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

( Dōnɡ Guā Zǐ )

别名: 白瓜子 , 瓜子 , 瓜瓣 , 冬瓜仁 , 瓜犀

冬瓜子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肺化痰;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研膏涂敷
性味:
味甘;性微寒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各家论述:
1.《本经》:益气
2.《别录》:主烦满不乐。
3.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4.《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gan,润肌肤
5.《纲目》:治肠痈
6.《本草经疏》:能开胃醒脾
7.《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8.《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9.《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10.陈念祖:能润肺化痰,兼益胃气
11.《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气水肿
12.《中国药植图鉴》:罨疾肿痛,或洗涤。
用药禁忌:
别录》:久服寒中
药理作用:
1、免疫促进作用 冬瓜子热水提取后,经透析得透析内液,此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致丝裂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透析内液为b细胞致丝裂剂,有pba(无性系b细胞激活剂)活性及佐剂活性,使pfc(宽斑形成细胞)数显着增高,呈现免疫促进作用[1]。
2、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从冬瓜子中分离纯化出胰蛋白酶抑制剂,得到4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分,其中两个组分属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2]。
化学成分:
冬瓜子含油14%,其中酰甘油(triglyce-ride)的含量在72%-96%之间,所含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1],以及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octdecatrienoic acid)[2]等。又含脂类(lipid).内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已醇胺(phol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tyl inolitol),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脑苷脂(cerebroside)[2]。还含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2],24-已基胆甾-7,25-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5-dienol),24-已基胆甾-7,22,25-三烯醇(24-ethylcholesta-7,22,25-trienol),24-已基胆甾-7-烯醇(24-ethylcholesta-7-enlo),24-已基胆甾-7,22-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2-dienol)[3],24α-已基α-胆甾-8,22-二烯醇(24β-ethyl-5α-cholesta-8,22β-已基α胆甾-8,22,25(27)-三烯醇[24β-ethyl-5α-cholesta-8,22,25(27)-simiarenol][4]。又含三萜类化合物;粘霉烯醇(glut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5,24-葫芦二烯醇(cucurbita-5,24-dienol)[5]。去脂肪后的种子中含蛋白酷活力的组分[7]以及硒、铬等无机元素[8]。
炮制:
拣净杂质,用时捣碎。或用文火微炒至黄白色。置干燥处,防虫蛀及鼠咬。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置带塞的试管中,激烈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扁平,长1-1.5cm,宽0.5-1cm厚约0.2cm。表面黄白色,略粗糙,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外缘各有1环纹(双边冬瓜子)。一端稍尖,有2个小突起,较大的突起上有珠孔,较小的为种脐,另一端圆钝。种皮稍硬而脆,剥去种皮,可见子叶2枚,白色,肥厚,胚根短小。体轻,富油性。气无,味微甜。
以颗粒饱满、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外表皮细胞1列,近栅状,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层10余列薄壁细胞,壁微木化,具纹孔;内侧为2-3列石细胞;通气薄壁组织1列细胞,紧靠石细胞,细胞间隙较大;两端有维管束;内表皮1列细胞。珠心表皮1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内侧为残存的珠心及胚乳。中央有2枚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置带塞的试管中,激烈振摇,产生持久笥泡沫。(检查皂甙)
原形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
采收和储藏:食用冬瓜时;收集成熟种子;洗净;晒干
出处:
1.出自《唐本草》。
2.《本草图经》:白瓜子,入药须霜后合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

冬瓜子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清肺、化痰、排脓。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症。
用法用量:
0.5~1两。
性味:
甘,寒。
炮制:
冬瓜子:将冬瓜子筛净泥屑,炒至黄色,取出晾凉。
来源:
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洗净晒干(有先用明矾浸泡1日后再洗净晒干者)。

冬瓜子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润肺,化痰,消,利水。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鼻面酒皶。
①《本经》:"益气。"
②《别录》:"主烦满不乐。"
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④《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皯,润肌肤。"
⑤《纲目》:"治肠痈。"
⑥《本草经疏》:"能开胃醒睥。"
⑦《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⑧《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⑨《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陈念祖:"能润肺化痰,兼益胃气。"
⑾《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气水肿。"
⑿《中国药植图鉴》:"罨疾肿痛,或洗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4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研膏涂敷。
性味:
甘,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陆川本草》:"甘,凉。"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用药禁忌:
别录》:"久服寒中。"
化学成分:
种子含皂甙0.68%、脂肪、尿素、瓜氨酸等。
同属植物benincasa ccrifera种子的脂肪油中含亚油酸62.3%,油酸21.9%,饱和脂肪酸15.6%,种子中并分离出少量腺嘌呤,胡芦巴碱等。
附方:
①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桃仁三十枚,瓜瓣(目前多用冬瓜仁)半升。上四味细切,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当吐如脓。(《金匮要略千金苇茎汤
②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斤,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③治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陈冬瓜仁炒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五钱。(《救急易方》)
④治消渴不止,小便多:干冬瓜子麦门冬黄连各二两。水煎饮之。《摘元方
⑤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白瓜子七升,绢袋盛,搅沸汤中三遍,暴干;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干;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千金方》)
炮制:
拣净杂质,用时捣碎。或用文火微炒至黄白色。置干燥处,防虫蛀及鼠咬。
性状:
干燥种子呈扁平的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厘米左右,宽约6毫米。外皮黄白色,有时有裂纹,一端纯圆,另一端尖,尖端有2个小突起,其一较小者为种脐;另一突起较大,上有一明显的珠孔。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边缘均有一环形的边(双边冬瓜子)。剥去种皮后,可见乳白色的种仁,有油性。气微,味微甜。以白色、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地区均产。以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产量较大。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种子。食用冬瓜时,收集种子,洗净,选成熟者,晒干。
出处:
唐本草

“冬瓜子” 相关论述

【药用】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thumb.)cogn.的外层果皮。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主要作用于水肿,有通利小便、排出水湿以消除肿胀之功,一般用作利水辅助之品,常配合茯苓皮泽泻猪苓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冬瓜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冬瓜子:即冬瓜种子性味甘,寒。功能清肺、化痰、排脓。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病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一两,煎服。

主要原料:白果10个,冬瓜子30克,莲子肉15克,胡椒1.5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白果等四物用水煮熬后去渣,加入白糖调匀,一日可饮二三次,每次一小杯。
效用说明:通淋利浊。适宜于因气化不利、温蕴化热而引起的尿带白浊、尿频急数、余沥不净等症。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冬瓜仁
『产地』全国各地都产。
『采收季节』7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为增强健脾和胃,用麦麸熏炒,每斤药用麦麸3两,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冒烟时,将药投入锅内拌炒至金黄色发香为度,取出筛去麦麸备用。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鼠。

冬瓜仁
瓜甘寒,子甘平无毒
本经》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轻身耐老。
发明冬瓜利大小肠,压丹石毒。其子治肠痈,去面 黑,润肌肤。及作面脂,即《本经》悦泽好颜色之用也。瓜练绞汁服,治五淋,压丹石毒。

瓜一名白瓜
〔害〕瓜性冷利,凡脏府有热者宜之。冷者食之瘦人,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勿食,令人反胃起霜食之,乃佳。
〔利〕甘平,补肝明目,清肺润痰。瓜,其性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止消渴,消水肿,散热毒痈肿。皮,甘寒益脾,以皮行皮,故通二便,能消水肿,泻热毒,止消渴。叶,治消渴疟疾寒热
修治〕七八月采,待霜降后取之,收藏弥年,可作菜,果入药。漆、麝香糯米触之,必烂。其子在瓤中成列、剖取去瓤,曝干用。凡药中所用瓜子,皆冬瓜子也。

肺胀喘急,非此不疗。
并消水肿,亦因利肺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