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

( gaojiaxuezheng )

别名: 心悸 , 虚劳

西医

简介:
血k+浓度大于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除因细胞内外转移导致外,一般高钾血症指体内k+的总量过多。临床上以肌肉无力,心律紊乱为主症。
病因:
常见原因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大量溶血、严重酸中毒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偶尔由于快速静脉内输入过量钾而引起。
可分钾过多性高钾血症、转移性高钾血症和浓缩性高钾血症三类。
一、钾过多性高钾血症
主要原因有排k+困难和摄入过多。
(1)排k+困难:①肾功能衰竭,肾滤过量减少而排k+困难时,血钾常升高,此为本症的最主要原因。②严重失水、失钠,循环衰竭,发生肾前性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③保k+性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及氨苯蝶啶应用过量。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特别是危象发作时。⑤非少尿性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球旁细胞(jg cell)分泌肾素过少,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少而引起本症。③下尿道梗阻排尿困难。
(2)摄入过多:见于口服或静脉补钾盐或含钾药物过多、过速,特别在肾功能衰竭尿少或尿闭时易于发生
二、转移性高钾血症
见于①酸中毒休克中毒、溶血反应(输血或溶血性贫血危象)、分解代谢亢进(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或输入库存过久的血,红细胞中常逸出k+而导致本症。②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化疗时由细胞内逸出k+所致。③急性洋地黄中毒。④家族性高钾血症周期性麻痹(少见)。
三、浓缩性高钾血症
见于严重脱水病例。
临床上所见的高钾血症多系复合性,如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酸中毒,不仅k+不易排出,也可从细胞内转移至血循环;如溶血反应时,肾功能也常受影响而排尿困难;脱水对不但因排k+减少,也可因浓缩及由酸中毒引起k+从细胞内转移而诱发本症。但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中主要为肾排k+减少(见"肾功能衰竭"条)。静脉采血前,手臂运动肌肉多次收缩也可使局部血钾上升1-2mmol/l,或贮置血标本的玻璃管中有水分引起溶血时血钾亦可假性升高,凡此种种外因必须注意避免。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蔽,
发病机理:
1.入量过多 肾脏有排钾而调节血k+浓度维持正常的功能。因此,当肾功能正常时,即使摄入过多的含k+食物,也不会引起高k+血症,但在肾功能不全时则可能发生。大量输入库存血液,或静脉注射kci等可致高k+血症
2.排泄减少 主要指肾功能不全时使k+不能充分排出。
(1)肾功能衰竭:肾脏对k+的排泄有很强的代偿能力,一般当gfr在5~20ml/分时血k+还可维持正常,直到gfr<5ml/分时才会出现高k+血症
(2)醛固酮缺乏:包括绝对缺乏和相对缺乏,绝对缺乏多由原发性肾上腺疾病而致,如 addison病、孤立性醛固酮缺乏症、先天性21羟化酶或3β羟脱氢酶缺乏等。继发性者多由低肾素血症引起,包括药物而致,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肝素、及环孢酶素c等。
3.细胞内外转移 酸中毒时可抑制na一k泵,同时可刺激胰岛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促使k+外移;高渗血症因细胞内脱水,k+浓度相对升高而外溢;某些药物可增加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使k+外移,导致高k+血症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k+测定以及心电图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体征:
早期症状常不具特异性,可有手足感觉异常,软弱乏力,肌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其主要威胁是严重抑制心脏,患者心率偏慢。心电图上高血钾图象常可提示本症而被发现,其后经测血钾而被证实。也可因血钾上升至一定水平时发生心律紊乱而被发现。本症的典型表现有:
①神经肌肉系统:当血钾急剧上升时,细胞内钾与细胞外钾之比下降,神经肌肉应激功能降低(因静息时膜电位降低至接近阈值而细胞复极困难),于是发生肌力软弱、瘫痪麻痹。当血钾上升至8mmol/l时,下肢常首先出现瘫痪,呈上升性麻痹(landry)型迅速上升性瘫痪,终于发生四肢弛缓性麻痹),严重时可致呼吸肌麻痹发生呼吸困难;吞咽肌麻痹而吞咽困难;颅神经麻痹而言语困难,但较少见。此种肌肉瘫痪征群与低钾血症性者不易区别。
②循环系统有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包括由心传导障碍所致的窦性停搏、心房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在此基础上可发生室性过早搏动、心室自身节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并可致阿-斯综合征。临终前常因k+抑制心电传导及收缩功能,心脏停搏于舒张期。体检时可发现心浊音区扩大,心音轻而遥远和心律失常等。血压早期稍上升,晚期下降,并有休克周围循环衰竭。心电图变化:早期胸前导联t波尖而高耸,底部狭,q-t时限缩短提示复极过程缩短(复极时细胞内k+逸出至膜外);avr中t波与正常相反,此时一般血钾在6.7-7.5mmol/l以上;当血钾上升至8mmol/l时,左侧胸前导联r波渐减低,s波渐加深增宽,s-t段渐压低
提示除极减慢,即na+进入细胞因静息电位(em=k+i/ k+e)减少而减慢;当血钾继续增至9-11mmol/l时,心室内右束支型传导阻滞渐出现,且继续恶化,以致qrst波逐渐增宽转变为正弦波,此时心脏已濒于停搏,有效血循环严重障碍;同时p波振幅渐减低而增宽,p-r间期渐延长,以致p波消失,呈窦性停搏及心房停顿,这些变化在ca2+、na+血浓度低下时更严重。临终前心电图示心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终于停搏。
③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腹痛气胀与肠麻痹表现。
④泌尿系统:尿量常减少,有时尿闭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可能系原发病症之一。
电诊断:
心电图 :一般先呈t波高尖,qt间期缩短,随后t波改变逐渐明显,qrs波增宽,波幅下降,p波逐渐消失,使心电图呈正弦波形。
治疗:
高血钾的治疗首先针对病因,如停用含钾食物或药物,失水者补充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溶液,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本症治疗分急救措施及排k+措施两部分:①当血钾>8mmol/l,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或r波降低、s波增宽加深。s-t段压低,或出现心室自身节律时,病情已达严重阶段,必须立即抢救,继以排k+。②同时还进行病因治疗。
急救措施有下列三组:
(1)使k+转移入细胞而降低血钾的方法:①碱性药物治疗:可先采用克分子乳酸钠40ml或5%的nahco3 80-100ml于5min内静脉推注,观察1o-15min,必要时重复此类药物。或继以静脉滴注乳酸钠60-100ml或nahco3 100-200ml,对于心传导阻滞严重濒于停搏或已发生阿-斯综合征者或同时伴代谢性酸中毒者更有帮助。②葡萄糖液或葡萄糖液加胰岛素静注,继以静滴,可使k+转入细胞内。③等渗或高渗盐水注射,不仅使k+进入细胞,还有利于钾排出。
(2)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抑制等毒性作用,可采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在心电图监护下于5min内静注。
(3)如有阿-斯综合征或严重心律失常者还需其他对症治疗。
排钾措施
①人体肾脏有调节k+代谢的功能,当摄入过多或血钾过高时,k+可从肾排出,故对肾功能良好患者,应停止一切含k+食物或药物,即可自行恢复,但病情较重者尚须采取下列措施。②肾功能较好尿量较多者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以利排k+,且可凭稀释与转移而降低血钾。③少尿且有水肿者可利尿排k+,采用各种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或乙酰唑胺等。④肾功能差或已衰竭者则可视病情轻重选用透析疗法,包括结肠灌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⑤肾功能衰竭较轻尚未达透析指征者还可采用肠道排k+法,如羧酸铵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可抑制k+吸收,也可采用山梨醇口服或保留灌肠有类似作用。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血钾偏高者可给皮质素、皮质醇或去氧皮质酮以排k+。此外,为了预防高钾血症再度发生必须重视病因治疗。
促使血k+水平下降的主要措施有:
1.葡萄糖酸钙  可直接对抗血k+过高对细胞膜极化状态的影响,而使阈电位恢复正常。常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直接或用等量的50%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本方法起效快,用后1~3分钟即可见效,但持续时间短,一般为30~60分钟。注射后应进行心电图监护,如果10~20分钟后未见效果,可重复使用,但对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者应慎用。
2.碳酸氢钠  除可对抗高k+对细胞膜的作用外,还可促使k+进入细胞内。常用5%nahco3快速静脉滴注,或10~20ml静脉推注。5~10分钟起效,可维持2小时,本法除可纠正高血k+外,还可纠正酸中毒
3.葡萄糖、胰岛素  胰岛素可促使细胞对k+的摄取,而使血k+下降,同时注射葡萄糖 则可防止低血糖的出现。常用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通常在1小时左右滴完。30分钟起效,持续时间为4~6小时,上述剂量可使血k+下降0.5~1.2mmol/l,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一次。
4.速尿  可促使k+从肾脏徘出,常用40~80mg静脉注射,但对肾功能不全者效果欠佳。
5.离子交换树脂  可用降钾树脂口服,25g/次,每日2~3次。若不能口服者,可用50g灌肠,每6~8小时一次。每50g降钾树脂大约可使血清k+下降0.5~10mmol/l。本药恶心便秘等副作用,常与泻药同用。
6.透析  血液透析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腹膜透析疗效相对较差,且效果较慢。应用低k+或无k+透析液进行血透,1~2小时后即可使高k+血症恢复到正常。
7.其他  包括治疗原发病,如清创、排除胃肠道积血、避免含钾较多的食物及药物的摄入等;若酸中毒为高k+血症的诱因者,应尽快同时纠正酸中毒;停用可使血k+升高的药物,如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抑制k+在远端肾小管分泌的药物,如安替舒通、氨苯蝶啶等。

“高钾血症” 相关论述

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体内钾过多在理论上可以引起细胞内钾含量增高。但在实际上,高钾血症极少伴有可测知的细胞内钾含量的增高。这可能是因为,只要有相对小量的钾在体内贮留,就会引起威胁生命的高钾血症,而且这也说明,细胞内容纳钾积聚的余地是很小的。
应当指出,高钾血症也未必总是伴有体内钾过多。例如,在未经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可因渗透性利尿(因高血糖所致)而使尿钾的排出大量增加,机体因而可处于缺钾状态。但是,大量失水所致的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等原因,又可导致高钾血症
(一)原因和机制
1.钾潴留
⑴钾摄入过多:在肾功能正常时,因钾摄入过多而引起高钾血症是罕见的。当然,静脉内过多过快地输入钾盐是有可能起高钾血症的。口服钾不足以引起威胁生命的高钾血症,因为胃肠道对钾的吸收有限,而且在大量口服钾盐时还会引起呕吐腹泻
⑵肾排钾减少:这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高钾血症最常见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而严重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任何原因引起的少尿也常伴有高钾血症。这些情况,主要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中,病人逐渐对排钾进行适应,表现为每一肾单位排钾量增加。据估计,肾正常的成人每天可以摄入大约每公斤体重10mmol的钾而不发生明显的高钾血症。如果一个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减至每分钟10ml(正常的1/10弱),他还能每天随尿排钾60mmol而使血清钾水平保持正常;如果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每分钟5ml,则病人还能每天随尿排钾30mmol;在这些病人,肠道排钾也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而适应性地增加,因而又可有10~20mmol的钾每天随粪排出,血清钾仍得以保持于正常范围。然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减少的病人显然不能排出额外的大的钾负荷。当然,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尿量过少时,也可因钾的排出过少而发生高钾血症
⑶肾小管分泌钾的功能缺陷:在间质性肾炎患者,肾小管和肾间质受损,故肾小管泌钾功能障碍;全身性红斑狼疮、肾的淀粉样变等也可损害肾小管而使其泌钾功能受损。
⑷盐皮质激素缺乏: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钠的重吸收和钾氢的排泌。此外,对结肠粘膜、涎腺及汗腺等也有同样的作用。
醛固酮的不足较常见于addison病。患者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都不足。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钠血症。如果食盐摄入充分,还不致发生高钾血症。如限制食盐就会导致高钾血症,因为限制食盐摄入时,到达远曲小管的na+减少,na+-k+交换因而减少,再加上因醛固酮和皮质醇的不足而使肾排钾减少,因而易于导致高钾血症
⑸留钾利尿药的大量使用:安体舒通是醛固酮的对抗药,能抵消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长时间大量应用时可导致钾在体内潴留而导致高钾血症。氨苯蝶啶能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的分泌,长时间大量应用也可引起钾在体内潴留和高钾血症
2.细胞内钾释出过多
酸中毒酸中毒可伴有高钾血症,因为酸中毒时细胞外液的h+进入细胞而细胞内的k+释出至细胞外。
⑵缺氧:缺氧时细胞内atp生成不足,细胞膜上钠-钾泵运转发生障碍,故钠离子潴留于细胞内,细胞外液中的k+不易进入细胞。
⑶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
⑷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破坏。
①血管内溶血:重度溶血如血型不合输血时,红细胞的破坏使大量理k+进入血浆。此时如肾功能正常,则过多的钾还可随尿排出,若伴有肾功能损害,即可发生明显的高钾血症
②严重创伤特别是在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伴有肌肉组织大量损伤时,从损伤组织可释出大量的k+。特别是挤压综合征常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因而易发生威胁生命的高钾血症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骨骼肌的影响 轻度高钾血症(血清钾5.5~7mmol/l)时,细胞外液钾浓度的增高使[k+]i/[k+]e的比值减小,静息期细胞内k+外流减少,因而静息电位负值减小,与阈电位的距离减小,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剌激也较小,即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临床上可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剌痛、肌肉震颤等症状。在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7~9mmol/l)时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过小,因而快钠孔道失活,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而不能被兴奋。临床上可出现肌肉软弱甚至驰缓性麻痹等症状。肌肉症状常先出现于四肢,然后向躯干发展,也可波及呼吸肌。
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比较次要,因为在骨骼肌完全麻痹以前,病人往往已因致命性的心律紊乱或心搏骤停而死亡。
2.对心脏的影响
⑴对兴奋性的影响:与对骨骼肌的影响相似,在轻度高钾血症时,[k+]i/[k+]e比值减小,静息期细胞内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负值减小,故心肌兴奋性增高。静息电位减小说明细胞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因而在动作电位的0期,膜内电位上升的速度较慢,幅度较小。这是因为在部分去极化的状态下,膜的快钠孔道部分失活,所以在0期钠的快速内流减少。当血清钾显著升高时,由于静息电位过小,心肌兴奋性也将降低甚至消失,因为这时快钠孔道大部或全部都已失活,心搏可因而停止。
高钾血症时携带复极化钾电流的ix孔道在开放的速度与程度上都加大,故钾外流加速,复极化3期加速,因此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均缩短。ix孔道开放的加速与加大,虽然也倾向于使复极化2期(坪)缩短,但由于细胞外液中k+浓度的增高抑制了ca2+在2期的内流,故坪实际上有所延长。心电图上相当于心室复极化的t波狭窄而高耸,相当于心室动作电位时间的q-t间期缩短。
⑵对自律性的影响:在高钾血症时,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网的快反应自律细胞膜上的钾电导增高,故在到达最大复极电位后,细胞内钾的外流比正常时加快而钠内流相对减慢,因而自动去极化减慢,自律性降低。
⑶对传导性的影响:如前文所述,高钾血症时动作电位0期膜内电位上升的速度减慢,幅度减小,因而兴奋的扩布减慢,传导性降低,故心房内,房室间或心室内均可发生传导延缓或阻滞。心电图上可见代表心房去极化的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代表房-室传导的p-r间期延长,代表心室去极化的r波降低,代表心室内传导的qrs综合波增宽。
高钾血症时心肌传导性的降低也可引起传导缓慢和单向阻滞,同时有效不应期又缩短,因而也易形成兴奋折返并进而引起包括心室纤维颤动在内的心律失常。严重的高钾血症时可因心肌兴奋性消失或严重的传导阻滞而导致心搏骤停
⑷对收缩性的影响:如前所述,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的增高抑制了心肌复极2期时ca2+的内流,故心肌细胞同内ca2+浓度降低,兴奋-收缩偶联减弱,收缩性降低。
应当提到,无论是对于骨骼肌还是对于心脏,血钾升高的速度愈快,影响也愈严重。
3.对内分泌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
⑴胰岛素和高血糖素;血浆k+浓度上升1.0mmol/l以上时便能直接剌激胰岛素释放。胰岛素的增多可促进骨骼肌细胞摄取细胞外液中的k+,因而在高钾血症时有代偿意义。与此同时,高钾血症还直接剌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后者与增多的胰岛素共同维持血糖的调节。
⑵儿茶酚胺:大鼠实验证明,血浆钾浓度的显著增高能使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有剌激作用。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后最初3分钟内引起血钾浓度升高。这是肾上腺素作用于α受体使肝释放k+的结果。随后,由于肾上腺素剌激骨骼肌细胞的β受体,从而使骨骼肌加速摄取细胞外钾,故也有代偿意义。
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钾血症似能减少肾产氨,从而使h+排出减少而倾向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的另一原因是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移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h+移向细胞外。高钾血症还有利钠作用。但高钾血症作用于肾单位的哪一部分而引起na+的重吸收减少,尚不清楚。高钾血症又能直接剌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增多能促进钾的排出,故有代偿意义。而且,醛固酮的增多还能抵消高钾血症的利钠作用。从而减少机体失钠。
(三)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疾病,去除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包括严禁静脉内推注钾溶液等。
2.降低血钾 如果心电图上除了t波高耸还有其他变化,如果血清k+浓度高于6.5mmol/l,必须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降低血钾。
⑴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和胰岛素同时静脉内注射。可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应用碳酸氢钠(不能与钙剂一起注射)不仅能通过提高血浆ph,并且还能通过对k+的直接作用而促使k+进入细胞内。
⑵使钾排出体外:阳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磺酸钠(sodium polystyrene sulfonate)经口服或灌肠应用后,能在胃肠道内进行na+-k+交换而促进体钾排出。对于严重高钾血症患者,可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来移除体内过多的钾。
3.注射钙剂和钠盐 ca2+能使阈电位上移(负值减小),使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的距离稍为拉开,因而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也倾向于有所恢复。此外,细胞外液ca2+浓度的增高,可使复极化2期钙内流增加,从而使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心肌收缩性增强。输入钠盐后细胞外液na+浓度增高,心肌细胞内外电化学梯度增大,故在去极化时钠内流加快,动作电位0期上升速度可有所加快,幅度也有所增大,故可改善心肌的传导性。
4.纠正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在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中,有些也可以同时引起高镁血症,故应及时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