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腹痛

参考:异位妊娠 , 胞阻

“妊娠腹痛” 相关论述

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病症,称为“妊娠腹痛”,亦称“胞阻”。
妊娠腹痛是孕期常见病,若不伴有下血症状,一般预后良好。若痛久不止,病势日进,也可损伤胎元,甚则发展为堕胎小产
[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是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为实,不荣而痛为虚。常见分型有血虚、虚寒、气郁等。
一、血虚
孕妇素体血虚,或失血过多,或脾虚化源不足而血虚血虚胞脉失养,以致腹痛
二、虚寒
孕妇素体阳虚阴寒内生,不能生血行血,胞脉失于温煦,更致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因而发生腹痛
三、气郁
孕妇素性抑郁,或为情志听伤,气郁则血行不畅,胞脉阻滞,不通则痛,因而腹痛
[辨证论治]
辨证主要根据腹痛的性质和程度,结合兼症及舌脉特点辨其虚实。本病治法以调理气血为主,使胞脉气血畅通,则其痛自止。
一、血虚
主要证候:妊娠小腹绵绵作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证候分析:素体血虚,孕后血养胎而愈虚,血虚胞脉失养,故小腹绵绵作痛;血虚髓海失养,则头晕;血不养心,则心悸;神不安舍,则少寐多梦;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血养血,止痛安胎
方药举例: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去泽泻,加党参
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泻
方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行血中之滞;白芍养血缓急止痛;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资生化之源。全方使气充而血沛,气血运行调畅,以收胎安痛止之效。
血虚甚者,酌加枸杞子、制首乌菟丝子滋肾养血,濡养胞脉心悸失眠者,酌加酸枣仁龙眼肉五味子养血宁心安神。
二、虚寒型
主要证候:妊娠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倦怠无力,面色光白,舌淡,苔白,脉细滑。
证候分析:素体阳虚,孕后胞脉失于温煦,故小腹冷痛,喜温喜按;中阳不振,则倦怠无力;阳气不能外达,故形寒肢冷:面色觥白。舌淡,苔白,脉细滑,为虚寒之征。
治疗法则: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方药举例:胶艾汤(《金匮要略》)。
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干地黄甘草
方中艾叶暖宫止痛;当归川芎养血行滞;白芍甘草缓急止痛;阿胶干地黄养血安胎。全方共奏暖宫止痛,养血安胎乏效。
肾阳虚衰,兼腰痛者,酌加杜仲巴戟天补骨脂温肾助阳,使阴寒消散,气血流畅,则腹痛可止。
三、气郁
主要证候:妊娠小腹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伴胸胁胀满,舌红,苔薄,脉弦滑。
证候分析:素性忧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孕后胞脉阻滞,故小腹胀痛;气滞肝脉,故胸胁胀满;气郁无以宣达,气机木畅,故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滑,为肝郁气滞之征。
治疗法则:舒肝解郁,止痛安脐。
方药举例:逍遥散苏梗陈皮
若郁而化热者,酌加栀子黄芩清热凉血,和营止痛。

千金妊娠腹中痛方。
生地黄三斤捣,绞取汁,酒一升合煎,减半顿服。
又方:烧车 脂末,纳酒中服,又服一升蜜良。(并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妊娠腹痛,或者冷痛,或者胎动,葱白当归汤方
葱白(一虎口当归(三两)
上二味切,以水酒共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将小便服,相去一炊顷。(出第三十四卷中)

论曰妊娠脏腑虚弱,冒寒湿之气,邪气正气相击,故令腹痛,病不已,则伤胞络,令胎不安,治法宜祛散寒湿,安和胎气,则痛自愈。
妊娠腹痛,和气思食,治中满姜术汤
姜黄蓬莪术(煨) 藿香叶(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妊娠腹内 痛,如刀所刺。人参汤方
人参(四两) 大腹(三枚) 槟榔(三枚) 枳壳(去瓤麸炒) 芍药(各四两) 柴胡(去苗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治妊娠腹痛胀闷。芎 散方
当归(切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糯米饮调下,不拘时。
妊娠内挟寒冷,腹中 痛,安和胎气黑神散
杉木节(半斤烧留性) 干姜(一两烧留性)
上二味,捣罗为散,温酒调下一大钱匕,不拘时。
妊娠腹痛不可忍,安胎止痛。芎 散方
当归(切焙各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温酒调下二钱匕,不拘时。
妊娠腹痛,一切气疾。枳壳丸
枳壳(二两浆水浸一日去瓤煮令烂研作糊) 木香(炒一两)
上二味,将木香捣罗为末,入枳壳糊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不拘时。
妊娠腹痛 刺,安胎白术汤方
白术(锉麸炒四两) 桂(去粗皮二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半) 浓朴(去粗皮生姜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擘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热服
妊娠腹痛,不思饮食。真白汤
木香沉香丁香(各一分) 芎 蓬莪术(煨) 当归(切焙) 芍药(锉) 楝实(炒去焙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枣一枚擘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妊娠两胁胀闷,腹中疼痛,呕逆不思食。妙姜丸方
干姜(炮) 桂(去粗皮) 木香沉香当归(切焙) 甘草(炙) 白豆蔻(去皮)白茯苓两)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下,食前服妊娠腹中冷痛。丁香散
丁香(三分) 当归(切焙) 蓬莪术(煨) 益智(去皮) 甘草(炙) 芎 木香(各一分)
上八味,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沸汤调下,食前服
妊娠内积冷气,腹中切痛。沉香散
沉香(锉半两) 蜀椒(去闭口及炒出汗一分) 甘草(炙) 乌药(锉) 当归(切焙) 芎
上六味,捣罗为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热汤亦得,不拘时。
妊娠羸瘦,腰冷腹痛,不欲食,安胎泽兰丸
泽兰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各二两) 干姜(炮一两半) 芎 阿胶(炙令沸燥) 芜苗叶) 甘草(炙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日再服。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亦名胞阻妊娠小腹痛子痛。指孕妇发生小腹部疼痛的病证。多因阳虚寒凝、血虚胞脉失养、气郁胞脉气血运行失畅所致。阳虚寒凝者,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或有畏寒肢冷者,治宜温经散寒,用艾附暖宫丸血虚者,兼见头晕目眩,小腹绵绵作痛,喜按,宜养血止痛安胎,用胶艾汤气郁者,兼见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宜舒肝解郁,用逍遥散

金匮》曰∶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徐忠可曰∶六、七月胃肺养胎,而气为寒所滞,故胎愈胀;寒在内,腹痛恶寒。然恶寒有属表者,此连腹痛,乃知寒伤内矣。少腹如扇,阵阵作冷,若扇之状,恶寒之异也,且独在少腹,因子脏受寒不能合,故少腹独开不饮也。子脏子宫附子能入肾温下焦,故宜附子汤温其经。妊妇偶有所伤,胎动不安,痛不可忍,用带壳缩砂,不拘多少,和皮炒黑色,为末,热酒下二钱。不饮酒者,米饮下,腹中觉热,胎自安矣。
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疼,或新触风寒,皆因脏虚而发也。邪正相击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邪正二气交攻于内,久若不瘥,痛冲胞胎,必动胎。洁古地黄当归汤治妇人有孕胎痛。丹溪以血虚治之,故四物汤川芎,倍加熟地,此心法也。
妊娠不时腹痛,或小腹重坠,名胎痛地黄三钱、当归一钱,二味煎汤主之,不应加参、术、陈皮。因中气虚而下坠作痛者,补中益气汤

腹痛皆由风邪入于腑脏,与血气相击搏所为。妊娠之人,或突破挟冷疹,或新触风邪,疠结而痛。其腹痛不已,邪正相干,血气相乱,致伤损胞络,则令动胎也。

生地黄三斤
捣碎,绞取汁。用清酒一升合煎,减半,顿服。

金匮要略》曰∶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徐忠可曰∶六七月胃肺养胎,而气为寒所滞,故胎愈胀。寒在内,腹痛恶寒。然恶寒有属表者,此连腹痛,则知寒伤内矣。少腹如扇,阵阵作冷,若或扇之,此状恶寒之异也。且独在少腹,因子脏受寒不能合,故少腹独甚。开者,不敛也。子脏子宫附子能入肾,温下焦,故宜附子汤温其经。

金匮要略》曰∶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徐忠可按∶胞阻者,阻其欲行之血,而气不相顺也;四物汤养阴补血。血妄行,必挟风而为痰浊。胶以骡皮为主,能去风。以济水煎成,能澄浊。艾性温而善行,能导血归经甘草和之,使四物不偏于,此三味之力也。

薛立斋曰∶胎或作胀,或腹作痛,此是脾胃气虚,不能承载,用安胎饮升麻白术,不应,用补中汤

金匮要略》曰∶妇人怀胎,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又,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妊娠腹痛寒热虚实。寒痛脉迟,宜理中汤。热痛脉数,宜芩芍汤。虚痛脉无力,喜按,乃血少不能养胎,宜四君归芍汤。实痛脉有力,拒按,宜香壳丸
理中汤
人参白术(蜜炙) 炮姜炙甘草(各一钱)
水煎,食前服
气滞砂仁香附各七分。
芩芍汤
黄芩白芍白术(蜜炙,各一钱) 肉桂(五分)
水煎,食前温服
四君归芍汤
人参白术(蜜炙) 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炒,各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香壳汤
香附(童便制) 枳壳(麸炒,各一钱)
水煎,食远服

金匮》曰∶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徐忠可曰∶六、七月胃肺养胎,而气为寒所滞,故胎愈胀;寒在内,腹痛恶寒。然恶寒有属表者,此连腹痛,乃知寒伤内矣。少腹如扇,阵阵作冷,若扇之状,恶寒之异也,且独在少腹,因子脏受寒不能合,故少腹独开不饮也。子脏子宫附子能入肾温下焦,故宜附子汤温其经。妊妇偶有所伤,胎动不安,痛不可忍,用带壳缩砂,不拘多少,和皮炒黑色,为末,热酒下二钱。不饮酒者,米饮下,腹中觉热,胎自安矣。
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疼,或新触风寒,皆因脏虚而发也。邪正相击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邪正二气交攻于内,久若不瘥,痛冲胞胎,必动胎。洁古地黄当归汤治妇人有孕胎痛。丹溪以血虚治之,故四物汤川芎,倍加熟地,此心法也。
妊娠不时腹痛,或小腹重坠,名胎痛地黄三钱、当归一钱,二味煎汤主之,不应加参、术、陈皮。因中气虚而下坠作痛者,补中益气汤

金匮》曰∶妇人怀妊腹中 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 (三两)
右六味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金匮》曰∶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阿胶甘草(各二两) 艾叶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
右七味,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次。
徐蔼辉曰∶严氏用治胎动胎漏经漏腰痛腹满抢心。短气加黄 。 庵亦谓妊娠下血腹痛胞阻,主此汤。又曰∶又方阿胶一斤,蛤粉炒,艾叶数茎,亦名胶艾汤。治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去血腹痛
金匮》曰∶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茯苓(三两)
《大全》云∶妊娠四五月后,每当胸腹间气刺满痛,或肠鸣,以致呕逆减食。此由忿怒忧思过度、饮食失节所致。蔡元度宠人有子,夫人怒欲逐之,遂成此病。医官王师复处以木香散莪术木香甘草丁香盐汤下,三服而愈。
沈尧封曰∶夏墓荡一妇,丰前桥章氏女也。己卯夏,章氏来请,云怀孕七个月,患三痢疾。及诊,病者止云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时有物垄起;至若痢疾,日夜数十起,所下无多,仍是粪水;寒热甚微。予思俱是肝病。盖肝脉阴器,抵少腹肝气作胀,故小腹痛、溺不利,胀甚则数欲大便肝病,故寒热。予议泄肝法,许其先止腹痛后利小便。彼云∶但得如此即活,不必顾胎。予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甘草煎服。一剂腹痛止、小便利;四剂利尽除,胎亦不堕。以后竟不服药,弥月而产。
王孟英按∶徐悔堂云∶秣陵冯学园之内,久患痞痛。每发自脐间策策动,未几遍行腹中,疼不可忍。频年医治,不一其人,而持论各异。外贴膏药,内服汤丸,攻补温凉,备尝不效,病已濒危,谢绝医药。迨半月后,病势稍减。两月后,饮食如常。而向之策策动者,日觉其长,驯至满腹。又疑其鼓也,复为医治,亦不能愈,如是者又三年。忽一日腹痛几死,旋产一男,母子无恙,而腹痞消。计自初病至产,盖已九年余矣。此等奇证,虽不恒见,然为医者,不可不知也。

妊娠期间,出现腹部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前人习称“胞阻”。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不畅或饮食失节,热毒蕴结,虫积腹中而致。
一、肝气郁滞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妊娠之后,肝血偏聚养胎,肝失条达,气血不畅,胞脉阻滞,发而为病。
二、饮食滞 脾胃素虚,或妊娠之后,饮食失节,以至食积中焦,阻滞气机,发而为病。
三、热毒蕴结 阳热素盛,妊娠之后,阴血偏聚养胎阳气偏盛,复因饮食所伤,肠道传化不行,郁而化热,使气血阻滞,血败肉腐,发而为病。
四、虫积肠中 蛔虫素伏,或妊娠后饮食不洁,嗜食生冷,以至蛔虫滋长,寄生肠道,扰乱气机,脾胃失和,甚或蛔虫钻胆,令肝气闭郁,肝气不行,气机逆乱,发而为病。
五、气虚血弱 气血素虚,妊娠之后,阴血偏聚养胎血虚气弱,运行无力,胞脉失养,发而为病。
六、下焦虚寒 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妊娠之后,胞脉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胎气不安,发而为病。
【辩证施治】
本病临床有虚实寒热之分,临证当结合腹痛部位、性质及有关脉证详加辨别。
因于气郁者,多见腹胀痛;因于饮食者,多痛在脘腹;因于热毒者,其痛多在右下腹,且见灼痛拒按、口渴;因于虫积者,其痛多在脐周;因于血虚者,其痛绵绵,喜按;因于虚寒者,冷痛而连及腰骶,得温则减。若下腹中间伯作痛,伴见尿急尿频者,参照“妊娠淋痛”施治。
本病治疗时不宜过用辛温香燥、苦寒利下或破血耗气之品,以防损伤胎元。若病情发展,出现流产征象时,参照胎漏胎动不安或坠胎、小产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