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气滞

( xiaochangqizhi )

别名: 腹痛 , 胃肠痉挛 , 寒疝 , 嵌顿疝 , 气疝

中医

简介:
本证多因外感寒邪或情志抑郁、忿怒号哭而形成。因寒邪外侵,阴寒凝滞小肠气机不畅所致。
病机:
本证多因外感寒邪或情志抑郁、忿怒号哭而形成。因寒邪外侵,阴寒凝滞小肠气机不畅所致。本证为实证,病位在小肠,与肝经寒凝气滞有密切的关系,
治疗:
治疗法则:  理气疏肝,散寒,止痛。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天台乌药散加减:乌药l5克、木香15克、茴香10克、青皮10克、炒良姜12克、槟榔15克、川楝子l5克、柴胡12克。适用于小肠疝气为主之寒凝气滞证。(2)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9克、白芍10克、细辛4克、通草8克、红枣5枚。适用于阳气不足气机阻滞之少腹急痛之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300毫升,分3~4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腹满胀者,用方(1)加厚朴12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克;胁肋疼痛者,加延胡10克、川楝子10克,重用青皮l 5克。寒疝痛甚者用方(2)加吴茱萸6克、橘核10克、肉桂6克、延胡10克。
(二)外敷药物:本证的主要病位在小肠,病证表现的具体部位在少腹,故可采用外敷药物配合治疗。
1.盐熨法:以食盐300克炒热布包,熨少腹,适用寒疝
2.葫芦巴膏外敷:葫芦巴30克,铁锅炒黑,研末;酒调敷少腹痛处。
3.十香丸外敷:乌药、小茴、荔枝核、煨陈皮泽泻木香丁香沉香等分皂角减半;煨、泛丸弹大,可磨敷患处。治疝痛
4.岁照丸外纳:葱白七根,胡椒按病人年龄每岁1粒,加枯矾少许,以母乳为丸、纳脐,约1小时许腹痛可愈。
5.洗法:雄黄30克、矾石60克、甘草24克,水煎取汁洗阴囊,治寒疝肿痛。
(三)饮食疗法
(1)茴香粥:嫩茴香菜适量,白米30克,如常法煮粥,粥熟加入茴香菜即可;晨起或晚间服之;治疝气作痛,腰腹疼痛。
(2)萝卜羊肉汤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切块,清水1000毫升,净锅置火上,加水,下姜、葱,再入羊肉萝卜至熟。适用于寒湿气滞腹痛
(3)陈皮牛肉汤:陈皮50克、槟榔20克、草果10克、丁香5克、牛肉250克,砂锅置火上,加水1500毫升,再将以上诸药及牛肉一并放入,文火煨2小时,即可服。本方适用气滞腹痛
(4)茴香汤茴香(炒)500克、川楝子250克、陈皮250克、甘草120克、盐250克炒,五物合研为细末,每日晨起空腹,用开水冲调3~6克,治疝气、小腹胀痛等。
施治要点:
(一)小肠气滞之证,与肝经寒凝气滞有关,因此在治疗中多以疏肝理气为主,当归白芍青皮香附、玄胡、金铃子等为常用之药,更因寒凝气滞小肠,故还应加入吴萸肉桂小茴香乌药等温暖肝经之品。
(二)本证之表现为疝气,痛引睾丸等证时,除理气散寒之外,在治疗时还要兼用软坚化结之药,如橘核海藻昆布海带等。
针灸:
1.针刺:取穴关元三阴交大敦公孙毫针刺用泻法。2.隔盐灸:选穴神阙关元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