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脑病

( danhongsunaobing )

别名: 核黄疸 , 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西医

简介:
胆红素脑病是因未结合高胆红素损害脑部神经细胞,临床表现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新生儿期疾病
病因:
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着在富有脑磷脂的脑组织,特别是脑干、大脑基底节、下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海马回,造成神经细胞损害、变性,任何原因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均可导致核黄疸,其中以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常见,中国华南地区的g6pd缺乏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人群:
大多发生于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
发病机理:
一、核黄疸发生主要取决于①血清术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浓度愈高,核黄疸发生率就愈高,血清胆红素307.8—342.0μmol/l(18—20mg/dl)为临界浓度,称危险阈;342.0—427.5umol/l(20—25mg/dl)时核黄疸的发生率为10%左右;513—684μmol/l(30—40mg/dl)时发生率可高达50%—70%。②血清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与白蛋白联结(1mol白蛋白可联结2mol胆红素),使其不易进入脑细胞内,而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则易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未成熟儿多有低蛋白血症,有些药物如磺胺异噁唑、水杨酸类等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在酸中毒和血浆渗透压增加等因素参与下,核黄疸可在较低胆红素血浓度下发生
二、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学说,认为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脱水、血渗透压过高、高碳酸血症、缺氧,可使血脑屏障暂时开放,此时与白蛋白联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体征:
轻症表现为精神委靡、吸吮无力、呕吐嗜睡等,拥抱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有时肌张力低下。重者哭声尖锐,两眼凝视或上翻,四肢肌张力增强,出现角弓反张,颜面及肢体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重症病死率高,经治疗存活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强直性瘫痪,眼球运动受限,听力减退,智能落后等。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染成黄绿色。有些病例在新生儿期神经症状不明显,以后出现神经、精神、智力发育方面的轻微改变。
治疗:
核黄疸出现后往往治疗无效,应以预防为主

“胆红素脑病” 相关论述

新生儿发生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称胆红素脑病。过去称核黄症。
一、影响发病的有关因素
(一)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血脑屏障正常时,可限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当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饥饿、低血糖早产及应用某些药物时,可使血脑屏障开放或通透性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得以进入脑组织而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浓度 游离胆红素是指尚未与白蛋白联结的、呈游离状态的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越高,游离胆红素越多,超过一定限量(307.8~342.0μmol/l被视为“临界浓度”,早产儿更低),即可退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另方面,当血浆白蛋白含量过低、酸中毒时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量减少、以及存在与胆红素竞争夺取白蛋白上联结位点的物质(如脂肪酸、水杨酸盐、磺胺类、新型青霉素Ⅱ和先锋霉素等药物)时,均可使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三、预防和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其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如注意保暖、纠正缺氧及酸中毒、供给足够的营养。避免输注高渗药物、不使用能引起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药物等。在警告期根据病情及时采用换血、光疗、输注白蛋白等各种措施,尽快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