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疟

参考:疟疾

“久疟” 相关论述

病源夫皆由伤暑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胁下有痞,疗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汤已,先寒引衣自覆汗出,小便自利,则愈也。(出第十一卷中)
深师久疟难断香豉丸方。
香豉(一分熬) 常山(七分) 蜀漆(十分) 附子(一分炮) 大黄(二分好者)
五味捣下筛,蜜和,发日早服五丸如梧子,须臾又服五丸,发晚者,至发可三四服,令其得吐为佳,欲不即断畏吐者,但则长将久服,无不瘥也。忌生葱生菜猪肉
又疗三十年常山汤方
常山(三两) 黄连(三两)
上二味切,以酒一斗宿渍之,向晚以瓦釜煮取六升,一服八合,比发时,令得三服,有热当吐,有冷当下,服之者千百无一不断,亦可半合,无服全剂者。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并出千金栀子汤,主经数年不瘥者,两剂瘥,一月以来一剂瘥方。
栀子(十四枚) 常山(三两) 车前叶(二十枚炙干) 秫米(十四粒)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发一服,发时一服,发后一服,以吐利四五行为瘥,不止,冷冻饮料止之。忌生葱生菜。(出第十卷中)
崔氏疗,纵久患者不过五六服以来亦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干漆(三两熬烟尽) 牡蛎(一两半熬) 桂心(三两) 橘皮(二两)杏仁(二两去皮尖熬)
上六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先发热,饮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时取未发前一食顷服,服药日唯晚食,七日内慎如药法。忌生葱生菜。(出第四卷中)
备急龙骨丸,疗久疟不断者方。
龙骨(一两) 常山(三两) 大黄(二两) 附子(二分炮)
上四味捣末,以鸡子黄丸如梧子大,先发临发,各饮服五丸,无不断,长将服之,支云神验,疗三十年。忌生葱生菜猪肉等。(张文仲支方同出第二卷中)
备急连绵日不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羚羊角(三两炙令焦) 乌梅肉(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五味捣为散,以竹叶煮饮取六七合,饮及热用,调常山散方寸匕,未发前一服,若瘥停,不瘥临欲发,又进二寸匕,老小以意量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又疗无问年月远近并瘥,乌梅丸方。
乌梅肉(三两熬) 苁蓉(三两) 桃仁(三两熬去皮) 常山(三两熬) 升麻(二两炙)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未发时酒服二十丸欲至发时更服二十丸,百无所忌,唯触之则难瘥,饮服亦得,此药或吐利,或不吐利,勿 ,五六日频进佳。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一方有豉三两熬文仲备急同并出第一卷中)
近效疗久难瘥常山酒方。
常山(三两) 鳖甲(二两炙) 鲮鲤甲(一两炙) 乌贼鱼骨(一两炙) 乌梅肉(七枚) 桃仁(四十九枚去皮尖别捣如泥) 竹叶(切一升) 豉(三合熬令香) 葱白(切一升)
上九味细切,合以酒三升渍经再宿,空腹早朝温服一合,良久取吐,如不吐,至齐午以来服之,四服如不瘥,隔日更依前服必瘥,瘥后十日内,不得吃冷水粘滑人苋生菜,余如常。

论曰久疟者,久不瘥,发汗吐下过甚,真气虚邪气深,沉以内薄,卫气不应,故岁月而难治也。虽有虚痞,不可攻治,当先其发时,用汤液以发汗,盖浸渍熏蒸,邪气方出,出则微汗小便利者,表里俱和,久疟自瘥矣。
治诸久不瘥,发动无节,日渐虚困羸瘦。乌梅丸
乌梅肉(微炒一两半) 鳖甲(酒浸去裙 炙令黄色一两) 天灵盖(涂酥炙令黄色一两) 虎头骨(酒浸炙令黄色一两) 常山(细锉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肉苁蓉(去皴皮酒浸炙干一两) 蜀漆叶(三分) 知母(锉焙干三分) 甘草(炙三分) 升麻(三分) 大黄(锉半两)豉(炒令黄半两) 桃仁(二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生别研)
上一十四味。除桃仁外,捣罗为细末,与桃仁相和,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未发前,以枳壳桑根白皮汤,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如瘥后,觉冷损惫,即加生干地黄防风黄桂各一两,豉心减半,日一服。
久不瘥。鳖甲丸
鳖甲(醋浸炙令黄色去裙 一两) 虎头骨(酒浸炙令黄色三分) 乌梅肉(炒令干三分)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 豉(微炒一两) 石膏(碎切三分) 常山(细锉一两) 白薇(半两) 葳蕤(半两) 升麻(三分) 人参(一两一分) 知母(锉焙干三分) 地骨皮(半两)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未发前米饮服二十丸,明日早晨,又服三十丸,如人行十里,即食一碗白粥,至临发时,又服三十丸即瘥,不吐不利,瘥后三日内,将息如常法。
久疟不瘥,发不以时,或朝或夜,肌瘦食少。地骨皮汤方
地骨皮升麻犀角玄参各三分 常山一两细锉
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未发前温服,欲吐忍,俟不能禁即吐,如此吐下即瘥。
久疟四肢虚汗不止。黄 散方
黄 (去苗细锉一两) 牡蛎(烧研如粉一两) 麻黄根(一两) 知母(锉焙干一两)人参(一两)
五味。捣罗为细末,研令极细,每服三钱匕,用河水煎小麦汤,未发前调下,未瘥再服。
久不瘥,发歇无时,渐至黄黑,枯瘁成劳。松萝饮方
松萝(三分) 甘草生(半两) 常山(细锉半两) 鳖甲(去裙 醋浸炙令黄色三分)竹叶(切半两)
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未发前温服,以吐为瘥。
久疟日多,增寒壮热不止,渴饮水。车前草汤方
车前草(半两) 常山(细锉半两) 升麻(半两) 白粳米(半合) 豉炒(半两) 甘草生(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用三钱匕,以水一盏半浸药,置于星月下,横一小刀子于药上,五更煎取七分,去滓分温二服,空腹未发前一服,相次再服,良久得吐,吐定得食浆水粥
久疟不瘥,将成骨蒸劳寒热无时。柴胡饮
柴胡(去苗半两) 常山(三分) 甘草(生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干姜(炮裂一分)
五味。锉如麻豆,每用五钱匕,用酒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空心未发前一服,食后再服。
经年不瘥。栀子汤方
栀子仁(一两) 常山(细锉三分) 车前叶(炙干半两) 粳米(半合)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未发前一服,临发一服,以吐利为瘥,利若不止,以冷饭止之。
久疟黄连酒
黄连(去一两锉) 常山(细锉一两)
上二味。以酒一升半浸之经宿,发前煎取一盏,分二服,临发更一服,有热当吐,有冷当下。
久难瘥。鲮鲤甲酒
鲮鲤甲(酒浸炙令黄色半两) 常山(三分) 鳖甲(去裙 醋浸炙黄半两) 乌贼 鱼骨(去甲三分) 乌梅肉(微炒一分) 桃仁(二十四枚汤浸去双仁皮尖) 竹叶(一握) 豉(一合葱白(七茎切)
上九味。锉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以酒三升浸经一宿,每日空腹,温服半盏,良久取吐,如不吐,至巳午时,再服三两服,如不瘥,隔日更根据前服之。
久不瘥。鳖甲酒
鳖甲(去裙 醋浸炙令黄色一分) 升麻(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分) 常山(三分) 乌贼鱼骨(去甲一分)
五味。锉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以酒三升渍之,渐令近火,一宿药成,初服半盏,比至发时,可数服,快吐即瘥。
久不瘥。常山汤方
常山(一两) 乌梅肉(一两) 甘草(三分并生用)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百方不瘥,宜服久疟丸
砒霜(一分研) 乳香(半两研)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秤一两)
上三味。重午日合,同捣罗为末,正午时,粽子尖和丸,如皂子大,发时以醋汤下一丸,更不再服,如非重午日合药,两服瘥。
久疟不瘥,恶寒壮热百节疼痛,面色黄瘦。神功丸
阿魏(研) 丹砂(研) 雄黄(研各一两) 腊月狐肝(焙研二两) 麝香(研一钱)
五味同研为细末,重午日日未出时,同粽子丸如梧桐子大,病者以绯线系一丸于男左女右中指上,未瘥桃仁汤下一丸,合药时北面,勿令鸡犬妇女见。
治一切疟疾,经年不瘥。常山饮
常山鳖甲(去裙 醋炙各一两) 知母(焙) 白头翁甘草(炙锉) 柴胡(去苗各三分) 青蒿(一握) 桃枝柳枝(各一握) 桂(去粗皮半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酒一盏半,入葱白薤白各三寸切,浸一宿,煎取八分,去滓温服,空心服,欲发时再服。
久不瘥。乌梅苁蓉丸
乌梅肉(焙) 肉苁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脐皮各二两) 常山(三两)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四两) 豉(三合知母(焙) 虎头骨(炙各一两半) 麝香(研一分) 桂(去粗皮一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疟疾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疟候》:“皆由伤暑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恶寒脾虚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发而作;或微寒微热,面白神萎,口淡无味,胃呆纳差,大便溏薄等。治宜益气养血,温阳化。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丸等。阳虚明显,则用附桂八味丸等,以益火之源而消阴翳。参见疟疾条。

久疟者, 也,以其隔二三日一发,缠绵不去。

〔丹〕老疟系风暑之邪入在分,在脏,宜用血药,引出阳分而散,川芎抚芎红花当归、苍白术、白芷黄柏甘草,露一宿,早服。古方多用峻剂,恐非禀受怯弱与居养所移者所宜。始悟常山、砒丹、乌梅劫剂,或误投之,轻病变重,重必危矣。三日一作者,邪入于三阴经也。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经也。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经也。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经也。得于暑,当以汗解。或因取凉太过,汗郁成痰,其初感也,弱者即病,胃气强者,伏而未发,至于再感,复因内伤,其病乃作,宜其难瘥。夫感暑与风,皆外邪也,故非汗多不解。今之遘此疾者,已经再三劫试,胃气重伤,何由得愈。欲治此症,必先与参、术等补剂为君,加柴、葛等发散药,渐而收汗,得汗而虚,又行补养,下体属,最难得汗,补药力到,汗出至足,方是佳兆。

〔丹〕治一妇病,三日一发,食少,经不行已三月,脉无,时冬寒,议作虚寒治,疑误。再诊见其梳洗言动如常,知果误也。经不行,非无血,为痰所碍。脉无,非血气虚,及痰生热,结伏其脉而不见耳。当作实热治,与三花丸,旬日后食进脉出,带微弦,谓胃气既全,虽不药,当自愈而经行也,令淡滋味,果应。(三花神佑丸,方见水胀。)
一妇身材小,味浓, 月余,间日发于申酉,头与身痛,寒多喜极热辣汤,脉伏面惨晦,作实热治之,以十枣汤为末,粥丸,黍米大,服十粒,津咽,日三次,令淡饭,半月大汗愈。
久疟欲吐不吐,宜吐之,用藜芦散,或雄黄散
病能食而痰伏者,小胃丹。(方见内伤饮食。)
一人性急,好酒色,味浓。适多忧怒,患久疟,忽大热,下臭大孔痛陷下,此大虚。脉弦大而浮。以瓦磨如钱圆,烧红,童便 ,急取以纸裹于痛处,恐外寒乘虚而入也。以参、归、陈皮煎服,淡味半月而安。
一妇人久痢,因哭子变,一日五六作,汗如雨不止,脉微数,疲甚,无邪可治,阴虚阳散,死在旦夕,且服四兽等热剂。遂用参、术各二两,白芍药一两,黄 半两,炙甘草二钱,作大剂,四五服而愈。
一人因劳役发嗽,得 ,又服发散药,变为发热舌短,语言不正,痰吼有声,脉洪实似滑。先用独参汤,加竹沥二蛤壳,一服后吐胶痰,舌本正,后用黄 人参汤,服半月而愈。
藜芦散
藜芦末(五分) 温齑水调下,以吐为度。
雄黄散
雄黄瓜蒂赤小豆(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温水调下,以吐为度。
鳖甲煎丸疟母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鼠妇(熬) 大黄桂枝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阿胶(各三分) 干姜人参桃仁(各二分) 柴胡蜣螂(熬。各六分) 芍药牡丹皮 虫(炒。各五分) 蜂窠(炙,四分)瞿麦(二分) 葶苈(炒) 半夏(各一分) 赤硝(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疟母
青皮桃仁红花神曲麦芽鳖甲(醋煮,为君) 三棱蓬术海粉香附(俱用醋煮)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小儿疟疾痞块,用生地、芍药各一钱半,陈皮川芎黄芩半夏各一钱,甘草二分,姜水煎调鳖甲末服。
十枣汤
芫花(醋浸煮) 大戟甘遂(制。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枣十枚,同煎半盏服。

《巢氏病源》大人、小儿久疟候∶夫,皆由伤暑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荣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乃休作也。夫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胁下有痞。治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汤先小寒,寒者引衣自温,复汗出,小便自引利即愈也。
《仙人水鉴》∶小儿患经年不瘥者,宜服此方。
水蛭 狗虫(各一枚) 雄黄阿魏(各少许)
上同研细末,以马汗为膏,涂于手中心,立瘥。(狗虫既与水蛭同用,恐是虻虫。)
外台》∶《救急》疗连绵日不瘥。常山散
常山羚羊角(炙令焦) 乌梅肉(炙令燥。各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五味捣为散,以竹叶煮,欲取六、七合饮,及再用调常山散方寸匕,未发前一服。若瘥,停。不瘥,临欲发又进二方寸匕。老小以意量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圣惠》小儿,累发不定。砒霜丸方
砒霜(醋熬三遍,细研) 朱砂(细研。各一分) 相思子巴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各七枚) 母丁香(四枚) 阿魏(半钱,面裹煨,面熟为度) 常山(一钱)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于未发前以冷水下一丸。每一岁加一丸。
圣惠》治小儿久疟不断,胸胁下痞坚。蜀漆丸方
蜀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黄连(去) 桂心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一分) 川芒硝大黄(锉碎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久疟不瘥。神效方
蜘蛛(五枚,大者去脚,研如膏) 蝙蝠(炙令微焦) 鳖甲(涂醋、炙令黄,取去裙 。各一枚) 麝香(半两,细研) 蛇蜕皮(一条,全者烧灰)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于五月五日午时以蜘蛛膏入,炼了蜜同和如麻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五丸。小儿以茶下二丸。
《婴孺》治小儿结痰积寒,热久缠困。常山汤方
常山甘草(炙) 前胡(各六分) 大黄(七分,蒸三升米下)
上以水七升,煮三升三合后令冷。八、九岁儿第一服六合;第二服七合;第三服八合。四岁初服三合;中四合;后五合。危笃者,差增至发时三服毕。
《婴孺》治少小久疟不断,胸胁下有坚痞。蜀漆丸方
蜀漆(炒) 黄连 桂心(各三分) 杏仁葶苈(炒。各六分)
上为末,蜜丸。六岁儿服小豆大四丸。十岁,梧桐子大三丸,日进三服。得快利为度,节饮食将息。
《婴孺》治小儿患癖、发无时。服三棱子饮后,宜服牡蛎散
牡蛎知母常山乌梅肉(炒) 人参(各三两) 鳖甲(四分,炙) 升麻甘草(炙) 盐豉(各三分) 桃仁(二十一个,去皮尖,别研)
上为末,空心酒下一钱。日再服,不吐利
《婴孺》又方三棱饮子
三棱鳖甲大黄(各三分)
上以水八合,煮二合半,为三服。乳母忌苋菜、油腻。
张涣万金丹 治小儿痰盛挟寒热往来疟疾久不瘥。
阿魏(面裹,慢火煨、面熟为度) 真砒霜(醋半盏,慢火熬醋尽为度。各一钱) 朱砂(一分) 巴豆(去心膜,纸裹压出油七枚以上,并各细研) 丁香木香(各半两) 相思子(二七个,各捣罗为细末)
上件都一处研细,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于未发前新水下一粒至二粒。每一岁加一粒,十岁至十四岁止十粒。
活人书》治大人、小儿久疟不愈,结为 瘕,寒热
蜣 (炙,六分) 乌扇烧存性黄芩鼠妇(炒) 干姜(炮) 大黄肉桂(去皮) 浓朴(炙) 紫葳(各三分) 芍药牡丹皮 虫(炒。各五分) 葶苈(炒) 石韦(去毛) 瞿麦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二分) 人参半夏(汤洗。各一分) 阿胶(炒) 蜂窠(各四分,炒)
鳖甲(炙) 赤硝(各二十分) 柴胡(六两,去苗)
上捣,罗为末,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斗五升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成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有一方无鼠妇、赤硝;加海藻三分、大戟一分。小儿服粟米大一粒,日二。
圣惠灸法∶小儿久不愈者,灸足大指、次指外间陷者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内庭穴也。

久疟,乃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恶寒脾虚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发,若误投清脾、截疟二饮,多致不起。
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或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一服即愈。(薛立斋)
四明治久疟不愈,以养营汤八味丸,仍于汤中加熟附子,谓十剂必除。又云∶久疟补中益气汤不效者,八味丸有神应。此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己任编》)

,皆由伤暑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荣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夫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月发不解,胁下有痞,治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汤已,先小寒者,引衣自温覆汗出,小便自引

龙骨一两 常山三两 大黄二两 附子二分(炮)
上末之,以鸡子黄丸如梧子大,先发、临发各饮服五丸,无不断。忌生葱、生菜猪肉等。

鸡子二个打散,入白糖一两,打匀,蒸熟食之。(名一两金)

荞麦、细面不拘多少,取活鳖刺血,丸之,阴干。未发之先预服三钱,白滚水下
又方
大枣二个,去皮核,斑蝥二个,焙干,同研匀,以热猪油调,捏成饼,指头大,贴在印堂,一宿即愈。
又方
久疟方可用。
常山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 丁香七分 乌梅一个
上药同炒热,冲酒一盅半入药内,候滚三滚取起,露一宿,次早温服

鳖甲(醋炙透二钱) 白术(土炒)一钱 炙甘草五分 黄 (蜜炒)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 川芎一钱
水煎服。

久疟气虚脾胃弱,四兽益气等汤斟,劳疟鳖甲十全补,热除 桂入柴芩。
〖注〗久患疟疾形气俱虚,脾胃弱不思食,宜用四兽饮、补中益气等汤,斟酌治之。
久病劳损,气血两虚,而病疟疾者,名曰劳疟。宜用十全大补汤,倍加鳖甲,热盛者除去黄 、肉桂,加柴胡黄芩也。
柴胡截疟饮 密佗僧散
发过三五次,表里皆清截法先,未清截早发不已,已清不截正衰难,截虚柴胡截疟饮,小柴梅桃槟常山,截实不二佗僧散,烧酒冷调服面南。
〖注〗凡按法治之,发过三五次,表里无证,当先以截疟药截之。若表里未清截早,则疟疾必复发之不已。表里已清不截,则正衰邪盛而难治也。截不足人之,宜用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姜、枣煎,并滓露一宿,次日发前一二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截有余人之,宜用不二饮全方,或密佗僧细末,大人七分,小儿量之,冷烧酒调,面南如前法服之。一服不愈,再服必止,戒鸡、鱼、豆腐、面食、羹汤、热粥、热物。

病者初患感冒,继转疟疾。五易其医,均未获效。且病者有阿芙蓉癖,延至半年,体愈不支,后即任之而已。但此后虽不觉重,而病型渐乱,发无定时。如此又延半载有余,饮食更少,赢弱不堪。余以首乌故纸汤,二服而病减食增,六服而完全治愈。接服补中益气汤,恢复健康。
在1941年,时余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教务长。有女生翁帼英者,家住浦东三菱塘。其父初患感冒,继转疟疾。经浦东附近医生治之,五易其医,而久久不效,因之厌医厌药。此后即偶尔就医服药,亦继续不常。且其人壮年,即有阿芙蓉癖,体失丰腴。此时年已五旬余,患至半年之久,其赢弱之情,可想而知矣。如此而任之者,又数阅月。病状虽不见重,而病型则错乱无定矣。即有一日一至者,有二日一至者,有三日一至者,亦有五七日一至者,或有一日间二三至者。自病型一乱,而发作之时间,则无一定。久而久之,虽发时已渐轻,然而不能止也。如此又数阅月。前后计之,共有一年零七个月之久,体惫愈甚,饮食更渐减少,仅以芙蓉膏及稀薄粥,为维持生命之要素矣。
翁生于放秋假时,回至浦东,即劝其父来沪就医。父以不信医,故却之。即至将放寒假,翁生又函劝其父,来沪试行医药。俟考试完毕,偕同返家。经叠函苦劝,方始就道。至沪后,翁生即请余诊。
其未来之前,翁生已详告余,即临床诊视,骨瘦如柴,腹凹如舟,呼吸亦较微弱,白睛发青,肤干脱皮。舌质色绛而不泽,且根部中部,均现黑色,知其肾阴固亏,而阿芙蓉更灼其津液也。询其发作之情况,则依然如前所述。乃决定为方,因定名首乌故纸汤,令服两帖再诊。并以温语慰之,使其信医,而精神振作,始有补于服药也。
迨两帖服后,于两日间只发作一次,但极轻微,且时亦颇短,饮食渐佳。惟大便未得畅解,干燥异常。因于方中加淡苁蓉及全当归,以熟附易肉桂
连服四帖,便爽食增,而寒热亦从此绝迹矣。复思此时可以大补矣,再为之处以补中益气汤。令服十帖,以扶正气。父女喜出望外,果然寒假大考完毕,相偕返回浦东,欢度旧历新年矣。
首乌故纸汤方
制何首乌六钱 破故纸四钱 大熟地三钱 熟附片三钱 炮姜炭二钱  山萸肉三钱  云茯苓四钱  土炒白术四钱 姜枣引
首乌故纸汤加减方
制何首乌六钱 破故纸四钱 大熟地三钱 上肉桂八分 炮姜炭二钱  山萸肉三钱 淡苁蓉三钱  当归身三钱  云茯苓四钱 土炒白术四钱 姜、枣引
补中益气汤方
西党参三钱 炙黄芪三钱 土炒白术三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全当归三钱 广陈皮二钱五分 绿升麻一钱五分 春柴胡二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病者初患感冒,继转疟疾。五易其医,均未获效。且病者有阿芙蓉癖,延至半年,体愈不支,后即任之而已。但此后虽不觉重,而病型渐乱,发无定时。如此又延半载有余,饮食更少,赢弱不堪。余以首乌故纸汤,二服而病减食增,六服而完全治愈。接服补中益气汤,恢复健康。
在1941年,时余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教务长。有女生翁帼英者,家住浦东三菱塘。其父初患感冒,继转疟疾。经浦东附近医生治之,五易其医,而久久不效,因之厌医厌药。此后即偶尔就医服药,亦继续不常。且其人壮年,即有阿芙蓉癖,体失丰腴。此时年已五旬余,患至半年之久,其赢弱之情,可想而知矣。如此而任之者,又数阅月。病状虽不见重,而病型则错乱无定矣。即有一日一至者,有二日一至者,有三日一至者,亦有五七日一至者,或有一日间二三至者。自病型一乱,而发作之时间,则无一定。久而久之,虽发时已渐轻,然而不能止也。如此又数阅月。前后计之,共有一年零七个月之久,体惫愈甚,饮食更渐减少,仅以芙蓉膏及稀薄粥,为维持生命之要素矣。
翁生于放秋假时,回至浦东,即劝其父来沪就医。父以不信医,故却之。即至将放寒假,翁生又函劝其父,来沪试行医药。俟考试完毕,偕同返家。经叠函苦劝,方始就道。至沪后,翁生即请余诊。
其未来之前,翁生已详告余,即临床诊视,骨瘦如柴,腹凹如舟,呼吸亦较微弱,白睛发青,肤干脱皮。舌质色绛而不泽,且根部中部,均现黑色,知其肾阴固亏,而阿芙蓉更灼其津液也。询其发作之情况,则依然如前所述。乃决定为方,因定名首乌故纸汤,令服两帖再诊。并以温语慰之,使其信医,而精神振作,始有补于服药也。
迨两帖服后,于两日间只发作一次,但极轻微,且时亦颇短,饮食渐佳。惟大便未得畅解,干燥异常。因于方中加淡苁蓉及全当归,以熟附易肉桂
连服四帖,便爽食增,而寒热亦从此绝迹矣。复思此时可以大补矣,再为之处以补中益气汤。令服十帖,以扶正气。父女喜出望外,果然寒假大考完毕,相偕返回浦东,欢度旧历新年矣。
首乌故纸汤方
制何首乌六钱 破故纸四钱 大熟地三钱 熟附片三钱 炮姜炭二钱  山萸肉三钱  云茯苓四钱  土炒白术四钱 姜枣引
首乌故纸汤加减方
制何首乌六钱 破故纸四钱 大熟地三钱 上肉桂八分 炮姜炭二钱  山萸肉三钱 淡苁蓉三钱  当归身三钱  云茯苓四钱 土炒白术四钱 姜、枣引
补中益气汤方
西党参三钱 炙黄芪三钱 土炒白术三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全当归三钱 广陈皮二钱五分 绿升麻一钱五分 春柴胡二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常山苗六钱,乌梅三钱,陈皮槟榔、制首乌、酒炒归身各二钱,法半夏、川桂枝各一钱,丁香十粒,生姜二片,红枣五枚。
上药,在临发前两时辰煎服。或吐或泻,其病自愈。倘一剂未能全愈,再服一剂,无不立止。
庚生按∶疟疾缠绵,往往致败。古方每用草果常山以取速效,殊非善法。上元张立侯口传一方∶用常山二、三两为末,鸭蛋七枚,同药末入砂锅煮极热,病发时取蛋握于手中,冷即更换,仍将握过之蛋再煮再握,俟止方住。下次发时,照前煮握,二三次后即可止矣。不伤元气,大可用也。
又方∶常山一两,黑豆一合,同煮。捡去常山,专食豆,亦效。
又方:旱莲草捶碎,男左女右置手寸口上,以钱压之,用带扎定,良久起一小泡,谓之天灸,其虐亦止。