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yuanfaxingmianyiquexianbing )

西医

简介: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免疫系统的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全的一组疾病
病因:
已知在本组疾病中不少是属于遗传性的,但尚未发现与hla相关。
发病机理:
由于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从病损环节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分类。免疫机制的缺陷包括特异性因素(如抗体或淋巴细胞的缺陷)和非特异性因素(如补体成分或吞噬功能的缺陷)。根据1988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国际会议的决定,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为:①特异性免疫缺陷,包括抗体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其他免疫缺陷综合征。②伴有其他疾病的免疫缺陷。③补体缺陷。④吞噬功能缺陷。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和免疫缺陷的过筛性实验检查可对多数病例明确:①是否有免疫缺陷。②原发性抑或继发性。但要了解病损环节和纠正免疫缺陷,还需作不少复杂的实验检查与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某些免疫缺陷的染色体图谱位点已经明确,有的已获得了相应的cdna探针,从而能在基因水平确诊,这对免疫缺陷病的产前诊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体征:
临床特征为易发生反覆而严重的感染,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几率增高。儿童病例占半数以上,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往往在婴幼儿时期就发病。
预后:
又由于骨髓移植和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的不断改进,使许多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预后大为改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相关论述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组少见病,与遗传相关,常发生在婴幼儿,出现反复感染,严重威胁生命。因其中有些可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故及时诊断仍很重要。按免疫缺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为主、细胞免疫缺陷为主以及两者兼有的联合性免疫缺陷三大类。此外,补体缺陷、吞噬细胞缺陷等非特异性免疫缺陷也属于本组。我国各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其相对发病百分率大致为体液免疫缺陷占50%,细胞免疫缺陷10%,联合免疫缺陷30%,吞噬细胞功能缺陷6%,补体缺陷4%。
1.体液免疫(b细胞)缺陷为主的疾病表现为免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包括:
(1)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有两种类型:①bruton型,较常见,为婴儿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病,与x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仅发生于男孩,于出生半年以后开始发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男女均可受累,也可见于年人。本病的特点在于:血中b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减少或缺乏,骨髓中前b细胞发育停滞。全身淋巴结、扁桃体等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不全或呈原始状态;脾和淋巴结的非胸腺依赖区淋巴细胞稀少;全身各处浆细胞缺如。t细胞系统及细胞免疫反应正常。
由于免疫缺陷,患儿常发生反复细菌感染,特别易受流感嗜血杆菌、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脑膜炎或败血症而致死。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控制感染,但由于无法提高呼吸道等粘膜处的slga,因此鼻部、肺部的感染极易复发。
(2)孤立性iga缺乏症:本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血清iga和粘膜表面分泌型iga(slga)均缺乏。可以是家族性或获得性,前者通过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患者多无症状,有些可有反复鼻窦或肺部感染及慢性腹泻哮喘等表现。自身免疫、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血清iga 低下(<5mg/dl)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本病的发病与iga b细胞的分化障碍有关。患者iga b细胞的数量正常,但多数为不成熟表型,在体外仅少数能转化为iga细胞。
约有50%的本病患者血清中含iga自身抗体。因此应避免注射含iga的血制品,如错误地给予iga或输血治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3)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是相当常见而未明确了解的一组综合征。男女均可受累,发病年龄在15~35岁不等,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其免疫缺陷累及范围可随病期而变化,起病时表现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细胞免疫缺陷。其特点是: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总量和igg均减少;②2/3患者血循环中b细胞数量正常,但不能分化为浆细胞;淋巴结、脾、消化管淋巴组织中b细胞增生明显,但缺乏浆细胞。部分病例有t辅助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过多;部分病例有抗t细胞b细胞的自身抗体;或巨噬细胞功能障碍;③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的持续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2.细胞免疫(t细胞)缺陷为主的疾病单纯t细胞免疫缺陷较为少见,一般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缺陷,这是由于正常抗体形成需要t、b细胞的协作。t细胞免疫缺陷病的发生与胸腺发育不良有关,故又称胸腺发育不良或di george综合征。本病与胚胎期第Ⅲ、Ⅳ对咽囊发育缺陷有关,因此,患者常同时有胸腺和甲状旁腺缺如或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右位畸形等)和其他脸、耳畸形。周围血循环中t细胞减少或缺乏,淋巴组织中浆细胞数量正常,但皮质旁胸腺依赖区及脾细动脉鞘周围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常在出生后即发病,主要表现为各种严重的病毒或真菌感染,呈反复慢性经过。近年来应用胸腺素(thymosin)或胚胎胸腺上皮移植治疗,获得一定疗效。
3.联合性免疫缺陷病
(1)重症联合性免疫缺陷病:本病是一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同时有严重缺陷的疾病,一般t细胞免疫缺陷更为突出。患者血循环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成熟的t细胞缺如,可出现少数表达cd2抗原的幼稚的t细胞。免疫功能如,无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也无抗体形成。本病的基本缺陷尚不清楚,可能与干细胞分化为t、b细胞发生障碍或胸腺及法氏囊相应结构的发育异常有关。病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结、扁桃体及阑尾中淋巴组织不发育;胸腺停留在6~8周胎儿的状态,其中无淋巴细胞或胸腺小体,血管细小。患儿由于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联合缺陷,对各种病原生物都易感,临床上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慢性腹泻败血症等。在治疗方面可选用正常骨髓干细胞移植或同胞兄妹骨髓移植。但供体骨髓中t细胞介导的移埴物抗宿主反应(gvh)往往是造成治疗失败的严重问题。
约有25%~50%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例,主要与先天性缺乏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有关。一则严重影响细胞dna包括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代谢,同时由于三磷酸脱氧腺苷在淋巴细胞的堆积,后者对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从而造成淋巴细胞在增补、分化及功能方面的障碍。测定病人红细胞的ada有助于诊断本病。给病儿输入含有ada活性的红细胞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其免疫功能状态。
(2)伴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本病又称wiscott-aidrich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多见于男孩,临床表现为湿疹、血小板减少及反复感染。免疫缺陷早期表现为对多糖类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不全,患儿对肺炎球菌和其他带多糖荚膜的细菌特别易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细胞免疫缺陷,易患病毒和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因血小板功能下降而常伴明显的出血倾向。血中igm明显减少,igg正常,在有些患者iga、ige可升高,淋巴细胞数通常正常。各种疾苗接种后,抗体形成反应微弱,t细胞功能欠佳,迟发型变态反应不良,患者中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高。骨髓移植对有些患有一定疗效。
(3)伴共济失调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免疫缺陷病: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累及幼儿,兼有t、b细胞免疫缺陷。一般2岁开始起病,临床特点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反复鼻窦及肺部感染等。过去认为本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已知除神经系统外,血管、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均可受累,40%患者显示选择性iga缺陷。
患者胸腺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和胸腺小体均严重缺乏,皮质髓质界限模糊。淋巴结无滤泡形成,浆细胞也少见。关于本病出现多系统异常的机制,尚无一致的见解,可能与dna修复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并发恶性淋巴瘤的机率甚高。
4.吞噬细胞功能障碍 本病表现为吞噬细胞数量减少、游走功能障碍、吞噬能力虽正常,但由于胞内缺乏各种消化病原的酶而丧失了杀灭和消化病原的能力。患者对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均易感,因而易发生反复感染,其中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在2岁左右起病,表现为颈淋巴结、皮肤、肺、骨髓等处慢性化脓性炎或肉芽肿性炎、肝、脾肿大。
5.补体缺陷 补体在炎症及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补体缺陷有①c3缺乏或c3抑制物缺乏,后者使c3过度消耗同样使血清中c3水平下降,导致反复细菌感染。②c1抑制物缺陷,c1抑制物是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除对cis有抑制作用外,尚可抑制纤溶酶原、激肽等炎症介质的激活,因此c1抑制物的缺陷,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即所谓的遗传性血管水肿

该类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细胞或组分可以是特异性免疫缺陷,如b细胞或t细胞缺陷、两者联合缺陷等;也可以是非特异性效应机制的缺陷,如补体或中性粒细胞缺陷。
(一)抗体缺陷
是b细胞发育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约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0%~70%,其中以各类免疫球蛋白(immunglobulins,lgs)均缺少的低丙球蛋白血症和某一类lg选择性缺陷最为常见(表17-1)。
表达式7-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代表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  
1.b细胞缺陷50%~75%性联低丙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a、igm或igg亚类缺陷、igm升高的免疫球蛋白缺陷、ig重链缺失、常见的可变的免疫缺陷
2.t细胞缺陷5%~10%先在性胸腺发育不全、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有关的t细胞缺陷、与膜糖蛋白缺乏有关的t细胞缺陷、与mhcⅠ或Ⅱ类抗原缺乏有关的t细胞缺陷
3.b和t细胞缺陷10%~25%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共济失调毛细胞血管扩张、wiskott-aldrich综合症
非特异性免疫  
1.吞噬细胞缺陷1%~2%慢性肉芽肿病、白细胞粘附缺陷、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髓过氧化物酶缺陷
2.补体缺陷<1%补体1~9任一组分的缺陷、c1-抑制物缺乏、d或h或1因子缺乏、补体受体缺陷

(二)t细胞缺陷病
因胚胎期胸腺发育不全致使t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10%。digeorge综合症或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是该类免疫缺陷病的代表。
(三)t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因t和b细胞发育异常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均缺陷,约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10%~25%。其中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缺损所致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最为典型和严重。
(四)吞噬细胞缺陷病
因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障碍引起,相对发病率约1%~2%。吞噬功能至少包括吞噬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通过组织移行至炎症部位、吞噬已调理的颗粒和在胞内杀死摄入的微生物四个步骤。慢性肉芽肿病是由于吞噬细胞缺乏能杀灭所吞微生物的酶所致。
(五)补体系统缺陷病
补体是人血清中一组具有重要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蛋白质,由9个成分组成。临床上可见与各种单一补体组分缺陷、补体掐制物缺陷、补体活化中某些因子缺陷及补体受体缺陷有关的病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种类很多,包括b细胞缺陷、t细胞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5个方面。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本组疾病的临床类型有3种:①全部ig缺失或极度降低,如bruton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②部分缺失,例如选择性iga缺乏症;③ig正常,但在抗原刺激后无抗体应答。各种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的一些主要特征见表27-2。
表27-2 常见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及其主要特征

疾病发病年龄性别遗传方式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1.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bruton型)6~10月性联隐性反复细菌感染,血清ig极低,淋巴组织发育不良
2.婴儿暂时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婴儿期男,女?同上,但较轻,预后较好,18~30个月可恢复,偶可猝死
3.性联低丙球血症伴igm正常或过高婴幼儿期性联隐性化脓菌易感,肝脾及淋巴结肿大;igg,iga低;igm正常或高
4.选择性iga缺乏症任何时期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发病率高,症状轻,呼吸道,肠道感染,血清和分泌型iga低
5.选择性igm缺乏症婴儿期男,女家族性全身感染,igm低;igg和iga正常,脾大,淋巴系肿瘤,预后差
6.选择性igg亚类缺乏症任何时期男,女家族性igg总量正常,igg1,2,3缺乏,反复细菌感染,抗体应答性差
7.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5岁~成人男,女可有家族性化浓菌感染,常3种ig降低
8.遗传性转钴蛋白Ⅱ缺乏伴低丙球血症幼期儿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巨细胞性贫血,细胞易感染,各类ig均低,vb2治疗有效
9.ig含量正常性抗体缺陷婴幼儿期男,女可有家族性细菌感染,ig正常,但对抗原刺激缺乏抗体应答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
由于t细胞对抗体产生有调节作用,因此t细胞缺陷也可影响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缺陷共同的临床表现是对病毒和真菌易感,易发生gvhr;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淋巴细胞缺乏,易合并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几种常见的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乏病的特征见表27-3。
表27-3 几种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及其主要特征
疾病发病年龄性别遗传方式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型)新生儿男,女特殊面容,手足抽搐,血钙↓,易感染病毒和真菌,t细胞成熟缺陷,外周血中极少t细胞
2.先天性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婴儿期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易感,迟发型反应(-),t细胞少,血和尿中尿酸含量低
3.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任时期何男,女轻型不全性缺陷,慢性皮肤和粘膜念珠菌感染,易伴发内分泌障碍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原发性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为10%~25%,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的预后最差。本组疾病的上些主要特征见表27-4。
表27-4 常见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及其主要特征
疾病发病年龄性别遗传方式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①swiss型0~6月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淋巴细胞发育不良,ig降低
②gitlin型<6月男>女性联隐性与上相似,但稍轻
③腺苷脱氨酶缺乏婴幼儿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易感染,骨改变,血细胞内酶下降,淋巴细胞受损
④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新生儿男,女个别家族性易感染,胸腺和骨髓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2.其他联合免疫缺陷    
①nezelof综合征婴幼儿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反复感染,胸腺和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少
②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岁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胸腺发育不良,小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选择性iga缺乏,性发育异常
③wiskott-aldrich综合征<1岁性联隐性胸腺发育不良,感染,湿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gm降低
④软骨毛发发育不全综合征婴儿期男,女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四肢短小,毛发缺少,颈短粗,t细胞功能降低,血ig均降低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这组疾病主要指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缺陷,包括其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伤作用各个方面。常见疾病及其特征见表27-5。
表27-5 常见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及其主要特征
病名受损细胞功能缺陷发生机制遗传方式其他特征
1.慢性肉芽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杀菌力↓过(超)氧化酶产生障碍x性联隐性患儿母亲有sle样红斑
2.髓过氧化酶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杀菌力↓同上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3.g-6-pd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杀菌力↓同上性联隐性(?) 
4.swachman综合征中性粒细胞移动性↓粒细胞减少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胰腺功能↓骨髓发育↓
5.懒白细胞病中性粒细胞移动性↓?? 

(五)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在五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补体缺陷的发病率最低。补体系统的各种成分均可发生缺陷,其中以c1q缺陷、c2缺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c1抑制剂缺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较为常见。大多数补体缺陷患者可出现反复感染,或伴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有的也可表现正常。c1抑制剂缺陷患者表现为特有的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上述五大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各种症状中,以感染最为多见,但各种免疫缺陷病出现的类型互有不同(表27-6),对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诊断有参考意义。
表27-6 各种免疫缺陷病的感染及特点
免疫缺陷病感染类型病原体类别
体液免疫缺陷病(b细胞系)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气管炎、中耳炎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
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系)重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布氏菌病,结核,麻风病等细胞内寄生虫病原体感染为主,如病毒,真菌,放线菌和布氏菌等
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系)全身重症细菌及病毒感染,顽固性腹泻或脓皮病等以化脓菌为主,有时合并胞内寄性病原体感染
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脓皮病、全身性内肉芽肿化脓菌为主,补体缺陷时也常见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