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肾阴虚

( feishenyinxu )

别名: 咳嗽 , 慢性支气管炎 , 哮证 , 支气管哮喘 , 喘证 , 肺结核 , 肺胀 , 肺气肿 , 肺痨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虚劳 , 糖尿病 , 尿崩症 , 消渴 , 肺癌

中医

简介:
多见于久咳久喘或年老阴虚之人,或见于热病后期,邪热恋肺,燥热灼伤阴液,以及房劳伤肾,累及肺肾二脏,肺失治节。
病机:
本证属本虚之证,病位在肺肾。多见于久咳久喘或年老阴虚之人,或见于热病后期,
邪热恋肺,燥热灼伤阴液,以及房劳伤肾,累及肺肾二脏,肺失治节,
治疗:
治疗法则:  滋阴,润肺,益肾。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贝母10克、百合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甘草6克、玄参10克、桔梗6克。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剂。
2.加减变化:若潮热,酌加银柴胡10克、青蒿10克、鳖甲10克、白薇6克、地骨皮10克;盗汗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牡蛎30克;咯吐黄痰加海蛤粉15克、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加三七3克、茅根30克、茜草10克、藕节3个;阴虚火旺咳血不止可加丹皮10克、桅子10克、紫珠草10克、大黄炭10克;失音或声音嘶哑可加诃子10克、凤凰衣3克、胡桃肉10克、莲须3克。若哮喘患者,喘促日久,动则喘甚,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可加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胡桃肉10克:冬虫夏虫6克。若消渴患者,烦渴多饮,小便频数,脉洪数无力,可加用天冬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人参6克。
(二)外敷药物:
罂粟壳五味子适量,研细末,将药末放于胶布中心,贴脐部及肺俞、膏盲、膻中气海等穴。适用于咳嗽
(三)饮食疗法
(1)四仁鸡子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00克,胡桃仁、花生仁各200克,共捣碎,每日早晨取20克,加水一小碗,熬沸打鸡蛋一个,冰糖适量,顿服,连服半年,此方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功效。
(2)水晶桃:核桃仁柿霜饼各500克,将胡桃仁在锅中蒸熟,取出放瓷器内,再入柿霜饼上屉蒸透,使之融为一体,待凉随意服之。最适于虚喘痰稠患者服用。(3)二冬膏天冬麦冬各250克,水熬去渣,加川贝母粉60克,炼蜜收膏,每服10毫升,每天3次。对肺肾阴虚虚劳咳嗽咯血、潮热者尤宜。
(4)冰糖黄精汤:黄精30克,先以清水浸泡,加冰糖50克,小火煎l小时,吃黄精喝汤,每天2次。专治肺肾亏虚、低热咯血,对肺燥、低热、痰血者最宜。
施治要点:
(一)本证常用补肾滋阴的生地、玄参龟胶胡桃肉冬虫夏草紫河车,润肺生津百合天冬麦冬沙参玉竹之类,两滋肺肾,金水并调,俾肾水得充则能制阳而火不刑金,肺阴得补则水源不乏而上下协调。
(二)肺心病肺肾阴虚者,以养阴清热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用知母沙参、生地、五味子山药炙枇杷叶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枳壳等;慢性支气管炎之本证者,除滋补肺肾,枇杷叶紫菀款冬花百部川贝苏子等。本类疾病在缓解期应扶正以御邪,发作期须法邪以安正。
(三)临床上多为肺阴虚,久病归肾,而致本证。其治疗除采用药物内服,还可制成丸药吞服,并配合饮食治疗,以缓缓图效。
针灸:
咳嗽取穴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咳血尺泽孔最哮喘取穴天突定喘内关列缺肺俞肾俞关元。一般用补法

“肺肾阴虚” 相关论述

病证名。指肺阴与肾阴俱虚。为肺肾两虚证候之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