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阴虚

( feiyinxu )

别名: 肺结核病 , 慢性支气管炎 , 肺脓肿后期 , 肺纤维化 , 肺不张 , 肺癌

中医

简介:
本证属阴液亏虚,本虚之证,病位在肺。多久病体弱,久咳复劳,阴液亏耗所致。
病机:
本证属阴液亏虚,本虚之证,病位在肺。多久病体弱,久咳复劳,阴液亏耗所致。因阴津不足,肺失濡养,宣降失职,虚热内生,肺损络伤而出现咳嗽咳血肺痨、肋痿、肺痈(恢复期)、盗汗虚劳诸种病证。
治疗:
治疗法则:  润肺生津,清热止咳,或宁络止血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味:沙参12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玉竹10克、百合10克、桑叶8克、扁豆15克、川贝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咳喘气促加五味子10克、诃子10克;潮热加功劳叶10克、银柴胡10克、青蒿6克、鳖甲12克;盗汗乌梅10克、瘪桃干10克、浮小麦15克、牡蛎30克;若咳吐黄痰加海蛤粉24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若痰中带血可加白茅根30克、茜草10克、藕节3个、白芨10克;反复咳血咳血量多加阿胶12克、三七1.5克;若阴虚火旺咳血不止加丹皮10克、山栀10克、紫珠草10克、大黄炭10克;伴胸痛可加三七1.5克、郁金10克;若肺痨之肺阴虑者,可加百部10克、獭肝6克、三七1.5克、白芨10克;若肺痿阴虚,症见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可加人参6克、阿胶12克、胡麻仁10克、地骨皮10克。
(二)外敷药物
1.净灵脂白芥子各15克、生甘草6克、白鸽粪15克、麝香0.3克研末,大蒜泥15克同捣匀,入醋少量,摊纱布上,敷颈椎至腰椎夹脊旁开1寸半,约1~2小时皮肤有灼热感去之。7日1次。治肺痨患者。
2.大蒜10克、硫磺粉6克、肉桂粉3克、冰片3克,捣匀敷贴双侧足底涌泉穴,隔日换药1次。治咳血
3.五倍子辰砂适量,研末,冷水调匀,临睡敷脐中。治自汗盗汗
4.五味子适员,研细末,将药末放胶布小心贴脐部及肺俞、膏盲、膻中气海等穴,治疗咳嗽
5.瓜蒌大者1枚、贝母50克、青黛15克、蜂蜜120克,先将贝母青黛混合碾为细末,再将瓜萎(连籽、皮)捣融(如系干瓜蒌亦可碾为细末),放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入以上3味调和如膏,分别摊贴肺俞大杼、后谿穴位,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1日1换或2日1换。治咳嗽。
(三)雾化吸入大蒜30~35克,捣碎,放入装置器内,通过雾化吸入,每周2次,每次30~60分钟,3个月为1疗程。治肺痨
(四)饮食疗法
(1)简化补肺阿胶粥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用水适量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职药汁,同糯米煮成粥;阿胶烊化为汁,兑入糯米粥,加冰糖服。为治肺虚火咳嗽气喘之传统方剂。(2)五汁饮:鲜芦根、雪梨(去)皮、荸荠(去皮)、鲜藕各500克、鲜麦冬100克、榨汁混合,冷饮或温服,每日服2次。(3)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同糯米100克加水煮粥,每天服2~3次。治虚热咳嗽糖尿病患者忌服。(4)雪梨膏:鸭梨20个去核,榨取汁,兑炼蛮,收膏,每服20毫升,每天2次。(5)百合粥:干百合研粉30克(鲜者加倍)、粳米100克,加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用于劳嗽咯血最为适宜。(6)银耳粥:将银耳10克洗净泡4小时,用粳米100克、大枣5枚先下锅,水沸后加银耳及适量冰糖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施治要点:
(一)治疗本证,一面要用生地黄阿胶蜂蜜山药天冬麦冬百合等药滋阴润肺,复其受损之;一面要用地骨皮牡丹皮知母玄参白薇药物清热退蒸,制其内火燔灼。由于阴虚见于肺脏而呈气血津液病变,所以又常配伍百部、紫苑款冬花贝母杏仁蛤粉等药止咳化痰。不言而喻,滋阴清热是治病本源,化痰宁嗽是治肺部症状。不用滋阴消热之品,不可能阻止热盛与阴伤这一矛盾的恶性循环;没有化痰止咳药物,不能成治肺专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无论是肺气虚咳嗽,还是肺阴虚咳嗽,如咳嗽日久不愈,咳而兼喘,治当补肾纳气。用参散加熟地五味子治疗,方能奏效。
(三)肺阴虚肺痨的重要证型。其治疗上切不可忘记“一要外虚,二要杀虫”的原则。由于本病足以阴虚为本,所以治疗上不但要补其肺阴,还要兼补肾阴,只有肺肾并补,方能收效显著。但补阴之药,性多滋腻,易碍脾气,影响健运。故在补肺阴补肾阴时,宜兼顾其脾,以维护生化之源。同时要忌用过苦过寒和辛燥伤阴之品。杀痨虫之药以黄芩连翘百部夏枯草泽漆猫爪草獭肝的疗效最好。
针灸:
咳嗽取穴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咳血尺泽孔最哮喘取穴天突定喘内关列缺肺俞肾俞关元。一般用补法

“肺阴虚” 相关论述

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病证名。指肺脏津不足,甚则虚热内生。多由发汗太过,久咳伤阴,或热邪耗伤肺阴所致。临床表现以肺虚和阴虚热证共见为主。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润燥咳血者则清络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