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轮湿热

( qilunshire )

别名: 白涩症 , 慢性结膜炎 , 火疳 , 浅层点状角膜炎 , 巩膜炎 ,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 时复症 , 枯草热性结膜炎

中医

简介:
本证为湿热为患,湿热交蒸,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风湿热邪上攻白睛,阻滞络,故白睛生结节,隆起。形圆或椭圆,色紫红如赤豆,推之不动,压痛明显。
病机:
本证为湿热为患,湿热交蒸,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风湿热邪上攻白睛,阻滞络,故白睛生结节,隆起。形圆或椭圆,色紫红如赤豆,推之不动,压痛明显。脾胃蕴积湿热,阻遏气机清气不升,失润养,故白晴干涩隐痛,湿热郁于胞睑,则胞睑重坠,睑内可生粟疱。湿热上蒸则白晴淡赤,目眦生眵。
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除湿,宣肺散结。
施治方法:
(一)内治方药
1.基本方药:(1)三仁汤加减:杏仁10克、滑石15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10克、薏仁20克、半夏6克、防风6克、制川乌3克。本方为湿热上犯于目的通用方。
(2)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10克、泽泻10克、玄参10克、甘草6克、麦门冬10克、黄芩10克、旋复花6克、菊花10克、地骨皮10克、桔梗6克、茯苓14克。本方用于湿热隐伏于脾,上犯于引起的白涩症。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早晚二次分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湿热风痒甚者,基本方(1)加银花10克、连翘10克、蛇蜕6克;僵蚕10克;白睛红赤者,基本方(1)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茵陈10克,蒲公英。10克。气血瘀滞,血络膨胀甚,剧烈疼痛者,基本方(1)加桃仁10克、红花6克;白
睛病变累及黑睛黑睛有微小星翳者,基本方(1)去半夏、蔻仁,加蝉衣10克、白蒺藜10克;若便秘者,基本方(1)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感虫者,加鹤虱10克、芜荑6克、百部10克。如眼无赤肿之白涩症者,基本方(2)去旋复花,加养阴生律清热之品,如生地10克、花粉10克、石斛10克等。
(二)外治法
1.滴眼法:(1)10%千里光眼液滴眼,每日4~5次。
(2)1%黄芩素眼液滴眼,每日3~4次。
(3)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滴眼,每日3~4/次。
(4)紫草眼水滴眼,每小时一次。
(5)鱼腥草注射液滴眼,每小时一次o
2.点眼法:(1)光明眼膏点眼,每日2次。
(2)金丝膏涂眼,每日3~4次。
(3)犀黄散点眼,每日早晚各点眼1次,每次点药粉约半粒芝麻大于内眦部,然后
闭5~10分钟。
(4)龙脑煎点眼,每日2次。
(5)五胆膏点眼,每日2次,用于火疳
(6)春雪膏蘸少许点入目中,每日2、3次,有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
(三)xu鼻法:(1)xu鼻碧云散先噙水满口,xu入鼻中,以泪出为度,不拘时。也可
将药末xu入鼻内。有清热解毒,通鼻窍之功,用于时复症。(2)鹅不食草xu鼻。
(四)饮食疗法
1.忌食甘肥厚味、烟酒,少食雄鸡鲤鱼羊肉狗肉香菇.黄花、葱、蒜、韭菜香椿等。
2.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红白萝卜、莴苣白菜卷心菜
3.可选择具有疏风清热利湿食品食之,如荷叶汤五汁饮、苡米二花汤、绿豆莲藕汤等。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外感湿热脾失健运,内酿之湿热上壅白睛白睛淡赤,结节隆起,治宜清热利湿,药用黄芩连翘栀子泽泻茵陈木通车前子等。若挟风痒甚者,宜以疏风散邪,药用银花连翘防风僵蚕等。若日久感虫,气轮生膜翳者,可加杀虫之品,如鹤虱芜荑百部等。
(二)清热除湿之品多燥,易损耗阴液,不宜久用。阴虚血少,津液亏损者应慎用,必要时应配养阴之品。
(三)本证病程较长,恢复期应注意扶脾为重,宜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合用。
(四)本证为外眼病,应内外合治,选用紫草眼药水或鱼腥草注射液滴眼。1小时1
次,15~20天为一疗程,两种药可以交换使用。
针灸:
取穴:列缺尺泽合谷曲池攒竹丝竹空太阳光明风池阳白四白,每次3~4灾,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歇5~7天,不愈者继续下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