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 baixibaojianshaozhenghelixibaoquefazheng )

别名: 气血虚 , 温病 , 白细胞缺乏症

西医

简介:
正常人的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虽与年龄的关系有一定波动,但总的来看一般都是在4.0×109/l~10.0×109/l之间。如果低于4.0×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而白细胞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占主要成分,因此白细胞减少,常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若粒细胞继续下降,当低于0.5×109/l时,则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可无明显表现或有乏力及易感染等。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常有头晕,乏力,低热及呼吸道、泌尿道等严重感染、高热等表现。
病因:
1.急性感染
(1)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败血症等,若骨髓储备功能差、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
(2)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登革热、巨细胞病毒等均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常见的致病原因。
(3)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等。
(4)原虫病:如黑热病疟疾等。
2.物理因素 放射线等。
3.化学因素 苯及苯类化合物,如二甲苯、二硝基苯等。
4. 药物 如抗癌药物、退热镇痛药、磺胺药、抗癫痫药、抗组织胺药等。
5.造血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疾病
6.伴有脾肿大疾病肝炎后肝硬变、晚期血吸虫病并发门脉高压者,banti综合征,felty综合征,gaucher病,脾淋巴瘤等。
7.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8. 过敏性疾病 如异种蛋白所引起的过敏及青霉素等抗生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
9.遗传性疾病 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家族性良性及严重粒细胞减少症等。
10. 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症 如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发病机理:
1.由于骨髓粒细胞生成障碍骨髓中的粒细胞生成出现障碍而血液中的粒细胞生存期正常。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如粟粒结核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败血症等),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药物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如氨基比林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而具有抗原活性,在体内产生抗体,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粒细胞破坏所致。抗肿瘤药物多为细胞毒,进入机体后对肿瘤细胞抑制的同时,往往引起诸多脏器组织细胞的损伤,对骨髓造血发生抑制等,直接影响中性粒细胞生成障碍。
2.粒细胞破坏过多 由于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等致使细胞破坏过多;抗体、补体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亢进,都可使粒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3.中性粒细胞异常分布 由于药物进入机体发生过敏性休克、异体蛋白输注发生反应、病毒血症及发生溶血时,均可使中性粒细胞过多的附着于毛细血管壁,导致循环池减少,此时白细胞总数不变,称之“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诊断标准:
1.白细胞减少症:外周白血胞总数低于4.0×1o9/l×者。
2.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8×109/l者。
3.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下降至20%~30%以下,其绝对值少于(0.5~1.0)×109/l者。
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乏力、头晕发热等症状及肝、肿大等体征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诊断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病因诊断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如职业、所在环境、既往疾病史、服药史、是否接触化学毒品、放射线等接触史,结合发病的缓、急,发病年龄,发作规律,结合实验室有关的检查指标,对明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发病:
发病可急可缓。
病史:
职业、所在环境、既往疾病史、服药史、是否接触化学毒品、放射线等接触史,有诱发此病的可能。
症状:
乏力、头晕发热
体征:
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虽各有特点,但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随粒细胞减少的数量多少有直接关系。如因是慢性粒细胞减少症,其病因不明确,临床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乏力、倦怠、纳差等症。若其病因是由于严重感染所致,患者可表现高热、头晕头痛、乏力、精神萎靡、咽痛多汗等症。一般说来,若中性粒细胞减少,其绝对值仍在1.5×l09/l以上者,临床发生明显感染机会较少,若中性粒细胞降至0.5~1.0×109/l者,在临床上往往易发生感染,可出现发热咽痛、周身不适等症,若中性粒细胞降至0.5×109/l以下者,则易发生严重感染,出现高热、败血症等。以下据白细胞减少的不同病因将症状分述如下。
1. 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  临床较为常见多在感染发热之后,就诊时发现粒细胞减少,如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麻疹等。迁延性肝炎肝脾肿大者常见有粒细胞减少,血中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革阴性杆菌及粟粒型肺结核等均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原虫感染者以疟疾为多见,特别是反复发作及伴有脾肿大者。黑热病常有粒细胞减少及坏疽性口腔炎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
2.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  一般发生在中年人,常因反复用药,也有时用药量很少就引起严重粒细胞减少,国内报告以氯(合)霉素、磺胺类、复方阿司匹林为多,其中以氯(合)霉素为突出,因为所含硝基苯根,对骨髓造血有毒性作用,它能抑制幼稚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
3.放射性所致粒细胞减少症 放射线对粒细胞影响程度与量有明显关系。关于放射线对粒细胞作用机理:一为杀死敏感的造血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二是引起细胞染色体的严重受伤,不仅使粒细胞数量减少,而且使粒细胞的胞浆出现中毒颗粒及空泡、胞核碎裂、溶解及棘突形成。
4.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这乃是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外周血有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总数的减少。骨髓增生呈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细胞系呈成熟障碍现象,红细胞、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若脾切除后数小时即可见白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高达20倍。此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增大的脾脏脾窦扩张,使白细胞过多的滞留和被破坏。
5.获得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乃结缔组织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均可有粒细胞减少。血清中可查到抗白细胞抗体,使白细胞发生凝集而被肝、脾、肺等器官所破坏。
6.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可分两型,①婴儿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家族性良注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较晚,可有发作性粒细胞减少,在发作期可发生并发感染。
7.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由于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同,母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白细胞大量破坏,在出生后6~12周内,白细胞明显减少,常合并感染,经过几个月后可逐渐恢复。
8.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以婴幼儿为主,呈周期性粒细胞减少,每15~30天发作一次,一般3~4天可恢复,目前对其病因尚不清楚。
9. 慢性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症  多发生成年女性,一般临床很少见。多偶然发现,有的患者呈神经衰弱表现。
10.骨髓病性粒细胞减少症  在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由于本病白细胞减少极易发生感染,主要体征与感染有关。如淋巴结肿大,局部感染可有红、肿、热、痛,也有伴脾脏肿大等。
体检:
淋巴结肿大,局部感染可有红、肿、热、痛,也有伴脾脏肿大等。
实验室诊断:
(一)骨髓
由于本病病因复杂,通过骨髓象检查,了解粒细胞增生程度、有无成熟障碍,或形态异常等。若骨髓增生亢进,则提示粒细胞有无效造血或破坏过多,若粒系增生低下或成熟障碍或退行性变,提示粒细胞减少乃增生不良所致,还可以了解骨髓有无肿瘤细胞转移等。
(二)肾上腺素试验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1~0.3ml后,粒细胞可增加原来水平的一倍或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其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则提示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压高者不宜用。
(三)骨髓储备能力检查
1.初胆烷醇酮试验 静脉注射0.1mg/kg后半小时内,若正常者则白细胞减少,继之粒细胞骤增,至12小时达最高峰, 24小时后恢复到原有水平。此实验可了解骨髓潜在的储备能力。
2.强的松龙试验 口服强的松龙40mg,正常者服药后5小时达高峰,粒细胞绝对值应大于2×109/l
(四)破坏粒细胞因素的测定
1.白细胞凝集试验 可有助于对某些因白细胞抗体引起白细胞凝集导致粒细胞减少的诊断。
2.溶菌酶活力测定 血清溶菌酶活力增加提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所致。
3.利用葡萄糖氧化作用释放出的co2或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确定结合有抗体的中性粒细胞过多破坏程度。
4.利用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可检测白细胞抗体的存在。
5.体外骨髓培养 适于因使用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者的体外鉴定,只适用于水溶性药物
(五)其它方法
如:应用同位素32p、或51cr标记自身粒细胞,然后进行其动力学检查,测定粒细胞生存期等。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白细胞减少的疾病很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低增生性白血病等,上述疾病往往在血象表现,不仅是单一的白细胞减少,而有红细胞、血小板的减少,临床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粘膜等出血症状,骨髓象检查最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疗效评定标准:
一、由于应用药品或放射线物质接触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1.显效:停止用药或脱离接触致病因素后,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范围(5.0×1o9/l)者,或由2.o×1o9/l上升至4.o×1o9/l的时间比安慰剂对照组短,且有统计学意义者。
2.有效:白细胞计数多次连续检查,较治疗前提高1oo%,并维持一定时间。
3.无效: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增高。
二、因感染、免疫或原因不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者。
1.显效: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提高100%,分类有改善,并维持一定时间,同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有效:治疗后白细胞提高50%以上,分类有改善,并维持一定时间,同定慰剂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无效: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者。
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若是年幼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粒细胞减少可能逐渐改善,严重感染者可致死。如因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者,尚能及时发现,及时停药,白细胞减少不严重者,一般经过数周可以恢复。但有的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等可引起较持久的粒细胞减少症,可历经数月至数年,少数人可达20年以上,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粒细胞持久减少,则易发生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内科疾病,在抗生素产生之前死亡率曾达80%,抗生素应用之后死亡率已降至10%~20%,但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有效抗生素的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等方法治疗,死亡率将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预后与骨髓增生程度也有密切关系,若骨髓出现再生障碍型的预后较差。因持久的粒细胞缺乏必然引起严重感染而死亡,总之,由于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阶段,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度过,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肛周感染、等,局部有红、肿、热、痛,严重者可并发菌血症败血症等。
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及激素治疗
(1)维生素b4:10~20mg,口服一日3次。
(2)鲨肝醇:  25~50mg,口服一日3次。
(3)利血生:  10~20mg,口服一日3次。
(4)肌苷:  200~400mg/次,每日3次,口服或静脉点滴。
(5)康力龙:  2mg,一日服2~3次。注意肝功能损害。
(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等,剂量不宜大,中小剂量为宜,并须与抗生素合用,防止引起或加重感染。
(7)碳酸锂:  200mg,一日服3次。
2.对感染治疗  本病常见伴有呼吸系统感染,如口腔、气管炎、肺炎等;消化系统感染,如肠炎、肛周感染等;及泌尿系感染。应用抗生素宜联合用药,剂量根据病情而定。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氧哌嗪与丁胺卡那的联合应用,或应用头孢菌素族抗生素等。
中西医结合: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少症。目前中、西医治疗本病均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尤其患者并发明显感染者,加用高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非常重要,必要时应用成分血,单输白细胞有利于对感染的控制。中医按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早期宜仙方活命饮等类方清热解毒,晚期宜用八珍汤补气养血等结合治疗为宜。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相关论述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