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阴两虚

( xinqiyinliangxu )

别名: 心悸 , 风心病 , 怔忡 , 肺心病 , 胸痹 , 高心病 , 心力衰竭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心律失常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不寐 , 缺铁性贫血

中医

简介:
多因禀赋不足,素体衰弱,外邪乘虚化热,消灼心的气;或思虑过度,积劳虚损,耗伤心气、心阴所致。
病机:
本证是心气不足,心阴耗损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素体衰弱,外邪乘虚化热,消灼心的气;或思虑过度,积劳虚损,耗伤心气、心阴所致,病位在心,常可影响肝、肾等脏的功能。
治疗:
治疗法则: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天王补心丹加减:天冬10克、麦冬10克、玉竹12克、玄参10克、生地12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5克、五味子10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证偏于阴虚证者。(2)人参养荣汤加减:太子参30克、炙黄芪15克、麦冬10克、生地12克、玉竹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枣仁12克、丹参15克、五味子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证中偏气虚者。上方浓煎,煮取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若心火偏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者,可在基本方(1)中加黄连6克、栀子6克清心泄热;若兼见肾阴不足腰酸膝软,目眩耳鸣,加首乌15克、枸杞15克、龟板20克、鳖甲20克滋肾养阴。若兼见心脉血瘀,胸闷刺痛,舌有瘀点斑,脉细弱或细数可在基本方(2)中加丹参15克、三七6克、郁金10克、苦参15克。若兼见胸闷时痛,心动悸脉结代者,可改用生脉散炙甘草汤加减以益气养心,滋阴复脉。
(二)饮食疗法:可用麦冬30克,煎汤取汁,蔗浆100克左右,再取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则加麦冬汁、蔗浆汁,同煮粥熟,可作为点心或早晚餐服食。本粥有清心除烦,养阴生津的功用,对心气虚证颇为相宜。
施治要点:
(一)心气虚证,常伴有大肠津校不足,传导不及,则易造成大便燥结难解。在真心痛时,由于腑气不通,大便时用力过猛,致猝死者,不乏其例。因此,真心痛时保持大便通畅,十分重要,常用番泻叶15~30克,泡服当茶钦,腑气通则心自宁。
(二)气阴两虚,极易产生虚热内扰,热之所过,其必伤,会加重病情,临床上常用生脉散(方中人参改用西洋参或皮尾参)加生地。伴汗多时,汗为心液自汗多加重气的亏损,对控制病情不利,故重用山萸肉、黄精清热养阴。
(三)腹胀真心痛中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时,会影响抢救的成功;腹胀的形成既是心气阴不足心脉痹阻不通,可导致中焦气机不畅,加上西药吗啡,杜冷丁等镇痛作用,使脏腑机能受到抑制,气滞血瘀,其结果腹胀使脂肌抬高,胸阳不展,心痛益甚。病人此时烦躁不安,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轻则耗伤心气,重则损伤心阳,严重者可致心阳虚脱危及生命。用药可选大黄厚朴枳壳槟榔莱菔于、大腹皮等,此类药只宜暂用,胀消即停,过用则有耗气伤阴之虞。
(四)在心气阴两虚时,易致热毒侵心,临床表现可以见到心悸怔仲加重,发热口渴,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细数或促。此时用药要加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各15~30克清热解毒,加大青叶、苦参控制病毒或扫除原发病灶。
针灸:
主穴取内关间使膻中足三里;配穴取神门三阴交,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  10~15分钟,提插2~3次,每日1次。
推拿:
取穴内关列缺膻中足三里为主穴,配穴加神门三阴交,每穴轻揉按,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