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泉

( ququan )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主治:下腹疼痛;外阴瘙痒尿潴留遗精子宫脱垂;尿中带血;外部生殖器疼痛;腹泻痢疾遗尿血尿阳痿;大腿内侧疼痛;腹部包块;膝盖疼痛;鼻出血躁狂症遗精失眠眩晕;尿少;抽搐腹痛;游走性疼痛。
功效:湿热;调理膀胱;泻肝火;放松肌肉;调理下焦;运行肝脏气血;清肝;放松肌腱;驱风;制止痉挛。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0.5 - 0.8寸。
灸法艾炷灸3 - 5壮或艾条灸5 - 10分钟。
释义:〖名解〗曲,隐秘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大量的水湿如隐藏于天部之中,故名。该名称指明本穴位的位置而言。
备注:肝经合穴;肝经母穴;五行属水。

“曲泉”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
[配伍] 配丘墟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配肝俞肾俞章门商丘太冲肝炎;配复溜肾俞肝俞肝肾阴虚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阳陵泉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三阴交肝郁气滞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 肝经合穴。


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肝经。合(水)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布有隐神经,膝最上动脉,前方为大隐静脉。主治少腹痛小便不利遗尿,尿闭,泄泻痢疾阴挺阴痒遗精膝痛等。直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部位 在膝内辅骨之下.大筋之上.屈膝而得之.
证治 疝.阴股痛.小便难少气泄利脓血.腹胁支满膝痛筋挛.四肢不举.不可屈伸.风劳失精.身体极痛.膝胫冷.阴茎痛.实则身热目痛.汗不出.ktkt .发狂衄血喘呼痛引咽喉.女子阴挺出.少腹痛阴痒血瘕
针灸 针入六分.灸三壮.
按∶曲泉乃足厥阴肝所入为合之水穴.水之高而有来源者.谓之泉.穴在内辅骨之下.大筋之上.屈曲其膝乃能取得此穴.故曰曲泉

膝股上内侧,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纹头取之。足厥阴肝脉所入为合水。肝虚则补之。《铜人》针六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颓疝,阴股痛,小便难,腹胁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则身目眩痛,汗不出,佴佴,膝关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咽喉房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痢脓血,阴肿阴茎痛,胻肿,膝胫冷疼,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小腹肿,阴挺出,阴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