳瘘,溃口经久不愈。
病人感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硬块,并有压痛,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发热等全身表现。如炎症继续发展,上述征象加重,疼痛呈搏动性,压痛更加严重,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病人有寒战、高热、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炎症局限后组织坏死液化,常在数日内形成脓肿。深部脓肿也可穿向乳房与胸肌之间的疏松组织,形成乳房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影响诊断:
b超探查:乳腺体积明显增大,回声增强。如有脓肿形成,可见一个到数个局限性液性暗区。
鉴别诊断:
1.产褥感染:可有高热、寒战恶露异常及腹痛。但无乳腺局部表现。
2.单纯乳腺充胀;一般发生于产后2~5天,属泌乳前的静脉与淋巴液充盈所致。乳房局部也有轻度发热或触痛,但经过冷敷及哺乳可很快消退、体温一般低于37.5℃。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或疮口愈合,血象恢复正常。
2.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
治疗:
给予适当大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如果脓肿形成较重,则手术切开引流排脓。
1.一般治疗:炎症初期可不必停止哺乳,这样可以加快乳汁排空,防止乳汁瘀积。如乳汁瘀积过多,可用吸乳器具抽吸排空。如已有脓肿形成,应停止哺乳。可用5%硫酸镁湿敷,并嘱患者向患侧卧位。2 抗生素的应用:给予全身足量的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80万u,每日2次肌肉注射;或青霉素800万u,每日一次静脉点滴。如青霉素过敏,可给予红霉素或交沙霉素口服。并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根据病情亦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菌必治等。3.手术切开引流:已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将脓液排出,较小的脓肿可用穿刺排脓的方法,并向脓腔推注抗生素治疗。较大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要充分,自乳晕向外做放射状切开。(避免切开乳晕或损伤乳腺管)并置橡皮胶条引流。如脓肿较深,则应于乳腺下缘做弧形切开。但切勿伤及乳腺管。
急性乳腺炎在未形成脓肿之前,采用下列措施常可使炎症消散:①患乳暂停哺乳,清洗乳头,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勿使淤积。②局部热敷,每次半小时,每日3一4次,局部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③在炎性肿块四周注射抗生素,可将100万u青霉素溶于20ml生理盐水,或加0.5%普鲁卡因溶液20一30ml,必要时每6h重复注射一次。一旦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排脓,以免乳腺组织破坏过多,或形成多房性脓肿。切开时要防止损伤或切断较大乳管,选波动或压痛最明显处沿乳管方向作放射形切口,较大的深部脓肿乳房脓肿则在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切开后发生乳瘘,应终止哺乳,终止乳汁分泌的方法有:①己烯雌酚6m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d。②炒麦芽60g,用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d。③芒硝100g,捣成粉末,用布包后敷于两侧乳房,湿透更换。
中西医结合:
 治疗思路与方案
一、抗炎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内服
急性乳腺炎系由于感染致病菌所致,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及外科手术切开排脓为主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耐药菌种的增加,细菌对许多抗生素已不敏感。临床疗效当然受到影响,此时如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代药理证明,黄连黄柏双花连翘薏苡仁等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治疗急性乳腺炎,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西药可根据细菌的敏感程度选择抗生素,中药常用方剂,如大黄牡丹皮汤薏苡仁汤等,补充及增强了某些抗生素的疗效。且很少有毒性反应。
二、抗炎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外敷
外敷中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病的局部,起到抑制病原体,减轻乳腺局部充血,水肿的作用,较之单纯使用抗菌素优越。常用于外敷的中药如大黄黄柏芒硝煅石膏或鲜马齿苋。鲜荷叶、鲜紫花地丁等。一般采用将药物研粉加水调糊或鲜药捣糊,再直接敷于乳腺息处。

“急性乳腺炎” 相关论述

急性乳腺炎是常见的乳房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且以初产妇最为多见,一般发生于产后3~4周。发病原因是产后抵抗力下降,此外还有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或乳汁过多,或婴儿乳少,乳汁不能完全排空,影响排乳造成乳汁淤积,淤积的乳汁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头破损是细菌入侵的主要途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可见高热,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炎症继续发展,上述症状加重,乳房疼痛呈搏动性,严重的可有高热,体温达40℃以上,寒颤,乳房胀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数天内硬块软化,形成脓肿。表浅的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或穿破乳管而至乳头流出脓液。深部脓肿可缓慢向外溃破,也可向深部浸润,形成乳房脓肿脓肿可由1个扩展到多个,严重感染者可并发败血症
祖国医学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乳痈分为3种,在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怀孕期间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与哺乳无关而发生的,称为非哺乳期乳痈。临床上以外吹乳痈最多,内吹乳痈较少,非哺乳期乳痈更少见。这里主要讲外吹乳痈,其病因病机因情志内伤,胀胃不和,乳络不通,排乳不畅,酿成乳痈乳头破碎,疼痛难忍,或乳窍化脓结痂,影响正常授乳,导致乳汁淤积而发乳;断奶时乳汁壅滞,乳房膨胀,结块郁积不散,而成乳痈。如果能在产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大大下降乳腺炎的发病率,如果已经发生,则可进行适当的调养,可使乳腺炎及时得到控制。
(一)起居调养法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妊娠后期尤其是初胎孕妇,应经常用温开水或75%酒精棉球擦洗乳头,有乳头内陷的,洗后轻轻按摩牵拉。哺乳期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应定时哺乳,避免当风露胸哺乳,哺乳前注意乳头清洁,注意婴儿口腔卫生,有口腔炎症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含乳而睡。产妇乳汁过多,哺乳后尚未排空,可用吸奶器吸空,哺乳后轻揉,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积,并清洗乳头。如有乳头擦伤或皲裂,应及早处理,可用麻油或蛋黄油外涂。断奶时应先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再行断奶。
(二)药物调理法
(1)初期:可用瓜蒌15克,牛蒡子15克,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橘皮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同时应服回乳药物,生山楂60克,生麦芽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3天。局部可用金黄散玉露散,用水或鲜菊花叶、鲜蒲公英叶汁调敷患处,每天1次;或用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每天1次;或用鲜白蔹200克,蜂蜜适量,共捣成泥,加温后敷患处,每日1次,连用3天;还可用鲜猕猴桃叶加酒精、红糖适量捣烂,加热外敷,每天2次。
(2)成脓期:可用当归10克,生黄芪10克,炒山甲10克,川芎10克,皂角刺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脓肿形成后,宜切开引流。
(3)溃后期:可用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金银花3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局部可用生肌散掺入患外,促使伤口愈合。
(三)针灸调养法
针刺对乳腺炎早期出现肿块尚未化脓者有效。取肩井列缺委中为主穴,配穴取膈俞血海。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加足三里,手法均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隔5分钟加捻针1次。
(四)饮食调养法
饮食宜清淡,少吃下奶的荤腥汤水,减少乳汁分泌,有利于伤口愈合。
产后可用橘核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2~3剂,可防止乳汁淤积;初期可用黄花菜鲜根60克,洗净,猪蹄1个,同放在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汤吃,不加调料,每天1次,连用数天。成脓期,可用蜂房10克,蒲公英50克,地丁20克,白糖适量,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连用3~5天.溃后期可用蒲公英40~60克,粳米50~100克,每天1剂,将蒲公英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后放入粳米煮粥,每天分2~3次服,3~5天为1个疗程。
(五)按摩调养法
初期局部肿痛,乳汁不通,淤乳明显,可作乳房按摩,使郁滞乳汁得以疏通。在患侧乳房涂上少许润滑油,患者自己或术者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而是沿着乳络方向施以正压,把淤滞的乳汁逐步推出,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乳络,如果在按摩前先做热敷,效果更好。

俗称奶。细菌经过乳头裂口或糜烂面进入乳头下的淋巴管,侵入乳腺叶间而引起乳房蜂窝组织炎;或通过乳腺管直接侵入乳腺而引发急性乳腺炎
乳腺急性发炎时,大多先有乳头疼痛、破裂或乳房硬块、胀痛。然后,出现怕冷、寒颤、发热。患侧乳房触痛,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皮下块物,或者皮肤不红、不肿、不热,块物部位较深,与皮肤不相连,但疼痛或压痛厉害。此外,同侧腋窝有肿大和触痛的淋巴结。如果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病变必然继续发展。患侧乳房红肿更加厉害,硬块增大变软而出现波动,形成皮下或乳房浅部脓肿。最后,脓肿向外穿破或者向乳房内部扩张,或者原来在深部的硬块变大、变软,原来不红不肿的皮肤发红肿胀,病变范围越来越大,乳腺组织破坏增多。脓肿不但可以向外穿破皮肤,也可在内穿破乳腺管使乳汁含有脓液,甚至向后穿破进入胸壁肌肉而形成乳房脓肿。此时,全身症状也将越来越严重。
及早治疗是唯一阻止乳腺遭破坏过多的办法。一般采取下列措施:
患侧乳房停止哺乳 按时吸奶。
托起患侧乳房 用乳罩或兜带抬高患侧乳房可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通畅,局部不充血,肿胀易消退,炎症也易控制。
外敷 早期局部可用冷敷,若化脓已不可避免,则改用热敷。每天3~4次,每次30分钟,如能连续做则更好。局部红肿,可涂敷中药金黄散
理疗 红外线照射(普通灯泡100瓦也行)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消散。
内治 肌肉或静脉注射抗菌消炎药物。中药鹿角粉每天2次,每次5克内服,可起消散作用。
切开排脓 如果局部已成脓肿,应从速切开排脓,脓液流尽可避免炎症继续扩散。
乳腺炎贵在预防,而且完全可以预防,关键在于防止乳头破裂和乳汁郁积。

中医称乳痈,多见于产妇乳头婴儿吸破,或因乳汁郁积,化脓性细菌入侵后引起化脓,表现为发热乳房有红肿和疼痛,有的还出现硬块,感染严重的发生组织坏死,形成脓肿
孕妇妊娠7个月后要经常用热毛巾和肥皂水清洗两侧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乳头凹入的,经常牵拉,设法拉出。喂奶前清洗乳头,每次喂奶要使奶汁吸空,否则用吸奶器或手挤空,勿使乳汁郁积。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硬块时,用热毛巾敷,再取手指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肿块,有助于消散。一旦出现乳房硬块处红肿、疼痛和发热,要用抗菌药物,热毛巾外敷,但停止按摩。出现脓肿时要手术切开排脓,同时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