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

参考:跟痛症

“足跟痛” 相关论述

常某,男,33岁,忻州运输公司车队文书。曾苦失眠六年,余用桂枝加龙牡汤治愈。近因参加篮球比赛,运动激烈,当晚便足跟痛,并出现下肢水肿腰脊酸困。拍x线片未见骨质损害。某医按肾虚治疗三月余,服药近百剂,水肿消失,然足跟疼痛,腰脊酸困毫不见轻,且同房后明显加剧。遂复来就诊。
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劳则加剧,休息可缓,肾虚之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痛。”补肾一法,固非朝夕可望获益,然滋填三月,总应少效。其效不显者,必有伏因也。观形察舌,无特殊异常。饮食二便,亦如昔日。诊其脉,细缓无力。触其腹,腹肌挛急,皮肤湿润,汗出津津。余问:“常发热汗出乎?恶寒乎?”答曰:“然。”至此,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外邪未净之证,已昭然若揭。前医药证不符,故屡补而终无效也。《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上结于臀,上夹脊上项。’’其为病,“跟肿痛,脊反折。”今太阳表虚,气虚损筋脉失养,是以足跟痛腰脊困。治当调和营卫补气益阴。拟桂枝新加汤以试。
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6g 党参15g 生姜10片红枣5枚
二剂后症状见轻,连服六剂,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尽失。
李映淮老师评语:足跟痛多见于肾虚湿热下注营卫不和引起者,甚为少见。用桂枝新加汤治愈,可见异想亦可天开。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足跟痛
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足跟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在脂肪与跟骨之间有滑液囊存在,跖筋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结节前方。跟腱呈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
足跟部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年龄期及不同原因分为儿童跟骨痛,其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或骨骺炎;青年人的跟骨痛,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的跟骨炎;老年人的跟骨痛多因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引起足底部组织退化,或因体虚肥胖,造成足底部皮肤及皮下脂肪负担过重,引起组织退化,亦有跟骨骨刺发生跟骨底面结节部前缘,使跖筋膜和足趾短肌在附着处受累,牵拉骨刺而致疼痛。
临床表现:儿童的跟骨痛早期症状不明显,站立或行走时渐感跟部疼痛,局部不肿或微肿,常有明显压痛,x线片可见跟骨骨骺骨质密度增加,呈分裂状,边缘不整齐。青年的跟骨痛多局限于跟骨两旁、跟骨结节及跟腱止点处。足跟底部及后部肿胀、疼痛、不敢承重,x线显示足骨质疏松,软组织阴影增厚,骨皮质有轻度增生,跖腱膜附着处有较大骨刺。老年人的跟骨痛,单纯骨刺有时无症状,当承重走路时,引起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疼痛加重。行走片刻后则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又加重。多见于老年肥胖者。
(一)心理调养法
应当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工作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给以分析、解释,并通过语言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使病人消除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二)起居调养法
病人宜多休息,少负重,穿软底鞋,足部宜保暖,避免遇受寒、冷刺激,不要长距离行走。
(三)功能锻炼调养法
根据病变特点及疼痛部位而区别对待。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急性期都要适当制动,患足免负重。慢性期足跟痛的病人,每日要进行踝关节的跖屈与背伸活动,每次活动锻炼5~10次,频率不要太快,但每次屈、伸活动争取到最大限度。也可每日进行5~6次的下蹲或足跖部着力的短时间站立。
(四)推拿调养法
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或致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方法: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90°,术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肌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劈之。
(五)药物调养法
1.内服药
(1)儿童足跟痛一般无需口服药物,可应用其他治疗方法。
(2)青年人的足跟痛,治宜养血、温经、止痛。
方剂:三七12克,酒归尾60克,川芎60克,川断60克,骨碎补60克,制乳香60克,制没药60克,血竭30克,红花60克,生硼砂30克,朱砂15克,琥珀15克,冰片6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5克,每日服2次。
(3)老年人的足跟痛,治宜利湿、祛风、行气、止痛、补益肝肾。
方剂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10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肉桂2克,桑寄生20克,木瓜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5剂为1疗程。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20天为1疗程。
2.外用药
(1)熏蒸法:将当归12克,川芎6克,乳香6克,苏木5克,红花5克,没药6克,地鳖虫3克,三七3克,赤芍9克,落得打6克,水煎30分钟,装入盆内。再将半块泥砖烧热后放入药液内,使药热之气薰蒸患部,待气尽药液温度降低时,可将足跟部痛点烤在泥砖上,边烤边压,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药液可反复应用。
(2)外敷法:可在疼痛部位外敷活血散、化筋散。
(六)针灸调养法
1.毫针刺法
取穴:阿是穴太溪昆仑承山
方法:以阿是穴为主穴,快速刺入,强刺激,然后再分别将太溪昆仑承山刺入,中度刺激。每10分钟捻针1次,30分钟起针,每日1次,6次为1疗程。
以上各种症型儿童、青年、老年足跟痛患者都可施用此法。
2.电针疗法
在跖筋膜或滑囊周围刺入4针,成四方形,然后通以感应刺激电流,每次20分钟,每日1次,8次为1疗程。
3.艾条灸
将一端燃着的艾条,对准足部疼痛明显处,至局部皮肤发红,然后距皮肤半寸处固定,熏灸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七)氦-氖激光疗法
在患足跟疼痛最明显处,用4~6毫瓦,距离50~70厘米处射击,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亦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
(八)超声波疗法
在患侧足跟部位,用接触移动法,0.5~1.2瓦/平方厘米,每次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九)局部封闭疗法
用醋酸强的松龙25毫克,加1%普鲁卡因2毫升,从痛点侧方进针,做痛点封闭,要将药液注到骨膜表面,本法适用于顽固性疼痛,其他疗法效果差者。


证名。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由肾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肾阴虚者,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龟板肉桂肾阳虚者,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挟湿者,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血热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见《医学入门·脚气》)。参见脚跟痛条。

11。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疼,六味地黄滋真水,肿溃流脓用八珍
【注】足跟乃督脉发源之地,足少阴肾经从此所过。若三阴虚热,则足跟疼痛。宜用大剂六味地黄丸料煎服,以峻补真水。若痛久不愈,肿溃流脓者,宜服八珍汤,以大补其气血。

经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故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又曰。身半以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治膝胫之病。又以去湿为主。大抵痛在筋者。多挟风热。则屈不伸而肿。二妙散加羌、防、升、柴。兼阴虚者则热而不肿。虎潜丸。或二妙加牛膝肉桂。因卧湿地。流入脚膝。弱疼重。千金独活寄生汤。夏月湿热沉重而痛。当归拈痛汤。痛在骨者多兼寒饮。重而屈伸不利。常若拭不干状。附子丸川芎肉桂汤活络丹铁弹丸选用。虚寒挟风湿而痛。虎骨四斤丸。如肝肾虚热。筋骨痿弱。颤掉而痛。鹿茸四斤丸。若痛在冲阳及肉者。属足阳明经。痛在委中 肠者。属足太阳经。在外廉者。属少阳。在内廉者。属三阴。随其经而取之。
足跟痛 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着而肿。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导痰汤加木瓜、萆、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并少加附子为引。凡下部痛。多用药酒。殊不知病甚于冬者。为寒湿。故宜用酒。若春夏甚而秋冬减者。此属湿热。若用药酒。是反助其湿也。足心痛足心踝骨热疼者。为肾虚湿着。命门火不归经肾着汤。下八味丸肥人湿痰流注足心作痛。但久坐卧。起则痛甚。行动则缓。宜肾着汤二妙散。慎不可用补骨药及血药助。愈增其剧。
戴人治一人。两膝膑屈伸有声剥剥然。此筋湿也。湿则筋急。有独缓者不鸣。急者鸣也。乃一涌一泄。上下去其水。水去则自然无声矣。

香港脚,须用升提之药,提起其湿,随气血用药,有香港脚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再宜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炙,泄引热下。
入方
防己饮
白术木通防己槟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苍术(盐炒) 黄柏(酒炒) 生地黄
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加杜牛膝;有热,加黄芩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石膏;有痰,加竹沥、姜汁。如常肿者,专主乎湿热,先生别有方。
又方湿热食积流注
苍术黄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槟榔
血虚,加牛膝龟板
上为末,酒糊丸服。肥人,加痰药
健步丸
生地黄(半两)归尾 芍药陈皮苍术(各一两) 吴茱萸条芩(各半两) 牛膝(一两) 桂枝(二钱) 大腹子
上为末,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白术木通汤下。
又方 一妇人足胫肿
红花牛膝(俱酒洗) 生地黄黄柏苍术南星草龙胆川芎有筋动于足大指上,至大腿近腰结了,乃因奉养浓,遇风寒,宜四物汤加酒芩、红花苍术南星生姜煎服。
湿痰香港脚,大便滑泄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槟榔(六钱) 香附(八钱) 川芎(六钱) 条芩(四钱) 滑石(一两,二钱) 甘
上为末,或丸或散,皆可服。
脚软筋痛
牛膝(二两) 白芍(一两半) 龟板(酒炙) 黄柏(酒炒,一两) 知母(炒) 甘草(半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
应痛丸 治香港脚痛不可忍,此药为劫剂。
赤芍药(半两,煨,去皮) 草乌(半两,煨,去皮尖)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服十丸,白汤下。
又方 治香港脚肿痛。
芥子白芷等分
上为末,姜汁和敷贴。或用仙术羌活独活白芷细辛为末,入帛内作袜用。
又方 炸洗香港脚。
威灵仙防风荆芥地骨皮当归升麻
上煎汤炸洗。
【附录】香港脚,有湿热,有食积流注,有风湿,有寒湿。胜湿以仙术白术防己川芎为主,或六物附子汤,或当归拈痛汤。香港脚气郁甚者,舟车丸除湿丹;有饮者,东垣开结导饮丸。香港脚解表,用麻黄左经汤等药,随经选用。有兼痰气寒湿者,五积散木瓜。若双解,以大黄左经汤、东垣羌活导滞汤;若理血,以八味丸,或四物加羌活天麻,又或四物加黄柏南星,或健步丸;若疏风养血,用独活寄生汤最效。
【附方】
六物附子汤
附子防己(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白术茯苓(各三钱)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煎。
当归拈痛汤
羌活(半两) 人参苦参(酒制) 升麻葛根苍术(各二钱) 炙甘草黄芩(酒制) 茵陈(酒炒,各半两) 防风 归身 知母(酒炒) 泽泻猪苓白术(一钱半)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空心服,临睡再服。
舟车丸水气类。
除湿丹
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泽泻葶苈(各二两) 乳香没药(各一两) 牵牛(半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四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下。
东垣开结导饮丸
白术陈皮泽泻茯苓神曲(炒) 麦 曲 半夏(各半两) 枳实(炒) 巴豆霜(各一钱半) 青皮干生姜(各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或七十丸,温水下。
麻黄左经汤
麻黄干葛细辛白术茯苓防己羌活甘草防风上 咀。每半两,入姜枣煎服。
五积散
白芷(一两半) 陈皮(三两) 浓朴(姜制,二两) 桔梗(六两) 枳壳(三两) 川芎甘草(炙) 茯苓(各一两半) 桂 芍药半夏(泡,各两半) 当归(一两半) 麻黄(三两,去节) 干姜(三两) 苍术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茎,煎至七分,热服冒寒煨姜,挟气加茱萸,妇人调经催产入艾醋。
大黄左经汤
细辛茯苓羌活大黄(煨) 甘草(炙) 前胡枳壳 浓朴(制) 黄芩杏仁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枣煎。
东垣羌活导滞汤
羌活独活(各半两) 防己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煨,一两) 枳实(炒,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或七钱,水煎服。
八味丸 见诸虚类。
独活寄生汤腰痛类。
足跟痛,有痰,有血热血热,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

丹溪曰∶有痰,有血热血热,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有痰唾者,五积散木瓜
四物汤(方见补损门。)
五积散(方见中寒门。)
舟车丸除湿丹(俱见湿类。)
开结导饮丸(方见痰涎门。)
治脚转筋,疼痛挛急,用松节二两,锉细,乳香一钱,以银石器内,慢火略炒焦存性,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木瓜酒调下。
治香港脚筋骨疼痛,用金银花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或锉碎,同木瓜白芍药、官桂、当归甘草,酒水各半钟煎,去滓,空心热服

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疼,六味地黄滋真水,肿溃流脓用八珍
【注】足跟乃督脉发源之地,足少阴肾经从此所过。若三阴虚热,则足跟疼痛。宜用大剂六味地黄丸料煎服,以峻补其五水。若痛久不愈,肿溃流脓者,宜服八珍汤,以大补其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