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

( Xuán Fù Huā )

别名: 蕧 , 盗庚 , 盛椹 , 戴椹 , 飞天蕊 , 野油花 , 夏菊 , 金钱菊 , 艾菊 , 迭罗黄 , 满天星 , 黄熟花 , 水葵花 , 金盏花 , 复花 , 小黄花 , 猫耳朵花 , 驴耳朵花 , 金沸花 , 伏花 , 全福花 , 金沸草 , 六月菊 , 鼓子花 , 滴滴金 , 金钱花 , 驴儿菜 , 金福花 , 金佛花 , 小黄花子

旋覆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纱布包煎或滤去毛),3-10g。
性味:
味苦;辛;咸;微温
归经:
肺;胃;大肠经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旋复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2.《注解伤寒论》:鞭则气坚,咸味可以耍之,旋复之咸以耍痞鞭。
3.《纲目》: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
4.《本草发明》:旋复花,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又治目中翳mie头风,毕竟痰饮结滞而生风热,此能散之,头目自清也。
5.《本草经疏》:旋复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别录对口甘,甘能缓中;微温,温能通行,故主结气胁下满;心脾伏饮则病惊悸,饮消则复常矣。除水,去五脏寒热,及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恍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肌,目中睁,利大肠者,皆软坚、冷利、润下、消痰饮除水之功也。其曰补中下气者,以甘能缓中,咸能润下故也。通血脉、益色泽者,盖指饮消则脾健,健则能运行,脾裹血又统血故也。
6.《本草汇言》: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本草》有定惊悸、补中气之说,窃思痰闭心包脾络之间,往往令人病惊,旋复破痰逐饮,痰饮去则胞络清净而无碍,五志自宁,惊悸安矣。又饮消则脾健,肿健则能运行饮食,中气自受其益而补养矣。又:童玉峰云,若热痰,则多烦热湿痰,则多倦怠软弱;风痰,则多瘫痪奇症;'凉痰,则多心痛癫疾冷痰,则多骨痹痿疾;饮痰,则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则多癖块痞满。其为病状,种种变见,用旋复花虚实寒热,随证加入,无不应手获效。
7.《本草正》:旋复花,开结气,降痰涎,通水道,消肿满,凡气奎湿热者宜之。但其性在走散,故凡见大肠不实及气虚阳衰之人,皆所忌用。
8.《本草正义》:旋复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别录》治风气湿痹,皮间死肉,通血脉,宗爽去头目风,皆其轻疏泄散之功也。以治风寒喘嗽,寒饮渍肺,最是正法。或谓旋复花降气寒邪在肺者,不宜早用,则止知疏泄之力足以下降,而不知其飞扬之性本能上升。且《本经》明谓其温,寇宗又以为辛,则疏散寒邪,正其专职。若其开结泄水,下气降逆等治,则类皆沉重下达之义,颇嫌其与轻扬之本性,不甚符合。按《本经旋复花一名金沸草,疑古人本有用其茎叶,而未必皆用其花者。考草木花叶之功用,不同者甚多,或升或降,各有取义,亦其享赋使然,不容混合。且茎则质重,花则质轻,亦物理自然之性,况旋复花之尤为轻而上扬者乎。乃今人恒用其花,而并不用茎叶,竟以重坠之功,责之轻扬之质,恐亦非古人辨别物性之真旨也,且其花专主温散,疏泄之力亦猛,宜于寒饮,而不宜于热痰,石顽已谓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误用之,嗽必愈甚,是亦以其轻扬,升泄太过,正与降气之理相反。惟其轻灵之性,流动不滞,自能流通气化而宣窒塞,固非专以升散见长。若但以逐水导湿力治,似不如兼用其茎叶较为近理,《别录》称其根专主风湿,其意可晓然也。
9.《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寒热,补中,下气
10.《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mie,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11.《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12.《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13.《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14.《滇南本草》:祛头日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伯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凤火牙根肿痛。
15.《医学人门》:逐水,消痰,止咽噎。
16.《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毒性:
绿原酸毒性很小,幼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大于1g/kg,腹腔注射大于0.25g/kg。同属植物inuia royleana含生物碱(c21h38o6n),能抑制呼吸。降低血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但无抗菌作用。15%旋复花煎剂腹腔注射,小鼠的急性半数致死量 约为22.5g/kg。小鼠腹腔注射煎剂2ml/只,注射后立即呼吸加快,6分钟出现兴奋、抽搐、举尾、四肢震颤、8分钟后死亡。
药理作用:
1.平喘、镇咳作用:旋复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痉挛亦有对抗作用,但较氨茶碱的作用慢而弱。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复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小鼠 腹腔注射 150%旋复花煎剂0.1ml,给药后1小时有显着镇咳作用,但祛痰效果不明显。
2.抗菌作用:平板纸片法或挖沟法试验,1:1 旋复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Ⅱa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杀虫作用:体外试验0.24-7.8μg/ml的旋复花内酯对阴道滴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均有强大的杀原虫作用。
化学成分:
大花旋复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复花素(britanin)和旋复花素(inulicin)。花含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eetin)、咖啡酸(caffeieacid)、绿原酸(lorogenic acid)、菊糖及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等多种甾醇。花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inusterol a-);地上部分分离得旋覆花内酯(inulicin),另分得脱乙酰旋覆花内酯(desacetylinulicin)。
附方: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未,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②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艾(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挫、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匿要略》旋复花汤)④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⑥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旋复代赭汤)⑦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旋复花天麻甘菊花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⑧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由酒服。(《本草汇言》) ⑨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⑩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11、治乳岩乳痈旋复花二钱,蒲公英一钱,甘草节八分,白芷一钱,青皮一钱。水酒为引,水煎服。(⑨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12、治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濒湖集简方
炮制:
旋复花:拣净杂质,除去梗叶,筛去泥土。蜜炙旋复花:取净旋复花,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炯,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凉透。(每旋复花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性状:
性状鉴定: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mm(线叶旋复花较小,4-10mm)。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外缘1层舌状花,黄色,长约1cm,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mm(线叶旋复花长约3mm),质柔软,手捻易散,气微弱,味微苦咸。以朵大、金黄色、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主产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安徽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除上述品种外,在部分地区尚有将旋复花属其它种植物的头状花序作旋复花用,如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用的是齿叶旋复花inulachrysantha diels,其干燥花序略呈球形,直径7-12mm。总灰绿色,被白色茸毛,舌状花1层,黄色或淡棕色,有时脱落;管状花密集中央,子房上的冠毛多数退化,留下鳞片状残迹,质硬。云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水朝阳花inula helian-fhus- aquatilis c. y. wu exling(参见水朝阳条),其干燥花序的直径8-14mm。子房上的冠毛15-20条,长约3mm。湖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湖北朝阳花i. helianthus- aquatilis c. y. wu ex ling subsp. hupe- hensis ling,其干燥花序略呈半球形,不易散落,直径1-2cm。总黄绿色或绿色,被白色短毛。舌状花1层,细长,长可达2cm,黄色或淡棕色;中央为管状花,冠毛5-10条,长约2mm。
栽培:
1.气候土壤:以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生长良好。
2.整地:播种前应进行秋耕,同时施用基肥每亩6000-8000斤。翌年3月下旬再浅耕1次,耙平作畦,畦宽1-1.2m。
3.种植、种子繁殖:按行距30cm开浅沟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上薄土,稍镇压后浇水,每亩播种量1.5-2斤,阳畦育苗,较直播提早10-15天进行,畦面整平后浇1次大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撒播后,覆土1薄层,约10-14天出苗,待幼苗生有3-4片真叶时,按行株距30×15cm移栽。分株繁殖: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按行株距30×15cm开穴,将母株旁边所生的新株挖出,分栽于穴中,每穴栽苗2-3株,使根部舒展于穴中,盖土压实后浇水。
4.田间管理: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在炎热干旱或大雨后表土板结时,要及时松上,以减少水分蒸发。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2.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
资源分布:1.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地。
原形态:
1.旋复花,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具须根。茎单生或簇生,绿色或紫色,有细纵沟,被长伏毛。基部叶花期枯萎 ,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5-4.5cm,先端尖,基部渐狭,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全缘或有疏齿,上面具疏毛或近无毛,下面具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cm,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半球形,径1.3-1.7c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最外层带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内层干膜质;舌状花黄色,较总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mm;管状花花冠长约5mm,有三有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1轮,有20余个粗糙毛。瘦果圆柱形,长1-1.2mm,有10条纵沟,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欧亚旋覆花,与旋覆花不同点在于:叶片长圆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心形,有耳,半抱茎。头状花序,径2.5-5cm;总径1.5-2.2cm,长达1cm。瘦果圆柱形,有浅沟,被短毛。
来源:
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ula japonica thunb.[i.britanica l.var.japonica(thunb.)franch.et sav.;i.britanica l.var.chinensis regel]2.inula britanica l.
采收和储藏:7-10月分批采收花序,晒干。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旋覆花 (出处: 《中国药典》 )

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
3~9g,包煎
性味:
苦,辛、咸,微温。
归经:
归肺、脾、胃、大肠经
炮制:
旋覆花:除去梗、叶及杂质。
旋覆花:取净旋覆花,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鉴别:
(1)本品表面观:苞片非腺毛1~8细胞,多细胞者基部膨大,顶端细胞特长;内层苞片另有2~3细胞并生的非腺毛。冠毛为多列性非腺毛,边缘细胞稍向外突出。子房表皮细胞含草酸钙柱晶,长约至48μm,直径2~5μm ;子房非腺毛2 列性,1列为单细胞,另列通常2 细胞,长90~220μm。苞片、花冠腺毛棒槌状,头部多细胞,多排成2 列,围有角质囊,柄多细胞,2 列。花粉粒类球形,直径22~33μm,外壁有刺,长约3μm,具3 个萌发孔。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石油醚(60~90℃)30ml,密塞,冷浸1小时,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旋覆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总由多数苞片组成,呈覆瓦状排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总基部有时残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状花1列,黄色,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多数,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旋覆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化学成分:
蒲公英甾醇 (taraxasterol, inusterol a)、槲皮素、异槲皮素、氯原酸、咖啡酸。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湿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浙江、江苏四川、广东。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0~60cm,不分枝,有平伏毛。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 ,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急狭,无柄或半抱茎,全缘,两面有疏毛。头状花序直径2.5~3cm,多个排成伞房花序,总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来源: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头状花序。夏、秋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旋覆花” 相关论述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的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降气止呕,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1.用于噫气呕吐
本品性善下降,能入脾胃,善于降胃气而止呕噫,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或痰湿内聚,胃失和降所致的噫气呕吐,常与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品配伍同用。
2.用于喘咳痰多
旋覆花能入肺经,可化痰饮、下肺气,适用于痰壅气逆痰饮蓄结所致的喘咳痰多之症,可与桑白皮、甜葶苈陈皮半夏等品配伍;如有表证者,当配荆芥细辛前胡半夏等同用。
【处方用名】旋覆花全福花金沸花(晒干用)、灸旋覆花(用蜂蜜拌炒,用于咳喘多痰,有润肺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本品入汤不易澄净,每能刺喉作痒,须布包入煎。
【附药】旋覆梗:即旋覆花的地上部份,又名金沸草性能、主治、用量俱与旋覆花同。
【按语】1.旋覆花,物髓花类,性属沉降,和胃降气止呕,能治噫气呕吐;化痰止咳平喘,能治痰多咳嗽性味苦辛咸而微温,以诸寒证为宜,归入脾胃肺及大肠,故有以上诸效。
2.旋覆花始载与《本经》,又名金沸草。现在药店中以旋覆花的茎叶称为金沸草,又名旋覆梗,古今名用不同,应于了解。
方剂举例】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
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旋覆花生姜半夏细辛前胡荆芥赤芍甘草枣子。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强筋急,时发寒热
【文献摘录】《名医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肉死,目中眵?,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之。」
本草衍义》:「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线叶旋覆花或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消痰平喘,降逆下气
【临床应用】1.用于喘咳多痰。
旋覆花功能消痰降气而平喘,故适用于痰壅气逆痰饮蓄结所致的咳嗽痰多之症,可与桑白皮、甜葶苈陈皮半夏等品配伍;如有表症者,当配解表药同用。
2.用于噫气呕吐
本品性温,能降气消痰,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或痰湿内聚所致的噫气呕吐等症,常与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品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旋覆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本品的头状花序如绒毛,入汤不易澄清,每能刺喉作痒,故需布包入煎。
【附药】旋覆梗:又较金沸草。即旋覆花的全草。性能、主治、用量、用法俱与旋覆花同。
【按语】1.旋覆花以消痰降气为主要功能,故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气急及嗳气呕吐等症。
2.经临床实践,旋覆花与前胡等量同用,可增强降气化痰的功能。本品性属微温,一般用于肺寒咳嗽;如遇肺热咳嗽、痰多气急者,也可配合清热药如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等品同用。
3.旋覆花始载于《本经》,又名金沸草。现在中药店以旋覆花的茎叶称为金沸草,又名旋覆梗,功用与花相似。
方剂举例】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
『常用名』全覆花、金佛花全福花(全草名全佛草)。
『产地』湖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7~10月采摘。
炮制方法』用手轻轻抖松,拣去叶柄,筛去灰尘,在操作时应戴口罩,以免花飞入喉内作痒。若取其降气止咳,则用蜜炙,每斤纯药用蜜5两,放锅内炒至金黄色,取出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度。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炙者装磁缸内盖严防潮。


叶如大菊,又如艾蒿。八九月有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亦一异也。其香过于菊,行痰水,去头目风。其味甘苦辛,亦走散之药也。其旋花四月五月有花,别一种,非此花也,第八卷已具。


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之。入汤绢包用。即金沸草,俗名野烟花。
甘,寒,微温,无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气行水消痰软坚。解大腹之肿,去头面之风。除噫气而止呕逆,利大肠而通血脉
所在水泽边有之。叶似柳,茎凹。六月开花如菊,而小如铜钱,深黄色。
中风壅滞,蜜丸服。(验方第一。)
金沸草汤 沸草(二两) 葱白(十四枚) 新绛(少许)
治妇人半产漏下。(诸方第一。)
旋覆代赭汤 旋覆(三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 参(二两) 姜 枣治心下之痞硬,噫气不除。(第二。)


味咸、甘,气温。无毒。一云冷利。有小毒。丛生深谷中,又名金沸草。颜色深黄如菊,人又呼金钱花。七月采收,曝干入药。治头风明目,逐水湿通便。去心满噫气痞坚,兼除。倘病者稍涉虚羸,防损气不宜多服。理金疮止血风湿续筋。

一名金沸草
苦、辛,温。入手太阴、阳明经气分。降心脾伏饮,去五脏寒热,除胁下气满,破膈痰如漆。止呕逆,平惊悸。(痰水去也。)
配地葱、新绛,治半产漏下。配赭石半夏,治噫气痞硬。
去皮蒂蕊壳,蒸用。入药须绢包煎,恐妨肺而反嗽。气虚大肠冷利,阴虚燥咳,三者禁用。

旋覆花(图缺)
咸以软坚.蠲饮化痰都有效.苦能下达.通肠导水悉皆能.具宣行肺胃之功.噫气不除.赖其辛散.有斡旋胸中之力.肝邪着.借以温通.(旋覆花一名金沸草.六月开细黄花.其香如菊.中有白毛.宜绢包用.咸温辛苦之性.能利大肠.软坚痰.散结气.搜肝泻肺.由胃及肠.旋覆之功.皆在咸润而已.旋覆花本为肺药.以其散结气.软坚痰.金令下行.而能及肝与肠也.)

气温.味咸.有小毒.主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寒热.补中下气.旋覆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咸有小毒.得地北方阴惨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也.温能散.咸能软坚.故主结气胁下满也.水气乘心则惊悸.咸温下水.所以并主惊悸也.去五脏寒热者.五脏者也.痰蓄五脏.则寒不藏而寒热矣.咸温可以消痰.所以去寒热也.补中者.中为脾胃.水行痰消.则中宫脾胃受补也.下气者.咸性润下也.因有小毒.所以服之必烦也.
【制方】
旋覆同人参、半夏代赭石甘草生姜大枣.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

旋覆花(图缺),味苦、咸,性微温,有小毒。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之经络乳汁不通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单腹胀。治风火牙根肿痛。
(附方) 治头风疼。
旋覆花(一钱) 白菊(一钱) 川芎(一钱) 细辛(一钱) 黄芩(一钱) 羌活(一钱) 引用生姜一片 水煎服。
(又方) 治乳岩乳痈、吹乳肿疼。
旋覆花(一钱) 蒲公英(一钱) 甘草节(八分) 白芷(一钱) 青皮(一钱)水酒为引,水煎
(又方) 治暴赤火眼
旋覆花(一钱) 枳壳(一钱) 白菊(三钱) 黄连(一钱) 白蒺藜(三钱) 不用引,水煎服之
(又方) 治伤风、热咳嗽
旋覆花杏仁陈皮知母前胡荆芥穗 引用灯心草,水煎服。
(又方) 治面寒疼。
旋覆花根牛肉 水酒为引,煎服。
(又方) 治单腹胀
旋覆花鲤鱼鱼肠去净,药入鱼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又方) 治风火牙疼
二、三月采旋覆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立止。
──务本卷三
水朝阳草,味甘、辛,无毒。生水内,似鼓槌草,包叶,初生子,花朝阳,叶尖长大,梗紫绿绵软,独苗。采取煮硫磺成汞,研粉,红色为丸,不论百病,服此硫磺丸神效。一名万宝丹,一名纯阳丹,此丹救一切百病,药到病安,其效如神。
──务本卷一上

苦辛。
下气行水,咸能软坚。
入肺、大肠
血脉,消痰结。
代赭石噫气频频。
然走散之药,虚人禁之。入煎剂绢包,或沥清有细毛,着肺令人嗽。

本经旋复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寒热,补中下气。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生川谷。
味咸,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
金匮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白十四茎,新绛少许,煎,顿服。治妇人半产漏下。以肝脾阳虚胎元失养,是以半产血瘀不升,是以漏下。旋覆行血脉之瘀,葱白经气之滞,新绛止崩而除漏也。
伤寒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三两,半夏半升,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伤寒,汗吐下后,表证已解,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以土虚胃逆,碍甲木下行之路,胃口痞塞,浊气不降。参、甘、大枣,补其中脘,半夏,姜、赭,降其逆气旋覆花行其瘀浊也。
旋覆花血脉行瘀涩,能除漏滴,清气道而下痰饮,善止哕噫。其诸主治,逐痰饮,止呕逆,消满结,软痞硬,通血脉,消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