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极生风

( rejishengfeng )

别名: 传染性疾病 , 中毒 , 高热所致惊厥 , 肺炎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医

简介:
本证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瘟毒等病的发病过程中,多为热邪内陷、深入厥阴,扰动肝筋所致动风之证。
病机:
本证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瘟毒等病的发病过程中,多为热邪内陷、深入厥阴,扰动肝筋所致动风之证,病情属实,病位重在厥阴肝经,或兼见气、营、血、心包等证侯,病情复杂多变。
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凉肝熄风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羚角钩藤汤:羚羊角粉0.3~0.6克(冲服)、桑叶10克、贝母12克、鲜生地15克、钩藤10克、菊花10克、茯神木1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4克、淡竹茹15克。本方适用于邪热陷入血分所致的动风证。亦可加减变化,应用于各种热极动风者。
(2)白虎汤加味:生石膏30克(研)、知母15克、白粳米15克、生甘草15克、羚羊角12克、钩藤12克。本方适宜于阳明气分热盛而致动风者。
(3)调味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15克、芒硝10~15克(后下)、羚羊角粉0.3~0.6克(冲服)、钩藤l0~15克;菊花15克、僵蚕l0克,本方适用于阳明有形热结而致的动风证
(4)清营汤加味:犀角粉0.3~0.5克(冲服);生地15克、党参10克、竹叶心6克、麦冬10克、丹参10克、黄连5克、银花10克、连翘12克、羚羊角粉0.3~0.5克、丹皮15克、钩藤10~15克。本方适用温热邪气内陷入营,耗损营而致的动风者。(5)清瘟败毒饮:用法同前。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毫升,分2次服,日1~2剂。2.加减变化:若为热入心包而动风者,可用紫雪丹清营汤同服,或与羚角钩藤汤同服;若方(2)、(4)证中兼腑实便秘,可酌情加入生大黄12克。
施治要点:
(一)发生动风症时,首先要辨别是实证热极生风,还是属虚证阴虚动风,或是温热侵入经络之动风。其次要辨别的是热极生风中所兼的不同症候,以判断其病位在气、或在营、在心包、在血分,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力避一见动风,即重用苦寒凉肝之弊。
(二)在实施诊疗时,应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不宜单用某一种方法。
(三)若素体阴血亏损而复感温邪而动风者,其实质为虚中挟实,本虚标实证,当重用滋阴柔肝之品以治本,用羚羊角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熄风以治标,标本兼顾。
针灸:
1.气分高热致痉:以督脉足厥阴经穴为主。取穴:百会风府大椎曲池涌泉太冲十二井穴,用泻法,强刺激,酌情而定针刺时间。若口噤不开加颊车支沟;若上肢拘挛加大陵、合谷;若下肢拘挛承山阳陵泉;若兼腑实便秘,加合谷上巨虚腹结头痛甚加印堂
2,热入营血致痉:以手足厥阴经穴为主。取穴;曲泽劳宫委中行间、十宫
穴、百会,用泻法,强刺激。酌情而定针刺时间。神昏人中衄血若为肺热所致者,加天府合谷;若为肝火犯肺所致者加兑端涌泉吐血者加二间上脘支沟便血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尿血关元三焦俞列缺然谷
3.耳针:取肝、皮质下、神门、脑干穴,针刺泻法,留针30~60分种。每日1~3
次。

“热极生风” 相关论述


病证名。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多见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