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

( yixianai )

别名: 腹痛 , 黄疸 , 积聚

西医

简介:
胰腺癌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或腺泡细胞的实质性癌,是胰腺肿瘤最多见者,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中国和外国均有明显增高。
病因:
病因迄今不明,但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促使胰腺增生,使其对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加,且研究表明嗜饮咖啡胰腺癌发病率较少饮咖啡者为高。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其胰腺癌死亡率比例高于一般人群。
3.吸烟吸烟者中胰腺癌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倍,其患病平均年龄亦较不吸烟者提前10~15年。吸烟为公认的危险致病因素。
4.其他因素包括慢性胰腺炎、胆道疾患或胆道切除患者,胰腺癌亦多见。此外,有报道遗传因素亦似有一定关系。许多化学致癌物质的长期接触亦促使胰腺癌发生,所以应认为胰腺癌的病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群:
胰腺癌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1.5~2:1,多见于高龄。
发病机理:
胰腺癌多发源于胰管上皮细胞;起源于胰腺腺泡细胞的胰腺癌较少见。前者为白色多纤维易产生粘连的硬癌;后者为柔软的肉质型癌瘤。胰管上皮增生呈乳头状突出者,称乳头状胰腺癌;鳞状细胞变性明显者,称腺样鳞状细胞癌或胰腺棘皮癌;胰腺囊腺癌是极为少见的胰腺癌,多由腺瘤转变而来。胰腺癌来自胰岛细胞者约5%。胰腺癌易早期扩散,扩散方式以胰腺内、外直接扩散和淋巴转移为主。体尾癌的转移较胰头癌明显为早。癌易向胰腺后方、肠系膜根部和相邻的组织浸润。胰头癌易侵犯和压迫胆总管、十二指肠、胃窦部、门静脉、肠系膜血管和下腔静脉;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肠系膜根部、映头后方、肝总动脉周围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胰体、尾癌常侵犯肠系膜根部,累及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亦可侵犯胃及结肠,并常发生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脾动脉周围、脾门、肝总动脉周围和肠系膜根部。胰腺癌还可经血行转移至肝、肺、肾上腺、骨骼等处,并可侵犯腹腔神经丛,而出现持续性剧痛。癌肿偶可侵人并堵塞门静脉或脾静脉,导致门静脉高压征或克血性脾肿大。
病理:
胰腺癌位于腹膜后,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腺癌,10%来自胰腺泡。癌细胞为多角形未分化的小圆细胞、形成大小不等腺泡结构,质软易出血、坏死,形成囊腺癌。如胰管阻塞、扩张,甚至破裂可引起胰腺炎和脂肪坏死。胰腺癌以胰头癌最多,约占70%~80%,胰腺癌源自导管系统,早期即可转移到区域淋巴结(90%),甚至转移到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确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已有肝转移,四分之一以上病人已有腹膜种植,三分之一病人已侵犯十二指肠及邻近器官、组织。
诊断标准:
胰腺癌诊断标准:
(一)进行性加重的中或左上腹部疼痛与闷胀,放射至腰背部。仰卧与侧卧时疼痛加重,前俯时疼痛可减轻。可有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及严重消瘦等。
(二)上腹深部肿块,肝脏、胆囊肿大。
(三)血清癌胚抗原阳性。
(四)实验室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有胰头或体尾部肿块的表现。
2.ct检查显示胰腺癌表现。
3.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狭窄变形、阻塞、造影剂漏出管外等。
4.x线检查:平片见有钙化且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见十二指肠圈扩大,胃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受压、狭窄、充盈缺损或胃体后壁受压移位;横结肠、空肠受压向下移位。
5.选择性腹腔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围绕胰腺的动静脉变形及移位。
6.75se标记蛋氨酸或67ca胰腺扫描有占位性病变。
具有本病症状、体征,癌胚抗原阳性,影像检查符合或经皮胰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可确诊;或手术探查及活组织检查确诊。
诊断依据:
本病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晚期则通过症状、体征、b超和ct检查可确立诊断。如条件允许,作活检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最为确切。
体征:
(一)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时常见症状之一为原因不明的进行性体重下降;另一常见症状为腹痛,部位多在上、中腹或左、右上腹,或伴有腰背部放射痛,胰头癌疼痛多在上腹偏右,胰体尾癌疼痛多偏左腹,且放射至腰背部较胰头癌多见。疼痛呈进行性加剧,以夜间为重。胰头癌疼痛在进食后加剧。此外,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大便色浅、尿色深均可出现,胰腺癌可见持续性或间歇性低热,并发胆道感染时则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
(二)体征
黄疸为无痛性进行性,在胰头癌它是最常见体征,伴有大便色浅,尿色深茶样,说明梗阻性黄疸;胰体尾癌少有黄疸。胰头癌有半数病人在上腹部可触及胀大的胆囊,有时可触及质硬而表面不平滑的包块,腔静脉梗阻性肢体水肿,有时出现游走性栓塞性静脉炎等。
实验室诊断:
b型超声检查可作首选,可见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可探及肿大的胆囊和胆总管,如与ct扫描结合,二者可互为补充,可进步肯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作细胞学检查,经窥镜做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可见胰管受压受阻情况。血清学和免疫学有关生化指标(cea、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检查特异性不高,仅供参考。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黄疸型肝炎胆石症、原发性肝癌胃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鉴别,依上述检查及诊断检查手段可以鉴别。但慢性胰腺炎易与本病混淆,x线腹部平片或b超和ct发现胰腺部位钙化点,则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助。但有时要鉴别两者需剖腹活检,为防止胰瘘的发生,活检最好打开十二指肠,经肠壁获取胰组织,应千方百计获得阳性诊断。
疗效评定标准:
1.全愈:根治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病理证实周围淋巴结无转移,无手术并发症,食欲体重恢复正常。
2.好转:经过内科治疗,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一般情况好转。
预后:
本病预后甚差,一般症状出现后生存期一年左右,5年存活率在扩大根治术后也仅4%左右。
治疗:
1.手术治疗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根治机会。晚期病人只能作胆囊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等短路手术以缓解黄疸和梗阻。胰腺癌切除术死亡率高达10%,而术后5年生存率仅1%左右,只有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才能提高手术的疗效,腺体、尾的癌切除可能性甚微,故预后亦很差。
2.放疗和化疗放疗和化疗的疗效均不高,少数无法手术切除但肿仍限于局灶的病例,术中按置银卡标示位置,术后作放疗一程,配合化疗可获得一定的姑息效果,在止疼上有一定作用。
目前的化疗方案疗效不高,常用的有试用fam方案(5fu、adm、mmc)等,有时毒副作用大而疗效又不好,宜慎用。
中西医结合:
1.无论是胰腺癌早期根治术后或晚期姑息性短路术后的2~4周内,均可以中医药作术后调理,予以健脾和胃理气舒肝中药。如作短路手术消除胆道梗阻者,术后加用中药可以加快黄疸消退与康复,常用方药有茵陈栀子小叶金钱草虎杖姜黄八月扎白花蛇舌草、焦三仙、枳壳厚朴元胡等。
2.如术后作放射治疗者。中医药以健脾养胃凉血活血为主以达到减毒增效目的,常用中药有金钱草郁金赤芍莪术丹皮银花白术茯苓、生黄芪玉竹石斛元胡、焦三仙等。
3.如用化疗作姑息性治疗则相应的应用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中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胰腺癌” 相关论述

胰腺癌是一种极凶险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虽然无特异性先兆,但由于本病的致癌因素为“过享口福”(过食肥甘美酒所致),因此早期预兆也必然最先反映于对食味的厌恶……

赵某,男,7l岁,退休工人。患者体质强壮,素无慢性疾病。于1995年1月间左上腹隐痛,时作时止,未十分介意。至3月初疼痛加剧,有时不能忍受,始至医院就诊。3月14日普中心医院ct报告:“①胆囊增大,胆囊炎。②胰腺钩突占位可能。”初步诊断意见胰腺癌。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以年高病重而拒绝,经友人介绍邀余中药治疗。
1995年3月24日初诊。患者当时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及左上腹疼痛,其特点为胀感多于痛感。胀急时极为难受,坐卧不安,且有气机自脐上向心胸上顶。疼痛阵发,有时剧痛可致呻吟。胃纳尚可,两便自调。无发热及胆囊、肠胃症状。脉大涩滞,一息四至。舌质淡红,苔薄白而腻,苔色微黄。据此脉症为气虚脾运不健,痰浊留滞与气血交凝,结为瘕,久而蓄毒以成恶症。治拟益气健脾以扶持元气、加强运化。消痰软坚结合行气活血解毒消瘕。
方为:生黄芪30g、太子参15g、炒自术l0g、丹参15g、当归10g、瓜蒌皮10g、川贝母10g、昆布10g、海藻l0g、厚朴10g、炒枳实10g、焦山楂15g、三棱10g、莪术10g、炙鸡金10g、半枝莲30g、石见穿15g、牡蛎30g、白花蛇舌草50g
以上方随症加减,服至6月19日最后一诊,共诊十一次,服药八十四帖,后以症状消失,病痛缓解而自行停药。
至1996年8月,停药已十四月,又因上腹剧痛而住入前院。诊断为胆囊炎性肿胀,施行手术切除。剖腹后先予检查胰腺,见有已萎缩之癌肿病灶。证实患者原先所患确系胰腺癌,亦证实中药治疗已使痊愈。
按:本例患者经确诊后纯用中药治疗,则中药对其疗效无可置疑,故选择以作报道。分析患者所以速效之原因,大致有以下数点:
其一,思想开朗,情绪稳定。患者为体力劳动者,文化较低,不甚了解癌症之高度恶性性质,认为既然是病,服药即能治愈,故无精神压力。余所治之癌症患者中,凡获治效者,大多类此。部分病者甚至为家属所隐瞒。而文化素养较高之患者,思想敏捷,多愁善感,既不易隐匿病情,一旦知晓亦难遣释情怀。重重之精神负担,已镇其自身于不可逆之境,阻其药力于“神不使”之地,则“希望之于失望,正与绝望相同”矣,何愈病之云为!由此而论则癌症患者以不知自身之病情为好,而已知者莫要惊慌失措,务必正确对待,须知多得一分自在精神,则多一分治疗希望。倘能熟知自身病情,又与医家配合默契,则为更佳,定然有助于疗效提高,最为可取。
其二,信医诚笃,药专力宏。癌症为恶性程度极高之病,故患者及其家属惶极之余,难免病急乱投于医,所服之药亦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灵丹鸩酒,真伪难辨。则一身之阴阳气血尽为淆乱,未张之病魔邪气应激猖狂,于医家对病情之思维与认识.亦徒增迷惘,欲速其愈,反受其殃,以致该治者不治,可愈者难愈。本例患者信余独诊,不杂他药,余之思路及方药不受干扰,正巧药病相当,故得速愈。
癌症之治疗尚在探索之中,无有医家已有确切把握,因而不能要求病家专信一医,一旦贻误病机,追悔何及。但当谨慎选择,细心从事。由一医治疗一阶段,如疗效确实不佳,再更换经深思熟虑而选定之另一医。不可数方迭进,多药备尝。奠忘以科学头脑择医治病服药,斯为得矣。
其三,不乱服补品。本例患者三餐之外,不吃其他杂食,补益诸品及鳖鱼等物,概不服食。凡补益之物皆具药性,服用补品,不啻服药,与治疗之药协调者,尚无大碍,不协调,或更药性相反者,岂不偾事。故以不滥服补品为善于调摄矣。至于甲鱼,滋腻呆胃,滞痰恋湿,世俗云可抗癌,而余见癌症患者胃气不旺、痰湿内蕴者不少,屡进此物,益欤害欤?思之自明。

胰腺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少见,多见于40~60岁,男比女多,胰腺癌发生在胰头部,仅少数发生在胰体和胰尾部。胰腺癌由于癌肿发生的部位及病程的早晚不同,临床症状各异。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部,大多向腰背部放射。病情在发展过程中可有黄疸,晚期可出现腹部肿块,发热,锁骨上淋巴结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咖啡、吸烟和慢性胰腺疾病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久则脾虚脾虚生湿,郁而化热,迁延日久,则致气滞血瘀热毒内结。
(一)起居调养法
(1)不要养成吸烟的坏习惯,一旦发现胰腺癌后,要绝对戒烟。不吸烟者要特别防止被动吸烟。
(2)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3)切忌暴饮暴食。
(二)药物调养法
以下常用验方可供选用:
(1)二鲜汤:鲜佛甲草120克,鲜荠菜180克(以上干品均可减半)。水煎,早晚分服;或分别水煎,上、下午轮服。3周为1疗程。
(2)祛淤散结汤:八月札12克,炮山甲12克,干蟾皮12克,香附12克,木香9克,丹参15克,川楝子9克,枸杞30克,红藤30克,龙葵30克,平地木30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石见穿30克,郁金9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三)饮食调养法
萝卜3~5个,粳米100克,油、盐少许。将鲜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置于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再以油、盐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四)其他调养法
若腹部见痞块,可用下述外用方:
雄黄30克,白矾60克,研细末,把粉末用面糊调膏摊贴局部病变肿块处,每日换药1次,每次45克。

胰腺癌(carcinoma of pancreas)在消化系统癌中较为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占人体癌的1%。日本统计,在70年代以后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饮食中蛋白质、脂肪成分逐年增高有关。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男多于女。
【病变】
胰腺癌发生于胰腺的头、体、尾部或累及整个胰腺,但以胰头部最多,约占胰腺癌的60%~70%。bell通过609例尸检统计,本癌发生在胰头部者占59%,体部18%,尾部7.5%,弥漫性者15%。胰腺癌的大小和外形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有的分明,有的弥漫浸润与邻近胰腺组织难以分辨。有的呈凹陷硬块状埋在胰腺之中,活检时需深取组织方能查出。有的甚至在开腹探查时,肉眼上仍很难与慢性胰腺炎时增粗变硬的胰腺相鉴别。
镜下,胰腺癌有以下几种类型
1.腺癌癌细胞来自导管上皮,排列成腺样,有腔,称腺管型腺癌(tubular adenocarcinoma),此型占大部分,约80%,其中有的为乳头状腺癌或乳头状囊腺癌;也有的来自腺泡称腺泡型腺癌(acinar adenocarcinoma)。分化较高的病例可见癌细胞呈楔形或多角形,胞浆含嗜酸性颗粒,形成腺泡或小团块,极似正常胰腺腺泡。有时腺癌细胞产生粘液,胞浆透明。
2.单纯癌癌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有时可出现多形性癌细胞或癌巨细胞,无腺体结构。有的癌细胞形成细条索状胞巢,被间质结缔组织分隔,呈硬癌构型。有的癌细胞多,间质少,形成髓样癌,这样的癌组织易发生坏死而形成囊腔。
3.鳞状细胞癌少见,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有时可见鳞状细胞癌和产生粘液的腺癌合并发和生(腺鳞癌)。
【扩散转移】
胰头癌早期可直接蔓延到邻近组织如胆管与十二指肠,稍后即转移至胰头旁及总胆管旁淋巴结,肝内也可有少数转移灶。胰体癌及尾部癌的扩散则较为广泛。常直接与腹腔神经丛接触并侵入神经周围淋巴间隙,进一步发生远隔部位的淋巴道或血道转移,常在肺内形成转移癌。
【临床病理联系】
胰头癌早期可有总胆管梗阻现象,临床上出现逐渐加重的黄疸。胰体尾部癌临床上常无黄疸,但常因癌组织侵入门静脉而产生腹水,压迫脾静脉发生脾肿大,侵入腹腔神经丛而发生深部疼痛。有时患者血清中胰蛋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淀粉酶等均增高,但由于其结果均不恒定,在临床诊断上不常应用。有报告约80%~90%患者血清cea检出阳性,但因cea的特异性不强,亦不能作为诊断本癌的根据。

胰腺是负责产生激素胰岛素的,同时还有其它物质,它还对蛋白质的消化起到关键作用。在美国1997年估计增长27000名胰腺癌患者,其中28100名死于该疾病
大约90%胰腺癌患者失去一部分染色体18,在1996年,从死于胰腺癌病人身上发现了肿瘤表达基因dpc4(smad4)所以dpc4可能在胰腺癌中起到作用,在脊椎动物存在smad蛋白质的全部家系中,包含设计途径的转化生长因素——beta(tgt-beta)的信号传导,另一种表达基因是p53和rb,如果发生突变或缺乏基因组,就能引起各种组织的癌细胞生长。
dpc4(smad4)同系化合物存在于蠕虫(caenorhabditiselegans)老鼠和果蝇中(drosuphila).
在daosophila中,当缺少dpc4基因时有许多发展性的缺陷,而且同系物smad4突变的鼠胚胎在胚胎发育7.5天前就死亡,由于减少了细胞增殖减小了鼠尺寸,对这些有机体模型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smad4和有关人类蛋白的作用。
[imgz]jiyinyujibing023.gif[alt]在第十八条染色体上的dpc4肿瘤基因表达[/alt][/img]
[imgz]jiyinyujibing024.gif[alt]在第十八条染色体上的dpc4肿瘤基因表达[/alt][/img]
图示:在第十八条染色体上的dpc4肿瘤基因表达.

胰腺癌是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大约90%的胰腺恶性肿瘤是腺癌。女性发病更常见,大约是男性的2倍,黑人稍多于白人,大量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多2~3倍。有慢性胰腺炎的病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更大。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此病在美国越来越常见。在50岁以前发病率很低,诊断此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其原因还不清楚。
【症状】
典型的胰腺癌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前没有症状。因此,80%的病人在诊断时,肿瘤已经扩散(转移)到胰腺周围淋巴结、肝或肺。
最初出现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体重下降。90%的病人在诊断时已有腹痛,通常是一种穿透至背部的严重上腹痛体重比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
大约80%的胰腺癌发生在胰头(靠近十二指肠和胆总管的部分)。因此,由胆总管梗阻所致黄疸是一个早期的典型症状。有黄疸的病人,不仅皮肤发黄,而且白眼仁(巩膜)和其他组织也会黄染,并常常伴有全身瘙痒
胰体和胰尾(胰腺的中间部分和最远离十二指肠部分)的肿瘤可以梗阻引流脾脏血液的静脉,导致脾脏肿大和胃食管周围的静脉曲张。如果这些曲张的静脉,尤其是食管的静脉破裂,可引起严重出血。
【诊断】
此病早期诊断困难。当怀疑胰腺癌时,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超声波扫描、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若能取得胰腺活检标本作显微镜检查则可确定诊断。在ct或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肤用细针穿刺可获得胰腺活检标本。从肝脏取标本活检可以判断胰腺肿瘤是否转移到肝脏。如果非常怀疑为胰腺癌,而上述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可作外科手术探查。
【预后和治疗】
预后非常差。少于2%的胰腺癌病人在诊断后能存活5年。对那些癌肿尚未扩散者,治愈的唯一希望是外科手术治疗,切除胰腺或胰腺和十二指肠。即使做了这样的手术,无论进一步如何治疗,也只有10%的病人能存活5年。
轻度的腹痛可用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来缓解。上腹部剧烈疼痛可通过向前弯腰、向下埋头和抬高双膝,口服可待因或吗啡等药物减轻症状。神经封闭以阻断疼痛感觉可使70%~80%病人的剧烈疼痛得以缓解。口服酶制剂能治疗胰消化酶缺乏。如发生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

赵某,男,7l岁,退休工人。患者体质强壮,素无慢性疾病。于1995年1月间左上腹隐痛,时作时止,未十分介意。至3月初疼痛加剧,有时不能忍受,始至医院就诊。3月14日普中心医院ct报告:“①胆囊增大,胆囊炎。②胰腺钩突占位可能。”初步诊断意见胰腺癌。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以年高病重而拒绝,经友人介绍邀余中药治疗。
1995年3月24日初诊。患者当时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及左上腹疼痛,其特点为胀感多于痛感。胀急时极为难受,坐卧不安,且有气机自脐上向心胸上顶。疼痛阵发,有时剧痛可致呻吟。胃纳尚可,两便自调。无发热及胆囊、肠胃症状。脉大涩滞,一息四至。舌质淡红,苔薄白而腻,苔色微黄。据此脉症为气虚脾运不健,痰浊留滞与气血交凝,结为瘕,久而蓄毒以成恶症。治拟益气健脾以扶持元气、加强运化。消痰软坚结合行气活血解毒消瘕。方为:
黄芪30g 太子参15g 炒自术10g丹参15g 当归10g 瓜蒌皮10g 川贝母10g 昆布10g 海藻10g 厚朴10g 炒枳实10g 焦山楂15g 三棱10g 莪术10g 炙鸡金10g 半枝莲30g 石见穿15g 牡蛎30g 白花蛇舌草50g 
以上方随症加减,服至6月19日最后一诊,共诊十一次,服药八十四帖,后以症状消失,病痛缓解而自行停药。
至1996年8月,停药已十四月,又因上腹剧痛而住入前院。诊断为胆囊炎性肿胀,施行手术切除。剖腹后先予检查胰腺,见有已萎缩之癌肿病灶。证实患者原先所患确系胰腺癌,亦证实中药治疗已使痊愈。
按:本例患者经确诊后纯用中药治疗,则中药对其疗效无可置疑,故选择以作报道。分析患者所以速效之原因,大致有以下数点:
其一,思想开朗,情绪稳定。患者为体力劳动者,文化较低,不甚了解癌症之高度恶性性质,认为既然是病,服药即能治愈,故无精神压力。余所治之癌症患者中,凡获治效者,大多类此。部分病者甚至为家属所隐瞒。而文化素养较高之患者,思想敏捷,多愁善感,既不易隐匿病情,一旦知晓亦难遣释情怀。重重之精神负担,已镇其自身于不可逆之境,阻其药力于“神不使”之地,则“希望之于失望,正与绝望相同”矣,何愈病之云为!由此而论则癌症患者以不知自身之病情为好,而已知者莫要惊慌失措,务必正确对待,须知多得一分自在精神,则多一分治疗希望。倘能熟知自身病情,又与医家配合默契,则为更佳,定然有助于疗效提高,最为可取。
其二,信医诚笃,药专力宏。癌症为恶性程度极高之病,故患者及其家属惶极之余,难免病急乱投于医,所服之药亦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灵丹鸩酒,真伪难辨。则一身之阴阳气血尽为淆乱,未张之病魔邪气应激猖狂,于医家对病情之思维与认识.亦徒增迷惘,欲速其愈,反受其殃,以致该治者不治,可愈者难愈。本例患者信余独诊,不杂他药,余之思路及方药不受干扰,正巧药病相当,故得速愈。
癌症之治疗尚在探索之中,无有医家已有确切把握,因而不能要求病家专信一医,一旦贻误病机,追悔何及。但当谨慎选择,细心从事。由一医治疗一阶段,如疗效确实不佳,再更换经深思熟虑而选定之另一医。不可数方迭进,多药备尝。奠忘以科学头脑择医治病服药,斯为得矣。
其三,不乱服补品。本例患者三餐之外,不吃其他杂食,补益诸品及鳖鱼等物,概不服食。凡补益之物皆具药性,服用补品,不啻服药,与治疗之药协调者,尚无大碍,不协调,或更药性相反者,岂不偾事。故以不滥服补品为善于调摄矣。至于甲鱼,滋腻呆胃,滞痰恋湿,世俗云可抗癌,而余见癌症患者胃气不旺、痰湿内蕴者不少,屡进此物,益欤害欤?思之自明。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有增长趋势,且多见于中老年者。胰腺的位置深,胰腺癌初期又缺乏典型症状,故早期发现不易。但若有下述症状:
(1)无痛性黄疸,并逐渐加深,此因胆管末端通过胰头组织才进入十二指肠,胰头部肿块压迫胆总管出口所致;
(2)上腹疼痛,并伴有消瘦和食欲不佳,此系胰体尾部的周围有众多的神经,肿块侵及神经而牵涉到腰背部所致。此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首先需作b超检查,因b超扫描对胰头、体尾部癌的诊断很有帮助,并可检出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胰头癌需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切除胰头、胆总管下端和十二指肠;胰体尾癌需作胰大部切除术;癌不能根治时则需作胆总管空肠吻合术,以缓解黄疸,改善生活质量。
(张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